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不只是记忆_第1页
业不只是记忆_第2页
业不只是记忆_第3页
业不只是记忆_第4页
业不只是记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业不只是记忆。蓝天:我说的记忆,不是表面意识的记忆,是八识田里的种子。有种从内心深处的迫切感和罪过感,并且对清净非常向往。这样的人,才是真的具有出离心,这个是有深厚的潜在基础的,不是嘴巴里说说,是内心深处的动力,自己不去想要解脱,自己内心深处都会催着自己去解脱。我想您应该理解我的意思,一个人自己觉得自己很清净无罪,并非真的不是罪过深重。业不只是记忆1说:就如来本性,具足云水,何嫌之有?蓝天:如是!清风蓝天,虚合湛体。一中一切中,一有一切有,一无一切无。妙性历然,明明了了。灵觉虚朗,妙含尘沙。说:我本灵山佛子,到哪儿本性不变。蓝天:是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本性如如。在任何时候都不起妄想分别

2、,只是一个灵知现前,依此觉性去生活,则一切无挂碍。拘束自己的是自己的妄想分别,自己的欲望和知见,没有这些覆盖自己的本性,则本来就是灵山佛子。2过去的行为哪去了?Fz3:就是想请老师开示一下应该怎么修心。泰山客:回想一下自己的过去,自己的所想、所行、所为没有一样拿到今天来,即然拿不到今天来,那些行为上哪去了?Fz3:阿弥陀佛泰山客:能说出来吗?到哪去了?3Fz3:根本就没有过?泰山客:那您怎么活过来的呢?想一想就知道怎么修心了。Fz3:知道了,谢谢老师!泰山客:阿弥陀佛!Fz3:生死不过是身体事,心却被身体迷住了。泰山客:来于空性,落于空性,这就是缘起性空。那么您刚才问的问题还需要回答吗?Fz3

3、:不需要了。谢谢老师!4磨炼同修:一切都是磨炼,希望你能通过种种磨炼,支持你。蓝天:磨练是因为自己的心还有坚固的立场,通过磨练看到自己的心不再有固执的立场,然后妙随于不动地。不悟此,则烦恼当烦恼,磨练当磨练。遇境起心去转化,则障碍重重。5一心无矛盾净明:习气在,种子发动,定力自不足,定慧需等持,才能拔业种。同修:打坐时不舒服,就继续坚持,但心很乱。净明:不舒服已经着不舒服上了,对不舒服还很在意,想坚持到好的时候,带着这样的想法,那么自然乱。觉受和想坚持的念都在,实际上这样修是跟自己打仗。6同修:打坐时放下一切,包括不舒服的感觉,对吗?净明:要打内心对这些都不在意了,说放下,也有个放下的想法,有

4、这个想法就是个欲望,还是会挣扎。同修:我修行愿望很大,但家人不太支持,对我影响较大。净明:不支持与支持,也不在意,这样就是真修。因为去的是欲望,不在形式,你真清净了,他们会跟你转。7同修:你让我又进一步运用“无住生心”了,谢谢指教。净明:无住生心是个理,这个理亦不可住,方是真正的一尘不染一念不生,连个真正的看法,也不需有。同修:怎样处理好修行与工作的关系?净明:工作时一心工作就好,想处理好工作和修行的关系,本身就已经在矛盾里了,其实一心无矛盾。8同修:一心时,会落入死寂吗?净明:死寂也是一种想,一种概念,认为是死寂,就死寂了。如果任何见解都不住,那么自然就是活泼。同修:我该怎样去除我的不净之念

