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扶贫中的现实困境与竞争对策分析研究 行政管理专业_第1页
我国金融扶贫中的现实困境与竞争对策分析研究 行政管理专业_第2页
我国金融扶贫中的现实困境与竞争对策分析研究 行政管理专业_第3页
我国金融扶贫中的现实困境与竞争对策分析研究 行政管理专业_第4页
我国金融扶贫中的现实困境与竞争对策分析研究 行政管理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金融扶贫中的现实困境与精准对策分析摘要如何消除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要依靠财政资金进行救济式扶贫。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地区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1986年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在此阶段开始采用金融方式,通过信贷扶贫政策,变传统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1994年国家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扶贫贷款政策放开,我国开始初步探索金融扶贫这一扶贫方式。经过多年扶贫,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因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和贫困原因的多样化,仍有部分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以下。金融扶贫是世界各国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偿试。但由于扶贫信息共享不完善

2、、政策支持力度欠缺等诸多原因,导致金融扶贫存在许多难点,金融扶贫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如何改变金融扶贫现状,增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金融精准扶贫水平是本文探讨的问题。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扶贫;精准扶贫;竞争对策 AbstractHow to eliminate poverty is a worldwide problem.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a relied mainly on financial funds for relief-based poverty alleviat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

3、g up, Chinas rural areas began to reform the economic system, farmers incomes continued to increase, and the number of rural poor people continued to decrease. In 1986, China began to implement large-scale development-orien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t this stage, it began to adopt financial methods.

4、Through the credit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the traditional blood transfu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was a hematopoietic poverty alleviation. In 1994, the state began to implement the August 7 poverty alleviation plan, and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loan policy was liberalized. China began to explore t

5、he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After year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farmer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However, due to the weak rural economic base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overty reasons, some farmers still live below the subsistence le

6、vel.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n effective test for solving the poverty problem in all countries of the world. However, due to the imperfect information sharing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lack of policy support,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role of fi

7、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How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enhance policy support,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financial precis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s the issue disKey words: rural finance, financial poverty allev

8、iation,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Competitive countermeasures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中国从现在知道2020年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阶段。并且还提交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而且,帮助农村的贫苦农民全部脱离贫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振兴农村的主要目的,是我国党对全国人民的承诺。想要完成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完成农村脱贫的任务,我国国家的扶贫任务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段,我国要权利进行新的扶贫任务,这个任务是“十三五”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湖南省是我国中部比较落后的省市,虽然这几年

9、我国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已经一定程度的提升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其省市仍然发展不均衡。根据数据显示,湖南省现今仍然有21个贫困的县,269个贫困村。所以2018年是重要的一年,十九大精神在2018年尘埃落定,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一年发生,2018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计划中最重要的一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金融。它也在我国推进扶贫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政府投入了人多力量进行农村扶贫,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扶贫对其的创新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湖南省的金融扶贫力量仍然不足。本文以湖南省为例进行研究,在金融扶贫的进度、现今情况和相应问题和其中的竞争力的提高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10、,对其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大的功效。(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目前在扶贫问题上进行了多种研究,并且大多数是进行的金融扶贫、财政资金扶贫和精准扶贫方面的研究。廖子贞、蔡洋萍(2018)指出,进行精准扶贫的主要因素就是金融扶贫。并且可以进行“融制、融智、融资”等等战略实现金融扶贫。彭一扬、罗荷花(2018)指出在金融域运用数字惠普金融推进了精准扶贫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金融扶贫的局限,扩大了金融扶贫的精度和广度,成功实现了金融精准扶贫的目标。刘解龙、罗苏(2018)找出了不一样的数据对金融成长对收入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得出金融发展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城乡收入的距离。曾祥鑫、赵慧婷(2018)

