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5章章末检测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1(2021山东省菏泽市高一下学期期末)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一位研究者检验了东非某人群中290个儿童的血样。在这个人群中疟疾和镰刀型贫血症都流行,调查结果见下表,对此现象合理解释是(A)基因型患疟疾不患疟疾总数Bb、bb123143BB113134247总数125165290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C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解析Bb、bb的儿童中,不患疟疾患疟疾311
2、2,说明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而BB的儿童中,不患疟疾:患疟疾134113,说明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A正确。2(2021山东省聊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研究发现,与圆粒豌豆的DNA相比,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使淀粉分支酶的活性降低,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从而改变了豌豆的粒型。这种变异属于(A)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题意显示,插入的外来DNA序列虽然没有改变原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双螺旋结构),却使淀粉分支酶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因此从一定程度上使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由于该变异发生于基因的内部,因此该变异属
3、于基因突变,即A正确。故选A。3(2021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末)亚硝酸是化学诱变剂,具有氧化脱氧作用,它能使DNA中胞嘧啶(C)脱去氨基变成尿嘧啶(U),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亚硝酸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具有随机性和低频性B突变后的基因复制3次,后代中有1/8的DNA是错误的C突变后的基因可能不会导致新性状的出现D基因突变不会造成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亚硝酸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具有随机性和低频性,A正确;突变后的基因复制3次,后代中有1/2的DNA是错误的,B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后的基因可能不会导致新性状的出现,C正确;基因突变不会造成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故
4、选B。4(2021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列关于变异说法正确的是(B)A变异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才能遗传下去B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其表型也可能发生变化,并且可能遗传CDNA上碱基序列的变化都属于基因突变D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解析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体细胞中,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例如植物的无性繁殖),A错误;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其表型也可能发生变化,并且可能遗传,B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DNA上碱基序列的变化不一定都发生在基因,因此不是基因突变,C错误;单倍体可能有2个或多个染色体组,所以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不一定是
5、二倍体,D错误。故选B。5(2021山东省滨州市高一期末)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可引起多种类型的变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ADNA分子缺失一段序列可能引起基因突变BDNA分子增加一段序列可能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C多细胞生物细胞分化的原因是DNA分子结构的改变D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可能引起基因重组解析DNA分子缺失一段序列可能导致基因结构改变,进而引起基因突变,A正确;DNA分子增加一段序列可能会引起染色体结构中增加若干基因,而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B正确;多细胞生物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是DNA分子结构改变导致的,C错误;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带有等位基因的片段互换会引起
6、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C。6(2021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我国研究人员用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的新品种小黑麦,既有小麦的丰产性,又保持了黑麦抗逆性强和赖氨酸含量高的特点,能较好地适应高寒环境条件,创造了自然界的新生物类型,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培育出的小黑麦是八倍体且不可育B杂种F1是四倍体,有4个染色体组C普通小麦的配子中有3个染色体组,有21条染色体D秋水仙素可抑制杂种F1细胞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解析如图培育出的杂种是异源四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小黑麦是八倍体,由于细胞内的有来自普通小麦的六个染色体组,来自黑麦的2个染色体组,所以可育,A错
7、误;普通小麦的配子有3条染色体组,黑麦的配子有1个染色体组,所以杂种F1是四倍体,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普通小麦的配子是普通小麦减数分裂而来,配子中有3个染色体组,有21条染色体,C正确;秋水仙素可抑制杂种F1细胞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D正确。故选A。7(2021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主要种植在北方)和籼稻(主要种植在南方)。研究发现,粳稻的bZIP73基因通过一系列作用,增强了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1个脱氧核苷酸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基因的碱基序列改
8、变,不一定会引起遗传信息发生改变BbZIP73基因的1个核苷酸的差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CbZIP73蛋白质的1个氨基酸的差异是由基因重组导致的D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一定会导致表达的蛋白质失去活性解析遗传信息是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所以如果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定会引起遗传信息发生改变,A错误;bZIP73基因的1个核苷酸的差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同时导致的1个氨基酸的差异不是基因重组造成的,B正确,C错误;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仍然编码同一种氨基酸,所以蛋白质也不会失去活性,D错误。故选B。8(2021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已知某生物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E、F、G
9、、H、I五个基因(如下图所示),下列变化中属于染色体结构缺失的是(A)ABCD解析图示染色体中少了H、I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缺失,A正确;图示染色体中多了I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重复,B错误;图示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倒位,C错误;图示染色体中I基因变成i基因,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A。9(2020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末)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B)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解析体细胞突变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A错误;基因
10、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如: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性状表现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等,B正确;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若染色体数目成倍的增加,后代可育,C错误;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
11、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但在人为因素操控下,可发生在其他时间,如基因工程,D错误。10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要求计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N)。若以公式Neq f(a,b)100%进行计算,则公式中a和b依次表示(C)A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B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家庭数C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D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家庭数解析根据题意,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先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统计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和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总人数;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即公式为N某种
