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殉情文化研究综述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cbe30c7ce672309f3195bb3b6fe167/47cbe30c7ce672309f3195bb3b6fe1671.gif)
![纳西族殉情文化研究综述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cbe30c7ce672309f3195bb3b6fe167/47cbe30c7ce672309f3195bb3b6fe1672.gif)
![纳西族殉情文化研究综述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cbe30c7ce672309f3195bb3b6fe167/47cbe30c7ce672309f3195bb3b6fe1673.gif)
![纳西族殉情文化研究综述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cbe30c7ce672309f3195bb3b6fe167/47cbe30c7ce672309f3195bb3b6fe1674.gif)
![纳西族殉情文化研究综述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cbe30c7ce672309f3195bb3b6fe167/47cbe30c7ce672309f3195bb3b6fe167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纳西族殉情文化研究综述纳西族殉情文化研究综述摘要:众多文献记载,纳西族有较多的殉情传说和事件,这些殉情传说和事件构成了纳西族独特的殉情文化。历来的一些文献记录了纳西族的殉情风俗,对纳西族殉情的起源、过程、方式、种类等都有详实的记录。随着纳西族文化成为诸多学者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其殉情文化已亦被很多学者讨论,这些方面的著作、论文非常丰富。讨论的主要领域集中与对其进展文化美学意义和产生原因的解读。关键词:纳西族;殉情文化国内外学人关于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研究,论著非常多,而对纳西族的殉情文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但也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体系。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论及纳西族殉情的俗源、纳西族殉情的原因和文化美学
2、解读。一、关于纳西族殉情的俗源关于纳西族殉情的俗源的记载多见于云南的地方志。最早记载于史书的纳西族的殉情风俗,是在光绪?续云南通志?一书之中:滚岩之俗,多出丽江府属夷民,原因未婚男女,野合有素,情隆胶漆,伉俪无缘,分袂难已,即私盟合葬,各自冠服,登悬崖之巅,尽日唱酬,饱餐酒已,那么雍容就死,携手结襟,同滚岩下,至粉骨碎身,肝脑涂地,固所愿也。就这句话就道出了殉情的整个开展过程:未婚的男女产生感情后,难分难舍,情意浓浓,便私自决定殉情,各自穿上华美的衣衫,登上山之颠,用歌倾诉心中喜怒哀乐,吃饱喝足,一起从悬崖上跳下。其实,纳西族的殉情并不只限于未婚男女,还有不少是婚后与婚前的恋人一起殉情的,更不
3、可思议的是纳西古王国的某些东巴也会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殉身;殉情的方式也不局限于跳崖,经常见的还包括自缢、跳水、服用草乌或鸦片,或者是服草乌酒与自缢相结合。四川省盐源县邑人陈震宇与清同治甲戊年抄呈的?盐源县志?中所载的?盐源杂咏?中说:谁谓蛮家无是非,两情相向更相依,今生只合风流死,化作鸳鸯到处飞。(幺摩,奸情败露,男女俱自尽,俗名风流死。)还有取次贪花情大浓,风流肠断行踪踪,纵然化作双蝴蝶,未必花间得再逢。(夷俗,男女私通情愿,即采断肠草和酒饮,肠断同死,名日风流逝。这段话即在讲男女两情相悦,或者奸情败露,便相约着用断肠草和酒一起饮用同死,这种就叫风流死。二、关于纳西族殉情文化美学和原因的解读
4、20世纪以来,特别是丽江旅游业的开展,让更多的学者关注到了纳西族的文化,通过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纳西文化的研究呈现出一个繁荣的趋势,从全方位、多角度对纳西文化进展了探究,而对纳西族殉情的研究也出现了杨福泉、和志武等外乡的大家,也有不少的学者也关注到了这个人间的悲剧,且从其文化美学和产生的原因进展理解读。(一)关于殉情的文化美学解读。对于生命的意义来说,殉情无疑是具有悲剧性文化,可是,从文化美学的角度来说,它这种文化超越了悲剧,从这种悲剧中可以投射出对自由爱情的精神美和追寻终极关心的自然美。这是一些学者对殉情文化意义的解读。比方乐鹏在?滇西北奇旅?一文的奇谷芳菲局部中,通过游览云杉坪,认为纳西人