5、?净明:想去除亦是念,只是一个欲望而已,知道是欲望的这个知,知道起念的这个知,明明了了,他不是念。9容英:是呀!我该怎么解除我的杂念?净明:想对付和去掉,这个想,本身也是徒劳。但是念起即觉,这个觉,知道有杂念。如果不起想对付的想和想去除的想,那么这个觉,清净明了,保持它,妄想自然就不知不觉的消失了。这个是观照。容英:那该怎么办?净明:不想该怎么办,有个想怎么办,那么还是在欲望中,知道起了杂念的这个知,就是善知识。10同修: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符合法律、规则即可,做到无事于心,是不是这样一种保任方法?净明:这个是的。但是要打内心去掉任何该与不该的取舍分别心。容英:观照什么意思?净明:观照,其实就是

6、看着自己的心,看着自己的念,只是看着。11容英:有时候知道是不该拥有的,可偏偏要去追求。净明:那是习气,自觉不自觉的就起,知道他是惯性,不随它就可以了。fatsiba:为何要一直看着?不看不行吗?净明:不看也可以,知道这个不看的,就是那个看。12常见:您在说观心。我想学习。净明:阿弥陀佛,一起探讨。容英:可有时很难控制。净明:所以要去习气,观心,就是不随它跑,时间长了,习气就淡了。13容英:阿弥陀佛!多谢了!净明:降伏自心,方得真清净。容英:具体点好吗?不明白。净明:降伏就是去掉,自心就是去掉自心坚固的欲望、立场、观念。fatsiba:我也不去知道,但存念不看,这样可以吗?净明:可以存念不看,

7、但是这个知道自己存念不看的这个知,应该在,如果他不在,就是着在不看上了。14同修:人心清净了,了了分明的做事,应该都是高尚的行为,对吗?常见:观心有时起个很肮脏的念头,还经常出现,我很害怕,请教该怎么办?制不住。净明:观心才会出现。是因为翻腾起内心的污染。如果不观心,那么他就在平时控制着你,让你干坏事,你还认为是好事。不要去制约它,只是看着它,它一般翻过几次就消失了,而后打内心清净。15fatsiba:养成净习即可。例如针临眼前,眼就自闭,根本不必经过脑筋。净明:其实本无脑袋的感觉。fatsiba:那是习惯用词,意指不经思惟。常见:同一个念头不断的出现,有时持续几个月。净明:一直出现的念头,这

8、个念很坚固,所谓坚固妄想就是它,你看到它了,不随他走就可以了。16常见:明明知道不该有这样的念。净明:不该有这个看法,也是取舍分别心。常见:恩。fatsiba:您这功夫只能用在坐、卧上,在行住时,又应如何呢?净明:行和住上也是自然体现的。想在行上用什么功、用什么法的这个想,首先是分别心。17容英:很难控制。有什么好方法吗?净明:想控制,就控制不了,不想控制,也没有个不想控制的想法,就控制住了。fatsiba:若走着走着在观心,经过马路时很可能太专注而被撞死,您确定这个方式能用在行住上吗?净明:如果这个知,知道在起妄想,也知道在走路,但是不着在走路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您这样的担忧只能说明您太

9、在乎自己的身体了。18fatsiba:要不然,您说要如何用在行住?净明:有个要如何,时刻注意要如何,把走路的正事给耽误了,所谓走路不是走路了。容英:你是真心修行的吗?经常读经书吗?净明:我是个很普通的人,没有什么修行,再说真修是体现在心上,有没有去欲望和烦恼,读经是修行的一种方式。19容英:是怎么真心修行的?fatsiba:圆觉经您熟不熟?建议一定要去读。净明:以前经常读的,现在发现圆觉实际讲的是去掉自己的知见,但是现在人读后加强自己的知见,反了。20容英:那我该怎么去修行呢?请指教。净明:如果要有个行的话,看看自己的心是不是很安祥,如果经常能安祥,内心没有思想斗争,那么就说明很不错。如果内心

