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编号计划_第1页
电信网编号计划_第2页
电信网编号计划_第3页
电信网编号计划_第4页
电信网编号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信网编号计划(2007年版) PAGE PAGE II电 信 网 编 号 计 划(200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12月前 言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逐步展开、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和用户规模的迅速增长,号码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为保障公平竞争和电信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统筹全局、抓住重点、各个突破、逐步推进”的思路,从2001年开始着手制定编号计划,在反复征求运营商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分期分批研究解决了在多运营商市场环境下号码资源使用和管理中遇到的若干基础性、结构性的重点、难点问题并于2003年发布了电信网编号计划(2003年版)。电信网编号计划(2009年版)

2、在电信网编号计划(2003年版)对我国E.164号码进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增补了固定网和移动网“*/#”号码的编号计划、信令网的信令点编码、移动网的IMSI、分组数据网的编号等内容,并对电信网编号计划(2003年版)中的E.164号码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新和修订。本编号计划中所有有关分配现状的数据截止日期均为2009年7月31日。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以及基础电信运营商的重组都对公众移动用户号码资源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基于部2008年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发布的移动用户总数预测数据,电信网编号计划(2009年版)将满足至2012年的发展需求。机器通信具有数以亿计的潜在市场,电信网编号计划(2009年版

3、)为其发展提供了10亿的号码容量。固定和移动技术的融合给电信网编号带来新的挑战,但这种融合不会改变基础电信业务的分类,因此并不会对固定和移动用户的编号产生影响。2009年版的电信网编号计划适用于中国内地电信网,港澳台地区的编号计划从其规定。为适应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必要时对编号计划的内容进行调整,重新公布。目 次 TOC f h t 前言、引言标题,附录标识,参考文献、索引标题,章标题,附录章标题,一级条标题,附录一级条标题,二级条标题,附录二级条标题,三级条标题,附录三级条标题 HYPERLINK l _Toc239062548 1 编制范围和编制原则 PAGEREF _To

4、c239062548 h 1 HYPERLINK l _Toc239062549 1.1 编制范围 PAGEREF _Toc239062549 h 1 HYPERLINK l _Toc239062550 1.2 编制原则 PAGEREF _Toc239062550 h 1 HYPERLINK l _Toc239062551 2 E.164编号计划 PAGEREF _Toc239062551 h 1 HYPERLINK l _Toc239062552 2.1 号码结构 PAGEREF _Toc239062552 h 1 HYPERLINK l _Toc239062553 2.2 “0”字头及其后

5、号码的规划 PAGEREF _Toc239062553 h 1 HYPERLINK l _Toc239062554 2.3 首位为“1”号码的规划 PAGEREF _Toc239062554 h 2 HYPERLINK l _Toc239062555 2.4 首位为“2”“8”号码的规划 PAGEREF _Toc239062555 h 4 HYPERLINK l _Toc239062556 2.5 首位为“9”号码的规划 PAGEREF _Toc239062556 h 5 HYPERLINK l _Toc239062557 2.5.1 9X号码的规划 PAGEREF _Toc239062557

6、 h 6 HYPERLINK l _Toc239062558 2.5.2 95XXX(X)号码的规划 PAGEREF _Toc239062558 h 6 HYPERLINK l _Toc239062559 2.5.3 96XXX(X)号码的规划 PAGEREF _Toc239062559 h 7 HYPERLINK l _Toc239062560 2.6 号码分配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60 h 7 HYPERLINK l _Toc239062561 3 “*/#”号码的编号计划 PAGEREF _Toc239062561 h 7 HYPERLINK l _Toc23906

7、2562 4 七号信令点编码的编号计划 PAGEREF _Toc239062562 h 8 HYPERLINK l _Toc239062563 4.1 国际信令点编码的编号计划 PAGEREF _Toc239062563 h 8 HYPERLINK l _Toc239062564 4.1.1 号码结构 PAGEREF _Toc239062564 h 8 HYPERLINK l _Toc239062565 4.1.2 分配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65 h 8 HYPERLINK l _Toc239062566 4.2 国内信令点编码的编号计划 PAGEREF _Toc2390

