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0305026230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第6 学期先修课程:英语国家概况,语言学,英美文学适用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简介:跨文化交际是商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了解文化差异对交际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以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以适应日益广泛, 深入的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一、课程教学目标该课程属于商务英语专业必修课之一,交际类型, 分析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2、,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困惑,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二、课程重点、难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解决学生在跨文化交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及其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逐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难点在于理解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所体现的差异性。三、整体课时分配章节序号章节名称理论学时实验学时1绪论222交际与文化223文化的影响224语言与文化225非言语交际226文化对商业语境的影响227文化对教育语境的影响228文化对保

3、健语境的影响229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2 2四、课程内容安排(一)绪论主要内容: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意义。2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科性质和发展历史。教学要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概念,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意义、历史、学科发展史。(二)第一章交际与文化主要内容:1交际的概念和特性。2文化的定义与特征。3文化与交际的关系。教学要求: 掌握文化与交际的概念, 了解交际的特性、文化的特征,理解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三)第二章文化的影响主要内容:1文化的多样性2文化的深层结构教学要求:掌握文化模式的概念,了解交际的多样性,理解文化的深层结构。(四)第三章语言与文化主要内容:1语言与交际的关系,其中包括语音、语义、句法

4、、语用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2语言的翻译。教学要求:通过各种实例、练习了解语音、语义、句法、语用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五)第四章非言语交际主要内容:1非言语交际的研究概况。2非言语交际的概念、功能、特征。3非言语的词义和语用。4人体语、时间语、空间语。5其他非言语信息。教学要求: 了解非言语交际的研究概况、 功能、特征,了解并学会恰当使用一批常用的非言语,掌握一些常见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态语。(六)第五章文化对商业语境的影响主要内容:1文化与商业语境2国际商业语境3国内商业语境教学要求: 了解文化价值观对商业语境的影响,并通过与中国传统交易方式的对比,掌握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成功进

5、行国际竞争的原则和技巧。(七)第六章文化对教育语境的影响主要内容:1 教育体制差异性2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中外教育体制, 了解不同文化中教育理念的差异, 以及课堂中师生角色的期待差异所导致的不同课堂风格和教学方法。(八)第七章文化对保健语境的影响主要内容:1 疾病预防及治疗的文化差异性2 性别文化体现在保健语境中的差异性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保健交往教学要求: 了解不同文化中保健理念的差异, 了解性别文化差异性在保健语境中的体现, 理解文化差异性可能导致的保健语境中的交际失误。(九)第八章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主要内容:1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2 提高跨

6、文化交际意识3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要求: 通过前几章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多元性和发展性,培养对不同文化宽容性, 了解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诸多因素,从而自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学习效率。五、教材与学习资源1. Samovar, Larry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2.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3.顾曰国跨文化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4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六、先修课程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七、考

7、核方式课堂参与( 10% )考查,包括平时成绩( 20%)期末考试( 70% )八、教改说明及其他大纲制定人:大纲审定人:制定时间:赠送以下资料 3D 打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3D 打印技术课程编码: 1100001120学分及学时:1 学分理论学时18 学时 (其中理论课10 学时 )适用专业: 物联网应用技术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开课部门 :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先修课程: 物联网技术概论、电子技术、无线传感网、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考核要求: 考查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作者 :高帆 3D 打印技术著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5 年 10 月 1本课程属于设计类的课程一、课程性

8、质和任务走近 3D 打印技术课程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兴趣、特长及本校的课程资源等要素而开发的设计课程。3D 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它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与传统技术相比,三维打印技术还拥有如下优势:通过摒弃生产线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减少了材料浪费;而且, 它还可以制造出传统生产技术无法制造出的外形,让人们可以更有效地设计出飞机机翼或热交换器。因此,3D 打印

9、技术今后会在世界上替代大部分制造业;如果我们不能在3D 打印技术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将难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因此,走近 3D打印技术,了解并学习3D 打印技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就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程本着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融合本校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旨在通过学生对世界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3D 打印技术) ”的学习与实践;在 “挥动想象的翅膀”的过程中,体验创意的神奇和伟大;快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合作、协调能力。同时也初步体会3D 制造技术将给社会带来的社会伦理困境。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

10、了解 3D 打印技术的现状,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与热情。形成初步的3D 制造技术概念以和了解3D建模的方法,以及对技术作品的鉴赏能力。2.学习 3D 建模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能力的迁移与拓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3.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借鉴中模仿,在模仿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增强社会,生活,知识产权观念,提高科学理论精神和技术素养。、课程学时分配章序课程内容(章题)理论实验一3D 打印概论1二正向三维工程设计21三逆向工程设计12四3D 打印工艺设计及材料分析22五制作及后处理11六桌面 3D 打

11、印机的拆装与维修22七3D 打印相关软件的安装110818第一章3D 打印概论1 、3D打印的历史2 、3D打印技术的发展状况3 、3D打印技术的分类4 、3D打印技术未来的发展5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市场第二章正向三维工程设计1 、简单零件设计2 、钣金造型3 、自由造型4 、曲面设计5 、装配设计6 、特殊曲面第三章逆向工程设计1 、三维数据的获取2 、三维数据的处理第四章3D 打印工艺设计及材料分析1 、融熔沉积技术2 、紫外光固化技术3 、立体光固化技术4 、分层实体制造技术5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6 、粉末粘接技术第五章制作及后处理1 、FDM技术的制作及后处理2 、其他技术后处理流程简介第六章桌面 3D 打印机的拆装与维修1 、桌面 3D 打印机的安装与使用2 、桌面 3D 打印机的参数设置3 、桌面 3D 打印机的维护第七章3D 打印相关软件的安装1 、Creo 2 0 系列 Win32/64详细图文安装教程2 、Cimatron单机版软件的安装3 、切片软件Cura 的安装利用资源:网络资源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一)学分与学时本课程为 1 个学分,共12 学时,安排在四、五年级进行。(二)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室、网络资源、建模软件。3D 打印机、打印耗材(三)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学生通过网络自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