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84 页 共 NUMPAGES84 页2023年最新的谈读书教案12篇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尚。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
2、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朗读课文,把握层次、内容: 本文谈了关于读书的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大致对应课文的哪个部分? 讲了读书的目的(开头部分);读书的方法(中间部分);读书的作用(结尾部分) 1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
3、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2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只限于文字推求。 (2)对不同的书,作者主张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如: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等等。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
4、造人的性格,。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四、讨论本文的说理方式: (1)比喻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2)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对比说理: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而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而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课外收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和格言。 谈读书教案(2) 第八单元 本组课文以“读书”为主题
5、,包含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以及“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习作:推荐一本书”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以“我会阅读”为主题,其目的是: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学到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25 古人谈读书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4.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
6、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难点 1.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受到启发。 1.通读课文,读中自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文言文,在学习课文前,教师先范读课文,再领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停顿,读出句子的语气。然后,让学生初步通读文言文,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在读的过程中找出生字新词,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内容,自读谈体会,自悟文意。这样,学生就对文言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总的认识与理解,既培养了学生朗读
7、课文的能力,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又为理解文言文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划出节奏,初步理解。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其划分节奏。只有划分出正确的节奏,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对照注释,解释文句。 在学生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之后,让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独立解释文句。对个别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予以帮助或让同学帮助。对个别难句如果学生不能理解,教师应侧重指导或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解决。 4.相互交流,深化主题。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文言文,深入
8、理解文章的主题,让学生分小组或同桌自由交流解释课文,互说课文的意思,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对一些难句应侧重讨论理解。教师先让学生自由交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提出不好理解或解释不通的语句,全班交流质疑,教师重点指导难句的理解。 5.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学生掌握了文言文的内容,也理解了文言文所蕴含的寓意或道理后,再让学生熟读文言文,要读出感情,练读,指名试读,自己反复朗读,深入体会语言的意境,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这样学生会进一步体会文言文的内在意蕴,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预习提纲 (1)认读本课生字。 (2)搜集有关
9、读书的名人名言。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会认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一、激发兴趣,读书名言导入。 1.同学们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预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韩愈 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我们知道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那么读书的方法你又知道多少呢? 预设:批注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 3.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今天我们就
10、来学习古人谈读书。 通过读书名言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一种热烈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很好地融入课堂的教学中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第一部分,注意老师读的节奏。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画出分隔符。教师相机纠正“识”的读音。学生自由读两遍。 课件出示第一部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zh)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2)教师范读第二部分,学生跟读。对照课件画出分隔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
11、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3)教师范读第三部分,学生跟读。画出分隔符。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2.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 注意:第一部分的“识”与第三部分的“识”读音不同。 通过教师正确地范读,让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注意停顿恰当,在词意、文意上有初步的理解。 三、学习生字。 1.师:刚才我们读通了课文,现在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生字,看看同学们是否还有
12、读不正确的音。 读会认字: 耻ch 矣y 岂q 分组读,找同学读,教师相机纠音。 预设:“耻”是翘舌音,“矣”和“岂”都是第三声。 2.学习会写字。 (1)找同学说一下易写错的字或者写这几个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预设:“岂”上部是“山”,下部是“己”,不是“已”,注意不要露头;“窥”是“穴”字头;“皆”上部“比”字应写得较大,下部“白”字写小一点。 (2)学生在习字本上将每个生字写两遍,教师相机纠正。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第一部分的三句读书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zh)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2.这三句话都出
13、自论语,关于论语你了解多少呢? 预设: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 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再加上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 “四书五经”。 3.请小组同学借助注释,理解这三句话的意思。 (1)指名学生翻译第一句话。 生:勤勉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注意这里面“敏”和“耻”的意思。(敏:勤勉。耻:以为耻。) (3)这句话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不耻下问),对,“不耻下问”便出自这句话。 (4)指名学生翻译第二句话。 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
