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资格地方文化:渠县汉阙的文化解读_第1页
导游资格地方文化:渠县汉阙的文化解读_第2页
导游资格地方文化:渠县汉阙的文化解读_第3页
导游资格地方文化:渠县汉阙的文化解读_第4页
导游资格地方文化:渠县汉阙的文化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导游资格地方文化:渠县汉阙的文化解读渠县六处七尊汉晋石阙,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全国最多的地方”,(中国名胜辞典)堪称“中国汉阙之乡”诸阙的分布比较集中,而且保存也比较 完整,是古人留给我们及子孙后代的一笔宝贵财富。渠县汉阙(含晋阙,下同)与长城八达岭、孔府、武侯祠等古建筑一样,同属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列 人省级风景名胜的“特级景点”,具有世界文化遗产意义。从土溪至岩峰的一尊尊汉阙隔三岔五地耸立在10余公里的官道旁,在一些人的眸子里仅仅是被风化了的石柱,对阙的

2、建筑艺术、雕塑艺术、书法艺术却知之甚微,甚至非常陌生。因此,渠县汉阙的文化解读,对正在着眼于建设渠县汉阙长廊的今天,便成了一件极为有意义的事了。一、阙谓何物“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郑风子衿篇里。诗曰:“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里的“城阙”与唐 代王勃笔下“城阙辅三秦”的“城阙”一样,都是指的“城楼”。周礼、左传、谷梁、史记、尔雅、说文解字、风俗通义等书,都对 “阙”有过记述。随着历史的推移,建阙的动因、用料、置地、状貌及作用也不尽一致。商周阙用泥土构筑,以悬天子之号令;春秋阙多立于宫门、王宅及庙宇前, 以悬政令;这时,每门所树的两观显得别致,塑有奇禽怪兽

3、之图案,以昭示万民,饰门在于别尊卑也;汉阙用石凿叠就于墓前居多,亦有树于庙前的,如河南登丰太 石阙、少室阙、启母阙均是汉代庙前石阙。渠县六处汉阙与李白在忆秦娥中提及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都是汉代墓前石阙,以记官爵、功绩或作装饰之 用。古代,宫殿、庙宇、陵墓门前立双柱,左右各一,建成高台,上圆下方,登其上,可远观,故谓之“观”,因悬其法,故谓之“象魏”。两柱之间是空缺,古时 “缺”与“阙”相通,其阙之意明也。门阙(双柱)代称宫门,故引申为京阙和宫阙。确切地说,“古代宫庙及墓门立双柱者谓之阙”(辞源)。二、碑阙有别阙是阙,碑是碑,不能混为一谈。有人视汉阙为汉碑,因此使用起“汉碑乡”、“汉碑酒”

4、的称谓来。其实,阙和碑本不是同一物。碑是原始人类在死者 坟前立的一块石头,旨在防止死者鬼魂从尸体上升腾起来,作用在于压魂;后来,人们把立于宫、庙、殿、堂前用以识日影或拴马的石柱称作碑。汉代经学大师郑玄 说:“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那时的石碑没有文字,没有纪念意义。再后,人死入葬时,人们在墓坑周围树立石桩碑,并凿上孔,用以系绳徐徐 下棺,这时的碑仍然没有文字和纪念意义。到了秦代,人们在墓旁石柱上刻下纪念和说明文字,称作刻石。西汉时,把长方形的刻石叫碑,把圆首或不方不圆的刻石 叫碣。碑与碣在于记事颂德。东汉以来,树碑立碣蜂起,久而久之,也就碑碣不分,功用也逐渐多了起来。除墓碑外,纪念碑

5、、墨迹碑、地界碑、里程碑等等,形 形色色,沿袭不衰。如果将碑与阙的起因、发展、结构、作用等方面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两者是有显著区别的。立碑始于原始人类,尔后沿袭不衰,阙则始于商周, 盛于汉代,衰于晋代,发展沿革迥异;其次,碑由碑基、碑身组成,结构简单,阙则由阙基、阙身、枋子层、介石、斗拱层、屋顶组成,结构复杂得多,两者的形 体、状貌各异;再次,碑是不分身份、地位都是可以立的,阙则要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可以立;再次,碑在于压魂、拴马、观日景,以作纪念、说明用,阙则 在于发号令,悬法规;别尊卑,标明等第、地位,借以扬名壮姓。由此可见,碑和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物。沈府君西阙旁,树有渠县邑侯王椿源

