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内在精神审美_第1页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内在精神审美_第2页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内在精神审美_第3页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内在精神审美_第4页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内在精神审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内在精神审美【摘要】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 , 主张通过“反求诸己”、“不假外求”的内在的自我超越, 来实现精神的自由境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 就是中国古人实现内在超越的场所 , 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以“隐”、“游”、“乐”为特征的内在超越精神。【关健词】古典; 园林艺术 ; 内在超越 ; “隐”“游”“乐” ; 隐逸文化【正文】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 , 它没有西方那种灵魂与肉体相分离 , 精神与物质相对立的二元论, 人的存在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 是形神合一、身心合一的整体存在。因此, 中国哲学主张通过“反求诸己”、“不假外求”的内在的自我

2、超越, 来实现精神的自由境界, 而不像西方那样主张彼岸世界的外在超越。如果说西方宗教建筑是西方人实现彼岸世界的外在超越的场所的话, 那么园林 , 就是中国古人实现内在超越的场所。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并驾齐驱, 或说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艺术, 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以“隐”、“游”、“乐”为特征的内在超越精神。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隐”精神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生发与勃兴, 与中国古代文人的隐逸精神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园林出现很早, 但园林通过不断提高其艺术审美性而最终提升至园林艺术 , 则发生在魏晋以后, 至宋明时期园林艺术真正走向成熟。 , 文人园林的诞生, 是园林经过提升艺术境界的过

3、程而成为“园林艺术”的标志。而文人园林在魏晋时期的生发与勃兴, 则是汉魏六朝文人士大夫中流行的隐逸文化推波助澜而成。古代文人士大夫从隐和向隐, 是被动的因素使然。儒家的人生理想可归纳为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说”从“内圣”走向“外王”是最完满的人生模式。然而, 如果治国、平天下的“外王”理想由于现实政治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得以实现, 就只好退而求其次, 退出官场 , 洁身自好 , 做好“内圣”的修身功夫。魏晋时期 , 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群雄争霸的乱世。抱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报国无门 , 又不愿与政统同流合污, 被迫选择从隐 , 这种选择是被动的

4、、无奈的。但隐于园林 , 由此促成园林艺术的生发与勃兴, 则主要是文人士大夫解决“仕”、“隐”矛盾的主动选择。社会政治现实的黑暗迫使文人士大夫选择“隐”的生活方式. 向往置身于自然山水、郊野田园之中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然而, 绝大多数的文人从隐羡隐, 却并不是真正隐于山野, 而是隐于园林。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游”精神先秦时期的士君子以“游”为乐。先秦士君子之游, 有三种形态: 一是代表一种宽松和悦的生活方式。二是借着出游, 摆脱心理优烦的纠缠. 宣泄自己的烦郁。三是指士君子远游以求道的游学、游道。如果说“朝隐”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解决“仕”“隐”矛盾所做出的人生选择 , 并在园林中得以落实的话,

5、那么相应地, “心游”也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解决“居”“游”矛盾所做出的人生选择, 其亦在园林中得以落实。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常常通过一系列别具匠心的造景手法 , 调动游者的视觉、听觉感受 , 并通过点景、引景、对景、动观、静观等手法 . 引起游者的共鸣,使人虽面临咫尺山水, 亦如里身林泉山野之中 , 天高海阔之胸襟油然而生, 这就是园林之中的“游”“心游”。如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网师园 , 吴江同里退思园等等, 多是文人官场失惫或告老还乡后隐居乡间所建, 自有一种远离官场浊暗、摆脱世俗烦嚣的怡然自得之意 , 即是文人“心游”之所。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修心养性方式, 以静观、静思、静修为主,