8、62566 h 10 HYPERLINK l _Toc239062567 4.2.1 号码结构 PAGEREF _Toc239062567 h 10 HYPERLINK l _Toc239062568 4.2.2 分配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68 h 10 HYPERLINK l _Toc239062569 5 分组数据网的编号计划 PAGEREF _Toc239062569 h 11 HYPERLINK l _Toc239062570 5.1 号码结构 PAGEREF _Toc239062570 h 11 HYPERLINK l _Toc239062571 5.2 数据网

9、络识别码的分配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71 h 12 HYPERLINK l _Toc239062572 6 移动网IMSI编号计划 PAGEREF _Toc239062572 h 12 HYPERLINK l _Toc239062573 6.1 号码结构 PAGEREF _Toc239062573 h 13 HYPERLINK l _Toc239062574 6.2 移动网络识别码(MNC)的分配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74 h 13 HYPERLINK l _Toc239062575 附件一:相关名词的说明 PAGEREF _Toc239062575

10、 h 14 HYPERLINK l _Toc239062576 附件二: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分配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76 h 15 HYPERLINK l _Toc239062577 附件三:首位为“1”号码的分配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77 h 16 HYPERLINK l _Toc239062578 附件四:中国联通运营商业务代码101备案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78 h 27 HYPERLINK l _Toc239062579 附件五: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运营商业务代码102备案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

11、579 h 28 HYPERLINK l _Toc239062580 附件六: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运营商业务代码116备案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80 h 29 HYPERLINK l _Toc239062581 附件七:中国电信运营商业务代码118备案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81 h 30 HYPERLINK l _Toc239062582 附件八:中国移动运营商业务代码125备案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82 h 32 HYPERLINK l _Toc239062583 附件九:短消息服务代码1066/1069的分配情况 PAGE

12、REF _Toc239062583 h 32 HYPERLINK l _Toc239062584 附件十:123XX号码的分配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84 h 52 HYPERLINK l _Toc239062585 附件十一:首位为“2”“8”号码的分配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85 h 53 HYPERLINK l _Toc239062586 附件十二:已分配的国内长途区号 PAGEREF _Toc239062586 h 55 HYPERLINK l _Toc239062587 附件十三:95XXX号码的分配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

13、87 h 60 HYPERLINK l _Toc239062588 附件十四:8006号段和8008号段的归属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88 h 66 HYPERLINK l _Toc239062589 附件十五:*/#”号码的使用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89 h 67 HYPERLINK l _Toc239062590 1 PSTN业务的使用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90 h 67 HYPERLINK l _Toc239062591 2 ISDN业务的使用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91 h 67 HYPERLINK l

14、 _Toc239062592 3 GSM业务的使用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92 h 68 HYPERLINK l _Toc239062593 4 CDMA业务的使用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93 h 69 HYPERLINK l _Toc239062594 5 USSD业务号码的使用情况 PAGEREF _Toc239062594 h 71电信网编号计划(2009年版) PAGE 2PAGE 73编制范围和编制原则编制范围本编号计划涉及的码号包括我国电信网使用的ITU-T E.164编号首位为“0”“9”的全部号码;固定网、移动网中“*/#”号码;七号信令

15、点编码;分组数据网的编号;移动网的IMSI等。编制原则应使码号资源容量具有延续性和扩展性,满足用户、业务的增长和网络的发展对码号资源的需求。应尽可能保证编号的规律性,以便于用户使用和网络识别。应提高码号资源的利用率。应保持编号计划在较长时间内的整体稳定性。应体现运营商间的公平。E.164编号计划号码结构(1)固定网电话号码我国固定网电话号码采用长途区号的结构,即:国家码(86)+长途区号+本地号码;固定网电话号码采用不等位编号,国内有效号码最大位长为11位。(2)移动网电话号码我国移动网电话号码采用网号的结构,即国家码(86)+网号(如139)+ HLR识别号(H0H1H2H3)+用户号码(A

