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商贸法律与案例全书教案完整版电子教案整本书教案最全单元教学设计1-10章全_第1页
(中职)商贸法律与案例全书教案完整版电子教案整本书教案最全单元教学设计1-10章全_第2页
(中职)商贸法律与案例全书教案完整版电子教案整本书教案最全单元教学设计1-10章全_第3页
(中职)商贸法律与案例全书教案完整版电子教案整本书教案最全单元教学设计1-10章全_第4页
(中职)商贸法律与案例全书教案完整版电子教案整本书教案最全单元教学设计1-10章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法律概述(法的概念和特征、法的分类,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要求了解法的概念 2.要求掌握法的特征和分类能力目标:1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 2能正确区分国内法和国际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的特征、国内法和国际法教学难点:区分各种法律的属性 教学途径:1多用具体案例解释法律关系,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2使用教材中的小知识、资料卡、和想一想等栏目引导学生互动。【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使用本教材配套PPT。 讲授法、提问法、分组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历史发展、中国法律制度概述,掌握国际商法的

2、概念和渊源、使学生对一些与国际商法关系密切的法制史基础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二环节 新授课(70分钟)一、法的概念和特征(35分钟)讲解1概念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分析法和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分不开的。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具体事例,分组讨论法的概念。讲解 2特征法的特征:法具有规范性,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法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法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法依靠国家强制力,通过一定的程序予以实施。

3、法律的一般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基本方面: 1法具有规范性,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1)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整对象。(2)法律的规范性。2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1)制定、认可、解释是法律创制的三种主要方式。 (2)法律的国家性。法律主要体现在:第一,它是以国家的名义创制的。第二,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第三,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3)法律的普遍性。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1)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2)法律的利导性。4依靠国家强制力,通过一定的程序予以实施 (1)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2)法的程序性,即法律的强制实施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

4、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二、法的分类(35分钟) 国内法与国际法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根本法和普通法 实体法和程序法 一般法和特别法 公法和私法 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图例,分组讨论划分法的分类的意义。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5分钟)采用配套习题集中案例分析题1-4。第四环节 小结(8分钟)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法律的概念、特征、分类的有关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法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2分钟)使用教材复习检测题及商贸法律与案例配套案例集。【板书设计】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第一节 法律概述一、法的概念和特征(一)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

5、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在阶级对立社会)或人民(在社会主义社会)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二)法的特征:1法具有规范性,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法律的一般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基本方面: 1法具有规范性,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1)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整对象。(2)法律的规范性。2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1)制定、认可、解释是法律创制的三种主要方式。 (2)法律的国家性。法律主要体现在:第一,它是以国家的名义创制的。第二,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第三,

6、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3)法律的普遍性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1)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2)法律的利导性。法律的利导性是以法律上权利和义务的双向规定为前提的。 二、法的分类(一)国内法与国际法按照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范围的不同为标准,可以将法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按照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范围的不同为标准,可以将法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二)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的不同为标准,可将法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的不同为标准,可将法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三)根本法和普通法按照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的不同为标准,可将法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7、。按照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的不同为标准,可将法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四)实体法和程序法按照法所规定的内容的不同为标准,可将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五)一般法和特别法按照法的效力范围的不同为标准,可以将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一般法是指针对一般人、一般事、一般时间、在全国普遍适用的法;特别法是指针对特定人、特定事或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内适用的法按照法的效力范围的不同为标准,可以将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一般法是指针对一般人、一般事、一般时间、在全国普遍适用的法;特别法是指针对特定人、特定事或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内适用的法第一节 法律概述(法律规范、法律关系,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要求了解法律

8、规范的概念和特征要求掌握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能力目标:1能区分标准性规范和规范性规范2能区分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客体、和具体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律规范的构成、法律关系教学难点: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 教学途径:1用教材中分析问题的栏目启发学生,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2用教材中的想一想栏目引导学生分析法律基础关系。【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利用本教材配套PPT。 讲授法、案例分析、提问,分组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导入(5分钟)提问:法律具有什么特征?以巩固上节课内容。 从教材第四页内容导入新课。第二环节 新授课(70分钟)讲解三、法律规范(35分钟)法

