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二_第1页
敬业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二_第2页
敬业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二_第3页
敬业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二_第4页
敬业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敬业一、什么是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敬,有两层意思,一是尊重,有礼貌地对待;二是谨慎,不怠慢。业,指工作岗位。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 HYPERLINK /view/120670.htm t _blank 态度。敬业的意思就是克尽职守,它大致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敬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引以为豪;二是深入钻研探讨,力求精益求精。左传中说“有事无业,事则不经”; HYPERLINK /view/2770.htm t _blank 韩非子喻老中认为“敬业”就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所谓“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宋代 HYPERLINK /view/126

2、2.htm t _blank 朱熹认为,“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敬业,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才干,体现着一个人对社会、对集体、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实际上(或者从本质上说)敬业体现着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和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的态度。因此,敬业既是社会检验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又是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荀子说:“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一个人只有敬重自己的事业,才能热爱工作,开拓前进,取得成功。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漫不经心,必定导致事业的失败。敬业需要专

3、心、细心、诚心。专心,就是专心致志地从事工作。南宋朱熹在谈到何谓“敬业”时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一个人如果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是“见异思迁”,不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其结果,常常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不利于己,亦不利于民。细心,就是要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明代学者胡居仁认为,粗心是对事业的不敬,他说:“心粗最害事。心粗者,敬未至也。”诚心,就是要诚心实意地做工作。有位学者曾说过:“敬业需要注意两件事:即已着手之工作必须完成,已接受之事务必诚实为之。”汉书张敞传上记载着张敞敬业的一个故事:张敞做京兆尹(当时京城的最高官吏)将要去职的前几天,叫手下一个小吏去办理案件。

4、这个小吏硬是拖延不办,并且私自回家了。家人劝他不要这样,他答曰:“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意思是说,张敞他只有五天的待头了,还办什么案子呢?张敞知道后,惩处了这个小吏,亲自办了这桩案子,才离职而去。这种“站好最后一班岗”的精神,就是古人倡导的敬业精神。为什么要敬业?一是无数仁人志士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在我国古代,许多仁人志士敬业尽责的故事广为流传。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王猛为相,临终不忘国事”雷锋在日记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要

5、发挥最大的潜能,做出最大的贡献!二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英国作家麦克劳德布雷迪写的一本书,书名叫敬业: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精神。三是广大机关干部的立身之本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敬业的人和不敬业的人特点明显不同:敬业的人做事踏实,心里宁静,不会好高骛远,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在恰当的时候能够委以重任。不敬业的人恰恰相反,做事浮躁,这山望着那山高,办事拖沓,缺乏责任感,也往往缺乏自信,因此难以委以重任。只有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会为社会、为企业作出贡献。也只有敬业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材,希望所在!作

6、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只要你能调动起自己全部的热情,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出色、更高效、更精妙,你的敬业精神就必定会为你带来更多的声誉。麦克劳德布雷迪的敬业: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精神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一个人被周围的人称之为“敬业的人”时,也就等于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受敬重的人,同时,他也就拥有了一个人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财富敬业的口碑。凭着这个好“口碑”,他将会拥有更加美好的职业前景。“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这句话对于职场中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警示!敬业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益于单位、有益于领导,但最终的受益者却是自己。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

7、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不敬业”成为一种习惯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给你的集体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是对你个人来说,却是致命的,它可以毁掉你的一生。诚实及敬业的名声是人生的最大财富。马理有著名的“两个至高无上”,就是“把工作看得至高无上;把残联的声誉看的至高无上”。因此,敬业是我们广大机关干部的立身之本!怎样才能做到敬业?首先要端正态度。敬业是一种态度。工作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段重要历程。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他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又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成就。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人生”。实际上,即便

8、是平凡的职业,普通的岗位,往往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会。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就职演讲时曾说过“不要问美国为我们做了什么?而要问,我们为自己的国家做了什么?”是的,引用他的话说:不要问单位为我们做了什么?而要问,我们为自己的单位做了什么?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当我们接到领导交办工作的时候,是讨价还价能推就推,还是尽职尽责努力完成不讲任何理由?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当我们自觉晋级升迁没有达到期望值的时候,是牢骚满腹怨天忧人,还是自我反省加倍努力厚积而薄发?有句话说的好:只要你依然是某一机构的一部分,就不要诽谤它,不要伤害它轻视自己所就职的机构

