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0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一位小数简单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先结合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继续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再把加法运算定律从整数范围推广到小数,并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学习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突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适时地将加减法运算定律从
2、整数范围推广到小数,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规律具有的普遍意义。4恰当引入用计算器计算,拓展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空间,提高学习效率。5让学生经历简单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一位小数简单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结合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继续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再把加法运算定律从整数范围推广到小数,并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学习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所以学习起来并生不难。【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能运用加
3、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和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难点:自主地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课时安排】8课时第一课时: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教学
4、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难点: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1、345+35 345-35谁来说一下计算过程,同意吗?提问:这是我们学过的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二、新课(一)教学例1的第(1)题1、出示例1主题图,提问:从
5、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求什么问题?你会列式吗?板书: 4.75+3.42、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1)4.75+3.4,“你会用竖式计算吗?”想不想试一试?请你先试一试,算好后和同桌交流你是什么算的?有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做?(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交流。(3)提问:都同意黑板上这位同学的做法吗?有没有不同的做法?如有,请学生板书,追问:你是怎么想的?(4)比较:究竟哪一种竖式是正确的?说说你的理由?还有吗?(5)再看正确的算式,谁来说说看竖式该怎么写?4和7为什么要对齐?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把这两个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吗?(小数点对齐)怎样计算的?百分位上的5怎么
6、来的?最后点上小数点?小数点点在哪里?(得数里的小数点要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提问:谁愿意再来说说4.75+3.4的计算过程?计算好后我们要写上答(二)教学例1的第(2)题小数加法学会了吗?减法呢?出示: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请你列式并解答(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2)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先把小数点对齐,百分位上(三)初步归纳:刚才在计算时,你有哪些收获?(小数点对齐,答案上要点上小数点)(四)试一试提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你提一个用加减法一步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解答,做在本子上,然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1)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经历和经验,独立计算。(2)交流,说一说是怎
7、样算的,又是怎样想的。同意他的做法吗?有没有不同意见?(3)指出:计算结果要化简,把0划去,说说化简后的结果和化简的依据。(五)总结讨论师:想一想刚才做过的算式,再观察黑板算式,这是整数的加减,这是小数的加减,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相同数位对齐,最后点上小数点,计算的结果要化简三、练习1、火眼金睛,出示题目,这些计算正确吗?想一想,想好了吗?2、练一练3、练习八第13题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小数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页的例2、“
8、试一试”,练习八第46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开学了,小明想去文具店买文具,你们来帮小明挑挑怎么样?2指名交流: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积极性。3出示例2的场景图问: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减
9、法计算的问题吗?让学生自由说说后尽量提问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2谈话:你能独立解决“一个笔记本比一枝水彩笔多少元?”的问题吗?(1)独立列式计算后评讲。如果学生能正确解决计算出结果。问: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了,怎么办?被减数的百分位上为什么可以看作“0”?(2)如果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有困难。问:3.4元也就是多少分?2.65元呢?教师引导下计算并比较两个竖式: 讲述:340分也就是3.40元,265分也就是2.65元。问:现在你对这样的小数减法有什么新的想法了吗?(计算小数减法时,可以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去做,只要最后点上小数点。)追问:被减数的百分位上为什么可以看作“0”?( 用小数的性质来解释
10、)2完成“试一试”问:一枝水彩笔比一枝钢笔便宜多少元?你能尝试解答吗?学生独立列式解答:8265=5.35讲述:你能再选择两种物品,算出它们的单价相差多少元吗?(学生练习)小结: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了小数减法。(板书课题)比较一下,今天的小数减法与上节课的有什么不同?(明确:小数的退位减法的方法及注意点)三、巩固深化1完成“练一练”第1题追问:“7.5”为什么可以看作“7.50”?“0.6”呢?“13”应该看作多少进行计算?2练习八第4题引导讨论:被减数是整数,减数是小数,小数部分该怎样减?为什么可以把8看作“8.00”?小结:你认为在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自由说说)3“练一练”第2、
11、3题(1)学生独立完成,2人板演。(2)集体交流订正,明确计算方法,强调计算中的注意点。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五、作业 完成练习八5、6两题。【板书设计】第三课时:小数加、减法的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练习八第712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前两节课我们
