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994练 (含答案)_第1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994练 (含答案)_第2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994练 (含答案)_第3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994练 (含答案)_第4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994练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994练 (含答案)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994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今世,我将一万次_地注视人群。如果有来生,我期望还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动物或是植物。尽管我知道人类有那么多可怕的弱点和缺陷,我还是为这个物种的智慧和勇敢而_。我做过一次人了,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人是一门长久的功课,当我们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交卷的铃声就响了,岂不遗憾?把自己喜欢的事一一想来,我还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运动员,看睿智的科学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欢快的少女,当

2、然还有无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想我这余生,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后呆呆地看山看树看人群吧,以求个来世的_。这样一路地看下去,( )。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东张西望,只_,把握当前。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目不斜视 赞不绝口 擦肩而过 心如止水B.目不转睛 赞叹不已 擦肩而过 心定如水C.目不斜视 赞叹不已 失之交臂 心如止水D.目不转睛 赞不绝口 失之交臂 心定如水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来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时光可就白白荒废了B.不知能否得逞来世的愿望,但已白白荒废了今生的时光C.今生的时光已是

3、白白荒废,来世的愿望还不知能否得逞D.已白白荒废了今生的时光,却不知能否得逞来世的愿望3.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要求句意完整,语言顺畅,句式和长度与原句基本一致。(5分)做人是一次漫长的远行,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沙尘暴现象古已有之,东汉诈壤所著的说文解守里对“霾”的解释为:“风雨土也。”这里所说的“霾”其实就是沙尘暴。_,一是内因:充足的沙尘来源;二是外因:大风过境时提供的强大动力。沙尘暴是属携带大量尘土和矿物颗粒、长途搬运的结果。过去认为沙尘暴属于自然现象。如今我们认为沙尘暴主要是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而非简单的自然现象。沙尘暴主要出现在每年的

4、25月,这段时间发生的次数占到全年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其中又以3-4月最为频繁,几乎占全年总数的一半。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风速较大,两季未到,降水稀少,蒸发强烈,裸露的沙土变得松散,_。从全球范围来看,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内陆沙漠地区,主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亚等。_,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2021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沙尘暴主要起源于蒙古国。受蒙古气旋和冷高压影响,蒙古国首先出现了大范围沙尘暴天气,之后蒙古气旋东移南下,给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5、超过20个字。(6分)5.概括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疑问句,表达简洁流畅,每条答案不超过15个字。(5分)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菊唐 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解释:九日:重阳节,有在鬓发插菊花的习俗。秋香:菊花。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6.诗歌第三句中“湿”“满”两字表现了菊花 _、_的特点。7.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琵琶行中“_”一句诗人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

6、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一句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2 )劝学中以马为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3 )黄鹂俗称黄莺,常常被赋予美好欢快的象征意义,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_”“_”等等。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对象是广大青少年群体,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术界对立德树人之“德”的含义,大都是从道德品质层面进行界定,认为主要是指道德。厘清“立德树人”基本内涵,不仅是值得探索的理论与学术问题,更是关系

7、到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问题。理解立德树人的“德”,要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中央领导人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要实现树人目标、完成树人任务,首先必须“立德”,坚持育人

8、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德”,应该是“大德、公德、私德”之总称,与德智体美劳中“德”的含义相同,包括政治、道德、法律,即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素养三个方面。立德就是要在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塑造青少年道德品质、涵养青少年法治素养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政治灵魂。要培育青少年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教育引导学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

9、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建功立业,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央领导人指出,“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

10、自省、学会自律”,“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这些重要论述,是对学生品德修养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品德修养的切入点。要培育青少年爱国情怀、集体意识、品德修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引导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摘编自王树荫厘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德”的含义)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学术界认为,立德树人之“德”亦即道德品质,也就是“德智体美劳”中的“德”。B.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青少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C. 教育工需要对科学理论理

11、性认同,对历史规律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准确把握。D. 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要从学会感恩、助人、谦让、宽容、自省、自律等小事起步。2. 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提出论题后,从对象、目标、内涵、做法等方面对立德树人进行补充和说明。B. 文章两次引用我国最高领导人的经典论述阐明分论点,使论证更有时代感和权威性。C. 文章多次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说明道理,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更易被人接受。D. 文章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围绕“树人”这一根本展开论述,论证思路十分清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立德树人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任务,必须立足于培养时代新人

12、的战略高度去认识。B. 立德树人的“德”包括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素养三个方面,属于上层建筑。C. 个人的理想追求如果不能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就没有什么价值。D. 在新时代,每一个青少年都能成才,只要时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雕琢自己。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犹豫未决。己亥,昼卧行宫帐中,张永德侍侧,帝以其事访之,对曰:“爱能等素无大功,忝冒节钺,望敌先逃,死未塞责。且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帝掷枕于地,大呼称善。即收爱能、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馀人,悉斩之。壬戌,诏群臣极言得失,其略曰:“

13、朕于卿大夫,才不能尽知,面不能尽识。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知任用之当否!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答将谁执!”上谓宰相曰:“朕每思致治之方,未得其要,寝食不忘。”比部郎中王朴献策,以为:“中国之失吴、蜀、幽、并,皆由失道。今必先观所以失之之原,然后知所以取之之术。其始失之也,莫不以君暗臣邪,兵骄民困,奸党内炽,武夫外横,因小致大,积微成著。今欲取之,莫若反其所为而已。”后周世宗欣然接受。未几,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六月,庚子,上亲录囚于内苑。有汝州民马遇,父及弟为变所冤死。屡经覆按,不能自伸,上临问,始得其实,人以为神。由是诸长史无不亲察狱讼。乙酉

