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腔动物介绍(Protocoelomata)_第1页
原腔动物介绍(Protocoelomata)_第2页
原腔动物介绍(Protocoelomata)_第3页
原腔动物介绍(Protocoelomata)_第4页
原腔动物介绍(Protocoelomat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腔动物 (Protocoelomata)原腔动物是动物界较庞大和复杂的一个类群。包括形态各异的许多动物,如线虫、轮虫、腹毛动物、线形虫、棘头虫等。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具有一个充满体液的假体腔(初生体腔),所以这类动物又称假体腔动物 (pseudocoelomata)。假体腔位于体壁(皮肤肌肉囊)和肠道之间,实际上是胚胎期间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一直保留到了成体。假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即在连接体壁的部分有肌肉细胞层),无体腔膜和脏壁中胚层(即在连接肠壁的部分则没有肌肉细胞),腔内的体腔液没有管道与外界相连。原腔动物过去包括线虫纲、轮虫纲、腹毛纲、线形虫纲和棘头虫纲 5 个纲,但由于它们的亲缘

2、关系不很密切,在形态上也有明显差异,因此在现代分类中,将上述各纲分别提升为独立的门。第一节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种类很多,已知约 15000 种,估计全部种类不少于 50 万种,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软体动物的第三大类群。自由生活的种类,常栖息在海洋、淡水和土壤中;寄生生活的种类,常寄生于动植物体内,引起动植物病害。线虫孵化后,除生殖细胞外,其他体细胞就不再分裂了,因此线虫的细胞数是恒定的。一、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外部形态:身体圆而长,像一根细线。自由生活的种类一般不超过1 mm。寄生种类个体差异很大,小的与寄生种类相似,大的(如人蛔虫)可达1540 cm。雄虫的末端常是弯曲的,雌

3、虫是直的,可用于鉴别雌雄。线虫头部不明显,前端有口,口侧有 3 片唇瓣,即1片背唇瓣,2片腹唇瓣。体表没有纤毛,但有的种类有斑纹、刺或鳞片。(二)体壁(皮肤肌肉囊):由三层构成:角质层、表皮层、肌肉层。角质层:表皮细胞分泌的一种非细胞结构的物质。主要成分是一种胶原蛋白,具有很强的韧性和弹性。功能:保护身体免受机械创伤。防止寄主消化液的消化。表皮层:一层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有的种类(蛔虫)表皮细胞之间的界线消失,形成多核的合胞体。合胞体在背、腹中线及两侧中线处向内加厚,形成背线、腹线和侧线。角质膜1.皮层:外皮层和原纤维层2.中层:基质3.基层:3层斜行纤维4.基膜蜕皮:指线虫或节肢动物在生长过

4、程中脱去旧角质膜,长出新角质膜的现象。线虫在两次蜕皮间及最后一次蜕皮后均能生长;昆虫在最后一次蜕皮后不能再生长。肌肉层:由一层纵向排列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体积很大,每个肌细胞的细胞质上有一细长突出部分与神经索相连。肌肉层被背、腹、侧线分隔成 4 个部分。肌肉层只有纵肌,没有环肌,所以只能作蛇形摆动。(三)消化系统:线虫有较完善的消化系统,在动物界首次出现了两端开口的消化道,一端为口,另一端为肛门,这样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始终向一个方向流动,大大提高了消化效率。线虫的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后肠3部分。前肠:由外胚层内陷而成,包括口、口腔及咽。口腔内常有齿、口针等构造,可刺入动植物体内吸取汁液 (

5、辅助摄食)。大多数线虫的咽外有单细胞咽腺,分泌消化酶,营细胞外消化。中肠:由内胚层发育形成,为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后肠:由外胚层内陷形成,包括直肠和肛门。(四)排泄系统可分为腺型 (glandular type) 和管型 (tubular type) 2种。腺型:较原始的类型,多数为海产自由生活种类。由12个原肾细胞组成,原肾位于咽的后端腹面,排泄孔开口于咽部神经环腹面的腹线上。原肾细胞吸收假体腔液中的代谢废物通过排泄孔排出体外。管型:寄生线虫多属此类。由一个原肾细胞特化而成。原肾细胞延伸成 2 条纵排泄管,两管间有一条横管相连,呈“H”型,由横管伸出一短(总)管连至排泄孔。排泄孔位于身体前

6、端的腹中线上。H型管向后的一对发达,分别纵贯于侧线中,体腔液中的废物通过侧线处的上皮进入排泄管排出体外。与扁形动物的原肾管相比,线虫的排泄器官无焰细胞,但也是由外胚层形成的,故称独特的原肾系统。(五)生殖系统:绝大多数线虫不但雌雄异体,而且雌雄异形,雄性比雌性小。雌性生殖系统:由 2条 (少数1条) 细长、一端游离的管道组成,管的末端为卵巢,经输卵管通至逐渐膨大的子宫,两条子宫汇合成一条短的阴道,阴道穿过体壁通至生殖孔。寄生生活种类产卵量大。自由生活种类产卵量小。雄性生殖系统:只有1条管状的精巢,精巢延续成为输精管,其后膨大部分为储精囊,末端变细,形成富有弹性的射精管,射精管与直肠汇合于体末端

