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虚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副词、代词实词_第1页
词类:虚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副词、代词实词_第2页
词类:虚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副词、代词实词_第3页
词类:虚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副词、代词实词_第4页
词类:虚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副词、代词实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词类: 虚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 副词、代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实词:能够充当句子结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有实在意义。虚词:在句子结构中起连接或黏附作用,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辞海:“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同句子的语法结构密切相关。如介词、连词、助词等。”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这种词叫虚词。虚词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叹词是特殊的实词。” 吕叔湘文言虚词则将代词、副词归为虚词。王力中国现代语法、郭锡良古代汉语则将代词、副词归为半实半虚的词。副词的性质归属过去或归为虚词(不像名词、动词那样能充

2、当主、谓、宾、定语,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现在一般认为是实词(能够作状语、补语)或有将部分划为虚词(因为副词的特殊性,某些语法特征介乎于虚词实词之间)一种半实半虚的词(王力等)(不管归属何类,重要的是对其特征、用法的分析)分类界限的模糊性,实际功能特点的特殊性。教材分列:代词、虚词(主要是介词、连词,包括所谓助词)、语气词,不讲副词。如此划分,是因为连词常是介词进一步虚化的结果,有些词兼有介词、连词的用法。介词的作用是介绍。把表示人、事物的结构介绍给表示活动变化、性质状态的结构,进行修饰、限制。【单向】 连词的作用是连接词或词组。【双向】学习古汉语虚词,一般应回答三个问题: 1.词类; 2.语法规

3、则(语法功能); 3.翻译。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名词性结构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状语、补语。谓述语介词宾语介词宾语谓述语表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于(於 、乎)、以、为、由、自、从、向、在、用、被古代汉语介词的特殊语法特点: 1语序:介宾“以”:介宾,宾介 吾道一以贯之。 2省略: A介(宾):“以、为、与、从”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 )遗之。 即墨大夫出与( )战,败死。 B.谓述语(介)宾:“于” 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史记/项羽本纪)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僖22) 3语法功能:状语补语:“于”介宾结构多作补语;“以”介宾结构作状语

4、,也作补语。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古代汉语介词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 1介宾短语除作状语外,还可作补语; 2介词宾语可前置; 3介词的宾语可省略; 4介宾短语的介词可省略。古代汉语中的介词大多是由动词转化而来。 连词是用来联结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先秦古籍中的连词一般单音节,“然则”、“虽然”、“然而”等在先秦是两个单音节词连用,后来才逐渐形成一种凝固结构,汉魏以后才逐渐演变成复音词。 “之”,一般语法书,如吕叔湘文言虚字、中学语文教材、本教材都将在定中关系和主谓关系中的“之”视为结构助词,郭锡良等将“之”的两种用法归如连词

5、。 古代汉语的连词: 联合关系: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并列生庄公及公叔段。并列。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递进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转折偏正关系:让步、假设、条件、因果。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让步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设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条件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因果 于、於 、乎“于”、“於”上古不同音。说文:“亏,於也,象气之舒亏羽俱切,今变隶作于。”“於,象古文乌省,哀都切。”段注:“于、於为古今字,凡经多用于,凡传多用於。”王力古代汉语:“尚书、诗经一般用于,论语除引用尚书外,通例不用于,孟

6、子多用於。”“乎”与“于”古时音近,也经常作介词用,其用法与“于”也基本相同。 (1)引介处所、时间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僖22)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论/季氏将伐颛臾)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韩非子/五蠹)有志乎古者希矣。(韩愈答李翊书)在、到、从(现代汉语)成立于1949年/作于北京(2)引介谓语动词的关涉对象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左/郑伯克段于鄢)利泽施乎万物。(庄子/大宗伯)向、给、对(对于)(现代汉语)投身于革命事业(3)引介比较的对象(一般用“於”“乎”,罕用“于”)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荀子/劝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比

7、:寒于水-比水寒(现代汉语)人民利益高于一切(4)引进施事者(被动句中)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荀子/王霸)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比较(2)“关涉对象”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隐元)比较(2)和(3)、(4)是故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韩非子/显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上初即位,富于春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季氏富于周公。(论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于”的作用在于引进谓述语中心语有关的人或物(包括时间地点),而具体的关系只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才能分别。 注意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对应的词语各有不同,但不能以之为据,将介词“于”的