9、就等于轻视你自己。如果因为看到缺点就大肆抱怨,不顾大局,不讲团结,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抱怨环境、不思改善的习惯,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所以请大家永远记住:“成功的人一定爱岗敬业,失败的人始终在寻找客观理由”。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叫自动自发(willingness)。它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商业思想的完美集合,涵盖了勤奋、敬业、忠诚、自信等内容。是一本所有公务员、公司职员的必读书。当中第一个“自”应该是自觉。只有自觉,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创新的思维、不懈的努力、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才会认为这些事情我该做。第二个“自”体现在主动和发自内心。只有主动和发自内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全方位地付出,才能尽

10、职尽责、无怨无悔,才能超常规跨越式地完成各项任务,才能促进事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才能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本书旨在使人明白:敬业是员工提升自我的关键素养;敬业是实现员工与团队双赢的最佳路径;敬业是硬道理!其次是树立精神。敬业是一种精神。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而要把这种意愿变成现实,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在自己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有句话说得好:“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不管你正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把自己眼前的工作当回事。如果认为自己的工作无足轻重,并对它投以“冷淡”的目光,那么,即便你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11、,你也不会取得任何真正的成就。一个人如果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的话,那他怎么能意识到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呢?他又怎么能看到工资背后可能获得的成长机会呢?他更不会意识到这些做法对自身的未来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有一篇文章,题目叫致加西亚的信。正常送信本是一个简单不过的工作,但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主人公罗文中尉的忠诚和敬业显示出了他的难能可贵。作者试图通过罗文中尉身上所展现的忠诚信念和敬业精神,来向我们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忠诚与敬业不仅仅有益单位和领导,最大的受益者是员工本人,是整个社会。它是实现单位发展和个人发展双赢的真谛。第三要提升境界。敬业是一种境界。有句哲语:思想有

12、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我们将敬业当作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懒惰,多一些上进心;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感恩、努力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取得岗位上的竞争优势。历史上鞠躬尽瘁的仁人志士比比皆是,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被视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大智大勇的代表。东汉末,刘备三顾茅庐,从襄樊隆中请出诸葛亮为其军师。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之中蜀国国小人少,实力较弱,诸葛亮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吴蜀联盟,使蜀国得以全力对付魏国。对内,诸葛亮充实国家力量,安定

13、人民生活;注意选拔人才,任人为贤;赏罚分明;虚心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严格要求各级官吏,惩办贪污不法行为,以树立官员廉洁奉公的风气。诸葛亮一生不辞辛苦,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实现了他后出师表中所说的:“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四要营造氛围。敬业也需要氛围。敬业氛围的营造,我认为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领导,另一方面来自于个人。来自领导的就是领导要倡导一种好的风气:让干事的人有市场,不吃亏,得实惠;决不会让 “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现象在单位出现。来自于个人的就是敬业的人自己能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不被闲言碎语所左右。如何顶住闲言碎语,我不想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想给大家讲个故事

14、:一名70岁的老者带着12岁的孙子,用一头驴子驮着货物去卖。货卖完后,孙子骑驴回,老者随其后。路人见之,愤起怒来:“这孩子,太不懂事了,怎么可以让老人走着呢?”在责骂声中,老者与孙子换了个位置:老者骑驴,孙子步行。路人见之,多不高兴:“这老者,太不像话了,怎么忍心让孩子走着呢?”老者听到责骂,忙将孩子拉上驴背。路人又见之,捶胸顿足:“这该死的一老一少哟,好狠心啊!你们怎么那么残忍呢?一个小小的驴子,怎么经得住造孽哟,造孽!”老者和孩子听到责骂,急忙下驴,牵着驴走。路人观之,则捧腹大笑:“这一老一小,皆是呆子,牵头现成的驴子却不知道骑它。”老者和孩子无所适从。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问题,不论是一个平常

15、百姓,还是一个不平常的干部,只要你想干事,干成事,就必须有点胆量,不被闲言碎语所左右。否则,你就会无所适从,无所作为。实践证明闲言碎语是扼杀人敬业精神的一剂毒药。一支乐队,需要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否则难以呈现出余音绕梁的华章;一枝玫瑰,需要根茎的无私奉献,否则难以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一座桥梁,需要桥墩的支撑,否则难以负载千车万人的穿梭;而一个单位的蓬勃发展,同样需要每一位同志的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需要每个同志的爱岗敬业。爱岗敬业不只是在枪林弹雨中的辉煌,不只是在紧急危难时的高扬,它更应该是一种默默的奉献,一种高尚的理念,一种强劲的精神力量。再过十年、二十年,当我们回首往事,就会为自己为之奋斗