9、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法律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法律规范的构成法律规范通常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其构成主要有两种学说:1二要素说。其将法律规范的结构分为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两部分。2三要素说。其将法律规范分为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假定是法律规范中指出适用这一规范的前提、条件或情况的部分;处理是法律规范中具体要求人们做什么或禁止做什么的那一部分;制裁是法律规范中指出行为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的部分。(三)法律规范的种类1从法律规范内容上看可以将其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则提问教师用教材第四页所给的分析问题的内容进行提问,

10、并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 讲解四、法律关系(4分钟)1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在人们之间所形成的一种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2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分组讨论教师用教材中第七页的二个案例,分组讨论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关系。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5分钟)采用配套习题集中案例分析题5-6。第四环节 小结(8分钟)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法律的法律规范,法律关系的有关基础知识,使学生对如何分析案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2分钟)使用配套习题集商贸法律与案例案例进行分析。【板书设计】三、法律规范(一)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法律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

11、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法律规范的构成法律规范通常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其构成主要有两种学说:1二要素说2三要素说。其将法律规范分为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假定是法律规范中指出适用这一规范的前提、条件或情况的部分;处理是法律规范中具体要求人们做什么或禁止做什么的那一部分;制裁是法律规范中指出行为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的部分。(三)法律规范的种类1从法律规范内容上看可以将其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则法律规范形式特征上看,可将其分为规范性规范和标准性规范3从法律规范的功能上看,可将法律规范分为调整性规范和构成性规范4从法律规范的强制性程度上来

12、看,可将其分为强行性规范和指导性规范四、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在人们之间所形成的一种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一概念:1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其是依法产生,体现了国家意志,以权利、义务的形式出现的一种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当事人享有的是法律上的权利,承担的是法律上的义务,法律关系将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权利义务通过行为主体的行为与特定行为主体联系在了一起。3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 (二)法律关系的

13、构成要件1 法律关系的主体 2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法律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法律义务)。3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具体有:(1)物。(2)行为。(3)精神财富。 第二节 法系 (共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要求了解法律责任的概念 2.要求掌握法律责任的特征3.要求了解法系的概念,掌握法系分类能力目标:1能明确个人享有那些权利和义务2能区别两大法系3能准确地把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律原则。【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律责任的特征法律责任的构成教学难点:法律责任的分类两大法系的区别 教学

14、途径:1用教材分析问题栏目的内容进行讲解。2以配套案例分析集的案例指导学生讨论。【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使用配套PPT。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使学生明确法律是通过明确法律责任来调整法律关系的第二环节 新授课(55分钟)五、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法律责任的概念: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法律责任的特点:法律责任由国家司法机关或其它授权机关依法负责追究,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一职权。(二)法律责任的构成根据构成违法行为

15、或违约行为的要素,可将法律责任概括为责任主体、违法或违约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五个方面。(三)法律责任的分类与其实现方式法律责任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责任。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是承担和追究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包括:惩罚、补偿、强制。(四)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确认和承担法律责任时必须依照的标准和准则,主要有:责任法定原则、责任自负原则、责任相当原则、责任平等原则、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分析采用教材第9页案例分析法律责任的构成第二节 法系一、法系的概念和种类法系是指西方学者根据各国法的特点、历史传统以及渊源关系对法所作的分类,凡是具有某些

16、共同特点和历史传统,有着同一源流关系的法,就属于同一法系。一般公认的分类方法是将法系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一)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又称为民法法系、罗马法德意志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为典型的法国、德国法律以及模仿前述法例制定的其他国家法律的统称。(二)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又称为普通法系、海洋法系,是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以及受其影响或者仿此模式制定的美国及其他国家法律的总称。二、两大法系的区别(一)法律渊源不同(二)法律推理方式不同(三)法律结构不同(四)法律分类不同(五)诉讼制度不同第三环节 课堂讨论(20分钟)采用配套习题集中案例分析题。应以4-6人一组,要求每组派代表发

17、言。第四环节 老师评价:(8分钟)老师对每组讨论评价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2分钟)使用配套习题集对学生知识的横向关系及交叉点进行能力性考查。【板书设计】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第一节 法律概述五、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法律责任是指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法律责任的特点主要有:1法律责任由国家司法机关或其它授权机关依法负责追究,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一职权。2法律责任必须事先在法律规范中有明确的具体的规定,必须体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3追究法律责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的,任何违法