8、用法作过多细分。于是=在此(此时、此事) =承接连词(虚化过程)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于是鸱得腐鼠。于是乎(于是语气词)于是焉(于是于是于是语气词) 以:介词、连词 介词“以”由动词虚化。介词“以”与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补语。 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许子以斧甑爨,以铁耕乎?以千金为鲁连寿。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左/齐晋鞌之战)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醒,以戈逐子犯。(左僖23)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史记商君列传)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可译为“率领”。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宫之奇以其

9、族去虞。(左僖5)3.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或引进行为动作凭借的资格、身份或地位。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论”等。今以三寸舌为帝王师。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至其时,西门豹往会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滑稽传补)4.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或不译。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此天以臣授陛下。(史记留侯世家)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同上)5.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10、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魏策四)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2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可译为“在”。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韩说以太初三年为游击将军。(史记卫青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汉书苏武传)“以”构成的凝固结构 “有以”、“无以”相当于“有什么东西(或办法)用来” 或“没有什么东西(或办法)用来”。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没有办法养家。河曲智叟亡以应。即没有办法回答。 吾必有以重报母。有办法重重地报答您。 “以

11、故”相当于“由于这个原故”。 “以是”、“以此”相当于“由于这个原因”、“根据这种情况”、“用这个东西”等。 “是以”“因此”、“所以”。 以:连词 介词“以”虚化后可作连词,作用略同于“而”: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王勃滕王阁序)(不连接名词及名词性词组)A.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商君书开塞)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治国之音安以乐;乱国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B.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可译为“而”或不译。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左成2

12、)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史记项羽本纪)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C. 连接两个谓词性词组或分句,表示后一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翻译成“来”、“以便”、“以致”等。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隐元)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战国策秦策一)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D. 连接“上”、“下”、“往”等,表示空间、时间等的延伸。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左昭20)幽、厉以往,尚矣。(史记天官书) 介词“以”和连词“以”的区别: “以”既可充当介词,亦可充当连词,这两种用法有时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需要辨别。尤其是介词“以”经常可以省略宾语,这

13、样“以”就直接出现在动词前面,看起来就同连词“以”更为相象。 对于“以”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的辨析,主要应从它们的语法功能考虑。介词“以”的功能是介进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即使宾语省略,理论上也是可以补上宾语的。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以”后面省略宾语“羹”,在理解时要补上(请允许我把羹送给她吃)。如果不补上的话,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会感到句子成分的残缺。 连词“以”则不然。有时看起来,好象在“以”的后面也可以补上宾语,但是这个补上的内容其实在“以”的前面已经出现,补上所谓的宾语,反而会觉得累赘。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以撞”似乎可以补成

14、“以之撞”,即用盾来撞。但是补上的内容“盾”在“以”的前面刚刚出现,因此这里的“以”其实是连词,也不需要补什么“宾语”。 讨论:以:动词、名词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他故也我辞礼矣,彼则以之。用也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也。没有才学行人未有以说也。(韩非子难二)有办法有以、无以:“有什么东西(或办法)用来” 或“没有什么东西(或办法)用来”。 愿先生有以教我。宋公享晋侯于楚丘,请以桑林。荀罃辞。荀偃、士匄曰:“诸侯宋、鲁,于是观礼。鲁有禘乐,宾祭用之。宋以桑林享君,不亦可乎?”舞,师题以旌夏,晋侯惧而退入于房。去旌,卒享而还。及著雍,疾。卜,桑林见。荀偃、士匄欲奔请祷焉。荀罃不可,曰:“我辞礼

15、矣,彼则以之。犹有鬼神,于彼加之。”晋侯有间,以逼阳子归,献于武宫,谓之夷俘。逼阳妘姓也。使周内史选其族嗣,纳诸霍人,礼也。以之(礼)为用(用礼) 为:介词作动词读wi,意义灵活,可译为“是”、“变成”、“担任”、“制造”等。作介词读wi,与后面的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表对象、目的、原因等。 “为宾动”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为长安君约车百乘。为人谋而不忠乎?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论语雍也7)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孟子离娄上) “为人民服务” 2.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

16、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殆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3.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孟子万章下)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4.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史记淮阴侯列传) 5.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词”的被动句式。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为

