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理论与欣赏课件_第1页
音乐理论与欣赏课件_第2页
音乐理论与欣赏课件_第3页
音乐理论与欣赏课件_第4页
音乐理论与欣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音乐理论与欣赏第四讲内容摘要 一、中国古典音乐1、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2、中国古典音乐的分类二、作品欣赏1、古筝曲平湖秋月 2、古琴曲梅花三弄3、古琴曲高山流水4、古代歌曲满江红5、钢琴曲人鬼情未了 一、中国古典音乐 浙江余姚河姆遗址出土的骨哨,达一百六十件之多,开有一至三个不等的音孔,表明了此时的原始人已经能吹奏美妙的音乐了。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距今六千七百年左右,能吹五个音。河南安阳出土的埙,已具备五音孔,能吹奏七声音阶。湖北随县出土的编种,于公元前433年埋于地下,共六十四件,十二律齐全,可以旋宫转调,音乐宽度达五个八度。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音乐的悠久历史和发展水平,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

2、彩的古代音乐遗产,现在我们把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称为“中国古典音乐”。(二)中国古典音乐的分类就其体裁形式分:声乐和器乐汉魏时期称民歌为:“歌”或“谣”。魏晋后称民歌为:“曲”,如我们江南一带的民歌称:“吴曲”,湖南、湖北、贵州称“西曲”。唐代后称民歌为:“山歌”、“曲子”。宋元明清时期称民歌为:“牌子曲”、“小令”、“小曲”、“小调”、“时调”等。古代歌曲: 古代民歌的出现,必然孕育着专业化的歌曲创作。此外,在一些古琴谱集中也保存了许多优秀的古代歌曲:如阳关三叠、精忠词、 关山月、扬州慢满江红等。器乐分:独奏曲和合奏曲独奏:古代的器乐,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独立的艺术品种,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宫廷乐

3、师和具有独奏性质的乐曲,如高山、流水等。 三国魏时思想家兼琴家嵇康在临行前就曾演奏广陵散。嵇康通晓音律,尤其喜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他主张声音的本质是“和”,合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认为喜怒哀乐从本质上讲并不是音乐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 六世纪的梁朝就已经有了专用的记谱法,碣石调.幽兰,便是迄今为止所知最早的古琴曲谱在古代乐器中,琵琶独奏曲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清代琵琶家华秋苹和李芳园分别编著的琵琶谱和南北派十三大曲琵琶新谱中,分别记录了许多著名的琵琶名曲,给后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将军令、塞上曲等。另我国古典音乐中,还包括一部分流存于民间器乐和戏曲音乐中其

4、他乐器的独奏曲。如古筝曲汉宫秋月、高山流水、出水莲等。隋唐后衍变成流传至今的“西安鼓乐”、“河北吹歌”、“苏南吹打”、“潮州锣鼓”等吹打乐种。清代出现了纯弦乐合奏曲,如十六板、合欢令、将军令等,特别是十六板,不是一般地用多种乐器齐奏,而是将十六板和八板进行交错编配,构成对立旋律,从而形成了传统器乐合奏曲的一套不同寻常的作曲手法。中国古典音乐除了上述的古代民歌、歌曲和古代器乐之外,还有古代曲艺、戏曲和歌剧的音乐部分,现已经融化在表演的曲艺、戏剧和歌舞音乐之中了。 中国古典音乐源远流长,是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先辈们创造的业绩,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风貌。 二、基础乐理 最早

5、的简谱是在17世纪中叶,由法国巴黎的修道士索海提所创用,我们使用的简谱基本上是在18世纪中叶,由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所改革的。简谱以1、2、3、4、5、6、7七个数字来表示音的高低。 写法:1 2 3 4 5 6 7 读法:do re mi fa sol la si 音名: C D E F G A B如果要唱比这几个音高的音,就要在音的上方加小圆点,如果要唱低的音,就在音的下面加小圆点。 五线谱: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音乐所使用一种记谱方式。它的历史相当久,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四线谱。不过目前的体制,大约在16世纪所制定的。五线谱是用五条平行的横线以及两条线之间形成的“间”来记录音符。在五线谱

6、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用谱号来标明 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条线上,便使这条线具有了固定的音级名称和高度,同时也确定了其他各线上或间内的音级名称和高度。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如图:3、谱号:G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又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 F谱号 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也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 C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C三线谱号(又名中音谱号)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长号所用。C四线谱号(又名次中音谱号)为大提琴、