18、者都不得逃避或拒不承担。但在法律责任的履行上,国家强制力只是在责任人不能主动履行其法律责任时才会使用。法律责任的构成1责任主体。2违法或违约行为。3损害结果4因果关系。5主观过错。(三)法律责任的分类与其实现方式1法律责任的分类在法律实践中,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是将法律责任分为:(1)民事法律责任。(2)行政法律责任。(3)刑事法律责任。(4)违宪责任。2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是承担和追究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包括:(1)惩罚。(2)补偿。(3)强制。(四)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确认和承担法律责任时必须依照的标准和准则,主要有: (1)责任法定原则。(2)责任自负原则。

19、(3)责任相当原则。(4)责任平等原则。(5)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一、法系的概念和种类法系是指西方学者根据各国法的特点、历史传统以及渊源关系对法所作的分类,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和历史传统,有着同一源流关系的法,就属于同一法系。一般公认的分类方法是将法系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一)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又称为民法法系、罗马法德意志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为典型的法国、德国法律以及模仿前述法例制定的其他国家法律的统称。(二)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又称为普通法系、海洋法系,是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以及受其影响或者仿此模式制定的美国及其他国家法律的总称。二、两大法系的区别(一)法律渊源

20、不同(二)法律推理方式不同(三)法律结构不同(四)法律分类不同(五)诉讼制度不同【课题】第二章 合同法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合同的分类。2了解合同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能力目标:能了解合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能知道通过合同是解决经济纠纷的最好途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合同的概念、合同的特征、合同的分类、合同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教学难点:合同的特征、合同法基本原则 教学途径:1采用教材中的“小知识”、“分析问题”栏目,分别阐,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2以配套“案例集”中的案例讲解,引导学生对合同法基本原则的了解。【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制作PPT

21、。 讲授法、提问,分组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导入(5分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合同的概念、合同的特征、合同的分类、合同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掌握合同的特征及其基本原则,使学生对合同的概念和合同的分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二环节 新授课(70分钟)合同法概述一、合同的概念(30分钟)讲解1概念合同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的规定,合同法所称的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分析合同中必须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所

22、给的具体事例,分组讨论合同的概念。讲解 2特征合同的特征:合同是多方民事行为;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合同能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合同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 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3合同的分类 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 主合同和从合同 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 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图例,分组讨论划合同法的分类的意义。二、合同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25分钟)1合同法的概念合同法是指调整在合同的订立、履行、担保、变更、解除、终止过程中所产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目前调整合同问题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

23、和国民法通则等。 分组讨论学生用教师所给的案例,分组讨论哪些了解合同法的概念。讲解第一,平等原则。第二,自愿原则。2、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公平原则。 第四,诚实信用原则。 第五,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原则。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合同法这几项原则之间的关系。列举相应案例所对应的原则,帮助学生了解其五项原则之间的关系。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5分钟)采用配套习题集中案例分析题2-1。第四环节 小结(8分钟)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合同的概念、合同的特征、合同的分类、合同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使学生对合同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2分钟)使用配套习题集商贸法律与案例案例进行分析。【板书设计

24、】第一章 合同法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一、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一)合同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的规定,合同法所称的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二)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多方民事行为民事行为是指当事人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而为的行为,其可分为单方民事行为和多方民事行为。2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只有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才属于民事合同的范畴。3合同能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合同一经订立,不管其有效与否,都会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而且一般都具有财产内容。4合同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二、合同的分类依据不同的

25、标准,可以将合同分为不同的类别,下面叙述六种比较重要的分类方法:(1)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2)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3)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 (4)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5)主合同和从合同。(6)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三、合同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合同法是指调整在合同的订立、履行、担保、变更、解除、终止过程中所产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目前调整合同问题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指:(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原则。【课题】第二节 合同的订

26、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当事人的缔约资格、先合同义务。2掌握合同的形式。能力目标:能判断当事人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能使用格式合同文本和非格式合同文本【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当事人的缔约资格、先合同义务,合同的形式。教学难点:合同的形式。 教学途径:1采用具体案例分别阐述当事人的缔约资格、先合同义务,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2联系案例讲解先合同义务和合同的形式。【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使用教材配套PPT。 提问,分组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导入(5分钟)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通过协商一致而于相互之间建立合同关系的行为。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首先涉及的就是当事人的