12、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忆说说,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二、练习巩固1谈话: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我是谁?”的小游戏。2我是口算小能手(练习八第7题)问:在这些口算中你们觉得哪几道比较难? 小结:这里出现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一位数减整数的口算,口算时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一旁列竖式帮助解决。3我是笔算小高手(练习八第8题)学生独立计算,个别板演,做完校对答案,集体订正。问:你们觉得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小数点对齐,做完后要及时检查)4我是运动小达人(练习八第9题)出示李明、孙宁和王晓芳的跳高成绩,问:你读到了哪些数学数学信息?逐题解决。要求先列式在用竖式计算。你还能
13、提出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同桌提问,交换解答。如果问题相同就独立解决。5我是看病小专家(练习八第10题)(1)出示体温记录统计表。(2)问:你从表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3)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1)(2)(3)三个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回答在书本上,然后校对答案。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要求能提出一些较高质量的问题。6我是理财小行家(练习八第11 题)(1)师挂图出示图片,生观察图片,说说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2)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说说每道题的思考过程。(3)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答。(学生成分发言说说)7练习八第12 题8我是纠错小行家师补充一些错题,让学生把这些错误纠
14、得出来。出示第51页思考题小结:以后你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三、总结全课问:现在你们知道你们是谁了吗?小能手、小高手、小专家、小当家、小行家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第四课时:小数加、减法专项练习【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专项练习(补充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2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重难点】重点:
15、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回顾上节课,我们上了一节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课,提出了很多计算方面的需要注意的地方,谁来说一说。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细节接受下面的挑战吧,有信心吗?细心计算 1.75+2.99= 101.2623.6= 203.65 3.21.73 18.73.14 23.52.8二、加法运算律的推广1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指名交流, 教师板书:2引导学生探索算法(1)提问: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16、。(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3)集体交流评讲:师根据生出现的情况进行讲解,并进行正确算式的板书:板书(略)3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4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5练一练27.3+73.2+72.7 24.8+14.6+15.4 3.8+1.37+6.2+12.63 5.851.750.25 45.55(6.8215.55)三、火眼金睛辩对错。(1)整数加法交换律
17、、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2)4.72+0.14.72+0.1=0 ( )(3)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 )(4)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5)一个数减去9.09得8.1,求这个数列式是6.09+8.1。 ( )(6)6个十分之一和25个0.01的差是0.35 。 ( )四、解决实际问题班级进行跳高测验,小明跳了1.24米,小伟跳的比小明高0.13米.小华跳的比小伟矮0.02米,小华跳了多少米?李老师买了三本书,价格分别是7.80元、5.65元、6.20元,他付出2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小马虎在计算4.25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只把数
18、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6.28,正确的得数是多少?通过一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思考题: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0.43,甲、乙两数的和是6.18.甲、丙两数的和是6.75,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第五课时: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九第14题。【教学目标】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难点:指导学生在计算
19、器上按出纯小数的简便方法。【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教学例3(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按照“0”、“”、“8”、“0”的次序按键。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4
20、)尝试计算。(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2完成“试一试”(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完成“练一练”(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
21、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完成练习九第1题(1)提问:用竖式计算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哪些地方?(2)男生完成3题,女生完成3题;再交换用计算器验算。个别板演。(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3练习九第2题(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2)思考:怎样算“小明家九月上旬每次收支后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0元减去每天的支出就能算出小明家九月上旬的余额。其中9月5日和9月7日两天只有收入而没有支出,要特别注意这两天余额的算法。(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
22、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4练习九第3题(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4)根据这些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5练习九第4题学生独
23、立完成。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板书设计】 第六课时:整理与练习(1)【教学内容】教科书54页练习九5-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难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认为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讨论后交流,重点明确:用竖式计算,注意要把小数点对齐。2问: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为什