10、充满了人我是非,又不想去改造自己的毛病,总是想找别人的错,而且还整天读经,读经的时候还记恨什么事情,那么就不是真修。21容英:高见,我也在努力。fatsiba:用功的方式,不必然要观心,解脱的重点是要断惑。所以,应该要从贪欲爱习舍弃,这才是正道。若欲薄,心自会淡然,心念就不会妄生,无妄就是灵明妙觉。净明:是的,您说的很中肯,万法归一,都是要体现这个灵妙觉。如果当下知妄而不住妄,这个知本身就是那个觉。所以您提倡的方法,如果直接体现觉性,那么就是本性起观,所谓不二法门。22容英:我求佛保佑我的生意是自私吗?净明:这个自私也不自私,做好生意是为了给社会服务。但是一门心思想着自己发财,不搞好自己的服务

11、态度和质量,那么怎么行?容英:请问皈依后该怎么做?净明:皈依自性,自性是清净心,时刻检查自己内心的动机,就是真皈依。23容英:明白,我会服务好大众的。净明:只要无欺于人,能忍委屈,而不浮躁,那么最后福缘自广。容英:内心的动机怎么解释?净明:内心的动机就是自己的发心、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出发点。如果任何出发点都不固定,那么这样的人,什么都不执着。如果做不到什么都不执着,那么就要检查自己的发心。24容英:阿弥陀佛!你很执着吗?我想知道你的学历?净明:我是个凡夫,当然执着,所以我们一起努力,改造自己的执着的毛病好吗?大学毕业。容英:了不起!净明:一切众生都是佛,单独我是凡夫,如果认为自己超凡出圣,那么

12、我慢心就高了。25净明:我只知性净明体,善护念,让诸念不生,即是本来。fatsiba:这样又有弊了,等于让诸念不生。净明:是的,有个让,就在利弊里。fatsiba:就算无让也不行。念不生,不是刻意令它不生,而是我本无欲,所以不生。净明:赞叹,如是。所以自性本来清净,不是想清净,不是觉得清净。26常见:诵金刚经诵的好像有时候可以自然地诸念不生。净明:恩,这个就是本来。常见:不必去刻意地压制它。净明:是的。一切念不生,则自然无一切相和分别。常见:恩。净明:如果站在修的角度,有个让一切念不生。站在本性的角度,则本来如是。27常见:那个保持住就会进步。净明:是的,如是。常见:恩。净明:见自己过,过也是

13、自己的分别心和欲望造成的,清净自己的欲念就行,别人如何是别人的事,自己不一定管的了。28常见:修到最后有个绝对知,知道自己是一个绝对的存在,这样对吗?净明:这个还是想抓住一个自我,这个绝对的存在是自我意识的另外一种体现,也是一个大欲望。常见:呵呵。净明:我执。常见:好。谢谢师兄。净明:阿弥陀佛29同修:我们在世间不能没有念头,重要的是念起不随,这只是彻见本性的方式,并不是结果,对吗?净明:没有个重要不重要,只是一个知而不随就可以了。若见性,则见念。不把妄想当的太真实了,不要如何对付它,自然就是见相非相了,见相不执着了。30同修:你说的人人本具佛性,是不是只要肯当下承当即可。净明:人人本具有佛性

14、,但是大家向外执着习惯了,不能放下,放下了就是佛,承当了不等于放下,明理和初步做到无念清净心,也是可以承当,但是执着不一定都去了,只要执着没有全去掉,那么这样的状态不稳定。31同修:刚才谈的是修心,还有别的什么重要的修行方法?净明:当然有个重要的修行方法,这个重要的修行方法是自己总是认为一定有个什么法。没有什么法了,还要找个什么法,去掉这个不自觉的想,那么就是方法。32同修:谢谢你的点拨,让我更进一步。净明:阿弥陀佛,缘。我没有什么功德,也没有什么智慧,也千万不能认为自己有智慧,那样我慢心起来,了不得,修行是会进步,但是进步意味着自己对自己的估计评价也会高很多。进步容易,甘心做个普通人不容易。

