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产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新媒体产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新媒体产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新媒体产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新媒体产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 8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名称新媒体产业导论New media Industry Introduction课程代码115103201263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时/学分40/2课程性质选修实践学时24学时责任教师课外学时16学时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 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文化产业系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面向政府机构、文化企业经营和管理部门、新闻出版机构和文化旅游机构设置的专业。文化产业近几年得到了全面发展,依托于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产生的新媒体产业也应运而生。为适应新媒体发展变革的多种需求,了解国外新媒体产

2、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典、成功案例,熟悉和学习新媒体产业中的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试图探索和发现新媒体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缺失和不足成为新媒体行业人才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培养既懂得新媒体产业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新媒体产业链的运作方式,又能够熟练独立写作新媒体产业规划书和操作依托技术的新媒体软件的人才。基于此,我们开始了新媒体产业导论这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对传统媒体和文化产业的基础认识之上,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学位专业科,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技术性、实践性的特色课程。2.设计思路:本课程引导初步接触和学习文化产业中的新媒体产业的大二学生,逐步使学生产生对新媒体行业和产业的普遍认识和专业概念

3、,在对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后,需要向学生导入新媒体产业的整体理论框架和实际框架,主要包括世界各国对新媒体产业的认可程度与扶持力度,世界各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状况、新媒体产业相关资料的搜索(主要是国外新媒体前沿的概况和介绍),同时要将新媒体产业逐一切割,明确网络媒体产业、手机媒体产业、户外媒体产业和新型交互式产业的界限和范畴,最后从产业经营与管理的角度入手,将整个新媒体产业整合起来,使学生形成对新媒体系统而又细致的认识。二、课程目标对于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熟悉、使用、运用新媒体产业知识,不但是必须的,而且是必备的。该课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介绍了新媒体产业的基本发展状况,并将新媒

4、体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案例进行剖析,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和课下收集的中外文资料,进行理性分析与整体构建的能力,为将来硕士论文写作打下基础。三、学习要求如果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课程任务,学生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一般情况来说,禁止迟到或早退,如果不能按时上课,需要提前和老师说明未按时到的情况。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课堂上的内容和课件学期末会共享给学生 ,但是论文中应该出现老师讲到的知识点,如果不按要求提交论文或缺失,则倒扣分。 2.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一些临时提问或回答,此属于课堂表现,还会让同学们进行课堂展示,同学们应该积极参与这些非论文写作活动

5、。展示内容优秀者可以获得额外加分,因此课堂表现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3.按时按成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调研任务或读书笔记任务,多与同学沟通交流,一方面可以避免最后写论文时重复,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同学之间信息的共享与互动。四、教学进度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40课时。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序号主题计划课时主要内容概述1提前布置作业以及新媒体概述2 主要内容:提前布置作业以及新媒体概述1布置该学期的结课作业方式以及要求2.介绍本专业论文撰写的一般思路和基本结构3.介绍论文、策划案的写作方法、要求和格式4.学前测验对新媒体以及新媒体产业的认识 2新媒体各行各业的事件引入与介绍21. 新媒体事件介绍2互联网

6、大会最新热点分析3. 着重介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打印、智能城市、智能家居等新媒体的发展现状。3新媒体的基本概况21. 新媒体的多重含义、分类2. 新媒体的技术依托3. 新媒体含义下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延展4.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特征5. 新媒体的研究点和关注点4新媒体产业的基本概况21. 新媒体产业特征2. 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平台3. 新媒体产业的资源构成与盈利模式4. 传统媒体的传播学和经济学价值5. 新媒体产业链5新媒体产业拓展2新媒体的类型对比六度分隔理论六度分隔理论的延伸SNS社交6新媒体的发展历史与沿革2各种新媒体的介绍与拓展生物人与电子人人工智能与神经控制仿生科技7新