14、,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至是,诏岁支盐三十万斛以给江南,所俘获江南士卒,稍稍归之。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攻城对敌,矢石落其左右,人皆失色而上略不动容;应机决策,出人意表。又勤于为治,百司薄籍,过目无所忘,发奸伏,聪察如神。然用法太严,君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之极刑,虽素有才干声名,无所开宥,寻亦悔之,末年宽。登遐之日,远迩衰慕焉。(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

15、/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B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C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D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瞻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行宫,古代指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文中指后者。B迁,古代称平调官职,右迁是提升官职,此外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还有擢、拔、陟、加、晋等。C录囚,亦称虑囚。中国封建时代由皇帝或有关官吏讯察

16、囚犯决定可否原宥的制度,始于汉代。D登遐,本意谓死者升天而去,后引申为对他人死去的讳称,又特指帝王之死,犹言登仙远去。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樊爱能平时没有建立大功,周世宗就杀了他,世宗的主要目的是想杀鸡儆猴来整顿军纪。B周世宗让群臣谈论政事,是想了解大臣们的才能、忠心及任用是否恰当以更有利于政事。C在周世宗的率先垂范下,各部长官为避免再出现重大的冤假错案而开始非常重视诉讼案件。D周世宗不光治军严明,前期对群臣管理也非常严格,大臣们即使犯有小错也会被处以重刑。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4分

17、)(2)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4分)8针对周世宗找不到天下大治的方法,王朴献上了什么计策?请加以概括。(3分)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第994练)1.B(第一处,两词都表示目光专注,“目不斜视”强调态度严肃,品行端正,与语境不合。第二处,两词都表示非常赞赏,“赞不绝口”偏重赞赏的语言,“赞叹不已”偏重赞赏的态度,在语境中以后者为佳。第三处,“失之交臂”也有“擦肩而过”的意思,但更强调“失”,与文中的“求”语意相悖。第四处,两词都表示心情平静,“心如止水”强调信念坚定,也表示心灰意冷,与语境不合。)2.A(关注到前文的“以求个来世的”和后文的“把

18、握当前”,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3.(示例)(做人是一次漫长的远行,)当我们刚刚熟悉了脚下的道路,通行证就被没收;路途才走了一半,终点的哨声就吹了,岂不懊恼?(5分。文意完整恰当3分,句式合乎要求2分。意思对即可。)4. 沙尘暴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易于扬沙起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荒漠化比较严重。)5. 沙尘暴形成的条件(原因)是什么 沙尘暴主要出现在什么时间 沙尘暴主要出现在哪些地区?6.湿润、晶莹、艳丽; 沁人心脾、香气袭人。7.前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后两句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对比,点出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

19、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全诗以菊花喻人,赋予菊花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8.(1)轻拢慢捻抹复挑 唯见江心秋月白(2)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3)两个黄鹂鸣翠柳 自在娇莺恰恰啼(“千里莺啼绿映红”“隔叶黄鹂空好音”“阴阴夏木啭黄鹂”“几处早莺争暖树”)1. 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观点态度的能力。A.“学术界认为,立德树人之德亦即道德品质”错误。范围失当。原文第一段说,“学术界对立德树人之德的含义,大都是从道德品质层面进行界定,认为主要是指道德”,该项删去了“大都是”“主要是”,扩大了范围。C.“教育工需要对”错误。张冠李戴,“对科学理论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准确把握

20、”是引导学生实施的教育目标,而不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D.“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要从学会感恩、助人、谦让、宽容、自省、自律等小事起步”错误。混淆概念,原文第四段引用最高领导人的话,“这些重要论述,是对学生品德修养的要求”。“做好小事”“管好小节”是措施之一,“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目标,不能混为一谈。2. 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D.“围绕树人这一根本展开论述”分析不当,应为围绕“立德”这一根本展开论述。原文第一段末说“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3. D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21、D.“在新时代,每一个青少年都能成才”推断不合文意。本项是一个变式句,改为常式句即为“在新时代,只要时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雕琢自己,每一个青少年都能成才”。我国最高领导人把每个青少年比作“一块玉”,意在阐明每个人都有成为“器”的机会,并不是只要时常“雕琢”就一定成“器”。4(3分)D(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5(3分)B(“古代称平调官职”错)6(3分)A(“因樊爱能平时没有建立大功,周世宗就杀了他”错)7(1)假如(诸位)进言而我听不进,确实错在我;假如(我)征求意见而(诸位)不进言,过错将由谁承担呢!(4分。若

22、、求、咎、执,各1分)(2)(张仪)到了楚国,又趁机送厚礼给楚国当权的臣子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说假话。(4分。如、因、厚币,介词短语后置各1分)8君主要远离奸臣贼子;严格约束在外将士;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3分。一点1分)后周世宗想诛杀樊爱能等人以整肃军纪,但犹豫未决。己亥(二十五日),世宗白天躺在行宫的帐篷中,张永德在旁边侍侯,世宗拿此事询问他,张永德回答说:“樊爱能等人平素没有大功,白当了一方将帅,望见敌人首先逃跑,死了都不能抵塞罪责。况且陛下正想平定四海,一统天下,如果军法不能确立,即使有勇猛武士,百万大军,又怎么能为陛下所用!”世宗将枕头掷到地上,大声称好。立即拘捕樊爱能、何徽以及他们率领的军使以上的军官七十多人,将他们全部斩首。壬戌(二十三日),后周世宗诏令群臣畅所欲言,陈述政事的得失利弊,诏书大致说:“朕对各位卿大夫,才能没法全部知道,面孔没法全都认识。倘若不采集他们的言论从而观察他们的行为,明悉他们的意见从而考察他们的忠诚,那凭什么来看出各人才器韬略的高低深浅,了解任用是否得当!假如(诸位)进言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