16、的事业,终生追求的敬业奉献精神,感到无比自豪,感到无尚荣光二、古代典籍关于敬业的论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言者简介:周易:出自易经。易经在商朝时叫归藏易,在夏朝时期产生了连山易,在周朝时期产生了周易。连山易是中国最早的易经书,由伏羲氏所创。由于时间的原因,归藏易和连山易已失传,只剩下周易。 HYPERLINK /view/4102.htm t _blank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

17、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 HYPERLINK /subview/267188/5094950.htm t _blank 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周易一书,并非仅仅为 HYPERLINK /subview/22925/5063616.htm t _blank 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写修身。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处世即不正。人若生病,事业亦必荒废。周易与其说占卜人事,不如说是记录人体内的各种病症。易经的存在,是互补了黄帝内经人体经络病症。人体经络运行不正,就要有是非灾厄。关于“周”的解释:东汉 HYPERLINK /view/34623.htm t _blank

18、 郑玄 HYPERLINK /view/5154867.htm t _blank 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 HYPERLINK /view/74662.htm t _blank 孔颖达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言者简介:中庸, HYPERLINK /view/51931.htm t _blank 儒家的 HYPERLINK /subview/10153/9779186

19、.htm t _blank 道德标准之一。中庸重点在中、庸二字:中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强调待人接物 HYPERLINK /view/106321.htm t _blank 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作者是谁尚无定论,一说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载于另一说是秦代或汉代的学者所作。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

20、;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言者简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 HYPERLINK /view/817022.htm t _blank 河阳(今河南省 HYPERLINK /view/141104.htm t _blank 孟州市)人,郡望河北 HYPERLINK /view/6090.htm t _blank 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 HYPERLINK /view/66893.htm t _blank 文学家、 HYPERLINK /subview/26607/5122142.htm t _blank 哲学家、 HYPERL

21、INK /view/67073.htm t _blank 思想家,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因 HYPERLINK /view/1072.htm t _blank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尊他为“ HYPERLINK /view/3082.htm t _blank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HYPERLINK /view/2521.htm t _blank 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 HYPERLINK /view/3732611.htm t _blank 韩昌黎集。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

22、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言者简介: HYPERLINK /view/2776.htm t _blank 荀子是 HYPERLINK /view/20236.htm t _blank 战国末年著名 HYPERLINK /view/11056.htm t _blank 唯物主义思想家 HYPERLINK /view/96212.htm t _blank 荀况的著作。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 HYPERLINK /subview/202

23、36/5138173.htm t _blank 战国末期 HYPERLINK /view/138898.htm t _blank 赵国人,著名 HYPERLINK /view/67073.htm t _blank 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HYPERLINK /view/51931.htm t _blank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 HYPERLINK /view/73455.htm t _blank 荀卿”。 HYPERLINK /view/20338.htm t _blank 西汉时因避 HYPERLINK /view/33660.htm t _blank 汉宣帝刘询 HYPERLIN

24、K /view/270096.htm t _blank 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荀子对 HYPERLINK /view/40289.htm t _blank 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 HYPERLINK /view/546999.htm t _blank 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 HYPERLINK /subview/2655/4905061.htm t _blank 孟子的 HYPERLINK /view/762951.htm t _blank 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 HYPERLINK

25、 /view/51931.htm t _blank 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言者简介: HYPERLINK /view/33578.htm t _blank 王之涣( HYPERLINK /view/5579002.htm t _blank 688年742年),是 HYPERLINK /view/696433.htm t _blank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绛州(今山西 HYPERLINK /view/417091.htm t _blank 新绛县)人。现存

26、生平资料不多,“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现存作品六首(全唐诗)。 HYPERLINK /view/2003.htm t _blank 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HYPERLINK /subview/53648/5356369.htm t _blank 玉门关。”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言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27、),名况,字卿, HYPERLINK /subview/20236/5138173.htm t _blank 战国末期 HYPERLINK /view/138898.htm t _blank 赵国人,著名 HYPERLINK /view/67073.htm t _blank 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HYPERLINK /view/51931.htm t _blank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 HYPERLINK /view/73455.htm t _blank 荀卿”。劝学是其主张后天改造个性的代表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言

28、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 HYPERLINK /view/17592.htm t _blank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 HYPERLINK /view/2133.htm t _blank 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 HYPERLINK /view/2159989.htm t _blank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 HYPERLINK /view/22649.htm t _blank 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HYPERLINK /view/916950.htm t _blank 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