11、通过分析我国2000-2015年农村区域的数据,验证了农村的金融增长水准对于贫困人民的期限,得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短期里对降低农村贫困户有良性的影响,可是效果并不高。2.国外研究现状Burgess和Pande(2013)调查了印度农村2000-2010年的农村银行数据,对于贫困人民直接参与金融活动对于贫困发生比例的影响,得出:在农村建立的银行数量每增加1%,贫困率就会减少0.34%。Geda等人(2016)以埃塞俄比亚过为例进行研究,选出了1994-2014年城市农村的相应数据资料,建立了相关的金融贫困模型对金融发展和贫困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在贫困人民拥有信贷权利的基础上,可以很大程度的减

12、少绝对贫困的情况,信贷对于平滑消费有利,所以金融发展对贫困人口是有正面影响的。Barr(2015)通过研究发现,微型的金融不但可以推进金融市场的改善和成熟发展,并且可以降低任何国家的贫困率。但是微型金融也只是降低贫困人口的一种方法,不是万能的。Honohan(2014)对主流金融和微观金融进行了对比,他将金融机构的规模、金融深度、资产回报、贷款规模和贫困发生率用作变量,得出了这两个方面在贫困的影响方面相辅相成、相互补充,还得出了主流金融可以促进贫困率的降低。二、融扶贫理论概述(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贫困的定义结合本文的观点和相关数据的分析,本文把贫困的概念规定为个体或者整个家庭对于社会可接受的

13、最低物质生活条件的设定无法满足。我国现在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状态,所以对于扶贫的标准实从物质条件进行区分,本文在贫困的定义方面是从物质上面的缺乏进行定义的。扶贫也主要是进行贫困发生的因素和怎样消除贫困进行的研究,从金融的方面进行反贫困的探索,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扶贫的角度进行的研究。2.金融扶贫我国现在对于金融扶贫的理解仍然有很大的不同,一些研究者指出应该发挥政府的领导力,把金融机构的相应的科学产品和服务传递到不发达区域和弱势低收入的人群中,从而帮助他们进行脱贫。另外有学者认为,金融扶贫可以很有效的解决资金的供应问题,并且对于贫困人群的资产需要可以得到满足,可以很有效的解决贫困区域

14、的资金供给问题。该篇文章结合各方面的金融扶贫的资料,把金融扶贫定义为建立多种层级的金融组织结构,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向农村等的贫困地区进行大数量的信贷产品保险产品的投入,提升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宽度,运用“造血”的方法提升贫困人民的自身发展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人民的发展水平。(二)我国农村金融扶贫发展1.改革初期的减贫(19781985年)1978年,按政府规定的贫困标准统计,我国贫困人数有2.5亿人,占农村总人数的30.7。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农村经济体制不断创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调动。同时农产品价格逐渐放开,乡镇企业进行了改革,经济改革一系列措施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出路。受益于

15、国家经济迅速发展,部分贫困农民实现脱贫,部分农村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全国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湖南省自1979年开始推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经历了由定额计酬管理,到联产到组到户,再到普及大包干,全面兴起承包专业户的过程,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1979年至1984年,湖南省粮食作物年平均增长4.86,经济作物总产量年平均增长8.75。农业总产值1984年达169.2亿元,比1978年的84.46亿元翻了一番,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32。由在此阶段,贫困人口脱贫成效主要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整个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国家扶贫方式主要是救济式扶贫,尚没有具的金融扶贫措施,因此,也未构建

16、明确的农村金融扶贫体系。2.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00年)1986年,国务院设立了农村扶贫的指导统筹机构“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同时,确定国家的扶贫重点区域以县为单位,选定了331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实施重点扶贫政策,后又增加236个,由国家提供资金,重点扶贫。从1986年到1993年,扶贫取得较大成果,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800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改革开放初的30.7%下降到8.7%,贫困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6元提高到483.7元,年增长率在13%左右。1986年初,湖南老区在扶贫过程中,还创办了“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由入会群众选举自己信得过的人掌管。储金会的资金来源,