16、BCD)移动网电话号码采用等位编号,国内有效号码位长为11位。(3)ATM/帧中继网号码我国ATM/帧中继网号码采用网号的结构,即:国家码(86)+网号(如1942)+区域代码+本区域用户号码ATM/帧中继网号码采用等位编号,国内有效号码位长为13位。“0”字头及其后号码的规划表1 “0”字头及其后号码的规划号码管理位长用途01国内长途电话业务字冠002国际长途电话业务字冠102长途区号11 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12备用13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14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15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160163备用1644ATM/帧中继网的网号165169备用17备用18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190

17、193备用1944ATM/帧中继网的网号195199备用22长途区号,目前未用作长途区号的作为备用393长途区号,目前未用作长途区号的作为备用首位为“1”号码的规划首位为“1”的号码原则上应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号码,按照号码用途可以分为两种:(1)业务号码:对于仅在运营商网内使用的号码可以采用可变位长的编号方式,需在不同运营商的网络之间使用的号码暂不能采用可变位长的编号方式。(2)用户号码:包括固定网用户号码、公众移动通信网用户号码和ATM/帧中继网的用户号码。注:除目前已经用作业务号码的用户号码外(如,本规划中用作用户号码的号码资源不能用作业务号码。表2 1XX号码的

18、规划1XX123456789011社会服务类(含邮政)备用备用查号业务备用运营商业务代码备用运营商业务代码紧急业务紧急业务12社会服务类紧急业务政府公务类号码携带业务路由码运营商业务代码备用备用备用备用紧急业务13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1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15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16数据类业务备用互联网类业务ATM/帧中继网号备用备用备用电话信息服务互联网类业务电话信息服务17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IP电话类业务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18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19备用备用备用ATM/帧中继网号备用运营商标识码CIC运营商标识码CIC备用备用运营商标识码CIC10运营商业务代码运营商业务代码备用备用备用短消息类

19、服务接入代码备用国际直拨被叫付费、话务员受话付费和国际卡业务国际话务员受话付费和国际卡业务全国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客户服务类业务注:在同时提供电话服务和短消息类服务的情况下,100XX、11183、11185、123XX号码可以同时申请用作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电信网编号计划(2009年版) 表3 106(09)号段的规划X01234567891060备用1061备用1062省内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1063省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接入平台备用省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省内公益性短消息类服务1064机器通信号码1065基础运营商自营业务1066跨省/全国范围内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1067备用1068备用

20、1069跨省/全国范围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接入平台备用跨省/全国性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跨省/全国范围内公益性短消息类服务首位为“2”“8”号码的规划首位为“2”“8”的号码是在本地范围内使用的号码,主要用作固定本地电话网的用户号码,也可用作800M数字集群通信网的用户号码(目前该业务处于商用试验阶段)。部分首位为“2”“8”的号码还用作全国和省内智能业务的接入码。号码格式为:局号PQR(S)用户号码ABCD,总位长7/8位并存。本地网局号的规划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遵从通过PQ位区分不同运营商的原则。注:除目前已经用作业务号码的用户号码外,本规划中用作用户号码的号码资源不能用作业务号码。表

21、4 首位为“2”“8”号码的规划号码管理位长用途备注200,2013本地电话卡智能业务、校园卡业务接入码原中国电信使用的200/201接入码由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分别在南北方属地化使用。两家公司进入对方区域或其它运营商在全国区域开展此类业务时,在该号码前冠以CIC使用300备用4004主被叫分摊付费智能业务接入码号码总位长10位500备用6004国内虚拟专用网智能业务接入码号码总位长最长13位7004通用个人通信智能业务接入码号码总位长13位8004全国被叫集中付费智能业务接入码号码总位长10位PQR(P=28,Q0,R19)3本地电话局号/省内智能业务接入码对201的规划见本表第