29、草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 HYPERLINK /view/546805.htm t _blank 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对 HYPERLINK /view/5578.htm t _blank 中国文学和 HYPERLINK /view/53601.htm t _blank 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存诗1500首左右,大多集于 HYPERLINK /view/522409.htm t _blank 杜工部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言者简介:汉乐府原来是 HYPERLINK /subview/1716

30、3/11853616.htm t _blank 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汉乐府是继 HYPERLINK /view/4976.htm t _blank 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于诗经(诗经亦是现实主义),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 HYPERLINK /view/1508993.htm t _blank 杂言渐趋

31、向 HYPERLINK /view/6461031.htm t _blank 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 HYPERLINK /view/1267126.htm t _blank 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 HYPERLINK /view/5020440.htm t _blank 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其与诗经、 HYPERLINK /view/14449.htm t _blank 楚辞可鼎足而立。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

32、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言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HYPERLINK /view/55084.htm t _blank 浔阳 HYPERLINK /view/335607.htm t _blank 柴桑人。 HYPERLINK /view/23932.htm t _blank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 HYPERLINK /view/1207409.

33、htm t _blank 陶渊明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言者简介:增广贤文是中国 HYPERLINK /view/72677.htm t _blank 明代编写的道家儿童 HYPERLINK /view/666288.htm t _blank 启蒙书目。又名 HYPERLINK /view/1468242.htm t _blank 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集结了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不详。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一是

34、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也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HYPERLINK /view/1869538.htm t _blank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译: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言者简介: HYPERLINK /view/9213.htm t _blank 论语:记载 HYPERLINK /subview/2176/5070682.htm t

35、 _blank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 HYPERLINK /view/76994.htm t _blank 语录体 HYPERLINK /view/10988918.htm t _blank 散文集,成书于 HYPERLINK /view/27145.htm t _blank 春秋时期。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 HYPERLINK /subview/2176/5070682.htm t _blank 孔子的思想。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全书共20篇、492章,南宋时, HYPERLINK

36、/subview/1262/14138739.htm t _blank 朱熹将它与 HYPERLINK /view/2655.htm t _blank 孟子 HYPERLINK /view/4410.htm t _blank 大学 HYPERLINK /view/4111.htm t _blank 中庸合为“ HYPERLINK /view/49382.htm t _blank 四书”。 其为人也, HYPERLINK /view/142851.htm t _blank 发愤忘食, HYPERLINK /view/242038.htm t _blank 乐以忘忧, HYPERLINK /vie

37、w/287734.htm t _blank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安其居,乐其业。论语2、古代经典敬业故事故事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选自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原文: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

38、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今译:当帝尧的时候,滔滔的洪水,漫无

39、边际地包围了山岳、丘陵,老百姓愁苦不堪。尧征求能治水患的人,群臣、四岳都说鲧可以。尧说:“鲧是个违背上命、败坏同族的人,不可用。”四岳说:“这一辈人中没有比鲧更贤能的了,希望帝君试试。”于是尧采纳了四岳的意见,用鲧治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之患仍没有解除,治水无功。于是帝尧就再设法寻求人才,得到了舜。舜被提拔重用,代理执行天子的职务,巡行视察各地。于巡行中发现鲧治水太不像话,就在羽山诛杀了鲧。天下的人都认为舜杀鲧是对的。这时舜选拔了鲧的儿子禹,任命他继续从事鲧的治水事业。尧去世后,帝舜问四岳说:“有能够很好地完成尧的事业、可以担任官职的人吗?”都说:“如果让伯禹做司空,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尧的功业。”

40、帝舜说:“啊!对!”因此就任命禹说:“你去平定水土,要好好地干啊!”禹下拜叩头,推让给契、后稷、皋陶等人。舜说:“还是你去担负起你这一任务吧!”禹的为人,办事敏捷而又勤奋,他的品德不违正道,他仁爱可亲,他讲的话诚实可信,发出来的声音自然地如同音律,动作举止自然地可为法度,乃至重要规范准则都可从他身上得出。他勤勉肃敬,以身作则,成为人们共遵纲纪的榜样。禹于是就和伯益、后稷一起奉帝舜之命,命令诸侯百官征集民夫,展开平治水土工作。随着山势树立标识,确定那些高山大川的走向。禹伤痛父亲鲧治水无功被杀,因此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经过自己家门也不敢进。自己吃穿都很简朴,但对祖先神明的祭祀却很丰厚尽礼。自己居