7、的泄殖腔。在泄殖腔的背面有一交接刺囊,囊内有一对交接刺,交配时能插入雌虫的阴道,输送精子到雌性生殖器官内。卵在子宫内受精,孵出的幼虫与成虫相似(直接发育),经4次蜕皮变为成虫。(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线虫的神经系统由围咽神经环以及从环向前发出的6条神经和向后发出的6条神经索构成。神经索都嵌在上皮层中,其中背腹神经索最发达,分别镶嵌在背线和腹线中。各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感觉器官不发达,主要集中在虫体前端和生殖器周围。头端有:头刺毛、唇乳突,为触觉器官;头感器有感受化学刺激的功能。尾部有:尾感器、尾乳突等。二、线虫动物门的分类:可分为2个纲:1、无尾感器纲 (Aphasmida): 无尾感器

8、,排泄器官退化或无,雄虫只有1条交接刺,多数自由生活。如旋毛虫、人鞭虫等。2、尾感器纲 (Phasmida): 有尾感器,排泄器官为成对的纵管,雄虫有1对交接刺,多数寄生生活。三、几种重要的寄生线虫:(一)人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蛔虫的种类很多,有人蛔虫、猪蛔虫、马蛔虫、鸡蛔虫等,它们的生活史大同小异,现以人蛔虫为例说明。身体圆而直,长2025 cm,直径约5mm。雌雄异体,雄虫较小,尾部呈钩状。人蛔虫没有中间寄主。雌雄蛔虫在人体小肠内交配,受精卵随粪便排出人体外。幼虫孵化后不出卵壳,并经1次蜕皮变成感染性虫卵,此卵可在土壤中存活45年。这种虫卵被人误食后进入肠内

9、,胃液消化掉虫卵的外壳,幼虫逸出,钻入肠壁,进入静脉、心脏、肺部。幼虫在肺泡内蜕皮2次,随后转移到支气管、气管、喉头、会厌,最后随寄主的吞咽再一次进入消化道,在小肠内再蜕皮1次,发育成成虫。从虫卵进入人体到成虫成熟产卵约需6070天。成虫寿命约12年。虫卵 口 肠内(幼虫) 血液 心脏 肺 气管 喉头 会厌 肠道 小肠 成虫危害:成虫在人体肠道内寄生,除吸收营养外,对人体的危害并不严重。但成虫有迁移的习性,可从肠道转移到人的胆管、胆囊、肝、胃中,引起各种症状。幼虫的机械穿行,可损伤肺、气管,还可在脑、脊髓、眼球、肾等器官中停留,造成严重病状。预防蛔虫,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二)人

10、蛲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下段和大肠中。很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成虫乳白色,雌虫长813 mm,雄虫25 mm,尾端呈“6”字形卷曲。感染途径:自体感染、自口感染、自空气感染。生活史:雄虫交配后很快死亡,雌虫需要到有氧气的场所产卵,往往在夜间转移到寄主的肛门附近产卵。刺激肛门引起骚痒、使人失眠。小孩用手 摸肛门,虫卵粘在手上,当用手吃食物时就会重新感染。卵进入肠道后,约需半月至一月,又变成成虫产卵。雌虫在人体内可存活 12个月。防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内衣、被褥的清洁。(三)旋毛虫 (Trichinella spiralis):成虫寄生在人、猪、

11、鼠等动物的肠道内,幼虫寄生在这些动物的肌肉里。幼虫在寄主肠道内孵化后,随血液循环到身体各部的肌肉中,形成包囊。幼虫可在包囊中存活30年之久。人吃了未熟的含包囊的猪肉就会被感染,表现出高热、肌肉疼痛、浮肿等症状。(四)血丝虫:在我国寄生于人体的血丝虫有 2 种,即斑氏丝虫 (Wuchereria bancrofti ) 和马来丝虫 (Brugia malayi),现以前者为例说明。微丝蚴白天在内脏血液中,晚上在体表血液中。雌虫长约75mm,雄虫约40mm,寄生在人血液中。血丝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吸患者的血时,微丝蚴(小幼虫)进入蚊体内,发育成腊肠形蚴,后变成感染性蚴。当蚊子再叮咬人时,就将感染性

12、蚴注入人体。成虫在寄主淋巴管中生活、交配,卵胎生微丝蚴,幼虫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成虫的机械刺激和产生的毒素,可引起寄主淋巴管壁增生,造成淋巴液不能流动,使淋巴管扩张或胀裂。流出的淋巴液进一步刺激组织增生,使寄主局部的皮肤变厚变硬,如寄生在腿部,腿能增粗到75 cm。这就是常说的“橡皮病”。(五)十二指肠钩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成虫长约1cm。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能刺破寄主肠壁,吸收血液,造成贫血、消化机能紊乱。感染途径:虫卵随粪便排出,发育成杆状蚴、丝状蚴,当丝状蚴接触到人体皮肤时,就可侵入人体,进入血管。经心脏肺气管咽胃肠。在肠内发育成成虫(与蛔虫的移行相似)。