7、媒体及产业的发展趋势2媒体的分化平台的分化与整合多轮驱动下的新媒体产业生态圈8新媒体产业之网络媒体产业2新媒体产业网络媒体产业网络媒体产业简介网络媒体产业特点9门户网站产业2网络媒体产业门户网站产业门户网站的发展史门户网站的分类门户网站的特点10搜索引擎产业2网络媒体产业搜索引擎产业搜索引擎发展史搜索引擎分类搜索引擎产业11网络通讯产业2网络媒体产业网络通讯产业网络通讯产业的发展网络通讯类型及发展现状网络通讯案例解析微信网咯通讯盈利模式网络通讯产业链12网络社区产业2网络媒体产业网络社区产业网络社区的主要形式网络社区的沿革网络社区分类网络社区盈利模式网络社区产业链及新形式体现13网络游戏产业2

8、网络媒体产业网络娱乐产业(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的发展现状网络游戏的不同分类网络游戏产业链及衍生网络游戏的发展趋势14网络文学产业2网络媒体产业网络娱乐产业(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缘起与拓展网络文学的盈利模式网络文学的产业链及延伸15VR产业 2VR产业的商业生态VR产业的应用前景VR产业链全景图16AR产业2AR产业链前景AR产业驱动新型商业模式备注:其余8课时分别由实践课(4学时)、实地企业考察(4学时)两部分组成。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宫承波;翁立伟,新媒体产业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版。教材主要参考书:(1)匡文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版。

9、(2)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 年版。(3)波斯特, 范静哗,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版。(4) 周艳,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4版。(5)曾静平,杜振华,中外新媒体产业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4版。(6)龙锦,日本新媒体产业,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2版。(7)吴小坤,吴信训,美国新媒体产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2版。(8) 龙锦,日本新媒体产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2版。(9) 曹月娟,印度新媒体产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2版。(11)殷俊等,新媒体产业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2版。(

10、12)施密特,娱乐至上:体验经济时代的商业秀,人大出版社2004年。(13)约翰帕夫利克著: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周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复旦大学2011年。拓展阅读(15) 周曾,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版(16)陈积银,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数字电视产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17)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8)约翰哈特利著,李士林,黄晓波 译数字时代的文化,浙大2014版 。(19)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海南出

11、版社1997版 。(20)吴军,浪潮之巅,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版 。(21)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2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23)唐泰普斯科特、安东尼D威廉姆斯:维基经济学: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24)凯文凯利三部曲必然、失控、科技想要什么(25)杰里米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个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中信出版社2014年(26)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

12、旧媒体的冲突地带,商务印书馆2012年(27)巴格迪基安:新媒体垄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28)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9)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中信出版社2017年(30)李斯特:新媒体批判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另:历年的新媒体相关产业(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网络文学、AI、虚拟增强现实、移动互联网)报告六、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 C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一般情况下,以论文形式结课。考虑到学期末1-2周需要同时写3、4门课的结课论文,现将结课方式进行多元化结合。学生需要在学期中完成相

13、应要求的作业,比如开学一月内应完成一篇读书笔记,两月内完成第二篇读书笔记,三月内提交产业策划案,学期末提交课程论文。充分保证学生在学期里的每个月都能够完成相应的课下或实践任务。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比例%出勤率10%2. 新媒体产业策划案35%3. 读书笔记10%课程论文45%总计100%附:作业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1)课程论文的评分标准课程论文的评分标准得分严格按照论文要求并及时完成,思想内容能紧紧围绕的主题,研究对象比较清晰,学术视野开阔,能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角度新颖、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充实,国内外文献综述全面而细致,能真正了解当前该研究方向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90-

14、100分基本按照论文要求并及时完成,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应用价值,目标比较明确,内容较为全面,对前期研究有较为全面的收集、梳理和总结,对前人研究成果和不足的认识基本合理,但是对于自己的思考和总结仍然比较少。70-80分不能按照论文要求完成,写作态度不认真,研究思路不清晰,研究目标不明确,基本概念不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基本不正确。40-60分不能按照论文要求及时完成,基本概念混乱,不能制定正确和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0-30分2)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课堂讨论、平常表现评分标准得分资料的查阅、知识熟练运用,积极参与讨论、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90-100分基本做到资料的查阅、知识的运用,能参与讨论、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与其他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70-80分做到一些资料的查阅和知识的运用,参与讨论一般、不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