41、住的房屋很简陋,但不惜耗资于修渠挖沟等水利工程。他赶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泞的路坐橇,走山路用屐底有齿的檋。经常随身离不开的东西,就是测量工具划定图式的圆规和方矩,一年四季都带着它们,用以开拓九州,辟通九州道路,修筑九州湖泽堤障,度量九州山岳脉络。同时叫伯益发放稻种,教百姓在卑湿的地方种植。叫后稷在百姓难于得到食物时发给食物。对缺粮的地方,便从有余粮的地方予以调剂,使各诸侯相对均衡都能过得下去。禹又巡视各地所特有的物产以定其贡赋,和各地山川的便利情况。导读: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传说,但不是神话,可信度很高。在古代典籍中多有提起。庄子天下中说:“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岛也,名山三百,支

42、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槀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劳天下也如此”;韩非子五蠹中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孟子滕文公上中说:“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从这些典籍中可以看出,对禹的评价几乎是一致的,都赞扬了禹的公而忘私、以身作则、勤奋不懈的优良品质。特别是禹的敬业精神,至今仍然对我们具有榜样作用。他为了治水,长年劳苦,以至于大腿上没有白肉,小腿上的毛都被磨光了。尤其是孟子说他“三过其门而不入”的话,被

43、人改为“三过家门而不入”而广为传颂。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奉献、敬业、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至今全国不少地方都有禹王庙,大禹作为民族英雄世代接受人们的敬仰和祭祀。李白在公无渡河中赞扬他说“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白居易在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中说“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则表达了希望大禹重生来作唐代的水官以治理水患的美好愿望。故事二: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原文:太行(hng)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n)。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chng)山北之塞(s),出入之迂(y)也。聚室

44、而谋曰:“吾与汝(r)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cng)不能损魁(ku)父(f)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h dn)者三夫,叩(ku)石垦壤,箕畚(j b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ng)妻有遗男,始龀(ch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q,弯弯曲曲的意思,而q只用于歌曲)智叟(su)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hu)。以残年余力,曾(cng)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h),曾(cng)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45、;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su)亡(w)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朔(shu)东,一厝雍(yng)南。自此,冀(j)之南,汉之阴,无陇(lng)断焉。今译: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有一位叫 HYPERLINK /view/541699.htm t _blank 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交通不便,进进出出都要绕远路,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

46、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我们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凿石挖掘泥土用簸箕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没有父亲的儿子,刚刚换牙,跳着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河湾上一位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并制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剩下的力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损坏,又能把这两座大山上的土石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

47、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加大增高,愁什么山挖不平?”聪明的老头没有话来回答。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不停地挖下去,将这件事告诉了天帝。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从此,冀州的南部,(到)汉水南岸,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导读:列子汤问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只要不怕困难,坚持斗争,就定能获得

48、事业上的成功,这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仍有很大的启发。这则寓言一开始简介了“太行、王屋二山“既高且大,位当南北交通要道。老愚公“面山而居”,出入不便,需要绕山而行,这就揭示了人和山的矛盾,即愚公移山的原因。愚公已是“年且九十”的老翁了,要去移“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是有很大困难的,但他坚决要化移山的强烈愿望为移山的实际行动,于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毕力”,显示了愚公移山的斗志之坚;“指通”,说明了愚公移山的信心百倍,在这里初步表现了愚公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愚公的倡议,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杂然相许”,可以想见到全家人的欢腾情绪。而“其妻献疑

49、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这里的“疑”,不能说没有道理。小山尚且不能移掉,又何况乎大山?此一“疑”,实际上摆出了主观方面的困难,从由彼及此的推想上让人们感知移山的确不易;即使能把两座大山移掉,哪有地方来安置大量的土石呢?此二“疑”,实际上是提出了困难的客观原因,从退一步的考虑上让人们觉得移山的十分艰巨。承认这些困难,并非是被困难吓倒了,而是为了克服困难,使移山的理想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要解决人和山的矛盾,必须要有切实的移山措施。针对愚公妻子的所“疑”,大家献计献策,“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这表明愚公移山有着群众基础,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出现了“叩石垦

50、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的场面,连邻居孀妇的七八岁的孤儿也投入到移山的行列中来。紧接着上面的叙述,文章中插入了愚公和智叟二人的对话,蕴含着寓言所特具的哲理,颇能发人深省。“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智叟的“笑”,是对愚公移山不屑一顾的轻蔑情态;智叟的“止”,是对愚公移山不以为然而进行粗暴的干涉。这个自以为多智的老头子,在他的眼里,愚公能移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所以脱口而出,给愚公泼冷水。智叟讥笑愚公笨拙,所持理由与愚公的妻子相同,便两者态度迥异,一个是自视其高,加以阻挠,一个是提疑问,目的是为解决问题。智叟,智于其表,愚在其中,因此愚公对智叟