22、一行。各省可根据自身情况,在未启用的P0R号段中,规划和预留部分号码用于省内智能网业务,其余号码用作本地电话局号。PQR(S)(P28,Q19,R=09,S=09)3或4本地电话局号为方便用户使用、网络寻路、互通结算和号码管理,原则上不同本地电话运营商的号码段应分布清晰,尽量通过PQ位区分不同的运营商:在固定本地电话号码7位位长的本地网中,尽量分配连续的号码资源。没有连续的P位则分配连续的Q位,没有连续的Q位则分配连续的R位。在固定本地电话号码8位位长的本地网中,尽量分配连续的号码资源。启用新的P字头应避开4、7,并应逐个启用首位为“9”号码的规划95XXX(X)号码是在全国范围统一使用的号码

23、,96XXX(X)号码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内统一使用的号码。其它首位为“9”的号码规划为备用。为提高号码利用率,95XXX(X)和96XXX(X)号码可以适当拓展位长,可采用不等位长的编号方式,但不能采用可变位长的编号方式。对于申请用于呼叫中心等业务的“95”字头短号码,在现网支持能力具备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再对号码的拓展位长作限制性要求。申请者可自行提出号码的具体结构和位长,在不违反有关业务政策的前提下,经审批后使用。9X号码的规划表5 9X号码的规划号码用途备注90备用91备用92备用93备用94备用95全国电话信息服务、呼叫中心、ISP、服务型企事业单位客服、语音信箱、寻呼等,具体

24、规划参见表696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内的智能业务、ISP、寻呼、电话信息服务、呼叫中心等业务,非电信企业的客户服务97备用98备用99备用999和9977尚在使用95XXX(X)号码的规划表6 95XXX(X)号码的规划号码管理位长用途950XX5主要为电话信息服务和呼叫中心业务接入号码951XX5952XXX69520XX电话信息服务接入号码9521XX呼叫中心业务接入号码9522XX备用9523XX9524XX9525XX9526XX9527XX9528XX9529XX语音信箱业务接入号码953XX5备用954XXX6备用955XX5服务型企事业单位客服号码在同时提供电话服务和短消息类

25、服务的情况下,955XX号码也可以同时申请用作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956XXX6备用957XX5主要为寻呼、ISP和新业务接入号码958XX5959XX596XXX(X)号码的规划表7 96XXX(X)号码的规划号码管理位长用途备注96XXX(X)56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内的智能业务、ISP、寻呼、电话信息服务、呼叫中心等业务,非电信企业的客户服务核配号码的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号码分配情况E.164号码的分配情况见附件二至附件十四。“*/#”号码的编号计划 “*”、“#”号码主要用于各个网络的补充业务。目前网间信令中不能传送“*”、“#”

26、信号,但可以在话路中传送,因此在一些业务(如智能网业务等)中也有端到端的“*”、“#”号码的传送。固定网中补充业务号码的规定主要是参考国外一些国家补充业务号码使用的规定。在固定网中启用了含有字符“*”、“#”和数字“4”、“5”、“6”的号码组合。在这些组合中 “*”作为业务登记的首位, “#”作为业务撤销的首位或号码的结束符,并在“*”和“#”之间根据业务的需要插入“*”、“#”或数字等符号。GSM中补充业务基本遵从国际标准,和固定网采用了大致相同的方法,启用了含有字符“*”、“#”和数字“2”、“3”、“4”、“6”、“0”的号码组合。在这些组合中 “*”作为业务登记的首位, “#”作为业

27、务撤销的首位或号码的结束符,并在“*”和“#”之间根据业务的需要插入“*”、“#”或数字等符号。CDMA 中补充业务基本上按照北美的标准制定,使用的号码包括了“*”为首的后续数字为“6”、“7”、“8 ”、“9”的号码作为补充业务的号码。由于上述“*”、“#”号码在固定网、GSM和CDMA中的使用均已经在相关技术标准中做出了规定,因此对于已经启用的号码,各运营商可以继续使用。对于已经启用的号段中尚未启用的号码,启用前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备用号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规划使用。如要启用备用号段的号码,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请。“*/#”号码的规划如表8所示:表8 “*/#”号码的规划号码用途