13、(六)小麦线虫 (Anguina tritici):寄生在小麦上的一种植物线虫。体长约34 mm。寄生在麦粒中,形成虫瘿。虫瘿混在麦粒中播入土壤,幼虫从虫瘿中钻出来,侵入麦苗。当小麦抽穗时进入子房发育为成虫,使子房变成虫瘿,后在虫瘿中产卵、孵化,进入休眠。次年虫瘿随播种进入土壤,再侵害小麦。第二节 轮虫动物门 (Rotifera)身体很小的多细胞动物,体长一般只有0.1-0.5 mm,常被误认为是原生动物。多数生活在淡水中,是浮游生物的主要类群。全世界已知 2000 多种,我国已知 252 种。轮虫以藻类、原生动物为食,分布广、数量大,是很多鱼类的重要饵料。一、主要外部形态特征:1、体壁透明,

14、通过体表可看到内部构造。2、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头部:较宽,象一个原盘,具有12圈纤毛组成的头冠 (主要特征),靠纤毛的摆动完成摄食和游泳的功能。纤毛摆动,就像车轮在转动,故称轮虫。躯干部:是直径最大的部位,内含内脏器官。体表有角质膜 又称兜(dou)甲,角质膜因在某些部位的硬化程度不同而形成环形的折痕,形似体节。前后端的节可缩入中部,形成套筒状。角质膜下为合胞体的上皮。上皮下为环肌和纵肌。尾部:又称足,是躯干向后逐渐变细的部分 (肛门以后的部分),长筒形,足内的足腺可分泌粘液将身体粘附在物体上。足的末端一般有1对趾。二、主要内部结构1、消化管:分口、咽、胃、肠、肛门等。口位于头部

15、腹面,呈漏斗状。口后是咽,咽后部膨大成咀嚼囊,囊内有咀嚼器 或颚,由基骨、枝骨(合称叉骨),爪骨和槌骨组成,用来研磨食物。咀嚼器的形状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囊后分别是细而短的食道、囊状的胃和肠。肠的末端与膀胱以及输卵管汇合成泄殖腔,开口(肛门)于躯干部与足交界处的背面。2、排泄器官:由一对排泄管和一对焰球组成,细胞核位于排泄管管壁中。位于身体两侧,两管通入膀胱,经泄殖腔、肛门将废物排出。3、神经系统:包括咽背面的叶状脑,和由此发出的2条神经索,分布于体壁。轮虫没有呼吸和循环系统,靠体壁交换气体,靠体腔液完成物质运输。4、生殖系统:一般雌雄异体,通常孤雌生殖。当环节条件不利时进行有性生殖。雌虫的卵巢

16、和卵黄腺常被薄膜包在一起形成生殖囊,生殖囊连接输卵管,开口于泄殖腔。当环境适宜时,雌虫孤雌生殖,产生大而壳薄的非需精卵(2N),由此发育成新的非混交雌体 (孤雌生殖) 。当环境恶化时,非需精卵可发育成混交雌体。混交雌体经减数分裂产生需精卵(单倍体)。若需精卵不受精,则孵化出雄虫;若受精,则形成卵壳较厚的休眠卵。休眠卵可渡过不良环境,一旦条件适宜,即可孵化形成非混交雌体。隐生:水体干涸时,某些轮虫的绳梯失去大部分水分,高度蜷缩,进入假死状态,耐干燥能力极强,可生活数月到数年;再入水后,即能复活。第三节 腹毛动物门 (Gastrotricha)身体微小的水生动物,体长约0.1-1.5 mm。约有2

17、00多种。身体形态与轮虫相似,身体背面有角质膜特化的刚毛、鳞片、棘等。腹面具有排成纵带和横带的纤毛(运动器官),故称腹毛动物。例:鼬虫:口周围有成束的纤毛。身体末端分叉,有粘腺。上皮为合胞体。上皮下只有纵肌。据大部分雌雄同体。第四节 棘头动物门 (Acanthocephala)约500多种,体长 165 cm 不等。全部寄生种类。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肠道内;幼虫寄生在昆虫或甲壳动物体内(转移寄主)。主要特点:身体前端有一能翻出的吻,吻上有许多倒钩,能固着在寄主肠壁上。体内无消化管,也无循环、呼吸系统。完全靠体壁吸收寄主已消化好的营养。上皮为合胞体,其内有许多小空腔连接成一个空隙系统,是贮存营养的场所。具环肌和纵肌。雌雄异体,生活史需更换寄主。例:猪巨吻棘虫生活史:受精卵排出猪体 被蛴螬吞食 幼虫孵化 形成包囊 猪吃蛴螬 幼虫固着在猪肠壁上 成虫。第五节 线形动物门 (Nematomorpha)已知 100 多种,体长 0.1-1米,直径13 毫米。成虫生活于河流、池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