27、缔约资格问题。其次应承担的注意义务,同时合同又有多种形式,其订立也要遵循一定的格式、条款以及一些程序,二其条款、形式,尤其是程序是我们着重需要去掌握的。第二环节 新授课(75分钟)合同的订立一、当事人的缔约资格(20分钟)讲解概念当事人的缔约资格: 参与合同签订的当事人主要可分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三大类,但无论是哪一类当事人要想参与合同签订都必须要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法人与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法人与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都是于法人与其他组织成立时产

28、生,于法人与其他组织注销时消灭,而且法人与其他组织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大小与民事行为能力的范围、大小都是一致的,都由其营业执照限定。 分析通过概念了解当事人主要可分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三大类。而无论是哪一类当事人要想参与合同签订都必须要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再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细分,并熟悉各点之间的练习找出区别所在。 课堂提问通过一问一答的实行让学生切身体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法人与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之间的区别。二、先合同义务(20分钟)讲解(一)先合同义务的概念先合同义务是指各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依法应承担的注意义务。(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

29、、承担条件与须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具体情形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因过错违反先合同义务或其他与订立合同有关的法定义务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定情形主要有:(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蹉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三、合同的形式(30分钟) 讲解 (一)口头形式(二)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以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具体有:(1)合同书。(2)信件。 (3)数据电文。合同的书面形式可分为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三)其他形式其他形式主要有作为的默示形式和不作为的默示形式。第三环节

30、课堂练习(10分钟)采用配套习题集中案例分析题2-2。第四环节 小结(8分钟)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当事人的缔约资格、先合同义务,熟悉合同的形式、合同的条款,掌握合同订立的程序,使学生对合同法订立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5分钟)使用配套习题集商贸法律与案例案例进行分析。【板书设计】第一章 合同法第二节合同的订立一、当事人的缔约资格参与合同签订的当事人主要可分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三大类,但无论是哪一类当事人要想参与合同签订都必须要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法人与其他组织的

31、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法人与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都是于法人与其他组织成立时产生,于法人与其他组织注销时消灭,而且法人与其他组织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大小与民事行为能力的范围、大小都是一致的,都由其营业执照限定。 二、先合同义务(一)先合同义务的概念先合同义务是指各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依法应承担的注意义务。(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承担条件与须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具体情形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因过错违反先合同义务或其他与订立合同有关的法定义务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定情形主要有:(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蹉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

32、实或提供虚假情况;(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三、合同的形式(一)口头形式(二)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以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具体有:(1)合同书。(2)信件。 (3)数据电文。合同的书面形式可分为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三)其他形式其他形式主要有作为的默示形式和不作为的默示形式。【课题】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条款、合同订立的程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合同的条款内容2. 掌握合同订立的程序。能力目标:1. 能书写主要合同条款 2. 能按照合同订立顺序依法完成合同签订【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合同的条款、合同订立的程序。教学难点:合同条款的

33、作用、要约和承诺。 教学途径:1采用书中分析问题栏目,引导学生掌握合同条款内容。2联系配套案例集案例讲解合同的条款、合同订立的程序。【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使用配套PPT。 提问、案例分析法、课堂实训。【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导入(5分钟)要很好地履行合同首先要制定一个权利和义务都十分明确的合同,所以合同的条款的制定,合同制订程序的合法就尤其重要,大量的合同纠纷,多数问题就出在这两个环节上。第二环节 新授课(75分钟)合同的订立四、合同的条款(20分钟)讲解合同的条款即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基本条款主要有: (1)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2)标的。(3)数量。(4)

34、质量。(5)价款或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合同争议的方法。分组讨论首先对学生分组,并将事先准备好的合同样本分发给各组,并要求学生根据样本,联系合同条款拟定分别拟定一份合同,并进行各组之间比较。找出差距,以便学生掌握合同的基本形式。合同的条款合同的条款即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基本条款主要有: (1)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合同争议的方法。五、合同订立的程序(20分钟)讲解 合同的订立一般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一)要约 1要约的概念与必须具备的条件一个

35、意思表示要成为要约,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内容具体明确。(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2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主要有: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不具备要约条件的)等。 3要约的效力4要约的撤回和撤销 5要约的失效(二)承诺 1承诺的概念与必须具备的条件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要构成一项有效的承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2)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3)承诺应当在确定的或合理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4)承诺是对要约表示同意的意思表示。这种意思表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要约的内容完全同意,这样的意