6、在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树立的一尊沈府君神道碑亭记的石碑。将沈府君阙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考察内容和艺术价值等都刻于碑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碑 与阙作为铭文载体,所记的内容,产生的作用则是不相同的;两种物体都是石头,但状貌就三岁孩童也会分辨。所以,碑和阙之间不能划等号。碑也罢,阙也罢,关 键在于它的文物价值。比如陕西西安的碑林、云南曲靖县的爨宝子碑、云南陆良县爨龙颜碑和甘肃武威县的西夏碑等均同属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墓阙有主现存的渠县六处汉阙皆属墓阙。凡墓阙无疑是有阙主的。但是,渠县的6处汉阙除两处铭文阙外,其余4处无铭阙的阙主却不得而知。应当说,就是因为 无铭文而无法找

7、到阙主。为什么会有铭文阙和无铭阙之分呢?阙后的陵墓在哪里呢?阙至墓的神道多长多宽?这一连串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汉代是建阙的盛期,都城、宫殿、陵墓、祠庙、衙署、官邸以及有一定地位的官民的墓地,都可以按一定等级建阙。”(渠县文史资料第10辑渠县汉 阙)这一段话,笔者很在意“官民”二宇。过去,对建阙资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二千石”的官吏身上,没有听到有一定地位的百姓也可以立阙的说法,这似乎是 一个新的发现。因为,冯汉骥先生在1961年11期文物杂志上载文说:“现在尚保存在四川汉代墓前的石阙,其墓主均是作过太守以上官吏的。”邓天柱先 生在阙乡风采一书中说:“墓前立石阙者,表示墓主生前有俸

8、禄二千石以上的官阶,起码是太守以上的官爵。有专家说,官至二千石的,死后墓前可立 单阙,而立双阙的,生前当封侯。”作者没有说明这段话的出处。为此,我查了一下“二千石”的官称:“汉代郡守月俸二千石,即120斛(hu),因此,二 千石成了郡守的别称,有时也作地方行政长官的泛称。”(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下册)冯、邓二先生没有涉及百姓建阙的事,仅仅说只有“二千石”以上的官爵 才有建阙的资格。如果说,建阙在于区别尊卑,扬名壮姓,那么既未铭姓也未铭名何故乃尔?当然,不能拿唐代武则天的无宇碑来解释无铭阙之所以无铭,不过,官 在“二千石”以上的等级可以立阙,而且立的阙有高有矮;那末,百姓要身居何等地位才允许立阙?立

9、什么样等级的阙?渠县汉阙告诉我们:做官的沈府君阙比同样 做官的冯使君阙高0.46米,也许这也是一种官阶差异。4处无铭阙,统统不能铭姓刻名,记功载绩,这也许是一种等级差异,阙主或者是低于“二千石”的官 爵,或者是有地位的商贾。在无铭诸阙中,蒲家湾无铭阙比王家坪无铭阙高0.06米,王家坪无铭阙比赵家村东无铭阙高0.02米,赵家村东无铭阙比赵家村西 无铭阙高0.21米,应当说这是由阙主与阙主之间不同地位决定的比差。在以礼为中心的中国封建社会,建筑从来都是以其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功能作用于社会, 一是表达人们的精神寄托,二是通过历史的折光,传达出一种深层文化。说白了,礼是一种等级制度。连人的住宅规模、样

10、式也随人的地位不同而存在明显的等级差 别,何况阙乎?渠县的铭文阙现有两处,一是沈府君阙,一是冯使君阙。沈府君是谁?研究渠县汉阙的专家、学者没有得出考证结论。惟一能够提供一点研究线索的,就 是民国(渠县志别录志)所载的一点点文字:“按华阳国志益郡志:孝明帝水平十二年,哀牢抑狼遣子奉献帝,乃置永昌郡治之,以蜀郡郑纯为太守,纯后 以太守著名绩者,有蜀郡张化常,元巴郡沈稚、黎彪,此沈稚或即交趾都尉沈君。盖永昌即云南永昌府,去交趾最近,意者,由永昌太守移官其地耳。”这段话关于 交趾都尉沈君即沈稚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姑且将沈府君认作沈稚。当然,亦须存疑续考。沈府君阙是渠县诸阙中惟一幸存的双体阙,也是诸阙