15、33无明是实有的吗不矛不盾:本来什么都没有。境虚:什么都没有的话,你敢站马路上让汽车撞一下吗?不矛不盾:是让你的心什么都没有。不觉:如果有个我就不敢,如果没有我就无所谓敢和不敢。34境虚:我用什么去感知心里的有无呢?不觉:站在有里不作有想;站在空里不作空想。境虚:不站的时候做什么想?不觉:没有想。境虚:什么去感知没有想呢?不觉:没有你自己的时候。境虚:不站的时候做什么想?做胡闹想。不觉:有个站就是做胡闹想。35境虚: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不觉:没听是听吗?境虚:没听也在听,觉性无处不在。不觉:那你还听?境虚:听个无声也是声。36不矛不盾:有声还是吗?境

16、虚:闻个无味也是味,看个无色也是色。不矛不盾:有个味还不是。境虚:离相,即相不觉:知道无声无味,赞叹!境虚:想个无念也是念。不觉:想个无念是胡闹。知道无念是“本来”37境虚:造个空出来,还是有。不觉:所以本来无事何必找事。境虚:了了分明,找事又何妨不矛不盾:了了分明,找的什么事?不觉:了了分明还有找与不找吗?境虚:找也是,不找也是不觉:找也不是,不找还不是。38不觉:有个找与不找皆是两边。明白人没有找与不找。阿哥:请问境虚找的那个是什么?说说看。这里是禅院,哪有净土之地。境虚:觉者禅院即是净土。不觉:什么地方不是净土?39阿哥:问“什么地方不是净土?”的那个不分禅和净土。不觉:净眼看净土,秽眼

17、看秽土。阿哥:不要老在两边。境虚:闭眼看什么土不觉:那是瞎子。阿哥:找个不瞎的难啊!40阿哥:现在是以瞎引瞎,搞得大家全瞎。境虚:应该说一盲引众盲目。不觉:问的瞎否?阿哥:与佛不别。不觉:是啊!所以佛不瞎。41阿哥:谁说的?那里连佛容身的地方也没有,佛来照踢。不觉:遍一切处何必要地方?境虚:无明是实有的吗?不觉:知道一切皆空,无明也空,不知道一切皆空,无明也是有。阿哥:善哉!大即遍一切处,小即自然无容身之地了。不觉:遍一切处没有大小,有大有小还在两边。42阿哥:知道的那个扫荡了。佛是这部经称赞,那部经扫荡,就是要我们不要执着啊!不觉:阿弥陀佛!阿哥:你是不是时时观照?不觉:是的,还在路上。阿哥

18、:观丢没有?不然也落了观。不觉:在路上。43阿哥:观音再来。不觉:阿弥陀佛。境虚:不知心境不二,破我执难于上青天。阿哥:我从来没看过佛的经典,也看不懂,不过我猜也是猫捉老鼠。我乃是红尘中人,只觉与佛有缘。我在社会中五毒俱全,经常感到惭愧,老是发不起大愿。境虚:离心找境不可得,离境觅心也不可得。44阿哥:说心说境瞎也。不觉:不能说没心,不能说有心,说心离心不著心,说境离境不著境,就不能瞎。阿哥:五祖好像说,不见自性修法无益。境虚:心境不二,色空不二阿哥:知道了二也无烦。境虚:佛法别名不二门。45阿哥:佛法也别名八万四千法门。不觉:好像还有一层纸。阿哥:那就捅捅他。不觉:谁挡着你了。境虚:补充一下

19、就是心即是境,色即是空。46阿哥:越补充纸越厚了。阿哥:观,自在菩萨,观就是菩萨。标点要把观单独分出来真的很有道理。不觉:阿弥陀佛。阿哥:师兄认为呢?时观,那就是时时是菩萨。不觉:佛说话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47学佛与生活的矛盾冲突问: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学佛结合起来,而没有冲突?答:本来就是没有冲突的,只要改变一下看问题的方向,就会发现学佛对处理生活上的事情是很有用的。48问:总觉得学佛好难啊!不能吃肉,老婆孩子要吃;不能杀生,请客吃饭谁不杀生?我学佛一两年了,家里的事还是让我焦头烂额的,我不知学佛到底学什么?修什么?我相信因果,可如何摆脱因果?如何跳出因果?答:学佛是学佛的道理,修行是修自己的

