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_第1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_第2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_第3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_第4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统编版本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课题 归去来兮辞单元一学科语文年级高一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培养文言文的语感。2.掌握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掌握一些文言特殊现象的基本规律。3.思考陶渊明的选择,理解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把握形象特点。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作家作品知识,文言文相关知识。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本篇课文的主旨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本文中诗人形象。文化传承与理解:背诵重点段落。重点积累文中重要文言文知识。难点积累作家作品知识,文言文知识等相关知识。教学过

2、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作者是?陶渊明 回答老师的提问,回归所学内容,带着情境,走入本课。整合之前所学知识,创设情境带着情境,走入本课。讲授新课一、文化常识辞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1 、两句为一组,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2 、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 、句式散文化,一般押

3、韵。千百年来,归去来兮辞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东坡题跋卷一引)敬服之情,无以复加。而归去来兮辞确实是在艺术上精心结撰、刻意求工的力作。作者简介:陶潜(365-427)一名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现江西省九江市)人,我国晋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 29岁开始入仕,从此的13个年头,时官时隐,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2天,就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出仕。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他长于诗文辞赋。诗

4、有归园田居饮酒等,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五言诗成就最高。他的五言诗可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写作背景: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一天的彭泽令。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喻

5、有骨气、清高。 题解:归去来兮辞归去:回去来:助词兮:语气助词辞:文体,赋的一种。听读诗歌,理解本文文白对译原文: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译文: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

6、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原文: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译文: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

7、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译文: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

8、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原文: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译文: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孩子们欢快地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

9、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原文: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译文: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

10、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原文: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

11、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合作探究:通假字衡,通“横”乃瞻衡宇(衡,通“横”) 一词多义行(xng)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2、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3、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行(hng)引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弓) 2、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3、引以为流觞曲水(导引,引来) 4、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譬喻,此有“言谈”、“说话”之意)5、旁征博引(援引,引用)策1、振长策而御守内(马鞭子) 2、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12、) 3、退而论书策(古代写字用的竹筒) 4、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乘(chng/shng)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车) 2、聊乘化以归尽(顺应) 3、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四匹马拉的车)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 古今异义策扶老以流憩扶老古义,拐杖;今义,扶持老人。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古义,古指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人。情话古义,知心话; 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园,在园中;日,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时)名词用作动词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用桨划)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弹琴、

13、读书)实迷途其未远(迷途,误入迷途)形容词用作名词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幼儿)倚南窗以寄傲(傲,傲然自得的情怀)动词用作名词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 现出愉快的神色)审容膝之易安(安,使 安乐)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悦,乐:以为快乐)特殊句式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 “胡为”即“为胡”,“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状语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

14、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省略句(1)(余)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被动句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七、课堂练习与例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悟已往之不谏恨晨光之熹微 悦亲戚之情话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善万物之得时 审容膝之易安A. B. C. D.对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三径就荒(就,近于)B.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 C.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D.曷不委心任去留(委,委托)下面句子中“以”

15、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B )A.登东皋以长啸 B.农人告余以春及C.既窈窕以寻壑 D.木欣欣以向荣拓展提高于丹解读陶渊明陶渊明并非在逃避现实,而是在追求本真。他本来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来就“不慕荣利”,凡事喜欢率性而为。仅仅是为了吃饭,才不得不去做官,而做官的日子对他来说仅仅是“心腹口役”,“心为形役”。做官之后,黑暗独裁、等级森严的官场生活和他的本性之间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辞官归隐,追求本我、本真,还是改变自己,学会阿谀奉承、谄媚求荣,得到一种立足于官场的所谓本领?陶渊明选择了前者。因此,他的辞官归隐并不是在逃避现实,而是在追求符合他天性的生活方式。这

16、一点,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对自己的真实、足够的务本求实的品质(追求自己真正倾心的事物,是一种务本求实的精神)、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精神、足够的独立人格的支撑才能做到的。与此相反,如果为了在官场上取得一席之地,逐渐学会奉承求荣,逐渐丧失自我,失去骨头,那才真是看似进取,实则堕落。九、作业布置整理材料写一篇短文说说陶渊明,作班级交流。PPT出示相关文学常识。学生进行相应积累。出示名家朗诵,师生跟读根据课下注释,教师与学生进行文白对译。学生先说内容,教师再指导。积累重要文言知识。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重要文言文语法现象。课堂上进行班级检测。拓展“他人眼中的陶渊明”作业布置之前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启发,链接与本文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