36、思表示是最完善的承诺。二是对要约的内容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2承诺的方式(1)通知。(2)行为。3承诺的生效承诺的生效是指承诺于何时发生法律效力。根据我国合同法,承诺的生效主要有这些规定:(1)承诺到达要约人时生效。(2)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承诺人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3)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4承诺的撤回 承诺可以撤回,但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5承诺的迟到 注意此点是一个难点需要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通过图形展示等直观方法让学生迅速掌握,并在下一个课时进行提问。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28分钟)采用配套习题集中案例分析题2

37、-2。第四环节 小结(5分钟)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当事人的缔约资格、先合同义务,熟悉合同的形式、合同的条款,掌握合同订立的程序,使学生对合同法订立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2分钟)使用配套习题集商贸法律与案例案例进行分析。【板书设计】第一章 合同法第二节合同的订立四、合同的条款合同的条款即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基本条款主要有: (1)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合同争议的方法。五、合同订立的程序合同的订立一般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一)要约 1要约的概念与必须具备的条件一个意

38、思表示要成为要约,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内容具体明确。(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2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主要有: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不具备要约条件的)等。 3要约的效力4要约的撤回和撤销 5要约的失效(二)承诺 1承诺的概念与必须具备的条件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要构成一项有效的承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2)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3)承诺应当在确定的或合理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4)承诺是对要约表示同意的意思表示。这种意思表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要约的内容完全同意,这样的意思

39、表示是最完善的承诺。二是对要约的内容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2承诺的方式(1)通知。(2)行为。3承诺的生效承诺的生效是指承诺于何时发生法律效力。根据我国合同法,承诺的生效主要有这些规定:(1)承诺到达要约人时生效。(2)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承诺人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3)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4承诺的撤回 承诺可以撤回,但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5承诺的迟到【课题】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合同的成立的必要条件。掌握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能力目标:能正确判定合同生效的时间和地点。能在经济活动中正确处理有效

40、合同和无效合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效力教学难点: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形式 教学途径:1使用教材中的“想一想”“资料卡”等栏目,启发学生接受和理解相关内容。2采用教材中的“分析问题”栏目,让学生熟悉合同的效力。【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使用教材配套PPT 讲授法,课堂提问,分组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导入(5分钟)通过案例,使学生了解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深入熟悉合同的效力。第二环节 新授课(70分钟)合同的效力一、合同的成立(30分钟)讲解合同成立的时间: (1)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2)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

41、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3)采用确认书形式的合同自签订确认书时成立。讲解 合同成立的地点:(1)承诺生效地点为合同成立地点。(2)采用数据电文形式成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地,没有主营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地,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3)采用合同书形式和确认书形式成立合同的,则以双方签字盖章地和签订确认书之地为合同成立地。二、合同的效力(40分钟)讲解1合同的生效要件:(1)合同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讲解 2合同的生效时间: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合同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

42、登记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a附条件的合同附条件的合同是指在合同中规定一定的条件,并将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合同效力是否发生或消灭的依据的合同。在附条件的合同中,作为条件的事实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1)这种事实在合同成立时还没有发生,即须为将来的事实。(2)这种事实必须是发生与否不确定的事实。(3)这种事实应该是可能发生的。(4)这种事实何时发生是无法预知的,即在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无法确定其何时发生。(5)这种事实必须是合法的,标的违法或者严重不当的事实不能设定为条件。(6)这种事实是由当事人选定的,而不是法律直接规定的。b附期限的合同附期限的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以一定的期限作为合同效力发生和

43、终止的条件的合同。作为所附的期限必须具备以下这些条件:(1)期限是当事人约定的而不是法定的;(2)期限是将来确定要到来的事实,其到来在蟑是明确可知的;(3)作为期限发生的事实必须是合法的。期限的设定可以是某一特定的期日(如:某年某月某日),也可以是某一肯定会到来的事实。根据期限对合同效力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合同分为:(1)附生效期限的合同,即约定期限到来时合同生效;(2)附解除期限的合同,即约定期限到来时合同解除。3. 效力待定的合同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b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c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d无财产处分权的人处分该财产过程中而与相对方订立的合同4可撤