28、*0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1备用*2*9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0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1备用#2#6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7#9备用#*备用#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号码的使用情况见附件十五。七号信令点编码的编号计划国际信令点编码的编号计划号码结构国际信令点编码的结构由14个比特组成,具体的格式如表9所示:表9 国际信令点编码的结构N M LK J I H G F E DC B A区域标识地区/网络标识信令点标识信令地区 / 网络编码 (SANC)国际信令点编码 (ISPC)其中:NML-三个比特用于识别世界的地理区域。KJIHGFED -八个比特用于标识

29、在NML所标识的区域内一个地区或网络。CBA-三个比特用于标识在KJIHGFED所标识的一个地区或网络内的一个信令点。国际信令点编号码用于分配给国际信令网中的节点。不同运营商占用不同的KJIHGFED,一个运营商的国际信令点编码尽可能按一定的顺序分配。分配情况表10 国际信令点编码分配情况截止日期为2009年7月31日。ISPC城市及交换名称归属是否启用4-120-0北京ISC1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是4-120-1原北京国际交换机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是4-120-2北京ISC2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是4-120-3上海ISC1中国电信是4-120-4上海ISC2中国电信是4-120-5广州

30、ISC1中国电信是4-120-6广州ISC2中国电信是4-120-7“铱”系统北京ISC中国电信否4-121-0上海国际经济电话网关3中国电信是4-121-1北京ISTP1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是4-121-2上海ISTP1中国电信是4-121-3上海ISTP2中国电信是4-121-4广州ISTP1中国电信是4-121-5广州国际经济电话网关1中国电信是4-121-6青岛边境局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是4-121-7深圳边境局中国电信是4-122-0上海ISTP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是4-122-1北京国际经济电话网关1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是4-122-2北京国际经济电话网关2中国联通(原中国

31、网通)是4-122-3上海国际经济电话网关2中国电信是4-122-4广州国际经济电话网关3中国电信是4-122-5广州ISC3 SS中国电信是4-122-6上海ISC3 SS中国电信是4-123-0北京CDMA ISTP1中国电信是4-123-7北京CDMA ISTP2中国电信是4-124-0上海CDMA-ITP中国电信是4-125-7广州CDMA-ITP中国电信是4-124-4北京ISC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是4-124-5上海ISC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是4-124-6广州ISC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是4-125-2北京ISC中国移动是4-125-3上海ISC中国移动是4-125-4广州I

32、SC中国移动是4-125-5上海ISTP中国移动是4-125-6广州ISTP中国移动是4-123-1广州国际局中国联通是4-123-2上海国际局中国联通是4-123-3北京国际局中国联通是4-123-4广州ISC2中国联通4-123-5深圳边境局中国联通是4-123-6北京ISC2中国联通4-124-1北京ISTP1中国联通4-124-2上海ISTP1中国联通4-124-3北京ISCP中国联通4-125-1北京Inmarsat-F标准岸站北京船舶通信导航公司4-126-0北京IP电话网关中国电信是4-126-1北京ISC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是4-126-2上海ISC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是4

33、-126-3广州ISC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是4-126-4北京ISTP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是4-126-5上海ISTP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是4-126-6广州ISTP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是4-126-7广州IP电话网关中国电信是4-127-0上海CDMA-ITP1中国电信4-127-1广州CDMA-ITP1中国电信4-127-2北京CDMA-ITP中国电信4-127-3北京CDMA-ITP1中国电信4-127-4北京GC网关中国电信4-127-5上海GC网关中国电信4-127-6广州GC网关中国电信国内信令点编码的编号计划号码结构我国国内信令网采用24比特的全国统一的编码,信令点的编码

34、的格式如图1所示:主信令区分信令区信令点888首先发送的比特图1 国内信令点编码格式每个国内信令点编码由三部分组成:主信令区、分信令区和信令点编码。每部分为8比特二进制数。高8比特为主信令区的编码,中间8比特为分信令区的编码,最后8比特为信令点编码。国内信令点编码用于分配给连接在NO.7信令网上的节点,如PSTN/ISDN交换机、GSM和CDMA交换机、网关设备、短消息中心等。分配情况表11 国内信令点编码分配情况截止日期为2009年7月31日。国内No.7信令点编码主信令区分信令区信令点归属公司0(0255)(0255)预留(18)(081,83239)(0255)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9(