6、然身虽静 ,而神思却如逍遥于天地之间 , 畅然自乐 , 由此达到一个自由的精神境界, 这便是园林之中的“心游”、“神游”。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乐”精神中国古代文人的双重矛盾性格特征很明显, 如上所说的“仕”与“隐”的矛盾 , “居”与“游”的矛盾. 贯穿于文人士大夫的一生。虽然人生面临着种种矛盾与选择 , 很多时候欲出仕而不得, 欲远游而不能文人亦不会郁郁不乐、怨天尤人,相反能自我调适、自得其乐 , 实现内心的自我超越 , 走向精神自由的境界。这就是中国古代文人“乐”的精神。“乐”的精神在古典建筑艺术中有独特的表现形式。首先 , 它是居住环境中“正式的生活空间与非正式的生活空间的并存。布局严谨

7、的建筑与设计自然的园林并驾齐驱这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一个独特的现象。建筑务求整齐划一、中规中矩的礼仪纲纪. 而园林则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趣。这似乎是矛盾的 , 而事实上这正是中国古人的生活艺术。在正式的社会生活中 , 人们表现出一名儒者的节制和谨慎, 而在非正式的居家生活中 , 人们则表现一名道者的逍遥与任性。生活的两面性恰如其分地体现为居住环境的矛盾性这恰恰是儒道互补、忧乐圆融精神的体现。汉宝德先生认为 : “我们的居住理想中包括了后花园 , 这里不需要均衡、对称、礼典、规条, 而表现出任何文化所没有的任性的特质。正是这个灵活自如的“后花园” , 调和了中国古人生活中过分理性和节制的

8、情绪, 使其人生体现出悠然自得的情趣, 由此获得自我心态的调适和人生矛盾的平衡和消解。居住空间的矛盾性正是儒道互补的“乐感文化”的体现。其次 , 它是园林空间的现世主义乐生情感。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较多的建筑物 , 亭、台、楼、阁、厅、堂、廊、榭应有尽有。以建筑构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技法之一。建筑物除了有联景、点景的功能外 . 最主要的功能是为了游观赏玩而设, 中国古代文人的活动很多是在游赏园林的过程中进行的 , 建筑物则为文人聚集所设, 无亭台廊榭则游而无息, 无厅堂馆阁则聚而无所, 都难以尽兴。可见, 园林中形式众多的建筑物是为着文人的现世生活而设 , 体现的是乐生的情感。然而, 这一种“

9、乐”。并非动物式的享乐主义, 而是后天修养的某种成果。古代文人常常亲自参与园林的经营规划和推敲点评. 将自己的种种情感、志向、惫趣投射在园林景物的塑造之中 , 在创作时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 . 并在观赏时又重温这种满足带来的愉悦, 6, 。园林游赏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生理感受来感染身心、激发情感、修养性情的。中国古典园林以灵巧、淡雅、平和著称。整个园林环境空间呈现出生意盎然的墓调 . 花果缤纷、树影婆婆 , 春华秋实 , 常游常新 , 正反映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机, 使人心境平和、充满希望。再加上建筑物玲珑别致, 色彩淡雅 , 粉墙、黛瓦、栗色的、窗和梁、柱, 掩映在获花绿树丛中 .

10、显得单纯、简洁、宁静、素雅。中国古典园林呈现出既丰富多彩、生机蓬勃 . 又宁静恬淡、清新雅致的整体墓调 , 这是一种极富现世人情味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中和之美”。即使是同属东方园林艺术体系的日本园林 , 虽然与中国古典园林一样采取“亡游”、“神游”的方式. 但也缺乏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乐生精神。特别是日本园林从镰仓时代开始由真山水向枯山水转化 , 在室盯时代又完成了茶庭露地的园林形式的转变, 其审美意趣更多的体现了闲寂幽玄的“禅”味。 . 枯山水”庭园只有尺寸之地, 只有意象化的山与水, 不是供人在其中流连、游览、赏玩的 , 而是供人(特别是禅僧) 睹物静思、神游天外的。正因为没有蓬勃的花草树木, 从而摆脱了四季的荣衰. 正因为没有真实的流水, 所以摆脱了盈涸和运息。俗世人生难免有生老病死 , 所以是短暂而痛苦的 , 只有摆脱了这一切 , 才能到达永恒的乐土。这就是“枯山水”所要表达的情感. 它深深地渗透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