17、故:因为的缘故以为: 把认为,把当作,把作为【介词动词】 以臣为不顿命。(乐毅报燕惠王书) 欲以齐为事。(乐毅报燕惠王书)而:连词一般不连接名词及名词性词组(少数例外【教材P187】) 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左/宣4)A联合结构:连接谓词性词组,表并列或转折:动、形(短语)而动、形(短语)顺接:并列或相承,译“而且”、“就”或不译。(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五蠹逆接:相对或相反(转折),译“但是”、“却”。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38)敏于事而慎于言。 不战而屈

18、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顺接和逆接关系是由上下文内容本身决定的,不是“而”字本身具有这两种性质。】 B主谓结构: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假设或转折:主而谓,译“却”、“如果”或不译。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战国策赵策三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22)臣而不臣,行将焉入?(左僖25)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C.连接分句,表转折,可译“然而”、“但是”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论语先进17)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孟子离娄上)D偏正结构: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意思是

19、表示前后语意相承:状语而中心词,译“地”或不译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启呱呱而泣。(书皋陶谟)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24)E.连接“上”、“下”、“後”、“来”等词,表示空间、时间等的延伸【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繫辞)而今而後,吾知免夫。(论语泰伯3)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馀岁。(孟子尽心下)则:连词不连接名词及名词性词组A.连接两个分句,表示两者为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可以翻译成“那么就”,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左隐元)民贫则奸邪生。(晁错论贵粟疏) B.连接动词或动

20、词词组,作分句,可翻译成“就”,如:【承接】于是至则围王离。(史记项羽本纪)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沈括梦溪笔谈技艺)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晁错论贵粟疏) C.用于两个以上并列分句中,“则”可视情况译成“就”或不译,如: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国语越语上)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左僖23)D.连接动词性成分或分句,表转折,如: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则 临视,则蟲集冠上。(聊斋志异促织)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虽:连词虽

21、然(连词、指示代词连用)文言文“虽”兼有让步连词“虽然”和假设连词“即使”两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虽”只能用于已实现的让步,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于已实现的让步(虽然),也可以用于假设的让步(即使)。A.连接分句,表示让步。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孟子公孙丑上)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史记李将军列传(谚语说:“桃李不说话,下面自然被许多羡慕的人来踩成了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是可以比喻大事。) 【先退让一步承认已成事实,但后面又例举相反情况,得出相反结论。】 B.连接词或词组,表示让步,如: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22、庄子逍遥游)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史记项羽本纪)王曰:“善哉!虽然,公输般为我为雲梯,必取宋。” (墨子公输)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孟子许行)且:连词副词:A时间副词:一般将来时(行、将、且)行略定秦地。(史记项羽本纪)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垂死挣扎B语气副词:姑且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A.连接并列之谓语成分,相当于“又又”、“一边一边”: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诗魏风伐檀)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B.连接分句或段落,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隐元)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23、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1)C.用在选择问句中: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史记魏世家)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邪?(史记李将军列传)D.连用:“且且”,相当于“既又”、“一边一边”: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史记淮阴侯列传)且引且战,连鬥八日。(史记李将军列传)E .与“夫”连用,表示让步,相当于“再说”:且夫战也,微卻至,王必不免。(国语晋语)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F用在从句主语后,引起主句的层进推论,多表反问,【尚且】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一)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项

24、羽本纪)与:介词A.引进动作行为所牵涉的对象,可译“和”: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战国策燕策)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孟子离娄下)B.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同“为”: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汉王与义帝发丧。(汉书高帝纪)C.引进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相当于“于”,可译“对(于)”: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诗小雅车舝)纵躯委命,不私与己。(贾谊服鸟赋)D.表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随着”:蛤蟹珠龟,与月盛衰。(淮南子地形训)与:连词 连词“与”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译“和”。 有时也表选择关系,相当于“还是”、“或者”

