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术哲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_第1页
关于“技术哲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_第2页
关于“技术哲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_第3页
关于“技术哲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技术哲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科学技术哲学已经出版发行,进入了课堂教学使 用阶段“技术哲学是该教材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说明技术哲学部分的编写宗旨、思路和教学要点 等内容,有助于授课教师吃透教材内容,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技术哲学这一章节的教学效果。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技术哲学;教学;思考;建议科学技术是社会建构与运行的基础,已演变为 塑造现代社会面貌的强大力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的快速发展及其经济社会功能的显现,人们对科学 技术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深入,科学技术哲学”就 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已演变为 哲学一级学科之下

2、的一门二级学科。鉴于“科学技 术哲学”在哲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国内绝大 多数哲学类本科专业都将“科学技术哲学”课程列 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的现实,教育部于2009年10月 将科学技术哲学列入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 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笔者有幸全程参与了科学技 术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教材尤其是 “技术哲学”部分(第四、第五章)的编写工作,加之 长期从事哲学专业本科生“科学技术哲学”课程、科 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生“技术哲学”课程的教学工 作,对“技术哲学”部分的教学工作体会较深,也有 一些思考和建议。今不揣浅陋,草成拙文,抛砖引 玉,求教于同行专家。一、技术哲学发展迟缓的原因在科

3、学技术一体化的今天,科学、科学史、科 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是说明和理解技术、技术史、 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的天然参照系。从根源上 说,科学和技术可视为人类对客观世界能动地认识 与实践活动及其成果,前者主要源于理性传统,而 后者则根源于工匠传统。19世纪末期以来,科学与 技术一方面由分立走向融合,关系日渐密切;另一 方面两者在价值追求、研究方式、职能等维度差异 明显,不容混淆。从历史的视角看,科学脱胎于自 然哲学,长期扮演着神学婢女的角色,直到16世纪 中叶才逐步获得了独立地位。而在动物本能基础上 产生的技术,则是人猿揖别的分水岭,源远流长, 早已演变为文明的元素和人类活动的基本模式。人 们对科学

4、与技术现象的零星反思也可以追溯至东西 方文明的“历史轴心期”心t,而作为一门学科的 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产生却比较晚,大致形成于 19世纪下半叶。今天,与发展成熟的科学哲学相比,技术哲学 的演进相对迟缓,仍处于成长发育的“青春期”。不 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知识背景、问题境遇或研究进路 切入技术哲学领域,逐步形成了各种风格、流派的 技术哲学学说,但技术哲学的丰富内涵尚未得到充 分揭示和阐发,也未出现认同度高或富有生命力的 研究范式。导致这一发展现状的原因复杂,这里至 少可以给出四点理由:(1)进入文明史以来,后人就 生活在前人建构起来的人工世界之中,对技术活动 模式及其成果习以为常,难于自觉。加之,

5、在漫长 的手工业技术时期,技术进步缓慢,不易引起人们 的关注或反思。同时,直接从事生产技术实践的广 大工匠处于社会下层,社会地位卑微,缺乏理性思 维的高度,审视技术的视野狭窄。而处于社会上层 的脑力劳动者大多鄙视生产劳动及其技术实践,也 很少反思技术现象。作为人类目的性活动的序列、方式或机制, 技术与目的性活动同步展开,大多潜藏于具体事物 内部及其演进过程之中,构成了人类事物的一个要 素或侧面,往往为该事物的其他属性或表面现象所 掩盖。人们常常只关注具体事物的属性、特征与演 变,而很少顾及潜在于其中的技术结构及其运转流 程。因此,长期以来,除专门从事技术研发者外, 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技术在社会

6、生产与生活中的基 础地位以及广泛存在,技术现象也未能真正转变为 哲学研究的主题“人们曾认为技术就是手艺,至 多不过是科学发现的应用,是知识贫乏的活动,不 值得哲学来研究。,项许多技术哲学家都注意到古代技术与现代 技术之间的差异,并给出了各自的技术史分 期。93$皿一您伴随着历次技术革命的拓展和 深化,以集成化、体系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标志 的新型高精尖技术形态不断涌现,技术的本质属性 与丰富内涵尚未得到充分展现。技术的复杂性、多 样化导致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处于演进之中,难以 成型。学者们往往各执一端,各抒己见,一时难于 形成成熟的统一认识。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受兴趣、分工、知 识背景、认识局限