5、具有诗人的气质,有柏拉图式的浪漫与激情,为了爱走向自我消灭之路,是对自然美和爱情美的追求。袁念琪在?高高的殉情地?一文之中,以自己的亲身游览了纳西族殉情的圣地玉龙第三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殉情,殉情的心情是美丽的,殉情的盛装是美丽的,殉情的地点更是美丽的。秦晓宇的?另一个丽江?一文,吸引着作者来丽江的是丽江是风流之乡,殉情之都。通过对东巴史诗与殉情歌?鲁般鲁饶?、?游悲?的阅读,把纳西人的情死理解为对青春乌托邦的迷恋,自由与爱情是两朵奇葩,散发着欢乐和忧伤两种芬芳,而纳西人的殉情就是为了实现自我的福祉,用生命而非文学艺术作品来延续,人类的爱情神话、不老传说。杜健荣的?云杉坪,爱的归宿?一文
6、中,同样是经过游览云杉坪引出殉情,回忆殉情,体会殉情,认为殉情成为理解脱一切的最完美的方式。杨福泉的?纳西族古典殉情文学中的灵界信仰?一文中,通过结合记载于东巴经的纳西族最早的古典殉情长诗?鲁般鲁饶?和民间殉情调?游悲?等纳西族殉情文学作品,对纳西族殉情者所向往的死后山中灵界玉龙第三国这一幻化世界的种种文化内涵和文化美学意义进展了探究:它表现了一个朴素而超然的人生理想和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丽境界,是纳西族传统灵界观念的传承和发扬;纳西族传统的世上万物皆为雌雄二元对应关系,皆有配偶的观念。分析了这一灵界信仰与纳西人传统的死后灵界信仰的传承关系和区别,指出它那种与山林和飞禽走兽和睦相处,青春在此永
7、久等观念的民族历史和传统的深层意蕴以及它与纳西人人与自然是兄弟、生命最终归身大自然等传统观念的渊源关系。周文英的?喉咙如何展开纳西族女作家和晓梅?女人是蜜?中的女性命运?一文之中,分析了纳西族作家和晓梅的小说?女人是蜜?是从一个跨国度的爱情悲剧里,探询纳西族殉情的特殊而又丰富深化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作者在殉情的悲壮而凄美的爱情和生命的绝唱里,进展一次对情感的追溯和灵魂的拷问,认为生命和爱情的选择就是灵魂的选择,也表达了纳西族女性对情死女神的盲目忠诚和无限敬畏。通过纳西族三代女性的命运,勾勒出纳西族女子祖祖辈辈的生活状态,折射出她们身上的忘我、奉献和牺牲精神,提醒了传统的殉情风俗对女子的伤害。
8、王启梁的?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及法律失败对纳西族情死的法律人类学解读?一文从法律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把纳西族的情死视为一个法律个案来进展考察,把情死视为一种被冠以风俗之名的非正式制度,从制度间的互相影响、冲突以及人的主观方面发现这一非正式制度产生的原因。改土归流这一制度性的变革,使得儒家化的法律制度确实立,即儒教的伦理主张得到国家的论文联盟支持,受到法律和国家强迫力量的保护,国家法律所要到达的目的是在丽江各民族中确立一种符合中央正统的生活方式,但是大量的纳西族殉情事件的发生说明了这种正式制度的推行遇到了宏大的社会阻力。官方法律导致了殉情现象的制度化,开展出一种非正式制度,而这种情死制度的出现就有力地
9、对抗了正统婚恋制度、法律。从纳西族的殉情风俗个案可知,非正式制度的发生是法律等正式制度与宗教、信仰、价值等人们的主观信念同时作用、强烈互动的结果。沈玉菲的?纳西族宗教殉情死亡仪式解析?一文,先检视学术界对殉情风俗的研究,从神话传说对文化风俗的暗示和塑论文联盟模作用出发,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神话对文化风俗的塑模作用是通过纳西族详细的死亡仪式得到实现,而东巴教超度仪式中生动的神话吟诵,对人的心理具有强烈的暗示效果。以丽江纳西族社会历史上的殉情死亡仪式为例,认为这个仪式过程经历了隔离、过度、重生阶段,成功地完成了个体生命的角色转换,使族群新秩序得以建立。作为殉情风俗的发生之因与后续之因,现实的苦
10、难伴随着宗教,前者比拟直观,后者那么比拟隐蔽,双方的关系呈动态开展变化。虽然神话对仪式发挥了支持与肯定的作用,有力地塑模了文化风俗,但随着时代的开展,纳西社会环境及婚姻制度发生了宏大的变化,殉情风俗已经成为历史。陈艳萍的?纳西族殉情作品及殉情风气生死观探析?一文中,以纳西族文化为背景,从其殉情作品?鲁般鲁饶?和殉情风气所蕴含的生死观入手对殉情现象进展深化考察,笔者认为情死之都生活着的纳西族并非悲剧的民族,它所有的文化表征都显示出这是一个执着于爱、勇于探访幸福的民族。(二)关于殉情原因的解读。学术界普遍认为,造成纳西族殉情现象频繁乃至形成风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雍正年间清政府对丽江地区实行改土
11、归流之后,派驻丽江的流官引入儒家礼教思想,以夏变夷,全面实行强迫性的风俗改革,而纳西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性爱自由传统及相应的性爱伦理观和价值观,清政府以夏变夷政策与纳西族传统的恋爱自由观发生中突,导致殉情事件增多。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民族性格、精神气质及宗教因素。对纳西族殉情原因的讨论最为深化的要数学者杨福泉。他的各种著作、论文等皆进展了较为深化和系统讨论。杨福泉的?玉龙情殇纳西族的殉情研究?一书,通过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对殉情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进展专题研究,认为研究纳西族的殉情,对于提醒纳西族多元文化的深层构造和文化变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书中,作者先详细的阐述了殉情的词义,殉情的