7、大管和长号所用。其他C谱号一般较少应用。 使用许多谱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加线,以使写谱和读谱更加方便。 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如高、低音谱号所组成的大谱表便是。常见变音记号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有五种: 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还原记号()表示将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四、音符:表示音的时值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五线谱的音符由符头、符干、符尾三部构成。(二)音乐的音区、音域1

8、、音区音区是指音的高低范围。如在钢琴上可以分为: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个音区。在器乐里通常分这三个音区,在声乐里也分这三个音区。音区在音乐欣赏和写作中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不同音区有着不同的感情,可模仿生活和大自然的声音。通常来讲高音区具有清脆、明亮、尖锐的特性;而中、低音则往往给人以浑厚深沉之感。钢琴上的音域区分:音域有总的音域和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两种。总的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即从它的最低音到最高音(C2-c5)间的距离而言。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整个音域中所能达到的那一部分,如钢琴的音域是A2-c5。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小字一

9、组和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五组属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低音区。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音区划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如男低音的高音区是女低音的低音区等。各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作用。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中音区柔美;而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女高音的音域通常是从中央C即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C。女中音的音域在女高音和女低音之间,音域从中央C下面小字一组的a到小字二组的a。女低音是女声中最低的声部,音域从中央C下面小字一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f。男高音的音域从中央C下面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二组的C。男中音的音域介于男高音和男低音之间

10、,音域从大字组的降A到小字组的降a。男低音是男声最低音,音域从大字组的E到小字组的e。三、作品欣赏1、古筝曲平湖秋月平湖秋月原系古曲,在北方的流行曲名叫“闺舞”,现在流传的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又名醉太平,又有说以江南丝竹八大套中的欢歌发展而成,此曲广泛流传在粤剧音乐中。 曲调采用了浙江的民间音乐,但又有广东音乐的风格,在创作中吸收了浙江民间音乐的素材,因而这首乐曲听起来既有广东音乐的风格,又有江南音乐的韵味。平湖秋月的旋律秀美,流畅如歌,明媚流畅,音调婉转,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具有典型的广东音乐的特点:节奏变化自由丰富,旋律线多跃进,有时幅度较大。现在有高胡、洞箫、笛子、古筝、琵琶、

11、钢琴、二胡等多种演奏形式。 欣赏1、古筝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描绘了素月幽静的秋夜美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平湖秋月带来的正是这样一种“人在天然淡泊间”的感觉。乐曲一开始就以怡然舒缓的旋律带来眼前豁然开朗的万倾湖面,让人顿感胸襟开阔。 但这里视觉和心灵上的广阔又绝不同于看到海面的那种广阔。“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壮丽带来的更多是一种激情;而这里湖平如镜,清辉如泻,月光如水水如天,更让人倾于平静,倾于思考。 只在旋律稍稍转高的一刹那,晚风轻拂,抬头看皓月当空,低首见湖光渺渺,想来“滟滟随波千万里”也不过如此,心情有点微微起伏,如同水中那轮随着微微荡漾的波纹而有些模糊的明月。 而后曲音又低了

12、回去,几个单独的音符,如同风过之后微波渐平的湖面,让人的心又恢复宁静,静若止水。整个曲子恬淡流畅,节奏平稳,少有曲折,几点起伏更增添了几分灵动。 只有在单纯的听此曲,才能找到融于湖光月色中的浩淼、空灵,感到一切世俗的纷争悄然而逝。有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中秋时节,虽也无缘亲临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但静静聆听此曲,佳景已长留心间。2、 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我国古琴音乐保存下来的年代最早的一首作品,它旋律优美、流畅,形式典雅、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曲作者1:桓伊,字叔夏,小字野王。 年代:东晋时期(317-420)曲作者2:颜师古(另一种说

13、法)三弄:即“高声弄”、“低声弄”、“游弄”琴曲梅花三弄通过梅花凌霜傲雪神态的描写,赞颂了梅花耐寒的高洁品格。乐曲在一定程度上敢反映了魏晋文人那种超脱尘世、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欣赏:梅花三弄欣赏提示: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1、溪山夜月,2、一弄叫月 声入太霞 3、二弄穿云 声入云中, 4、青鸟啼魂, 5、三弄横江 隔江长叹, 6、玉箫声, 7、凌云击玉, 8,铁笛声, 9、风荡梅, 10,欲罢不能。第一段 溪山夜月溪山清朗了,沦浪寒月晓,烟雾翳梅梢缥缈。道人栉枞盥潄,注炉香袅袅。神清气爽,端肃端肃,威仪威仪悄。把瑶琴轻奏,弄雪月梅花。物外壶天,闲独自弄逍遥。 第二段 一弄,声入太霞梅花

