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校园建设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_第1页
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校园建设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_第2页
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校园建设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_第3页
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校园建设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_第4页
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校园建设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校园建设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校园 作者简介任万斌(1958- ),男,山东平原人,德州学院中专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东德州253000) 1111G64011111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033-03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党中央向全国高等教育战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巩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等一系列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体现和贯穿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基本理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建设和谐校园,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中央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体现到高等教育发展中,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建设和谐校园,有利于推动学校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实现教育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

3、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相和谐,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积极健康发展。 当前,我们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密切联系学校发展实际和高校师生思想实际,突出重点,找准工作着力点,以校园为载体,以文化为内质,以政通人和为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志,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用发展求和谐,用文化育和谐,以人为本保和谐,卓有成效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用发展求和谐 校园要和谐,离不开学校的发展,促进学校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

4、的永恒主题。因此,要以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和谐校园建设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一是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着眼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建设、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紧密结合,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加快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着眼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合格接班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二是正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稳步提高高

5、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优化高校结构,调整学校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引导学校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坚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完善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式,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知识、技术、手段,把科学严格的管理和细致入微的服务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育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并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应急管理体系,认真落实责任制,妥善处理校内发生的突发性事件。 二、用文化育和谐 大学文化是大学独特、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精神底蕴,体现着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实质是对教育本质、办学规律、时代特征的集中反映,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对大学人具有无形的感召力、激励力

6、和凝聚力。作为社会结构中一个高知识群体和高智慧组织,大学自身固有的文化自觉性,要求我们以和谐文化建设为己任,主动发挥大学文化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彰显大学文化的蓬勃生命力,弘扬大学文化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独特品质,升发大学孕育的和谐、智慧和人文关怀的光芒,引领和谐校园建设,构建和谐教育,最终实现学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共同繁荣,推动大学和大学人的共同发展。 1.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实现了党的理论的创新,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的头脑,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7、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校师生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科学体系,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把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析事明理、解疑释惑,不断提高观察事物、辨别是非、把握方向的本领。要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狠抓教学方法改革,推广和交流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充分发挥报告会、主题活动、理论社团等载体的作用,积极探索在网上开展理论学习与交流的新方式,引导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党的

8、理论创新成果,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和谐校园,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高校办学的根本问题,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引向深入,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保证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大力开展师德建设,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

9、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按照“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结合教师队伍的状况和特点,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三是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理念,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高校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统筹课内、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统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统筹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作用,统筹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三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

10、导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促进大学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建立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要求、便于具体操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

11、教育测评体系,努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要坚持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教育人、引导人,又关心人、帮助人。进一步做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走向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心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人格,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压力日趋明显,这既能够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奋发进取的精神,也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心理障碍以至情绪失控等问题。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

12、理咨询工作,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一是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心理辅导和咨询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优化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患等方面,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门机构,健全心理咨询网络,配备足够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生活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干预机制,建立和完

13、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服务体系,做到心理有问题及早发现、有效预防。二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正确引导作用。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运用心理调节方法。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三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活动。要注重运用广播电视、校报校刊、板报墙报、校园网络等各种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普及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

14、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互助和自助作用。 4.繁荣校园文化。繁荣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价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努力建设体现正确办学方向、具有浓郁学校特色、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一是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要结合学校历史传统和办学特色,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进步规律,努力形成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形成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风。二是丰富学生的

15、校园文化生活。要着眼于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要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学生社区、学生公寓、校园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三是积极开展主题创建活动。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提升师生文明素质。要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活动,立足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让大学生在参与中不断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加强诚信建设,引导师生从具体事情入手,从一言一行做起

16、,做到讲诚信、重操守。要努力建设平安校园、健康校园、文明校园,推动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校园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四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要适应环境育人的要求,重视校园景观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要切实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加强对课堂、讲坛、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等的管理,确保它们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决不给错误的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要注意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使校园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强化管理,因势利导,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使校园网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渠道、新

17、平台。 5.培养高素质队伍。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建设和谐校园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学校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深刻认识培养高素质队伍的重要意义,加强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努力把学校队伍建设的工作抓实做好。一是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把那些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业务能力强、德才兼

18、备的人选拔到高校各级领导班子。二是努力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攀科技高峰的自然科学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一支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术造诣高、创造活力强的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一支坚持正确方向、社会责任感强、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奉献精神强、善于与大学生沟通交流、能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三是团结凝聚广大知识分子,善交朋友,广交朋友,深交朋友。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

19、造的方针,努力为知识分子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提供广阔空间,创造良好环境。要善于同知识分子交朋友,切实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增加了解,增进感情,特别是要同那些学术造诣高、社会影响大的教师加强联系,经常听取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政治上、学术上的影响和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广大知识分子为推动高校发展与和谐校园建设贡献力量。 三、以人为本保和谐 大学是一个多种思想交汇、多种理念共存、多样矛盾并举的统一体,虽然和谐已成为当今大学建设的应有之义,但在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方面仍存在着多元化的思考。我们要深化认识,从更深的层面把握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和本

20、质,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选择更加理性、更加公平、更加务实的渠道和路径,走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之路,是时代提供给我们的一种最佳选择。人是学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核心要素,学校发展靠教职工,和谐校园建设更离不开教职工。要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集中在学校的发展目标上,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大学校民主管理的力度,依靠民主管理,推进依法治学、依法治校;依靠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把教职工吸引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事业中。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要完善民主制度,规范民主管理,畅通民主渠道,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关注民生,体恤民忧,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全面构建和谐校园,做到发展依靠教职工,发展为了教

21、职工,发展成果由教职工共享。以人为本、民主管理是增强学校创新活力,凝聚学校发展力量,保持学校发展大局的重要保证。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是任何一所学校发展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对我们高等院校而言,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按照当今时代对高等院校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从根本上谋划,在全局上发展,保证学校的发展具有长远的生命力,具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良好发展态势。 2.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要明确学校的一切改革、一切创新、一切工作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我们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增强各项工作的协调性,加快重点学科、人才队伍、教学科研等各重要领域和工作各环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