7、等因素的限制,人们往往只关注 自己所熟悉的技术领域,难以对其他领域的众多技 术形态进行深入的归纳性思考,也难于在不同领域 之间展开多种技术认识成果之间的横向比较或交 流,进而从哲学高度揭示技术的本质属性与发展规 律。同时,技术的广泛渗透性、多样性、复杂性以 及与认识问题、价值问题、伦理问题、信仰问题、 审美问题等重大理论问题之间的纠结缠绕,也是影 响技术哲学研究的认识论根源“显然,原因之一 就是这个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因为人们在对技术进 行分析时,不能像分析科学那样轻易地撇开技术的 社会根源和它的实际功能问题。”$二、技术哲学”部分编写的宗旨和思路与以往的同类型教材不同,作为“马克思主义 理论研

8、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科学技术哲学 教材的突出特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 方法统领全书的编写,即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和灵 魂融会贯通于教材编写的全过程,力求实现各章节 或分支学科的有机融合;而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 著作中寻章摘句,像制作“三明治”一样将它们生硬 地穿插于教材的相关内容之中。作为哲学专业本科 生“科学技术哲学”课程的教学用书,科学技术哲 学教材兼顾了学术性、前沿性、专业性和通俗性; 既全面反映了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 又力求叙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该教 材的编写历时10年,数易其稿,前后经过了多轮、 多领域专家组的全面评审和编写组的反复修改,最 后经国家

9、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正式出版发行,称 得上近年来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一部精品力作。科学技术哲学脱胎于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 法”学科,又广泛吸收了源于西方的科学哲学、技 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学科的丰富营养,是一 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哲学学科。它与时俱进,着 力探讨科学与技术的性质、特征、发展规律、社会 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等重大问题,是关于科学现象、 技术现象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哲学反思。近 一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等学科快速分化和演进,不断拓展和深 化。哲学专业的本科生学习科学技术哲学有助于了 解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征,系统把握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点

10、、价值和发展规律,树立科 学观念,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改善知识 结构,拓宽学术视野。正是基于“科学技术哲学”课 程的这一重要知识论功能,它才被列为哲学专业本 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科学技术哲学”具有跨学科特性,涉及领域和 论题广泛,与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逻辑学、伦 理学等相邻学科之间存在着交叉关系,目前已形成 了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 学技术思想史、科学技术与社会、当代科学与技术 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等多门分支学科。科学技术哲 学教材着眼于树立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 观,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现代性问题尤其是科学技 术哲学问题的能力,进而为他们日后顺利进入科学 技术

11、哲学领域,继续攻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学 位奠定理论基础。教材编写组立足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发展现 状,按照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要求,结合哲学专业本 科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反复论证和推敲教材的编写 内容、章节目设置以及整体结构,每一章末都附有 小结和思考题,全书结尾还列出了各部分的延伸阅 读文就科学技术哲学教材一方面力求系统全面 地呈现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体系结构、研究领域、 主要问题及其争论等;另一方面又有所选择和侧 重,以便有针对性地介绍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领域 和基本内容。“技术哲学”是致力于探究技术的本质及其社 会影响的哲学三级学科,是对技术现象进行描述、 分析和阐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它

12、既是 科学技术哲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也是科学技术哲 学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技术哲学领域 的问题可以以技术体系为边界,相对地划分为内部 问题(或本原问题)与外部问题(或相邻问题)两大 类。内部问题围绕“技术是什么”展开,派生出技术 的本质、结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演进规律等 层面的一系列问题,指向技术体系本身,具有封闭 性;外部问题主要由“如何理解和评价技术对人类 生活的影响“如何优化和调节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两个问题衍生,指向技术体系所处的社会文化环 境,具有开放性。面向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生的“技术哲学” 课程,多按专业课设置,更贴近技术哲学学科发展 实际技术哲学教材大多以主要技术哲

13、学流派、 哲学家思想及其经典文献的解读为经线,以主要技 术问题的多维度剖析和比较为纬线展开,一般按51 学时组织课堂教学。这样的教材编写方式与教学安 排突出学术性、专业性、前沿性,有助于硕士生获 得较为系统、丰富和具体的技术哲学知识,以便他 们更快捷地进入技术哲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科学 技术哲学教材中的“技术哲学”部分,可视为硕士 阶段“技术哲学”课程的前期知识准备。受课程性 质、教材篇幅、授课时数的限制,其编写不可能照 搬技术哲学的教材体系,或者只是它的简化压缩 版本,必须从本科生知识储备的实际与该课程的定 位出发,制订有限目标,探索新的编写方式及其体 系结构。经过编写组的精心设计和反复论证,教