35、081,83239)(0255)中国电信10(081,83239)(0255)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115)(081,83239)(0255)中国电信16(081,83239)(0255)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730)(081,83239)(0255)中国电信(130)82(0255)归省管局分配*(130)(240251)(0255) 中国移动(130)(252253)(0255) 备用(130)(254255)(0255) 中国移动(3140)(0255)(0255)备用41(07)(0255)备用41(8255) (0255)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4243)(0255)(025

36、5) 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4449)(0255)(0255)备用50(0255)(0255)中国电信(5180)(0255)(0255)备用810(0255)备用81(16)(0255)国信寻呼有限责任公司81(7255)(0255)备用(82184)(0255)(0255)备用1850(0255)备用185-1-(014)中国电信(全球星系统关口站)185-1-(15255)中国电信185-(24)(0255) 中国电信(186252)(0255)(0255)备用253(0255)(0255)中国电信(用于CDMA网络)(254255)(0255)(0255)中国联通注*:在部分主信令区

37、下分信令区“82”已经分配给中国电信或中国联通,例如:3-82(河北)、10-82(山东)、16-82(河南)已经分配给中国联通,9-82(江苏)已经分配给中国电信。分组数据网的编号计划号码结构我国分组数据网的国际号码结构为:数据国家代码(3位)+网号(1位)+网络终端号码或者: 数据国家代码(3位)+网号(1位)+专用网络识别码(最多6位)+专用数据网终端号码其中:号码的总长度不能超过14位。“专用网络识别码”从“网络终端号码”的第一位开始,号码最多可由6位数字组成(ZXXXXX),X:09;Z:29。我国的数据国家代码为460。我国网络终端号码采用8位等长编号,格式为X1X2X3X4X5X

38、6X7X8。 其中,X1X2表示编号区的号码,X3表示编号区内RM节点交换机的号码,X4X5表示RM节点交换机下所连接的AM节点交换机的号码,X6X7X8表示端口号。首位为“0”号码的规划如表12所示:表12 首位为“0”号码的规划号码位长用途备注01国际呼叫前缀002用于PDN与ISDN或综合的ISDN/PSTN的互通,并表示请求目的地网络的数字接口,其中“0”称为转义码00+国际电话号码082用于PDN与TELEX的互通,其中“8”称为转义码08+国际用户电报号码092用于PDN与PSTN或综合ISDN/PSTN的互通,并表示请求目的地网络的模拟接口,中“9”称为转义码09+国际电话号码数

39、据网络识别码的分配情况表13 数据网络识别码的分配情况截止日期为2009年7月31日。数据网络识别码用途4600备用4601用户电报及低速数据网4602分组试验网及民航分组网4603公用分组网46044607备用4608部分号码段归铁道部4609备用移动网IMSI编号计划号码结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是在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中唯一地识别一个移动用户的号码,其结构如图2所示,最长位数为15位,目前我国IMSI的位数为所允许的最长位数,即为一个15位数字的号码。MCCMNCMSIN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国内移动用户识别码图2 IMSI的结构 IMSI由三部分组成:移动国家号码MCC:由3

40、个数字组成,唯一地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中国为460;移动网络识别码MNC:识别移动用户所归属的移动网,中国采用2位;移动用户识别码MSIN:唯一地识别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用户,中国采用10位。移动网络识别码(MNC)的分配情况表14 移动网络识别码的分配情况截止日期为2009年7月31日。移动网络号码MNC用途00中国移动GSM系统01中国联通GSM系统02中国移动GSM系统03中国电信CDMA系统0406备用07中国移动TD-SCDMA试验网0899备用附件一:相关名词的说明紧急业务号码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当国家利益、公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等紧急情况下用于呼救、报警的电话号码,如火警、急救等