14、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5)翻译这句话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个字“知”。这句话里面的最后一个“知”和前面的“知”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这个“知”同“智”,是智慧的意思,前面几个“知”的意思都是知道的意思)在相应的地方做好批注。 (6)指名学生翻译第三句话。 生: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人而不倦怠。 (7)这里的“默”是“默默”的意思,“识”在这里读“zh”,是记住的意思,需要大家多加注意。“厌”是“讨厌”的意思吗?(预设:不是)这里的“厌”是满足的意思。这里也要大家多加注意。 4.课堂总结。 (1)这几句话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第一句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
15、勤学好问。 第二句告诉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做人、做学问要诚实。 第三句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奋,不要偷懒。 (2)在文中合适的地方做批注。 五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提高,已经可以自主地翻译课文,在小组讨论时可以发挥自主性,教师的适时点拨可以使其更好的理解课文。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第一部分。 2.书写本课生字。 3.背诵第一部分。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大意,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中得到启发。 3.学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一、复习导入。 1.找同学回顾背诵第一部分。 2.听写生字。 检查并巩
16、固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回顾旧知,导入新知,也能让这节课的效率更高。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部分。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部分,了解了论语中对待读书和学习的态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部分,看一下不同时期的人对于学习、读书的不同态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2.找学生读一下这则小短文,其他学生纠错。 3.这篇小短文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训学斋规中提到的著名的“读书三法”。介绍朱熹: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
17、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 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 世尊称为“朱子”。 4.接下来请各小组同学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把古今含义不同的词做好标注。 5.哪位同学可以翻译一下第一句? 预设: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6.那么这“三到”的关系是怎样的?谁来翻译一下第二句? 预设: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7.所以说这“三到”中哪一“到”最重要?文中的哪句话表明了这一“到”的重要性? 预设: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8.那么,“急”的意思是什
18、么?与咱们现在的“急”的意思一样吗? 预设:“急”在这里是要紧,重要的意思,而我们现在的“急”大部分是着急的意思。 9.为什么“心到最急”呢? 预设:因为“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0.“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是什么? 预设: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和口的应用难道会不到位吗 11.也就是说思想既然集中了,眼和口的应用就会到位了。 12.那么朱熹的读书法是什么? 预设:“心到、眼到、口到”。 13.这三者可以调换位置吗? 预设:不可以,因为只有心到了,眼和口才能更专心地读书、学习。 14.平时的你读书时是怎样做的?效果怎样? 生1:漫无目的地读书,读完之后,没有记住多少。 生2:当我
19、对这本书很感兴趣的时候,就会特别认真地读书,甚至于其他同学喊我都听不见。 师:那就让我们用心齐读这一部分吧。 师小结:这便是用心读书和不用心读书的结果,如果想要得到高效的学习,就需要我们用心读,用心学。这样,不管做什么事,我们才有可能成功。 (二)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读第三部分。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2.这一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那么曾国藩是谁呢?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中国
20、近代政治家、战略家、 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3.这段话出自曾国藩的家书,这位伟大的清代名臣给了我们怎样的读书方法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本文的意思。 4.这篇小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预设:读书人学习,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5.何为“有志”“有识”“有恒”? 预设:就是有志气,有见识,有恒心。 6.非常正确,那么曾国藩是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预设:分层论述,从分号那里可以看出来。 7.那么咱们就一个分号一个分号地来看一下他是怎么论述的。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从第一个分号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预设:有志气,就决不甘居下游
21、。 8.这里的“断”是“决不”的意思,与咱们现代汉语的意思有所不同,需要注意一下。所以,我们读书学习仅仅有志气就够了吗?还需要有什么? 预设:仅仅有志气不够,还需要有见识,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些说的都是没有见识的人。 9.这句话里面有两个典故,一个是“河伯观海”,一个是“井底之蛙”,这两个典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河伯观海出自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意思是: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22、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所以“河伯观海”和“井底之蛙”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形容人见识短浅。 10.这里运用典故说明了没有见识就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学习,容易自满自足的道理。 11.有见识可以让人看到自己的无知,但是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无知了,却还是不坚持学习,这样的人可以成功吗?这则小短篇里是怎么说的? 预设:不可以,文中说“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意思是有恒心就没有成不了的事情。 12.这三者可以缺少其一吗? 预设:三者缺一不可。 13.只有“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成功。 14.现在请小组内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整段的意思。 15.请同
23、学们再次齐读文章,感悟文章内容。 小组合作的模式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由小组交流到班内交流,由小及大,从读到逐句分析,使得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深入理解句子的内涵。 三、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由三则小短文组成,第一则出自论语,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勤学好问;第二则是告诉我们读书要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尤为重要;第三则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知道了读书学习的方法,就明白了读书学习的要义,如果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将会更好地促进我们的读书与学习。 通过总结回顾整篇课文,从而总结出学习读书的方法,并能将这些方法更好地应用到学习实
24、际中去。 四、作业设计。 1.学完这篇课文,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写写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2.背诵这篇课文。 1.自主探究与指导教学。 文言文教学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指导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2.激发学生兴趣。 本课设计以诵读为本,通过各种角度、各种方式诵读。以小组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师在引导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回答给予不同的反馈,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所提升,改变学习文言文枯燥乏味的看法。 3.读、思、悟相结合。 本课的文言文不是太难理解,只要结合注释,学生
