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检验科ISO15189体系文件3微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_第1页
同济医院检验科ISO15189体系文件3微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_第2页
同济医院检验科ISO15189体系文件3微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_第3页
同济医院检验科ISO15189体系文件3微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_第4页
同济医院检验科ISO15189体系文件3微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微生物组其它操作指导书TJYYJYKWSW/QTZ303第2版标题:微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第3章 第03号第 PAGE 5 页 共 NUMPAGES 5 页1 目的:保证微生物实验室、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卫生,不影响外部环境的安全和卫生。2 适用范围:同济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3 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参照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预防实验室中存在的污染源对实验室、实验人员和环境的污染。3.1 微生物室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3.1.1 感染性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分类3.1.1.1 危险度1级(无或极低地个体和群体危险):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性的

2、微生物。3.1.1.2 危险度2级(个体危险中等,群体危险低):病原体能够对人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实验室暴露也许会引起严重感染,但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且疾病传播的危险度有限。3.1.1.3 危险度3级(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低):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传播,并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表1. 相关微生物危险度评估可能分离到的病原菌危险度评估实验室安全级别可能分离到的病原菌危险度评估实验室安全级别葡萄球菌22气单胞菌属32链球菌属22邻单胞菌属32肠球菌属22假单胞菌属22奈瑟菌属脑膜炎奈

3、瑟菌淋病奈瑟菌3322不动杆菌属22黄杆菌属22产碱杆菌属22莫拉菌22隐球菌22嗜血杆菌22念珠菌22棒状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其它棒状杆菌3222解脲脲原体砂眼衣原体结核分支杆菌232223肠杆菌科 伤寒沙门菌 志贺菌 致病性大肠 其它33322222其他支杆菌弧菌科霍乱弧菌肠炎弧菌2132223.1.1.4 危险度4级(个体和群体的危险均高):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并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传播,对感染一般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3.2 同济医院微生物室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根据我室可能接触的病原菌请况,评估见下表1。3.3 评估结果 实验室安全级别: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4、其中“结核分支杆菌检验”需“三级生物安全”要求,为此应配置级(全排)生物安全柜,见表2。表2. 与微生物危险度等级相对应的生物安全水平、操作和设备危险度等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类型实验室操作安全措施1级基础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基础的教学研究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不需要;开放实验台2级基础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初级卫生服务;诊断、研究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加防护服、生物危害标志开放实验台,此外需生物安全柜用于防护可能生成的气溶胶3级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特殊的诊断、研究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上增加特殊防护服、进入制度、定向气流生物安全柜和/或其他所有实验工作所需的基本设备4级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

5、安全水平危险的病原体研究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上增加气锁入口、出口淋浴、污染物品的特殊处理级生物安全柜/或级生物安全柜并穿正压服、双开门高压灭菌器(穿过墙体)、经过滤的空气4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室设置要求,见表2,其他要求如下。4.1 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4.2 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地面应防滑、无缝隙,不得铺设地毯。4.3 实验台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4.4 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为易于清洁,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台(架)。4.5 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4.6 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

6、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4.7 应设置洗眼装置。4.8 实验室门宜带锁、可自动关闭。4.9 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5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5.1 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5.2 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上述材料的离心操作如果使用密封的离心机转子或安全离心杯,且它们只在生物安全柜中开闭和装载感染性材料,则可在实验室中进行。5.3 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

7、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5.4 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5.5 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5.6 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5.7 尽量减少在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5.8 室内

8、禁止饮食、吸烟、闲谈等非专业活动;养成在室内手不触及口、脸头发及躯体的习惯; 个人物品不允许带入室内。5.9 每次完成工作和离开实验室之前,应用肥皂洗手,接触了传染性菌株,须用消毒剂泡手。5.10 在实验过程中,病人标本(血液、体液)或试剂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清水冲洗。5.11 实验过程中在使用针具等锐器时,尽量小心防止受伤。若被锐器刺破时,应立即脱下手套,尽量挤压伤处,使血流出,然后用碘伏、酒精消毒,必要时进行预防补救措施。5.12 工作人员被细菌培养物污染,应用5%碘酊或者75%酒精等消毒剂清洗;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并向主管负责人报告,进一步采取必要措施。6 无菌技术规程6.1 用接种环分

9、离和移种细菌时,用前用后均需灭菌处理。一般采用火焰灭菌法。6.2 从培养瓶或试管培养物中取标本或移种时,在打开瓶口、管口或关闭前,均要求在火焰上通过2-3次。切不可将含菌材料污染台面和其他物品。6.3 操作中不许说话,以免口中飞沫污染标本。7 环境消毒与安全防护7.1 紫外消毒 操作室每工作日上午工作结束后,打开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如有需要可延长照射时间;无菌室每次使用前后,开启紫外灯照射30分钟。7.2 门窗关严,不与外部空气形成对流,室内禁用电扇,以免造成细菌播散。7.3 抗酸菌检验标本的处理需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避免产生气溶胶感染实验人员,污染外部环境。7.4 室内工作台面及地面每工作日工作结束后,使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溶液擦拭,发生菌液或标本溅落实验台面或地面,立即用10000mg/L有效氯消毒溶液进行消毒处理。7.5 所有来自病人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均应视作传染源,因此在标本的采集、运输过程中,标本容器应完好无泄漏。7.7 实验废弃物的处理,参照: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操作程序。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