11、中最高的两尊阙。东阙和西阙相距21.62 米。西阙正面铭文是:“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新丰”指东汉京师所辖十二县之一。“令”是官名。新丰令即新丰县县令。按当时的规定,所辖区域万 户以上称“令”,万户以下称“长”。“新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的新丰镇。“交趾都尉”。东汉时,交趾郡是边关的要害郡,除设郡守外,还设都尉。交趾在 现在的越南(时为安南)河内市东部,天德江北岸。都尉是东汉时辅佐郡守的军官,负责掌管一个郡的全部军事。“沈府君”。汉代称太守为府君。(后汉书华佗 传:“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这里,华佗称广陵太守陈登为府君。府君也可用作对

12、神的敬称。“神 道”。(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大为修冢莹,开神道。”李贤注曰:“墓前开道,立石柱以为标,谓神道。”东阙铭文内容是西阙的承接,铭文如下:“汉谒 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谒者”,为汉代郎中令属官。郎中令是皇帝左右亲近的官职。后来,职权有所变化,改为管理车、骑、门户,并内立侍卫,外从征 伐。北屯司马。汉制,大将军营五部,北屯为五部之一。部各留军司马一人,为军府之官,在将军之下,综理一府之事,参与军事计划。左都侯。东汉设“三都”: 其一,东都雒(1m)由(今洛阳市东北);其二,西都长安(汉城在今西安市西北);其三,南都宛(yuan),在今河南南阳市。左都为三都之一。孔颖达在 (

13、邶风旌丘序中说:“侯为州牧也。”东汉灵帝时,改刺史为州牧,居于郡守之上,掌管一州之军政大权。“都”“州”同级。左都侯是沈稚的最高官位。另一处铭文阙是座落在土溪镇赵家村的冯使君阙,现存单体,阙主冯焕(?121年),在汉和帝永之元年到汉安帝建光元年(89年)以来,相继 担任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刺史、幽州刺史。汉安帝元年(121年)正月,冯焕与所辖玄菟太守姚光、辽东太守蔡讽等率将士出塞高句骊、氵岁貊,初战告 捷,捕斩了氵岁貊渠帅,缴获了兵马财物。这场征讨战后,夏四月,辽东属国都尉庞奋捏造玺书,以皇上的名义杀害了玄菟太守姚光,还将冯焕投入狱中。冯焕 这位有功之臣,竟然蒙受不白之冤,忧愤交加,意欲自

14、杀。冯焕的儿子冯绲怀疑玺书有假,并对父亲说:“大人在州,志欲去恶,实无它故,必是凶人妄诈,规 肆奸毒。愿以事自上。甘罪无晚。”冯焕采纳了儿子的意见,决定“上书自讼”。经查明,“果诈者所为”。因为庞奋一伙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常常受阻于冯焕这样 的清正廉洁官吏,给他们过不去的地方太多,于是早就怀恨在胸,多次设陷阱对冯焕等人加以残害,黔驴技穷,竟然伪造“圣旨”,捏造罪名,杀害功臣姚光,陷害 冯焕。最后庞奋被处死,罪有应得。但冯焕却病死于狱中。汉安帝“怜之,赐焕光钱十万,以子为郎中。绲由是知名”冯焕死后,部属将他的遗体运回故里。冯焕豫州旧部颖川、汝南等诸曹史得帐下司马、武刚司马10余人,为焕立碑,镌刻墓

15、志。还另立碑刻有汉安帝告豫州刺史冯焕的诏书(已失)。阙身正面铭文是:“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冯使君神道”“尚书侍郎”。汉武帝时,尚书因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重要。东汉 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从此,大司徒(司徒)、大司马(太尉)、大司空(司空)等“三公”权力逐渐削弱。尚书台成了政务中枢,其属官初任时为 “郎中”,满一年为“尚书郎”,三年为“尚书侍郎”。河南京令。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在献帝刘协建安十八年(213年)“省州并郡”以前,全国除设十 二州,辖九十八郡国外,还设有河南尹、京兆尹(洛阳以西)、左冯翊、右扶风、司隶校尉等中央直辖行政权。后汉书百官志五:“凡州