25、都能读懂文章大意。真正的难点在于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应用本课学到的读书方法、要领,来读书学习。 谈读书教案(3) 谈读书 培根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
26、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o)读书时不好(ho)读书,好(ho)读书时不好(h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
27、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 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3)名人读书的趣事:
28、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着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着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
29、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30、: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
31、)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 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
32、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着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六、体验反思 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
33、各抒己见。 六、布置练习: 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 3字词练习 谈读书教案(4) 谈读书教案 日照实验高中 刘彬 教学目标: 1了解朱光潜的生平及创作。 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3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阐述的读书道理,借鉴文中所谈的读书方法。 4学习正反论证、比喻说理的方法;揣摩严谨条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2学习正反论证、比喻说理的方法;揣摩严谨条理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
34、法:阅读法 讨论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都倡言读书,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还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读书有财富,使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也有乐趣,“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可见我们每个人都要读书,那书应怎样读,应注意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朱光潜的谈读书,聆听他的教悔。 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介绍朱光潜及写作背景。 朱光潜(18971986年),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朱光潜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等。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
35、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1928年夏丐尊、叶圣陶等人在上海开办了开明书店,并发行一种中小学生读的刊物,他们邀请当时在英国留学的朱光潜按月写些文章。朱光潜应邀用书信体裁写了些文章,这些文章刊登在刊物一般后深受读者欢迎。1929年春,夏丐尊将这些书信结集发行,书名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读书就是其中之一。40年代的中国,国人尤其是青年人读书的热情异常低落。朱光潜先生针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写下了这篇文章
36、,给青年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这篇文章不仅在当时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就是对几十年后的我们读书求知仍有很大的价值。 2提问:学习的途径有哪些?让学生明白“读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课文第一句)。 读书,向别人请教,通过电视、电脑、收音机等媒体,等等。 3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字词,初知文意。 湮没(yn) 皓首(ho) 奢侈(sh) 动辄(zh) 畸形(j) 信手拈来(nin) 冷僻(p) 胸襟(jn) 炫耀(xun) 流弊:滋生的或相沿成习弊端。 口诵心惟: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涵泳优游:文章中指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体会,自得其乐。 淹通:知识广博,明白事理。 不求甚解:甚
37、: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耳食肤受:指不经深入考察,道听途说,理解事物虚浮而泛泛,不切实际。肤受,谓浮泛不实,或谓利害切身。 故步自封:故:旧;故步:旧时行步之法,引伸为旧法;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4学生再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阐述了哪些读书道理和方法? (2)读完课文,你对读书有没有新的看法? 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 (1)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2)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3)读书应该有计划、按部就班; (4)读书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
38、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 (5)读书要注意科学积累。 三、重点难点分析 1本文认为读书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明确:读书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读书可以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得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一个人只有重温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世界。 2文章题目是“谈读书”,可作者在开头两段都大谈“书籍”问题,有何用意 明确:文章第一段主要讲书籍是人类精神遗产的宝库,读书能把无数人辛苦获得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这是讲读书的重要性。第二段分析了书多的流弊,点明“读书在精不在多”的道理,为下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作铺垫。可见开头两段是为下文的分析张本。
39、 3. “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对这里的“宝库”和“里程碑”,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因为书籍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经验的产物,故称其为“宝库”;书籍又是人类文化学术的阶段性总结,在文化学术发展中起承先启后的作用,所以又称为“里程碑”。 4. 为了说明读书贪多,所得甚少,朱光潜先生用了精妙的比喻:“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将贪读书而收效少的弊端形象地阐述了出来。这样的例子在文中还有不少,请举例分析。 明确:朱光潜先生写说理文,一向善用比喻,将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生动。在这篇短文中就用了许多确切形象的比喻。为了说明读书要在基
40、本上下工夫,他说:“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为了说明大学教育不注意基础学科,有些课程和所设的科目“专”到不近情理,他又说:“这好像逼吃奶的小孩去嚼肉骨,岂不是误人子弟”像这样的比喻,在这篇短文之中共有十余处之多。作者通过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使人印象深刻。 四、疑难合作探究 1除了比喻论证外,本文还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1)正反论证:如论述读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时,先从正面讲清道理,再从反面说明多读而不求甚解的坏处。在论述读书不能全凭兴趣时,从否定方面说明正面道理