44、销合同可撤销合同是指因当事人在缔约时意思表示不真实,从而使撤销权人可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由其将合同内容予以变更,或将合同予以撤销使其自始消灭的合同。可撤销合同具有以下特点: 1当事人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2显失公平的合同3一方当事人通过欺诈手段而使对方当事人同其订立的合同4一方当事人通过胁迫手段使对方当事人同其订立的合同5一方当事人乘人之危而使对方当事人同其订立的合同5无效合同a无效合同的概念无效合同是指欠缺合同生效要件,从而依据法律规定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b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无效合同的确认权归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后果主要有:(1)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2)合

45、同无效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合同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3)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则应当折价补偿。(4)对合同无效有过错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赔偿另一方当事人因此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责任。(5)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应当收缴其所取得的财产,返还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5分钟)采用配套习题集中案例分析题2-3。第四环节 小结(8分钟)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效力,并掌握合同的生效要件、效力待定的合同、可撤销合同、无效合同关键要素的要求。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2分钟)使用配套习题集

46、商贸法律与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板书设计】第一章 合同法第一节 合同的效力一、合同的成立 (一)合同成立的时间 (1)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2)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3)采用确认书形式的合同自签订确认书时成立。(二)合同成立的地点(1)承诺生效地点为合同成立地点。(2)采用数据电文形式成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地,没有主营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地,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3)采用合同书形式和确认书形式成立合同的,则以双方签字盖章地和签订确认书之地为合同成立地。二、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的生效要件(1)合同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

47、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合同的生效时间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合同生效。 (三)效力待定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成立,但其有效与否尚处于不确定状态,还须权利人通过意思表示加以确认的合同。(四)可撤销合同 可撤销合同是指因当事人在缔约时意思表示不真实,从而使撤销权人可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由其将合同内容予以变更,或将合同予以撤销使其自始消灭的合同。可撤销合同具有以下特点: 1当事人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2显失公平的合同3一方当事人通过欺诈手段而使对方当事人同其订立的合同4一方当事人通过胁迫手段使对方当事人同其订立的合同5一方当事人

48、乘人之危而使对方当事人同其订立的合同(五)无效合同1无效合同的概念无效合同是指欠缺合同生效要件,从而依据法律规定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2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无效合同的确认权归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后果主要有:(1)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2)合同无效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合同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3)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则应当折价补偿。(4)对合同无效有过错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赔偿另一方当事人因此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责任。(5)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应当收缴其所取得的财产,返还国

49、家、集体或第三人。 2 预期违约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一)继续履行继续履行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则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的一种违约责任承担方式。(二)违约金违约金是指由当事人约定的,当事人一旦违反合同义务便应当向非违约方支付约定数额金钱的一种违约责任承担方式。 (三)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指违反合同义务的当事人对【课题】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和保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合同履行的原则。2掌握合同有关条款不明确时的履行方法。3懂的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能力目标:能在执行合同中自觉履行合同条款。能在履行合同时及时解决合同条款的缺陷。在发生经济纠纷时,

50、能利用法律手段进行抗辩,以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合同履行的原则、合同有关条款不明确时的履行方法、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教学难点: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教学途径:1了解合同履行的原则以及合同有关条款不明确时的履行方法。2以案例讲解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使用教材配套PPT。 讲授法、案例分析。【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导入(5分钟) 无论是什么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出现,通过事让学生上网收集资料,让学生们结合课文例举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种种意外。第二环节 新授课(70分钟)合同的履行和保全一、合同履行的原则(30分钟

51、)讲解 (一)全面履行原则(二)协作履行原则(三)效益履行原则二、合同有关条款不明确时的履行方法(30分钟)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时,合同的履行可有以下方法:1由双方当事人对合同中不明确的内容进行协议补充2如果双方当事人对于合同中不明确的内容无法达成补充协议的,则可以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3如果根据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也无法确定时,则可适用合同法第61条对合同履行问题的补充规定其具体规定如下: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待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2)价款或报酬

52、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调整价格的,合同履行时按照调整后的价格履行;如果一方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原价格执行,遇价格下跌时按新价格执行;如果一方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新价格执行,遇价格下跌时按原价格执行。(3)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6)履行费用的