14、材中 “技术哲学”部分按第四、第五两章编写,以内部问 题的分析和叙述为主线展开,后续的“科学技术与 社会”部分再触及个别外部问题的讨论,可视为“技 术哲学”部分的延伸或拓展。为此,按照“史论结 合,以史带论”的编写原则设计和叙述,第四章以 “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为题,力图对技术哲 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成果给出粗线条 描绘。在此基础上,第五章以“技术的特性与工程 的社会建构”为题,着重讨论技术哲学的主要问题 以及与工程实践的内在联系。这样的编排方式与叙 述逻辑符合技术哲学史,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技 术哲学的基本内容。三、,技术哲学”部分的教学原则、要点 和建议从认识论视角看,人们

15、对事物的认识或知识体 系的接受是循序渐进的,往往需要多轮、多次认知 建构,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学生对“科学技术哲学” 尤其是“技术哲学”部分的接受也是如此。作为哲学 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科学技术哲学”大多安 排在大三学年讲授,课时为51学时左右(3学分), “技术哲学”部分约10学时,因此在教学上只能实 现有限目标。鉴于学生对技术现象的认识比较肤 浅,仍停留在感性经验层次的现状,技术哲学”部 分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学科发展史、基本概念、基 础理论、主要问题等基础知识和学科概貌的介绍 上,宜粗不宜细;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 技术哲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框架”为基本目标,以 便为他们日后的相关专

16、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1)学习哲学的有效途径是从学习哲学史开 始,因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 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 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技术史尤其是技术哲学史既是讲授技术哲学的基 础,也是学生学习、理解和接受技术哲学理论的认 识前提。这既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也是“逻辑 与历史相统一 ”的辩证思维方法所要求的。教材第 四章就是基于这一理念而设计和编写的,以概述技 术哲学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现状为主线展开, 中间有序穿插了一系列技术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 观点。第四章共有3节10目26小目的内容,课堂教 学以4学时为宜。技术哲学思想的

17、历史源流”一节 中的一、二目,重在思想梳理,没有难度,学生也 容易理解,不宜花过多的时间。三、四目涉及“技术 哲学”的基本概念,应作为教学重点。三目中的“技 术定义及其分歧”一小目以及四目中的三个小目, 涉及技术的定义、构成要素、基本形态和建构模式 等重要概念,关系到学生“技术哲学”知识体系的建 构,应作为分析和讲解的重点,多花一点时间。“技术哲学的发展脉络”一节通过对七位技术 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的介绍,力图刻画技术哲学三 个主要流派的总体特征,有助于学生了解主要技术 哲学流派及其基本观点。其中,海德格尔:技术的 追问”一小目是教学难点。海德格尔既是现象学技 术哲学传统的开创者,又是悲观主义技

18、术哲学家, 其技术思想自成一统,对后世影响较大,但晦涩难 懂。另外,三位现象学技术哲学家的思想也各有特 色和侧重,但对于具备现象学知识背景的哲学专业 学生而言,应该不难理解。“现代技术哲学的新进展”一节从经验转向、政 治转向和文化转向三个维度切入,概述了当代技术 哲学发展的三大趋势,涉及人物、思想、观点较多, 时代性、前沿性特征明显。由于缺少当代技术哲学 的相关知识背景,学生对这一节的理解有一定难 度。因此,教学中不宜过多地纠缠于细节,讲清楚 “三大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即可。另外,还应当向 学生说明技术哲学的外部问题是开放的,当代技术 哲学发展趋势的辨识也是相对的,可以有多种表述 方式。例如,

19、“伦理学转向”就是其中较为明显的一 种趋势,可参见第八章第三节中的相关论述。(2)第五章着重从技术哲学体系出发,概述了 技术和工程的特性及其与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讨 论了技术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容量和跨度较大。 全章由3节11目29小目构成,课堂教学以6学时 为宜技术的特性与人”一节从多维度揭示了技术 与人之间相互建构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 理解技术与人及其关系的新视角。其中,“技术自 主性”小目是难点,也是技术哲学长期争论的一个 基本问题,应讲清楚不同观点及其争论的焦点。另 外,“可能世界”概念是理解技术创造潜力的基础, 应说明它与“人工世界”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技术决定论与技术异化”一节围绕“技术决定 论”信念和“技术异化”现象展开分析,触及技术哲 学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其中,技术统治论技术 异化的扬弃”两个小目是教学难点,也是理解技术 本质以及人与技术关系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