51、的冷嘲热讽,先报之以一声长叹,表示遗憾想不到智叟竟是这样的木然无知,接着,针锋相对地进行驳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出语尖锐犀利,毕露锋瓦。这段话含有很大的思想空量,阐述了“有限”和“无限”的朴素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表现了愚公迎难而上的精神。智叟只看到愚公的“残年余力”及山高难以削平的一面,而看不到人类延续不断及山不会增高的一面,所以堪称“固不可彻”,比起愚公的目光来实是短浅。愚公藐视大山,敢于移山,知难而进,坚韧不拔,是因为他看到了人的作用,通过努力,事物是能够转化的。由此可

52、见愚公形愚而实智。文章篇末以移山取得了最后胜利,矛盾获得了解决,作为故事的结局,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由于古代生产力和自然科学不发达的缘故,往往幻想着能有超人力量来帮助人们移山填海,征服大自然,所以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写“操蛇之神”听说愚公要永不停息地挖山而害怕起来,将此事告诉了“天帝”,“帝感其诚”,就派遣了两个大力士把两座大山背走了。这显然是神话,在客观理实中是不存在的,但却反映了当时人们有“人定胜天”的强烈愿望,和变革大自然的雄伟气魄,也反映了作者对作品中所阐述的哲理思想的坚信,以神话的形式给予了肯定。寄未来理想的实现于神话,寓哲理思想于想象,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让人们在精神是

53、得到鼓舞,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故事三:西门豹治邺(选自战国策魏策四)原文: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今 HYPERLINK /view/4112.htm t _blank 河北省 HYPERLINK /view/70490.htm t _blank 临漳县西,河南 HYPERLINK /view/114030.htm t _blank 安阳市北)令。豹往到 HYPERLINK /view/112974.htm t _blank 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渐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yun)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

54、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zng)绮縠(h)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t)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 HYPERLINK /view/43372.htm t _blank 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

55、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 HYPERLINK /view/29373.htm t _blank 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

56、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立,而 HYPERLINK /view/707514.htm t _blank 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

57、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长吏终听置之。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今译: HYPERLINK /subview/147771/9339522.htm t _blank 魏斯当 HYPERLINK /view/1583467.htm t _blank 诸侯王的时候,西门豹出任邺(今 HYPERLINK /view/4112.htm t _blank 河北省 HYPERLINK /view/70490.htm t _blank 临漳县西,河南 HYPERLINK /view/114030.htm t _blank 安阳市北)令。他到邺县

58、,会集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问他们有关老百姓痛苦的事情。这些人说:“苦于给河伯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本地民穷财尽。”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回答说:“邺县的三老、廷掾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收取的这笔钱有几百万,他们只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妇,而和祝巫一同分那剩余的钱拿回家去。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女巫巡查看到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说这女子合适作河伯的媳妇。马上下聘礼娶去。给她洗澡洗头,给她做新的丝绸花衣,让她独自居住并沐浴斋戒;并为此在河边上给她做好供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的绸帐,这个女子就住在那里面,给她备办牛肉酒食。这样经过十几天,大家又一起装饰点缀好那

59、个像嫁女儿一样的床铺枕席,让这个女子坐在上面,然后把它浮到河中。起初在水面上漂浮着,漂了几十里便沉没了。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心大巫祝替河伯娶她们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也因为这个缘故,城里越来越空荡无人,以致更加贫困,这种情况从开始以来已经很长久了。老百姓中间流传的俗语有假如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说法。”西门豹说:“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边去送新娘,有幸也请你们来告诉我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这些人都说:“是。”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到河边与长老相会。三老、官员、有钱有势的人、地方上的父老也都会集在此,看

60、热闹来的老百姓也有二三千人。那个女巫是个老婆子,已经七十多岁。跟着来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丝绸的单衣,站在老巫婆的后面。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亮不漂亮。”人们马上扶着这个女子出了帷帐,走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看了看这个女子,回头对三老、巫祝、父老们说:“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送她去。”就叫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把她抛到河中。过了一会儿,说:“巫婆为什么去这么久?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又过了一会儿,说:“这个弟子为什么也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她们!”又抛一个弟子到河中。总共抛了三个弟子。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