16、设督都为京都,置尹 一人,二千石。”“属官,每县、邑、道,大者设令一人,一千石,其次设长,四百石,小者设长,三百石。”可以推断,冯焕任河南京令,可能是京兆尹属下的河 南县令,由京俸四百石的尚书侍郎晋升为京俸一千石的京郊县令。豫州幽州刺史。汉武帝时,州设刺史,以六条察问郡 县,为监察性质,其官阶低于郡守。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官阶在郡守之上。东汉初(25年)又称刺史,为州之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冯焕在幽州任刺史,所 辖11郡国,90县、邑、侯国。当时的幽州治地在今北京城西南。使君,即太守。渠县除现存的六处汉阙外,应当说还有一处冯绲墓阙。据民国渠县志别录志载:“车骑将军冯公之铭,永康元年为冯绲立,

17、县东九十里,双石阙西 南二丈三尺,界连大竹,铭碑尚存,额篆如上云云。碑作隶书,隐约可辨。”墓在何处,阙在何方?无以查考。据载,墓道中立有双排六玉碑,“其上有鸟三足,狐 九尾,其下则二鹿,有一人跨其右者。最下一牛首。六玉碑上有朱雀,下有玄武。”四、阙的建筑汉阙是汉代建筑的实物例证。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史上,保存完整的而又最为悠久的地面建筑物现在只剩下汉阙了。如此稀世珍品,对于研究古代建筑结构和复原一些汉代建筑提供了难得的依据。对于研究历史科学和艺术发展史具有很高的价值。渠县六处汉阙都是石质仿木结构建筑,皆为双体,东阙、西阙对称。除沈府君阙双体尚存外,其余5处仅存一尊主阙(东阙)。所谓主阙(母阙)是

18、针对 副阙(子阙或耳阙)而言。在主阙的楼部以下,曾有与之相接的副阙,迄今还能见到一些痕迹。副阙的设置既增强了整体阙的稳固性,又给人以造型上的美观。可 惜,近两千年的风雨剥蚀和人为损坏,副阙统统不复存在。从外形看,渠县六处汉阙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皆由阙基、阙身、楼部(枋子层、介石、斗拱层)和屋顶四个部分组成。阙基为一块厚重的长方形石板铺 成,平稳而坚实,其上矗立着用整块青砂长石做成的阙身,呈下侈上收的侧脚式,有力地增强了整个阙体的稳定性。这里要说明的是,蒲家湾无铭阙的阙身与其它阙 不一样,是用两块石头叠就而成的,稳固程度相对差一些。阙身上面是楼部,属骨架结构,由三块大石叠就。第一层为枋于层,雕刻

19、着纵横交错的方柱,有表示两柱 间起连接作用的横木,下面刻有栌斗,下接阙身立柱,上承枋头,四侧刻有角神(沈府君阙为力士),高浮雕或圆雕;第二层为介石,四面平直,布满浅浮雕方胜图 案,第三层为斗拱,两侧为曲拱。沈府君阙、冯使君阙的斗拱设在阙顶底部的檐下,与我国房屋建筑的挑梁一样,王家坪、赵家坪无铭阙的斗拱不在檐下,而在檐下 的薄石房、斗形厚石层之下,沈府君阙和蒲家湾无铭阙刻有鸳鸯交手拱,赵家村西无铭阙刻“”形斗拱,真是千姿百态,五花八门,极具装饰性。整个楼部建筑轮 廓有曲有直,对称协调、朴实美观。阙顶乃重檐庑殿式(蒲家湾无铭阙为单檐),刻有草叶纹的瓦当(筒瓦的瓦头),这是仿木结构最明显的例证。汉阙

20、是汉代建筑 的记录和再现,形象地反映了汉代的生产水平和文化精神,是文明进程的实物标志之一。五、阙上雕塑渠县汉阙的雕塑艺术主要表现为造型浮雕和纹饰图;案,是古代巴蜀社会泛灵信仰和客观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华夏文化的统一性和巴蜀文化的多样性的综合反映。:具体地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反映了“清静无为”的道教文化思想。古代神话中的青龙、朱雀(鸟)、白虎、玄武四个方位神,为道教所信奉。诸阙几乎均刻有这“四象”,阙 身正面上方刻南方神朱雀,正面下方刻北方神玄武,阙身两侧分别刻东方神青龙(苍龙)和西方神白虎,意味着踞守了天体二十八宿,每日住一宿舍或“岁镇一 宿”,便进入了“清静无为”之境界。与迄今