17、一是减免的农业税,作为受减免户入会股金,二是发动农民以现金入股,三是村的集体积累投入,四是各种捐赠,五是办经济实体的利润分成等。凡入股的会员生产、生活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借支,定期归还。到1988年底,湖南省贫困户中有95%的人口达到人均年纯收入200元以上,其中达到300元以上的占61%。湖南省自此解决了绝大部份人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经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国家对扶贫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扶贫投入持续増加,贫困规模逐渐减少。贫困群众主要集于一些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很差、社会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在此时期,国家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下称计划),提出在7年时间内调动社会各界

18、力量,基本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并给予10亿元扶贫贴息贷款。起初,由央行和专业银行对扶贫信贷资金分管,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后,农发行对这笔资金进行统一管理。但是,农发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其业务范围较窄,并不面向普通储户开展储蓄业务等,因此,基层分支机构和网点设置较少,资金的管理成本较高。为解决扶贫信贷资金难发放到贫困基层这一问题,1998年月,扶贫信贷资金又彼交还给农行进行统一管理和经营。同时,国务院加大了信贷扶贫资金指导性计划的规模,到2000年,农业银行扶贫贷款金额翻了一番。在此阶段,湖南省响应国家扶贫的号召,从1996年开始,对贫困地区尤其是13个贫困县给予重点扶持,除各种专

19、项资金给予倾斜外,又给每县新増200万元周转金,扶持当地的发展。1997年政府投入的各项财政扶贫资金总额达.5亿元,比上年净增亿多元,增幅达45。在保留贫困地区部分体制补助的基础上,1997年又新增加5000万困难补助,在农业税上也给予政策优惠。在此阶段,湖南省深入贯彻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积极运用各项扶贫信贷资金扶贫,使金融扶贫方式得到初步的运用和发展,金融机构开始在农村金融扶贫事业中发挥作用,但扶贫资金的来源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基本是由政府统一安排,人民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农业银行发放贴息贷款,资金回笼后要归还人民银行,经营上出现的政策性亏损由中央财政弥补。扶贫贷款只是财政扶贫的另一种形式,农业银行

20、只是充当了贷款发放的媒介,并没有发挥商业性金融的作用。3.综合扶贫阶段(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出台后,信贷扶贫出现较大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扶贫贷款的对象范围扩大了。从地域分布来看,从“八七”时期的国家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扩展到了贫困群体集中的贫困地区;从行业分布来看,信贷支持范围也从主要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扩大到支持只要能带动贫困户提高收入的所有项目,不仅限于种养业。二是有效推广扶贫到户的小额信贷,让贫困农户也有资金进行生产。面对这种情况,农行作为农村金融扶贫的支柱力量,开始积极实现商业化运作来进行金融扶贫工作,“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担

21、风险”为原则,利用吸收的存款作为扶贫贷款发放的主要来源,不足部分向央行申请再贷款。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扶贫的主力,开始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利用扶贫信贷。2001年5月,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对扶贫贷款进行统一指导性运行管理,具体管理使用方式由央行、扶贫办等政府金融扶贫管理机构共同确定。2006年7月开始,扶贫贷款分为到户贷款和项目贷款。项目贷款面向产业化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由省向愿意承担扶贫任务的金融机构发放贴息资金。2008年4月,我国对扶贫贷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中央具有的扶贫贷款和贴息资金管理权限下放给省,其中到户贷款和贴息资金管理权限下放给县。贴息直接到户或者到项目,与承贷的金融机构

22、没有关系。这一改革标志着扶贫贴息贷款采取市场竞争机制,扩大了参与扶贫的金融主体的经营管理权限,其参与扶贫开发将更加积极主动。金融机构可根据各自的发展经营情况,自愿参加金融扶贫业务,扶贫贷款的本金由各相关单位自行筹集。对于贫困群众来说,其获得贷款更加容易、便捷。实现了金融扶贫机构和贫困群众的双赢。2010年3月,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深化方案获得批准,此后,农业银行建立了“三农金融事业部制”为主体的“三农”金融服务管理体制,针对大量农户小额信贷资金的需求,抓住了农村市场,成为扶贫的主要商业力量。2001-2010年这十年间,中国农业银行逐年提高了对重点贫困地区的贷款的投入总额,重点支持贫困农户集中且