12、方式,及其殉情的整个过程和殉情产生以后所带来的问题,认为最早导致纳西族殉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激变、文化的变迁,即清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以儒家礼教和内地汉俗为标准进展大规模强迫性的移风易俗,与纳西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价值观形成了锋利的矛盾中突,而封建家长制、强硬性的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冲突,苛刻的妇女贞节观等封建礼教的典章制度都够成了殉情的社会原因。杨福泉的?政治制度的变迁与纳西族的殉情?一文,认为政治制度变革引发的文化变迁是导致纳西族殉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清王朝在纳西族主要聚居区丽江施行改土归流,推行大规模的以夏变夷强权政治和强迫性的风俗变革,纳西族传统性爱观、婚
13、姻观与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中突,儒家文化的封建礼教与纳西族传统风俗的中突,导致了众多的殉情悲剧。杨福泉的?神秘的世界殉情之都?一文,根据作者的调研,以丰富的传说和事件,对世界殉情之都丽江的殉情史进展解读,指出丽江的众多殉情传说和事件发生有其社会原因和精神原因,汉文化风俗的侵入是殉情的社会因素,纳西族的信仰是殉情的精神因素。杨福泉的?丽江纳西族殉情现象揭秘?一文之中,通过解释被西方人称为世界殉情之都,把殉情悲剧发生的前后包括殉情的方式、准备、地点的选择及其殉情发生以后逐一的进展了阐述,通视殉情悲剧,认为殉情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清政府在改土归流下强迫实行的移风易俗政策中击形成的二元婚恋形态婚前
14、恋爱自由,婚姻不自由是造成殉情的关键。同时,纳西族青年妇女成为殉情悲剧的主角,是封建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使妇女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让女子更倾向于殉情,决心比男子更坚决。此外,纳西族地区民间禁忌与养鬼(无论城乡都存在)的家庭联姻,使得相爱的男女单方或者是双方家庭被诬蔑为养鬼的,同病相怜,强烈的自尊心促使他们不愿在社会的歧视下苟且偷生,于是相约殉情。还有一个原因是玉龙第三国这个理想王国的诱惑,与纳西人民不畏死的精神,面对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便表现出了以死来殉自由和爱情的理想。庾莉萍的?丽江:殉情俗源?一文,以其丰富的史料和民族文学作品记述纳西族的殉情风俗,探寻殉情的源流,讨论殉情的原因,指出民族固有风气、文化的中突、婚姻自由的向往皆是殉情发生的因素。从以上的对殉情风俗的研究看,社会制度的变迁与纳西族传统风俗的中突成为了殉情产生的主要原因,然而对于殉情我们应该从各个因素的综合来分析。和志武在其?纳西族民间殉情的社会历史原因?一文中认论文联盟为,从古代到近代,形成殉情的原因很复杂,甚至还牵涉到社会底层人们心灵中的某些机密。因此,分开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复杂的诸多因素的综合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rilysine-TFA-生命科学试剂-MCE-4187
- KIF18A-IN-15-生命科学试剂-MCE-5317
- 4-4-Dimethoxyoctafluorobiphenyl-生命科学试剂-MCE-5198
- 1-3-Dinervonoyl-glycerol-生命科学试剂-MCE-1243
- 2025年度特色民宿体验住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消防设备定制设计与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购销合同标准
- 施工现场施工防传染病传播制度
- 个人兼职用工合同模板
- 乡村别墅租赁合同样本
- 《奥特莱斯业态浅析》课件
- 202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分享
- 养殖场兽医服务合同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HR六大板块+三支柱体系
- 慢性病患者门诊身份管理方案
- 2025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第2部分语法第23讲状语从句(练习)(学生版+解析)
- 连铸工职业技能大赛考试题库-上(单选、多选题)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