41、。先从反面说读书全凭兴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又分析它的好坏两个方面,然后再论说对于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的人来说,“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作者下笔很有分寸,不说读书不能凭兴趣,而是说不能全凭兴趣。一个“全”字体现了逻辑的严密性,因为读书是要有兴趣的,没有兴趣还谈什么读书,但是读书不能全凭兴趣。作者说“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这就是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即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道理。同时,作者又说:“也有些初看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一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作者在论述道理的时候,把道理说得十分准确、全面和透彻。 (2)举例论证:为了说明全凭兴趣读书会使读书泛滥
42、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作者举了一个朋友的例子。这个朋友专读冷僻的书,但他不能算是专门学者,以此说明全凭兴趣读书的坏处。 2朱先生的“读书在精不在多”的见解与传统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否矛盾?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不矛盾。朱先生提出“读书在精不在多”的见解,但在文中第四段对此又做了说明,“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凡是在某一科学问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于许多它科学问有深广的基础”,这都说明朱先生并不反对“读书破万卷”,对“万卷书”都能读透,也是作者的追求。如果没有精力做到,要把自己该读的书读“精”。 五、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整理后认真体会
43、,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板书设计: 谈读书 读书有重要意义 书多流弊 读书要精 有预定计划 围绕中心读 善于积累 论证方法 正反论证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教案设计说明: 1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掌握朱光潜关于读书的一些道理,进而在日常学习中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 2揣摩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感知文章平实的语言风格;探究文本的说理论证方法,体会准确、透彻、严谨的语言特点。 3.遵循新课标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合作、探究,使结论自然生成。 谈读书教案(5) 谈读书教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4、比喻论证。 2、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赏析文章语言的意韵美和形式美,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呢?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培根)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谈读书。 (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你对培根的了解有多少呢?(投影显示有关培根的资料) 培根 (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随笔共58篇,是英国文学中首创,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
45、体裁。 三、出示学习目标,检查字词 1、学习目标(略) 2、检查字词 让大家预习课文了,我想检验一下大家对课文中的字词掌握情况。(投影显示生字词) 四、整体感知 大家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谈了哪几方面的问题?读的时候,请拿起笔来,把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 明确: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板书) 五、探究课文内涵、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有那些?读书的三种偏向是什么?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 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 2、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
46、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3、“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比喻论证;说明读书可以补天然的不足。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 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4、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5、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归纳说理、举例
47、论证。 六、品味语言 选出自己喜欢的语言,反复朗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七、知识巩固 赏析文章的语言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呢?投影显示: 艺术风格(遣词造句、句式、修辞等) 思想内涵(给人启示、引起共鸣) 八、交流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九、小结 结合课文谈谈你的读书感悟。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十、布置作业 收集读书的名言警句到资料本上,并挑两句进行仿写。 谈读书教案(6) 谈读书教案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
48、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二、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
49、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
50、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谈读书教案(7) 谈读书 培根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
51、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o)读书时不好(ho)读书,好(ho)读书时不好(h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
52、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 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
53、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着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着作,
54、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
55、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
56、)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
57、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 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着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
58、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六、体验反思 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六、布置练习: 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 3字词练习 谈读书教案(8) 谈读书 教案 谈读书教案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
59、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o)读书时不好读书,好读书时不好(h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
60、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沼气课程设计的总结体会
- 浮阀塔机械课程设计
- 机器人游中国课程设计
- 2024年校园交通一卡通管理合同3篇
- 2024年度中英文合同农产品采购与销售合同3篇
- 照明系统CAD课程设计纸
- 洗衣液瓶模型课程设计
- 2024年中转货物分流与风险评估服务协议3篇
- 2024年度水利工程施工队项目监理合同协议2篇
- 全液压自行式大口径工程钻机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介绍-原理-结构-应用
- 中资企业出海报告:潮涌浪阔四海扬帆
- 老旧小区改造室外消火栓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云母制品制造市场发展状况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监狱招聘17名(第三批)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农产品质量管理》形考任务1-2+形考实习1-3参考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二)(含答案)
- 80、沈阳桃仙机场二平滑工程冬期施工方案
-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4000道)直接打印版
- GB/T 29468-2024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围护结构夹芯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