12、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总人数100%,求出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6分,选不全得2分,共18分)11(2020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D)A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突变B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变率很高C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自然状态下的突变和人工诱发的突变都是不定向的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物随环境改变,不一定能产生适应性的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但基因突变率也很低,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在自然
13、界是广泛存在的,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不论是自然状态下的突变,还是人工诱发的突变,突变都是不定向的,D正确。12(2021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C)A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B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D自然状况下,病毒和原核生物都会发生基因重组解析基因重组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A正确;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若只含一对等位基因时只有分离没有重组,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
14、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易位,C正确;自然状况下,病毒和原核生物都不含染色体,也不会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只会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错误。13(2021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科学家用射线处理水稻 (2n24)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稻痕病的植株X,取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植株,其中抗稻瘟病的植株Y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D)A用射线处理可提高突变率并使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B植株X连续自交,纯合抗稻瘟病植株所占比例逐代提高C处理后的种子种下后发现有多对性状发生变异,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D将植株Y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稳定
15、遗传的抗稻瘟病水稻解析用射线处理可提高突变率,但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所以不能使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A错误;据分析可知,X是杂合子。随杂合子自交代数的增加,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逐渐下降,纯合子的概率逐渐上升,B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故有多对性状发生变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子代性状分离的结果,C错误;据题干可知水稻是二倍体,故单倍体植株Y只含有一个抗稻瘟病的基因且不含它的等位基因,这样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抗稻瘟病水稻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D正确。故选BD。三、非选择题(42分)14(21分)(2021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果蝇突变体种类很多,可用于遗传研究
16、。下图为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示意图,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野生型、翅外展突变型、白眼突变型和黑檀体突变型雌雄果蝇(各种突变均只有一种突变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1)为了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同学甲利用白眼突变型雄果蝇与_翅外展突变型_雌果蝇杂交,F1全为正常翅红眼,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的F2表型及比例应为正常翅红眼:正常翅白眼:翅外展红眼:翅外展白眼 _9331_。(2)为了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学乙利用_白眼突变型_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杂交,得到的F1表型及比例应为_白眼雄蝇:红眼雌蝇11_。(3)同学丙欲用各种突变型果蝇培育翅外展黑檀体双突变型个体,请写
17、岀杂交实验方案_取翅外展突变型果蝇与黑檀体突变型果蝇为亲本杂交得F1,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从F2中选取翅外展黑檀体果蝇即为双突变型个体_。解析(1)根据F1全为正常翅红眼,可知学生选取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为眼色和翅型,故选择白眼突变型雄果蝇与翅外展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因F1全为正常翅红眼,说明红眼和正常翅是显性性状,F1基因型为DdXWXw、DdXWY。据题图可知控制二者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这样得到的F2表型及比例应为正常翅红眼:正常翅白眼:翅外展红眼:翅外展白眼9331。(2)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学乙利用白眼突变型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
18、杂交,若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二者的基因型分别为XwXw、XWY,得到的F1基因型及比例为XWXw:XwY11,即F1表型及比例应为红眼雌蝇:白眼雄蝇11。(3)杂交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利用杂交,将翅外展黑檀体基因集中到一个个体上,具体的方案为取翅外展突变型果蝇与黑檀体突变型果蝇为亲本杂交得F1,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从F2中选取翅外展黑檀体果蝇即为双突变型个体。15(21分)(2020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末)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培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_单倍体_幼苗。(2)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诱发基因突变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抗该除草剂的能力_。(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加倍_,获得纯合_二倍体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纯合)敏感型植株_杂交,如果_F1都是敏感型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三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1 Getting to know you Unit 3 Are you Kitty说课稿 牛津沪教版(三起)
- 21《古诗三首》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001
- 6《摸一摸》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001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7 Unit 2 I will be home at seven oclock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
- 2025住宅装修物业管理合同(合同范本)
- 8《池子与河流》(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2025锅炉拆除安全施工合同
- 2025有关电梯广告的合同范本
- Unit 6 Disaster and Hope Understanding ideas 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高中英语(2019)必修第三册
-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 柴油垫资合同模板
- GB/T 44489-2024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审查要求
- 2024-2030年中国体外除颤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市场发展前瞻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桦树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全册(教案)外研版(一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偏差行为、卓越一生3.0版
- 国网浙江电科院:2024浙江工商业储能政策及收益分析报告
-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
- JJG 4-2015钢卷尺行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