25、。 蜩与学鸠笑之。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连词“与”同介词“与”的区别:1.换位法。即看“与”字前后的两个名词能否互相换位。连词“与”所连接的双方是等列的,无主次之分,一般可互换位置而意义不变;介词“与”前面的词语是全句的主语,后面的词语是介词的宾语,双方不等列,不能换位。 蜩与学鸠学鸠与蜩汉王与义帝义帝与汉王”(发丧)【汉王与义帝发丧。(汉书高帝纪)】2.插入法介词“与”由于只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结构,而与前面的名词不发生结构关系,介词“与”前面可以加能愿动词或副词。连词“与”则由于连接两个名词构成并列词组后充当句成分,所以连词“与”前面不能加能愿动词或副词。

26、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王稽遂与范雎西入秦。蜩与学鸠笑之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3.看“与”前后的词是否属于同一词类,能否省略。连词“与”前后的体词必须属于同一词类,并且不能省略,否则就不能构成并列词组。介词“与”由于它只同后面的体词有结构上的关系,所以前后的词不必属于同一词类,并且介词“与”前面充当句子主语的词经常可以省略,介词“与”自己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如、若【动词(如、象)连词】1条件关系。“如果”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人皆谓我毁明堂)2转入关系。“至于”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

27、,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上)3选择关系。“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论语先进)然:一般用于分句之前,表示转折,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史记河渠书)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才能自进。(史记佞幸传)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鞅復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史记商君列传)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鞌之战然而指示代词“然”与转折连词“而”连用,译“虽然如此,但是”。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能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下汉以后“然而”才逐渐发展为一个连词,起关联作用,译“但是”。

28、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守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 柳宗元封建论然则: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译“这样就”、“既然如此,那么”。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韩非子五蠹汉以后“然则”才逐渐发展为一个连词,起关联作用,译“那么”。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然、尔、若、如:形容词词尾词汇之构成单音节词与复音节词单纯词与合成词 单纯词:一个词素成词。单纯词可以有多个音节,如联绵词。 合成词两个或以上的词素合成的词。复合词(词根和词根的合成称为复合词并列式。例

29、如:婚姻、牺牲、国家。偏正式。例如:丈夫、天子、先生。重叠词(“叠音”、“迭字”、“重言”)派生词(词根和词缀的合成称为派生词)A.前缀+词根;B.词根+后缀;C.词根+中缀+词根。前缀(词头):有、不、夫、於、勾、子、阿、老(以上名词)/有、其、斯、思(以上形容词)/薄、于、爰、曰、言(以上动词)后缀(词尾):父(甫)、斯、也、子、儿、头(以上名词)/然、尔、若、而、如、乎、焉、斯、安、诸(以上形容词)中缀(词腹;中加成分):之(施、设)、中(仲) 之:连词A.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定语之中心词(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译“的”)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史记留侯世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

30、可以无飢矣。(孟子梁惠王上)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战国策范雎说秦王B.连接主语和谓语:主语之谓语(取消其独立成句的资格,而降为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充当一个句子成分,不译。)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国语周语)大哉,尧之为君!(孟子滕文公上)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C.连接两个并列结构,表联合,相当于“和”:皇父之二子死焉。(左文11)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11)得之不得,曰有命。(孟子万章上) 定语(指示代词)中心语: 朕宗君其休、天子之休主语(指示代词)谓语: 硕人其颀、弓矢斯张、桃之夭夭由“之”专任者 “者”作为起辅助作

31、用的代词,可代人或事物,但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必须与其他的词或短语构成“者”字短语,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A.谓词性成分+“者” (“者”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动、形(短语)+“者”“的人”、“的东西”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国语越语上)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国语越语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赦之,以劝事君者。大者王,小者侯。数词+者表一定范围、种类:译“几样”、“几种”、“几类”、“几方面”等。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B.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者”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实也。(韩非子五蠹)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32、“者”起复指名词性成分的作用,使这个名词性成分得到强调。陈涉者,阳城人也。 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所 “所”作为起辅助作用的代词,所代的是某种动作的对象,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组成“所”字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作用,充当主、宾、谓、定。 一、所+动词此型中,“所”字起指示和称代动及所涉及的对象的双重作用。这种所字词组,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和谓语。例:粟者,民之所种。(汉书食贷志) 粮食,是老百姓种的那种东西。三、所+动词+者在文言文中,如果“所”字指代的对象是不必言明或不可言明的人或事物,那么,便可以在动词后面加“者”字来称代动作行为的对象。这样,“所”字便只起指示行为对象的作用了。例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由最暴酷骄恣,所爱者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