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土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土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 3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土动力学课程代码082523211287课程属性专业知识课时/学分32/2课程性质选修实践学时0责任教师 课外学时0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 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土动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课群组方向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土木工程专业新生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入门知识,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2.设计思路: 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训练、小组讨论、习题练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教与学,具体内容根据本大纲要求确定。通过完成作业、习题、写读书报告等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学习中发现问

2、题,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平台试验操作和训练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土力学。选修本课程学生应已掌握土力学基本原理,对工程地质有所了解。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土动力学和工程抗震所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法有所认识和初步掌握。教学中要求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土动学中波的传播理论,土的动力特性和土的动力特性的常用测试方法,了解土的动力本构模型和土动力学的动力半空间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工程抗震中的动力分析方法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拓宽知识面,能够在工程实际中进行土动力学基本工作,可以使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

3、能力得到锻炼,并可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研究领域。三、学习要求使学生掌握振动理论、波动理论的基本方法,了解土的动力特性,掌握地震区场地评价方法,了解砂土液化的基本概念及评价方法和处理措施,掌握基础振动分析方法并能够进行动力基础的设计,掌握地基基础的抗震强度验算方法以及抗震措施,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如:地基土动力参数的测试、基础动力测试、桩基础动力检测等。四、教学内容内容顺序主题计划课时主要内容概述第1章绪论2了解土动力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土动力学的目的的要求,介绍土动力学的发展趋势。第2章土体中的动荷载6振动与波动;振动的类型、规律与计算;振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与规律;振波在土介质中传播的

4、特点与规律;隔振与土体的隔振措施。第3章土的动力特性测试4土的动力特性现场室内试验,土的动力特性现场波速测试,弹性体波在地基勘察中的应用,地基动力特性块体激振法试验。第4章土动强度、动变形与动孔隙水压力4土的动力失稳特性;土的动强度及其变化规律;土的动强度曲线与动强度指标;土的振动压密与振陷;土的动力蠕变特性;饱和砂土的振动孔隙水压力及其估算。第5章土的振动液化特性4振动液化机理;影响饱和土振动液化的主要因素;饱和土液化可能性的估计;液化危害分析;增强土抗液化稳定性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第6章土体动应力动应变关系6应力应变关系力学模型的简析;动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等效线性模型;弹塑性模型。第7章土体地震反应分析6强震运动的特性;地震反应谱分析法; 动力时程分析法。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 谢定义. 土动力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5 (ISSN: 9787040314953)六、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 D.考查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比例%1.课堂讨论及平常表现15%2.平时作业成绩15%3.考查成绩70%总计100%七、学术诚信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