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渊村土地开发整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 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资源0801班名:学 号:指导教师:张娟老师毕业时间:2012年6月河渊村土地开发整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的意义1、理论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一方面农用地要实行适度规模化经 营;另一方面小城镇又要适度的集中,扩展中小城镇,使得我国土地的稀缺性 更加突出。因此,实施土地整理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途径,是保护耕地资源、拓展城市用地空间、筹措城市建 设用地指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抓手,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 要保证。2、现实意义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重
2、要资源和资产,是人类生存和 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它的利用、配置和管理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我国土地特别是农用地的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有限,经济技术相对落 后,地力消耗大而投入少。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整理办法,按 照规划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增加对土地的开发性 投入,提高治水改土标准,以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现代意义的土地整理 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具有多目标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尚没有系统 的科学理论指导和完整的技术支持,致使许多土地整理工程有一定的盲目性, 影响土地集约化利用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因此,丞待对其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 体系作进一步
3、研究。需要将地理学,土壤学、水利学、生态学、环境学、经济 学、工程学、管理学、农学、林学、系统学等学科中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引 进和优化组合,全面提出和深入研究有关科学问题,建立起完整的土地整理科 学理论体系。特别需要将土地整理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进行研究。建立科学的 土地生态系统定量评价模型,制定相应的土地生态系统评价规程,为项目的生 态效益进行评价提供依据。另外,进行土地整理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生产增产增收;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减缓耕地面积简化趋势;改善农村生活和居住环境,提高 农民生活质量;还可以增强村级经济和农民个人经济实力,改善基层干群关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
4、须遵循自然规律,注重生态保护,坚持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原则,因此,在现在技术的基础上,又提出来一 系列新的工程技术需求,如:土地整理的景观设计和工程设计,土地整理模式 的选择,适合不同土地的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土资源的优化配置、耕地培肥 技术的优化集成、土壤肥力持续增长技术、退化土地治理技术、土地整理的质 量标准等等。如何利用原有技术交叉互补,在此基础上开发新技术,已建立完 善、长效与自我维持的、可操作性强的工程技术支持体系,是目前我国土地整 理研究的当务之急。二、论文综述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土地使用者对土地利用的方式和土地的需求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国 家、地区是不同的。随着土地供
5、需状况和土地环境的变化,国家对土地需求、 调控政策以及土地使用者的意愿、价值观、经济能力和水平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因此,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国家必须要对土地 利用状况作合理的组织和调整,以促进土地的高效合理利用,土地整理便应运 而生。据有关资料记载,“土地整理”一词最早于1250年问世于联邦德国 巴伐利亚州第一块土地合并的文件。而“土地整理”的概念首次出现是在 1886年巴伐利亚当亡国的法律中,根据这项法律同时设立了土地整理专门机 构和规定了其实施程序。1953年,德国以现有土地整理法律规定的为基础, 制定颁布了第一部土地整理法。事实上,国外的土地整理大体经历了三个 发
6、展阶段:第一阶段: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有组织、有规划的归并地块、 调整权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成为这一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形式,被称为简单 土地整理;第二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土地整理主要围绕城市 建设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通过土地整理,这一时期的土地整理被称为特 定内容的土地整理;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土地整理的重点转为以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增加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居住环 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土地整理。我国的土地整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66年的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度,而后出现过秦汉的屯田制、西晋的占田制、北魏隋唐的均田制等,都可以认为 是我国古代
7、早期的土地整理。但土地整理在建国以后才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和一 项技术性工作。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土地整理在国内外有不同的称谓,且研究内容也会根据本国实际情况 而不同。到目前,德国土地整理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典范。德国土地整理的任 务是农村地产的重新调整,其目的在于改善农业和林业的生产条件与劳动条件, 促进农村和人口密集地区的发展和自然平衡的保护。在19世纪及以前,德国土 地整理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农地分散、零碎,实施集中,以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 件;20世纪30年代,结合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开展土地整理;到70年代,土地 整理的内容又增加了景观和环境保护,通过土地整理追求经济、社会、环境效 益的统一和协调
8、。土地整理不仅要制订设计,而且要保证其实施且产生效益;不 仅涉及到土地利用,而且要重新调整地产。土地整理设计不仅涉及地产者的利益, 而且还涉及到国家和其他私人的利益,在实施过程中,要与公民、乡级政府、 农业局、自然保护管理处、水利局、测量局、森林局、公路局、文物管理局、 航运局等单位进行长时间的协商,以获得上述单位和私人的谅解和支持。总之, 德国的土地整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促进农业;村庄更新;耕作区的保护;满足 大型设施对土地的需求;自然与景观保护及建立生态系统;农村发展。比利时土地整理可分为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主要目的、以调整土地产 权关系为主要目的和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要目的的三种土地整理项目