14、临水,绿绮三弄朱弦指,俨然对伯牙子期。近流水高山,映寒香雪月底。弄入瑶琴,太霞光霁。几多般奇异,结松篁伴侣。 二弄,声入云中弄入瑶琴,太霞光霁。几多般奇异,结松篁松篁伴侣。 青鸟啼魂暗香魂的那听彼鸣鸟,彻青冥的那转为袅袅,高出九霄的那烟霞树表。听龙吟虎啸,听堂上普乐大小容杳,听玉振金声如弦歌三百诗声扰。 三弄,寒香雪月梅花临水,绿绮三弄朱弦指。弄入瑶琴,太霞光霁。玉箫声唱琳琅间竹孤梅风,戛玉玎珰,杂珮璆锵。那黼黻霓裳,那白相玄黄。容出卿相,恩波日月光。迥出云山上,望玉人兮闲情况。那天荡荡,意疏狂的道路长。千金赋语言谁复那端详。凌风戛玉琳琅间竹孤梅风,戛玉玎珰,杂珮璆锵。那黼黻霓裳,那白相玄黄。

15、容出卿相,恩波日月光。迥出在云霄上,望玉人兮闲情况。天荡荡,意疏狂,道路长。千金赋语言谁复那端详。铁笛清声听律吕,奏丝桐,南方北方叶应动皇风。和同,玉玲珑,响杂丁东。听五更调起梅风,那悠悠荡荡梅花梅花落下,看正正的那斜斜。与无涯,三弄罢那三弄罢。静可夸,夸可嘉,漫天作雪转盐车。这的是孤山下处士家。夜深月色的那为了为了谁赊。半生那卧了烟霞,任两鬓趱霜华那霜华。风荡梅花琳琅间竹孤梅风,戛玉玎珰,杂珮璆锵。那黼黻霓裳,那白相玄黄。容出卿相,恩波日月光。迥在云霄上,望玉人兮闲情况。天荡荡,意疏狂,道路长。千金赋语言谁复那端详。巢由俗状的那照相由俗状。增惆怅的那添增惆怅。竹几与藤庆,七弦琴一张。友梅和静

16、客,诗酒诗酒是生涯。欲罢不能落梅也雪霜夜,梅花开梅花又谢。欲罢不能,王猷道慕伊伊久矣,闻声价倾盖劳车下,闻声价倾美国劳身下。那笛弄梅花,悠悠世道,那关风化。古往今来,韶武天下。作品欣赏3、高山流水高山流水这首乐曲是古筝传统曲目中最具知名度及最为代表性的曲目之一。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作品欣赏: 1、 古筝曲:高山流水 2、古琴曲:高山流水令人沉醉和神往的一种境界。聆听此曲,既便是在喧闹的都市,也仿佛置身于青山秀水、景色曼妙迷人之境,有碧林修竹,闻空山鸟语,徜徉于潺潺细流、幽径繁英之间,抬头望峻岩秀峰,轻云随风飘隐,仰目凝神

17、,深呼吸这了无尘渍的清新空气,人生能得此境何其美哉。唯愿诸位乐友能在此曲中尽享如此佳境。赏的是音乐,听的是曲子,想的是画卷,品的是意境。妙哉!妙哉!听这首曲子就好像听到了高山涧泉在随着渠道的宽窄以及高山坡度的落差而该变着自己的流速和声音。由起先的缓慢到时而快时而慢。让人听了好像身临其境一般。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不想与世俗同流和污的崇高思想。欣赏4、满江红满江红是宋元时期最流行的词牌之一,古代每一词牌都有一个曲调,“满江红”既是词牌又是曲牌。 此曲是由杨荫浏先生于1952根据岳飞的词满江红配以“满江红”的曲牌编创而成的男声独唱歌曲。曲式结构:全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段运用

18、的换头的手法。主题思想:描绘了岳飞回忆过去战转南北的艰苦岁月,发出了“臣子恨、何时灭”的感叹,表达了坚持收复旧山河的壮志和决心。欣赏1、美声满江红 2、通俗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作品欣赏5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人鬼情未了曲作者:莫里斯.贾尔(Maurice Jarre)。 电影配乐多面手莫里斯.贾尔是著名导演大卫.里恩的亲密合作伙伴,电影配乐多面手莫里斯.贾尔无疑是本世纪电影音乐创作领域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题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肯尼基演奏萨克斯人鬼情未了人鬼情未了的歌曲优美动听,几乎人人都能哼出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