23、对其创收有重要意义的种养业。对贫困地区能对贫困户增加收入起重要作用的企业项目,依据发挥作用的大小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湖南省紧跟全国的改革步伐,开始构建起多元的农村金融扶贫体系,湖南省政府部口和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政府部口对贫困地区提供政策倾斜,引导扶贫机构向目标明确的产业进行金融扶贫。金融机构扶贫力度不断増大,主动性不断提高,开始根据针对贫困地区的特殊情况,研发适合当地实情的金融产品,支持扶贫工作。三、新时期湖南省金融扶贫现状及困境(一)湖南省金融贫困现状分析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提到继续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开展小

24、额信用贷款,努力满足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继续实施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项目。尽快实现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全覆盖。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发展,多方面拓宽贫困地区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鼓励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建立基层服务网点。完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针对贫困地区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加强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18年8月末,湖南省25个贫困县(区)各项贷款余额2278.65亿元,比2016年末增长35.53%,高于同期全省各项贷款增速2.87个百分点;新增贷款占全省贷款

25、增量的16%,高于2014年末6.57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增速和新增贷款占比均实现了湖南省金融扶贫工作规划提出的“两个高于”信贷投放目标。2016年8月末,全省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37.55亿元,是上年同期4.6倍,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48万人。全省完成对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6个,涉及贷款金额150.5亿元;向19个项目投放贷款38.9亿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万余人。省国开行、农发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金融扶贫领导小组,形成了“扶贫、经营”齐抓共管同考核的领导机制。地市人行联合地方政府金融办、扶贫办等部门建立金融扶贫工作推进小组,建立金融扶贫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定期

26、召开工作会议,强化部门联动,确保政策落实。牵头省委农工部、省发改委等政府相关部门和国开行、农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扶贫开发金融产品汇编+金融精准扶贫调研报告集+简报”为依托,形成了金融扶贫经验交流、模式探讨和交流机制。建立金融精准扶贫激励机制,优化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择优支持扶贫工作贡献大、效率高的金融机构。全省人民银行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列入2016年重点工作,按月监测重点扶贫信贷产品投放以及25个扶贫重点县信贷投放情况,切实加强对全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调度。省农发行成立了扶贫业务处,并在25个贫困县成立了扶贫金融事业部,在内部绩效考评和财务费用资源配置上加

27、大扶贫业务发展与奖励工资和财务资源挂钩力度,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二)湖南省金融扶贫的现实困境1.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信用环境依然较差即使国家在湖南的金融脱贫的“进村入户”和让贫困农民可以不出门就可以进行金融服务的努力已经产生了效果,可是由于金融机构的扶贫服务站中的取款点、支付终端、pos机等等的机器的投放还是不足。截止2016年的7月初,我国在湖南省设立的金融服务站点已经让18.6万户,约67.7万人都可以使用相关设备,但是这个数量只是湖南省困难人群的11.86%,虽然所有的服务站中的助农取款机器已经投放了1156台,但是仍然只有19%的困难人民可以使用这些设备。直止2016年年底,对于

28、湖南省的金融扶贫服务站的设立的目标只达到了39%,也就是说,现在还有61%的贫困户无法使用相关的金融服务,有的地区甚至完全没有金融设施的设立使他们无法收到服务。由于金融服务相当的落后,湖南省的贫困户对于信用的概念不清数,从而在对贫困户进行信用度的评分时非常的困难,这使贫困地区的信用程度在较短的时间里无法改进。2.金融扶贫模式的“造血”功能不足我国正在执行的扶贫政策,对于湖南省使用的是政策性扶贫机制扶贫,就是通过金融贷款的“分贷统还”的政策,让贫困户和我国农业经济主体协定一个合同,让贫困户进行小份额的贷款或者将流转的土地作为抵押从而在企业中入股,从而可以得到相对平稳的收入,但是贫困户并没有在企业