9、。比利时 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体系,逐级引导,以规范土地整理行为。土地权属调 整是比利时土地整理的核心内容,权属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以土地使用权集中为 核心,充分尊重土地产权人的意愿,不改变土地使用关系,保证土地所有权人 和使用权人在整理前后土地质量不降低、价值不减少。俄罗斯的土地整理意指为了实施有关土地法令和政府关于组织土地利用 及保护土地的决议,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改善自然景观的一系列措施体系。 对于俄国的土地整理,根据王万茂教授所作的系统研究,从沙皇俄国到十月革 命以后苏联时期直到今天俄罗斯,这几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整理具有明显的技术 延续性,以致发展至今成为非常完整和系统的土地整理体系。俄罗
10、斯土地整理 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土地关系,组织土地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以解决好经济发 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具体包括:建立和完善土地占有和 土地使用制度;实施土地占有、土地使用、土地租赁和经营的各种形式和措施; 确定土地税赋和地租及征地补偿费;确定城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用地界线; 论证各项水利工程和自然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相应的投资计划;为合理利用土地 创造良好的空间条件;制订自然景观的保护和改善,土地复垦,低产土地改良, 防治水土流失、盐渍化和沼泽化,防治土地污染等各项技术措施体系;制定土地 调整、田块整理、田间沟渠和保田林带、轮作田区和轮牧田区、田间道路等设 计方案并加以实施。3
11、、国内研究的综述土地整理是综合的、多学科的,在社会制度不同、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的多样性,使得土地整理的概念有所不同。我国台湾地区将土地整理称做土地重划,在具体操作上分为市地重划和 农地重划,并分别于1979和1980年颁布了市地重划实施办法和农地重 划条例。所谓市地重划是指根据都市发展趋势,将都市计划区域内或都市边 缘地区中杂乱不规则的地形地界和畸零细碎不合经济使用的土地,划定范围, 依据有关法令,运用科学方法加以重新整理、交换分合,并配合公共设施改善 道路、公园、广场、河流等,使各类土地成为大小适宜,形状整齐,具备一定 规格的地界,然后分配给原土地所有人,藉此促进都
12、市土地实施更经济合理的 使用,进而形成井然有序的都市,而重划经费归由土地所有权人共同负担;所 谓农地重划是指使农户田块集合成片,便于集中管理,减少田块之间往返所费 时间和劳力;使农场房屋集中,减少田界用地,压缩非耕种土地,增加生产面 积;对农场道路作系统调整,以便利交通,加速周转产品;修筑合理的排水灌 溉系统,做到田块排灌畅通;规定农场的最小面积,以防止再度分裂;调整田块 的大小与形状,以利于田间机械作业;实施各项土地改良措施,以提高土地产 出率;实施土地分配与地价分割等。我国的土地整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66年的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度,这可 以说是我国古代早期的土地整理。到2500年前土地整理的
13、重要性进一步为人们 所认识,并从当时地广人稀及立国强国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了较为先进的土 地整理的用地比例。建国初期,斗倒地主分田给贫下中农,以实现耕者有其田 为主要目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民公社化,土地收归集体,为体现“一大二公” 的思想,土地整理则通过“一平二调”,以变更权属关系为主要内容;60年代 受自然灾害和“文革”影响,土地整理处于停滞状态;70年代重视农业,全国 农业学大寨,土地整理转向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主,以平整土地、合并田块、 兴建新村、整理沟渠和道路来组织土地利用;80年代,土地整理以推行农村联 产承包责任制及兴办乡镇企业为主线,土地利用方式与用地结构均发生巨大变 化;
14、90年代,国民经济迅猛发展,耕地锐减,土地整理开始转到以编制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来大力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主方向, 同时通过土地整理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在国内,在借鉴国外的土地 整理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1998年原国家土地局将土地整理定义 为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 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 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1999年新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了 “国家鼓励土地整理”以及国家政协副主席 李贵鲜在湖南考察时指出“土地整理利
15、国利民”以来,国土资源部相继批准了 贵州遵义、河南巩义和四川遂宁等20个国家级土地整理示范区,至此土地整理 的实践工作已在全国广泛展开。目前,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 际,展望21世纪,我国的土地整理从广义上看应该是在一定的地域区间内,按 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调整土 地利用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利用,提高 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 大效率良性循环的措施。国土资源部的土地整理内容将逐渐涵盖传统的农地整 理以及土地的复垦和开发,但重点仍是农地整理。随着土地整理在我国的不断研
16、 究和发展,纵观世界土地整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科学的土地整理概念应 当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 手段,对土地利用不合理、不充分、混乱现象进行调整、改造、理顺、综合整 治的过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从世界各国和地区土地整理的内容、目的,考察土地整理的含义,既有 共同之处,又有不同内容。共同之处,一是在一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 对土地利用提出新要求时,根据有关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调 整土地关系,使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适应社会经济
17、发展的需要。二是不照搬模 式,根据当地自然、历史、社会和经济情况,确定土地整理的内容和目标,并 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对土地利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土地整理的措施 则不断调整、充实、完善。国外土地整理具有较完备的法规政策、注重土地的 权属调整、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公共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等特点,而 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及其系统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与土地整 理的政策法规、土地整理的实践模式、土地整理的项目管理、土地整理的规划 设计技术与规程、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诸多相关研究领域密切结合, 探索并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整理理论、方法及应用技术体系。但我国的土 地整理在许多地方也取得了示范性的成功,为我国的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建立健全土地整理法律政策;重视土地整理的权属调整;拓宽土地整理融资渠道; 重视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动土地整理公众参与;高度重视土地整 理规划等,以便使我国的土地整理更规范合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