24、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不同点?思考交流后明确:相同点:整数、小数加减法计算都是从低位加减起,加法时都是满十进一,减法时都是哪一位不够就向前一位退1。不同点:小数加减的得数,末尾的0要化简,舍去不写。随机板书:(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需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2)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因为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3谈话:除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之外,还可以口算、估算,或用计算器计算。让学生简单说说计算器计算的方法以及口算、估算的方法。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练习九的第5题出示口
25、算卡片,学生看题目直接写得数进行口算练习。2完成练习九的第6题(1)独立练习后观察题目,思考哪几题自己觉得比较容易出错的?(2)交流小结:9.84.85.0或5时要注意小数的简写。0.430.3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学生容易算成0.4。10.6注意个位上的0不能不写。强调明确:在口算和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细心,并要及时进行检查。3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出示图,说说图中竹竿分成几段?生独立解答,个别板演展示两种不同的算式 3.50.40.8 3.5(0.4+0.8)小结: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三、全课总结今天我们整理复习了小数加、减法,你觉得哪一方面自己有了进一步的
26、理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七课时:整理与练习(2)【教学内容】补充内容以及教科书第54页练习九第8-10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熟练运用计算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2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价值,拓展知识面,提高正确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家庭生活中常见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价值。难点:体会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价值。【教学准备】光盘,让学生提前收集:上月的电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
27、记录自己家一周的各项支出。【教学过程】一、练习与应用1谈话: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呀?其实我们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小数的加减法计算。2出示第8题问:“水位变化”栏如果是正数说明什么?如果是负数又说明什么?小结:“水位变化”栏的正、负数都是说明水位在前一天的基础上上升或下降。问:“当日水位”怎么计算呢?请计算出每天的水位。3出示第9题先估算,再用计算器计算。在小组里交流你的估算方法。 4讲牛顿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提出问题:假设有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是比前一秒多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问:“以后每一秒
28、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是什么意思?二、探索与实践1讲述:课前老师让你们每人收集了上个月家中的电话费单,还填写了一些家庭日常开支的统计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组交流,分组汇报;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2问:从电话缴费单中看看每月的电话费都包括哪几个部分,再算一算合计数与缴费单上的情况是否相符?3把你收集
29、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家庭支出较低者:家庭支出中等者:家庭支出较高者: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 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4统计一下自己上月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你的收入是从哪儿来?你的支出合理吗?必要吗?你结余多少?你准备怎样处置你结余的钱?5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 三、评价与反思这个单元的内容到这儿就结束了,对你自己的学习你有什么评价吗?四、全课小结,课后延伸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内生活费用的支出情况,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并
30、对家庭支出的各种数据作出相应的判断,给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初步学会理财。第八课时: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综合练习【教学内容】补充练习【教学目标】 1、复习小数的意义、读写、比较等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 2、综合运用有关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价值,拓展知识面,培养应用意识;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准备】相关练习纸【教学过程】一、注意审题,细心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0.750.4 200.78 4.
31、84.2 4.91.7 1.340.8 20.75 0.20.09 8.52.5 1.360.4 10.45 0.170.3 0.820.222、用竖式计算。7.412.86 205.674 141.248.98 1.084.36 32.1529.45 12.95.01 3、怎样简便怎样算。9.4+0.3-6.4 34.82(4.82+15.2) 12.7-4.8-5.2 3.1+25.78+6.9 15.25+4.72+4.75+5.28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写。1、 2.4比( )多1.58;3.8比4.4少( )。2、13个0.001是( );2里有( )0.01;3.6是( )个0.1。3、3个十、5 个十分之一和2 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300.14里有( )个一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色酚类项目合作计划书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英语文学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生活陶艺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地域建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集美大学《幼儿音乐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农业大学《写作精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环境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保工程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电影学院《人工智能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实验中医学》考核方式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 2021年嘉会医院ISO15189 形态学考核
- 前列腺穿刺技术
- 矿体井下开采基建工程及采矿投标文件
- 人工挖孔桩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及应对措施
- 领慧书院-中国古典礼仪和汉服文化浅析
- 抓住四个环节上好科学实验课
-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部编)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 交通事故上报、处理流程图
- 酸碱盐的通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