29、中参与运作或者生产活动,从而就没有相对更多的收入,这样的政策对于贫困户的劳动能力和自行发展的兴趣是一个打击。对于有着劳动能力和技能的贫困户,在没有如期还款就会被贷款方拉进“黑名单”的行列,就很难进行下一次贷款,但是这些贫困户是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的核心和潜在动力,这种政策很大程度上妨碍了金融扶贫的“造血”的巨大能力的发展。3.金融扶贫政策与部门缺乏联动效应想要通过金融扶贫进行扶贫工作就要充分发挥金融、财政和扶贫机构的多方支持和多方合作,在进行扶贫工作时也需要金融、财政和扶贫组织进行相互协调作用。我国的各个政府部门都建立了多个解决措施,也为我国的扶贫项目做出了全面坚实的政策上的帮助。可是我国的相关部

30、门和政策之间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从而导致了我国的扶贫进度依旧很缓慢。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各个政府组织的合作不够完善,无法条条进行,导致了我国的扶贫数据没有进行充分的共享,致使我国的扶贫政策和金融政策也没有衔接上。第二,用来扶贫的资产是多个地方进行管理,使我国的金融扶贫信贷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不能够全面的结合起来,最后致使了我国的扶贫制度和自己无法产生很好地效果。第三,每个部门的工作的责任不一,政府对于扶贫的目标是让社会的利益达到最大,而金融机构的目标则是让各个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充分处理好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进行扶贫贴息,可以银行和扶贫部门的贴息条件不一样,造成了政府和扶贫机构产生了条块分割,最后

31、产生了贫困人民无法长久的得到金融的支撑的不良影响。4.金融产品单一与资金需求多样化矛盾突出想要进行金融精准扶贫就必须和金融企业进行准确的对点衔接和准确的支持,需要主动地对贫困人民的需求进行调查和贴近,制定多样化的扶贫信贷产品。但是,进行金融扶贫的贷款人员多为贫困人群,风险非常大,成本过高,盈利也不好,并且在国家方面和各省市都没有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国家没有设立相应的补贴政策,所以由于金融机构需要盈利,对于贫困地区金融贷款方面都有盈利的考虑,多以大多数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进行扶贫打款,更被说建立相应的扶贫信贷产品了。四、湖南省金融扶贫身陷困境的主要原因(一)农村综合产权改革不全面

32、湖南省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于2003年,主要服务于非上市企业产权交易,没有覆盖农村产权的交易。湖南省虽有各类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它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也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了农民财产的资产化、资本化、财富化水平。但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交易品种有限且分布不平衡。湖南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规定交易品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四荒地”使用权、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农业类知识产权、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房屋所有权、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和生产性设施使用权共计9个品种,而实际交易的品种中没有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和闲置宅基地使用权。而且在交易的7个品种中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33、权为主,占全部交易比重的70%以上,农业类知识产权的交易比重最小。二是产权关系模糊,利益纠纷多,特别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存在较大争议。也没有编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指数,一方面导致金融机构没有动力开展农村综合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另一面使得金融机构法判断是否存在着一权多抵的风险。从源头上导致金融产品单一。(二)农业保险制度落后目前湖南省农民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农村资金外流和农村信贷资金不足,而这也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有关。湖南省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农业灾害是导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减少农业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取决于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担功能。现实情况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长期