21、祈祷死者“安息”之类的意思相近。西汉以来,统治者以“黄老清静”之术治天下,阙上的“四象”图案,正是在道教 文化思想指导下的选择与创作。其二,反映了巴蜀泛灵信仰意识。所谓泛灵信仰又称为万物有灵沦,是世间对超自然存在物最普遍的信仰之一。比如,阙上的马、牛、羊、鹿、虎、狐、 兔、蛇、鱼、蟾蜍等常见动物;饕餮、铺首、人兽鸟身、人骑神兽、日神、月神、角神等不知为何物的怪类;三株树、果树、水草、高梁等神树神禾,乃为“登天之 梯”(山海经校注)。上述图案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雕塑,而是陵前祭祀晶,是属于阙主的种种神灵,是古代巴蜀泛灵信仰的表现。其三,栩栩如生的故事画卷。王家坪无铭阙刻的“荆轲刺秦”,再现了历史上这

22、段广为传述的故事;沈府君阙和蒲家湾无铭阙的“董永侍父”,形象地讲述了一个民间故事。如此画卷在整个四川石刻画像中是绝无仅有的。其四,汉晋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赵家村东、西无铭阙和王家坪无铭阙刻有“出行图”、“献礼图”,是对当时官吏、富户生活的披露;蒲家湾无铭阙上 的独轮车,引起我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刘仙洲的注意,因此把这种独轮车的创造期推及到西汉晚年,觉得是一大发现。尤为引人注视的枞像、*人捉鸟、六 博、戏虎、庖厨、送别等图案内容,反映了渠江流域当时吃喝玩乐的世俗民情,这既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某种活动和行为,也是对人们的愿望、心理和要求的 表达。可见,这与受封建礼教束缚下的中原文化是有明显区别的

23、。阙上的雕塑技术运用了阴线刻、浮雕、凹刻、高浮雕等多种雕刻手法,每一幅雕塑具有生动形象,简朴含蓄的特点,是“时代精神的物化立体组合”,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迹”(中国一绝)。六、阙上书法汉代的书艺以隶书为大宗,也是汉代的通行文字,由于使用和审美的要求,在形体上产生“八分”,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然也,在书法史上形成独具一格 的汉隶。汉隶的进一步发展,到东汉末年又有了“侧”(点)、“掠”(长撇)、超(直钩)、啄(短撇),结构上更趋于严整,并逐步形成正楷,即所谓“今 隶”。铭文隶书,精细工整。东汉时形成了正势结构的方正派,用笔劲直的劲直派,用毫端书写的行劲派,顿挫飞扬的华美派,用笔平放的平展派,刚柔

24、精劲的透劲 派,字大厚重的雄放派,飘逸有致的恬逸派等各种风格流派,标志着东汉隶书达到了成熟的高峰。由此,不难发现,冯使君阙的铭文瘦劲清朗,乃行劲派的风格;沈府君阙铭文流畅飘逸,乃恬逸派的风格。唐代张怀瑾赞颂沈府君阙的书法艺术是“作威 投戟,腾气扬波,非晋魏以来所能仿佛也。”南宋刘象之舆地纪胜载,“铭文中沈字、左字、道字、丰字,发笔皆长过三四寸许,令字、交字两笔皆长,君字中 笔亦长。”为诸阙所未见。千百年来,沈府君阙的铭文为世人争相摹拓,仅清道光年间就有“数百纸”在海外流传,收藏者如得异宝。左宜友、江文双编著的隶书 入门(台湾艺术图书公司与世界图书公司联合出版)把沈府君阙的铭文两幅拓片列为“历代隶书精品欣赏”之列,并对沈府君阙铭文的八分体隶书作了评价:“在 广阔的石面上写了一行文字。在普通的情形,应该整齐地书写,但如果这样,势必过于单调,所以向左右尽情撇钩过去。宛如在寂静的山中聆听鸟鸣的余韵,使人感 到恬静清爽。”认为铭文“写得堂皇而气派”,“竟是在四川省名叫渠县的小地方发现,真叫人感到有趣”。渠县汉阙的书艺,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模式,同时让人领悟到阙主的性格特征及社会影响力。七、阙的魅力渠县是川东北文化的起源地,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周代,古代?z人(板楣蛮)曾参加“巴师代纣”,建立了蠢国,国都在今土溪城坝,辖 区东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