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罗汝芳的“赤子之心哲学思想简析罗汝芳的赤子之心哲学思想简析1赤子之心说罗汝芳认为人一出生就是个赤子,并且具有赤子之心,该赤子之心没经受世俗的影响,纯然天理。大道只在此身,此身混是个赤子,人生来就知道的叫做良知,生来就可以做的叫做良能。良知良能都是先天具有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原初赤子之心,而尧舜初生之时与吾一样皆具有赤子之心。赤子之心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可以不思而得,不虑而知。赤子之心与生俱来,人人皆具有赤子之心,上至圣人,下至平民每个人都是由最初的赤子长成,在孩子时代可以很好的持有可以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但是随着长大成人,人的欲望也在不断的增加并过分的追求物质欲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
2、望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心思逐渐杂乱,便无法保持原有的赤子之心,由此便想着一心去学习做个圣人,却不知道圣人即是自己,因为大道即在吾身,人皆是由赤子之心长成,具有赤子之心,所人人皆可以为圣人,而圣人皆是人人。但是大多数人在长成之后皆泯然众人主要区别在于人是否可以认识到自身原是由赤子之心长成,意识到后能否在日常的行为活动中加以时刻保持。而人与道之间的差异那么真正表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皆然不知,而假如知道并且还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仍然可以坚持并正常运用的便是道。心在于人之中,而道那么在于人的心中,人与道是浑然一体的,而区别于百姓知与不知,而这些皆归于百姓日用之道。人字、道字,
3、虽少分别,而心那么止是一个心字也。日用不知,那么道心而矣;日用而知,那么人心而道矣。心虽在人中,而道实在心中,但人自不觉知耳皆浑然见得是心,心皆浑然见得是道,愈觉悟那么愈浑化,愈浑化那么愈微妙,故心以道名,而复赞其微也。如罗子所言吾子只患不到此处,莫患此后功夫。圣人之所以可以成为圣人是因为圣人可以认识到人人具有赤子之心,并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仍然可以很好保持原有的赤子之心,而庶人因意识不到自身原是由赤子之心长成或者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法时刻保持自己原有的赤子之心最终无法成为圣人。孟子一言概之,尽大人者,不是其赤子之心。所以圣人可以保持原有的赤子之心,才方可以实现大道尽在吾身。如:例如,在罗子看来,大人
4、之所以可以成为大人并不是意味着只有大人不失去赤子之心,也不是只有大人才可以不失去赤子之心,而是其可以保持原有的赤子之心,而赤子之心乃是所谓的孝、悌、慈。因此,只要人人可以在成长和生活的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赤子之心,那么人人皆可以成为大人、圣人。2赤子之心与良知良能罗汝芳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生来就知道的叫做良知,生来就能做到的叫做良能;而人的良知良能都是先天所具有的,也就是原初的赤子之心。吾心之体乃是随天与生俱来的,而知学乃是后天,随心所性,既可以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犹如孩提时便知爱其亲,敬其兄。阳明所提出来的致良知学说乃是?大学?宗旨的一局部,与孔孟所提出的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的哲学宗旨一脉相承,但是
5、阳明的良知说最专注的在于致,探求事物的根源,由其不正而为正,最终实现一家仁而一国仁也,就是其所说人人亲其亲,長其長,而天下平。人的天性最早来源于最早的孩提时代,虽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但是人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因此赤子之心,良知良能可以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虽然人人都在谈性,但是只有圣人才可以知道性的根源。人自孩提开场便可以有此身,可以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如孝悌。但是知可以分为先天而知和后天而知,所谓先天而知是与生俱来的,不虑而能知道,不思而能得到,就如同童子捧茶一般,每天不需要学习重复一样的事情。而后天而知那么是要通过后天个人的经历通过反复的学习和理论才能获得。天之知只是顺而出之,所谓顺
6、,那么成人成物也;人之知却是返而求之,所谓逆那么成圣成神也。故曰: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3赤子之心与天命人所具有的这个浑然天体的赤子之心乃是天命,赤子之心,即是天命,而训人以此,即圣言也。在其看来天命即是性,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人的本性使然,因为人人皆具有赤子之心所以就与孟子所说的性善论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天命与性本是一体的,是不容分割的即所谓的天命之谓性。故?中庸?:天命谓性,清楚是以天下之命为人性,谓人之性即天之命,而言一莫测者也。所以罗汝芳认为?中庸?的本质也就是孟子的性善论,是由于人的天命性善,而性善那么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只有识得性善才可以真正的实现通得人,通得物,通得家
7、国,而大学于天下万事。在孔孟看来是因为人由赤子之心所以生之为性,天命之谓性,并主张率性而为。所谓的天命之谓性:即是人心中的仁、义、礼、智,隐藏于人的心中而并非是表现流露于人外表的气质。人的气质存在于外表,并随着人体活动而表现出来,诸如人的视听言动,衣食起居皆由皆是气质的表现。孟子曰:行色,天性也。气质与天命乃是一体不可分割的,因为人人都具有赤子之心,所以人人生而平等。人的一言一行皆是发自己自内心的表现,并受到自己身体所控制,不同的是一般百姓在生活中时刻运用而不知,而圣人却可以意识到以此来教育后人让其明白理解其天性也即是所谓的先知后知,先觉后觉,把人的气质与天性融为一体,最终学做圣人。天之大道一直在于人的心中,即是与生俱来的赤子之心。而此心那么是万物之体,也是为道的根本,远离根本去学道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到达为道的目的。是故心以为之根,圣以为之果,而精之与神,那么條达乎心根,而敷荣乎圣果,而为全株宝树者也。人与道皆是自己内心的表现,也是皆出于心,但在其开来心与心彼此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心可以分为天地之心和普通之心。天地之心即是道心,也就是与生俱来的赤子之心,是为道的根本,而普通之心那么是人肉体的一个器官。如尽人叫做天地的心,那么天地当叫做人的身。如天地没人为主,却像人睡着了时,身子完全如今,却一些无用人是天地的人身,心是天地的人心,假如失去了天地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4 Lesson 21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22 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5年纤维增强项目合作计划书
- 新型储能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路径
- 2025年度城市广场绿化养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测绘数据跨境传输保密协议
- 城市休闲公园项目建设内容与规划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北京生态环保拆迁补偿与生态补偿协议
- 2025年度物流仓储车库租赁合同
- 排球正面传球技术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膀胱损伤病人护理课件
- 中医防感冒健康知识讲座
- 热线电话管理制度
- 中建八局分包入场安全指导手册v2.0111
- AutoCAD 202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标准版)
- 纺丝原液制造工(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土壤与土壤改良》课件
- 大梅沙河道河道流量水位
- ISO9001ISO14001ISO45001外部审核资料清单
-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 紧固件常用标准件汇总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