34、低迷,风险保障水平很低,农民在遭遇自然灾害后,除了国家的少量补贴外,由于没有其他的收入,往往自负亏损。湖南省的农业保险状况与之类似,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是城市保险市场服务的移植,没有农业特色。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化水平,降低“三农”因自然因素所遭受的损失,加快湖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2008年开始,湖南省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险公司自办的经营模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到2011年底,湖南省“三农”保险取得重大的成就,全省“两属两户”农房保险、能繁母猪保险、水稻保险、奶牛保险和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累计实现签单保费达到5.5亿元,承担风险保障923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0.3

35、2亿元和635.22亿元。其中水稻保险已经覆盖到全省13个市(州),新农合补充保险试点累计承保人数也突破了100万人。(三)农村信用环境差湖南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低下的另一重要原因要归结到农村信用环境上。与城市工商企业相比,农村地区是信用缺失的重灾区。针对湖南省一些地方的农民信用观念淡薄,信誉差,故意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故意拖欠贷款等问题,湖南省政府在2002年1月份颁布的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农村信用工程”,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构筑“农村信用工程”体系。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分行在关于对湖南省优质信用区域实施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对优良信用地区增加授权、授信额度,加大信贷投

36、入;拓展新的金融工具运用,增加金融融资渠道;改进服务质量,落实对金融优良区各种服务措施。到2011年底,全省创建的“信用乡镇”占乡镇总数的87%,“湖南省金融生态环境检测评价系统”已全面覆盖省内所有市州和90%的县或区。目前农村信用环境存在的问题是:农村个人信用档案尚不健全,记录系统不完善,部分农户、涉农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依然有故意逃债的倾向。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建立系统的农村信用评级机构,导致金融机构对农户和涉农企业的信用信息掌握不充分。(四)缺乏必要的农村金融扶贫激励约束机制不管是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有限性还是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均与金融业的“嫌贫爱富”有直接联系。金融资源往往依照市场规律设计,由于

37、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内在要求,使得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很难吸引到金融机构。而且政府也没有为支农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降低税率或者赋予更大的利率自主定价权,即没有出台科学的激励机制,使得支农金融机构没有动力增加信贷投放量和开发新的农村金融产品。与此同时,湖南省虽然早在2008年开办了以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为宗旨的小额信贷公司,此后又公布了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一些指导性文件,小额信贷公司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但是目前部分小贷公司出现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即便是在银监会做出严禁信托公司与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进行业务合作的通知后,小额信贷公

38、司仍然在与信托公司合作。而政府并没有提供有力的约束机制控制农村金融组织谋取过高利润的行为。五、提高湖南省金融精准扶贫对策(一)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信用环境首先,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引导。进行强化规划第一就是要充分调查农村的金融基础硬件的建立情况,特别是需要了解贫困地区的人民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充分建立健全相关金融扶贫服务站,进行金融机构的相关责任分权。第二,加强对于相关资源的整合。进行金融扶贫服务站、网商平台等等的整合,尽全力让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让金融服务得到扩展,尽全力让贫困农民可以及时的得到信贷服务、低成本、快速便捷的进行欠款的存取、转账和查询服务。最后,加大相应的宣传。进行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39、建立的目标就是让我国的贫困户们充分享受到金融服务的方便,感受到精准扶贫的福利和幸福感。所以,在进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全部的贫困农民愿意去使用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这样的话农民的信誉度就会得到改善,从而得到记录,其贫困人民的信誉度就会越来越清楚规范,从而让贫困农村的整体信用环境得到改进。(二)将金融资源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进行金融扶贫的核心就是从“输血”到“造血”的改变,所谓“造血”就是通过金融资源带领贫困人群到相关产业中进行工作发展,做到“扶贫资金跟着扶贫对象走、扶贫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的相关目标。首先,进行传统的“直接帮扶”、“委托帮扶”等方法