20、心。49问:我与佛无缘?还是机缘不到,找不到明师?答:明师是自己明,机缘是自己的机缘,想学就是机缘。问:我怎么才能摆脱生活的烦恼?答:你自己的认为太多,认为对认为错,认为好认为坏,没有这些认为就没有自己的标准,没有自己的标准了就没有分别了,没有分别烦恼何来?50问:那不就没有自我了吗?答:要自我干嘛?问:没有立场了呀?答:是的。问:你是说把我忘了?答:不是忘了,是放下我执。51问: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不是很明白。答:没有自己了,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家,为大家做事能没意思吗?问:就是说忘私为公?答:没有我的认为就是没有别业,遵从共业,抵制别业。问:什么是没有别业?答:就是没有你个人的认为和标

21、准。52问:共业那也是业呀!答:是啊,是大家的业,所以要遵守。比如法律。问:是不是要逆来顺受?如果放弃自己的认为,那我的理想,我的抱负,我要挣钱养家,我该怎么办呢?答:遵从共业,抵制别业。有理想有抱负要挣钱不是大家都这样吗?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是不执著而已。53问:我现在不明白什么叫执著,如何不执著?我一直以为认准一件事不放弃,直至成功就是执著。答:老想一个事,老想着要办的那个事,忘不了,就是执著。问:可是做事要坚持呀!答:比如吃饭,你想和不想,到时候都得吃。54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什么事也做不成呀!答:只要尽职尽责就是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就不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问:是不是事情没来时不去

22、考虑?答:对。问:那么说事情过去了,也不要去想了,来时面对就是了?答:对。55问:说实话我做不到。答:不明白做不到,明白了很简单。问:除非我认为一切都是自然的,该来就来该去就去,或者我是个木头,问题是我有情感。答:你还有个认为,你能做到木头也行了。问:就算是一切是自然的,但我的情感答:谁没感情啊,菩萨还度有情呢。56问:我明白,可如何做到,真难。答:有,没有错,只是不执著。不放下自己的知见就是难。问:不去多余的想?答:对。问:放下?我怎么拿起来的?答:怎么拿起来的就怎么放下。是不是你有得失的心?因得失而拿起来,放下得失就是。放下得与失的执著。57问:也就是说要放下几十年来我受的教育,有些不明白

23、我受的教育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有种被骗的感觉。答:只是放下不是让你去掉,站在世间的立场上应该承认世间的道理,只是个不执著。你我这样的聊天不是也借用现代技术吗?问:我知道,曾有人对我说一切是平衡的,物质是平衡的,阴阳是平衡的,善恶是平衡的,那么得失也是平衡的。答:对啊。58问;您说的不执著就是放下,不是放弃,因为还要运用。答:对。问:我有些明白了不去执著,可是如何不去执著,我觉得有些困难,诱惑太多了。答:也就是欲望太多了。问:压制欲望吗?答:压念不起是最笨的方法,只是不执著自己的得失。59问:最好的办法呢?答:该怎么地就怎么地。问:我觉得又转回来了。答:是,因为你在转。这一圈原地不动,本来很简单,不思维就行了,你偏要思维。问:哦,不在意自己的得失了,欲望又从何起呢!对吗?答:对。60问:又回到我最初的问题,如何跳出因果?答:你那肉身跳不出二元对立,心能够认识这个二元,既然认识就能跳出。问:您说的别业不就是个人的因果?答:是。问:如果我不在意自己的得失,不去分别,那么因果对我也就不起什么作用了。跳不跳出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