53、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三、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10分钟)讲解(一)同时履行抗辩权(二)先履行抗辩权(三)不安抗辩权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5分钟)采用教材48页复习检测题。第四环节 小结(8分钟)通过本节的学习,熟悉合同履行的原则,并对在合同代位权的成立要件和行使要求,撤销权的成立条件和行使要求做出深入的掌握。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2分钟)使用配套习题集商贸法律与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板书设计】一、合同履行的原则(一)全面履行原则(二)协作履行原则(三)效益履行原则二、合同有关条款不明确时的履行方法1由双方当事人对合同中不明确的内容进行协议补充2如果双方当事人对于合同中不明确的内容无法达成

54、补充协议的,则可以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3如果根据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也无法确定时,则可适用合同法第61条对合同履行问题的补充规定其具体规定如下: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待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2)价款或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调整价格的,合同履行时按照调整后的价格履行;如果一方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原价格执行,遇价格下跌时按新价格执行;如果一方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新价格执行,遇价格下跌时按原价格执行。(3)

55、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6)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三、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一)同时履行抗辩权(二)先履行抗辩权(三)不安抗辩权【课题】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和保全(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债权人权利的实现方法。 2.掌握代位权和撤消权的成立条件。能力目标: 1能依法保护债权人的权利 2. 能合法行使债权人的权利。

56、【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合同债权的保全。教学难点:代位权、撤消权。 教学途径:1以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合同债权保全的方法。2讲解合同债权的保全二种方法。【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使用教材配套PPT。 讲授法、案例分析。【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导入(5分钟) 无论是什么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出现,如何依法保护债权人的权利,是解决经济纠纷的重要部分。第二环节 新授课(70分钟)合同的履行和保全四、合同债权的保全履行的原则(30分钟)讲解 合同债权保全制度的目的主要在于保证债权人债权的顺利实现,主要有: (一)代位权代位权是指当合同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

57、到期债权而有害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之债权的权利。1代位权的成立要件(1)债务人需对第三人享有债权,但必须是非专属于债务人本身的权利。专属于债务人本身的权利是指基于抚养关系、扶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请求权利,这些权利不得由他人代位行使。(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债务人应行使且能行使其债权而不行使其债权;二是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已到期。(3)债务人的债务也已陷于迟延。如果债务人的债务没到期,债权人的债权是否能实现,难以预料

58、,因此不能因此而产生代位权。(4)债权人有保全债权的必要,即如果债权人不行使代位权,则其债权将无法实现。【案例分析】甲非常富有,个人资产大约有2000万元,手头的流动资金大约就有500万元。甲有一次向乙借了100万,这时丙还欠着甲150万元。丙对甲的债务先到期,随后甲对乙的债务也到期了,由于甲对丙很有好感,因此债务到期后也不急着去问他要,而甲对乙却心生厌恶,因此债务到期了以后还不想还。请问:此时乙是否可向法院申请行使代位权?为什么?2代位权的行使要求(1)债权人必须通过人民法院以自己的名义而不是以债务人的名义,以向债务人的债务人提起诉讼方式行使代位权。(2)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

59、为限。(3)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案例分析】乙欠甲100万元货款,丙欠乙一台价值200万元的仪器。乙对甲的债务及丙对乙的债务都已到期,而且乙也只有取得这台仪器并出售之后才能偿还甲的欠款,但乙就是迟迟不对丙行使债权。于是甲通过法院行使代位权。请问:甲能否对整个这台仪器行使代位权?为什么?如果甲可以对整台仪器行使代位权,则取得的仪器应该归属于甲所有,还是乙所有?为什么?(二)撤消权(30分钟)讲解撤销权是指合同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危害债权的行为,可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1撤销权的成立条件(1)须有债务人实施危害合同债权人债权的行为。这些行为具体如下:一是债务人放弃或延展其到

60、期债权,以致不能清偿其债务,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二是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三是债务人放弃其未到期债权,又无其他财产清偿到期债务,可能影响债权人实现其债权;四是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购买他人财产,且受让人或出让人明知或应知该行为已经或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2)债务人实施的上述行为会损害合同债权人的债权,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案例分析】甲向某大学捐助了一笔青年教师激励基金之后不久,发生了金融风暴,甲所持有的股票市场值一落千丈,从而无法偿付其欠乙的到期货款。请问:乙能否行使撤销权撤销甲的赠与行为?为什么?(3)债务人的行为必须以财产为标的。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