40、,把相应的金融资源和该地区已经有开始发展的贫困人群进行连接,例如把一些小额度的扶贫贷款接到当地的养殖、种植和手工艺的产业中,协助和引领相关农民设定相应的现收入目标。第二,建立和创新相应的金融扶贫信贷规则,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例如,湖南省的一些贫困区域进行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农户”、“公司+贫困农户”等等的合作方法,可以间接的促进贫困群体开始有了客观的收入,也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了很多贫困农民加入到特色事业的积极性,转变了农民的思维,从“要我脱贫”变成了“我要脱贫”,这样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各个省市中。最后,增强金融帮扶的力度,建立新型农村事业。例如湖南省的贫困人群大多及总在山村里,在这些贫困地区

41、的自然环境是非常优越的,这样的环境是城市人民向往的地方,所以政府可以进行资金的支持在这些地区建立相应的家庭农场、旅馆和游玩设施,也可以加入相应的民族工艺制品,建立我国的文化生态乡村旅游产业,促进更多的贫困人民脱贫致富。(三)深化机制建设凝聚金融扶贫开发合力实施金融扶贫政策的首要工作就是完善其制度的短处。第一,要建立相应的社会治理制度,先要在市级、县级和区级建立相应的金融扶贫小组,并且做好和市、县、区的沟通,让其可以顺利地进行金融扶贫的工作;还可以在各个乡镇建立金融扶贫服务工作站,充分协商相应的村级组织的力量,可以对村里相关有威信的人进行金融扶贫服务站站长的任命,建立相应的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村

42、里的干部缘、亲缘等管理优点,和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协商,分好贫困地区的信用等级、进行贷款发放等等的工作;然后充分进行宣传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使用农村熟人的治理方案,公共协调把金融机构的风险降到最低、提升我国的精准扶贫的精准度,利用其基层的团结凝聚力把各个方面的利益发挥到最大。第二,创建政策引领机制。金融机构进行相关的金融扶贫的过程中,金融服务站的建设、小额信贷的发放和利用金融创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人群参加到精准扶贫当中,这些等等的措施都需要政府制度的领导。另外,还需要协同各个政策之间的联系,制定的金融扶贫策略离不开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相互结合,只有充分联系调动起来才可以把金融资源和产业的发展

43、充分的融合。第三,设立相关的激励补偿制度。如果要增加金融机构对于扶贫的参与度,首先就需要各个地方政府对参与扶贫的信贷贷款数量进行相应的奖励基金和财政贴息,还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其信贷风险补偿制度,增加风险补偿的范围,确认金融扶贫可以持续的进行下去,为我国的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协助。(四)创新发展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和服务把金融扶贫政策和服务对象连接起来的是金融产品和服务,所以面对贫困人群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要有创新性和灵活性多样化的特性,所以对于扶贫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要进行创新。在贫困区域的银行点和各种金融服务机构需要针对贫困地区中不同群体、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首先,要提升融资担保平台公

44、司和银行类型的金融机构的合作协调能力,需要他们一齐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创新,给贫困区域的中小企业和贫困群体进行贷款的发放,融资担保平台进行风险预估,并且进行歇息模式的支撑。第二,促进各个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特别是农业的保险范围和保险的合作尤为重要,提升我国的贫困人群的风险承担力,改善贫困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让金融扶贫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最后,扩大贫困地区的融资渠道。不仅仅使用银行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的分发,还可以进行风险投资、信托投资等等的金融机构的一并使用,也可以进行设立一些有稳定的收入的金融产品或者众筹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上的资产到贫困区域进行投资,投资到相应的有潜力的产业中

45、,带领贫困人民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1Burgess,R.and Pande R. Do Rural Banks Matter? Evidence from the Indian Social Banking ExperimentJ.CMPO Working Paper Series No.04-104,20132Geda,A.,Shimeles ,A. and Zerfu,D. Finance and poverty in EthiopiaJ. Research Paper No51,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20163Hongyi Li, Lyn Squire and Hengfu Zou. Explaining Inter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variations in Income InequalityJ.The Economic Journal, 108 (January), 26-43, 20104Barr,M.S. Microfinance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J.Michigan Journal of I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