41、使用的号码。目前已经使用的紧急业务号码是110(报警服务台/公众紧急业务呼叫台)、119(火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号码。社会服务类号码是指各电信运营商或非赢利社会机构提供一般性公益信息服务所使用的号码,如报时、天气预报业务使用的号码。用户拨打此类号码一般只收取本地通话费。政府公务类号码是指政府部门为方便开展面向公众的政务所使用的号码,一般提供咨询、投诉等热线服务。用户拨打此类号码一般只收取本地通话费。运营商标识码CICCIC原指用户在选择不同运营商长途网络时所使用的号码,该号码标识了不同运营商的长途网络。随着业务的发展,除了长途话音类业务之外,CIC冠头的业务接入码也可用于运

42、营商开放的本地话音类业务。运营商业务代码是指基础电信运营商开展全国性增值业务而使用的1XX号码。该号码后接两位分项业务类别码,使用位长最短为5位,进一步扩展使用时应保证国内有效号码的长度不超过13位。其它运营商的交换机进行路由判别的位长最长不超过5位。转义码是一个一位数字的指示符,表示它后面跟随的数字是另外一个编号方案中的号码。附件二: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分配情况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的结构为011X1X2(X1,X209),其中X1作为运营商的标识, X2作为业务类别的标识。表14 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号码的分配情况 截止日期为2009年7月31日。如需获得最新数据,请登录码号资源管理系统

43、: HYPERLINK 进行查询。号码管理位长用途状态110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未核配11104被叫集中付费业务(ITFS/UIFN)的国际来话中国电信1111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未核配1112记帐卡呼叫业务的国际来话HCD中国电信11134虚拟专用网业务的国际来话中国电信1114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未核配11154新增国际转接智能网业务中国电信111(68)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未核配11194寰球畅听业务中国电信112(09)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未核配113 (09)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未核配114(09)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未核配11504国际卡业务来话路由码中

44、国移动(原中国铁通)11514国际虚拟专用网业务(VPN业务)来话路由码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11524国际直拨受话付费业务(ITFS业务)来话路由码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115(39)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未核配11(67)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未核配11804国际直拨受话付费业务(ITFS业务)来话路由码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18(19)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未核配11904国际和全球800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的国际来话路由码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19(19)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未核配附件三:首位为“1”号码的分配情况表16 “1”字头及其后号码的分配情况截止日期为2009年7月

45、31日。如需获得最新数据,请登录码号资源管理系统: HYPERLINK 进行查询。号码管理位长用途状态*备注100005客服号码中国电信100015企业客户服务中心接入码(自助服务)中国电信1000(29)5中国电信客服类号码未核配100105人工客户服务号码中国联通100115自助客户服务号码中国联通100125用户缴费卡服务号码中国联通1001(34)5中国联通客服类号码未核配100155客户升级投诉受理号码中国联通100165业务受理专用客户服务号码中国联通100175中国联通客服类号码未核配100185VIP个人客户服务热线号码中国联通100195集团客户服务热线号码中国联通100(2

46、4)备用1005备用10050原用于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客服号码,现将业务调整至1008X,调整时限为2016年底前1006备用10060原用于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客服号码,现将业务调整至10010;10064原用于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客户投诉专用服务号码,现将业务调整至10015;10069原用于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大客户故障响应热线号码,现将业务调整至1001X。已上号码调整时限为2016年底前1007备用10070原用于中国电信(原中国卫通)客服号码,现将业务调整至10000,调整时限为2016年底前100805客服号码(自动台)中国移动1008(14)5中国移动客服类号码未核配

47、100855新业务咨询专线中国移动100865客服号码中国移动100875中国移动客服类号码未核配100885VIP个人客户和集团客户服务热线号码中国移动100895中国移动客服类号码未核配1009备用1015运营商业务代码中国联通具体备案使用情况见附件四。1025运营商业务代码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具体备案使用情况见附件五。103备用104备用105备用1060备用1061备用10628省内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管理106308省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接入平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管理1063(14)备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管理1063(58

48、)12省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管理106398省内公益性短消息类服务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管理1064(0-7)5机器通信号码未核配106485机器通信号码中国移动等长13位106495机器通信号码未核配10650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中国移动10651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10652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中国电信10653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未核配1065408SIM卡的OTA功能中国移动10654(19)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未核配10655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中国联通106568基础运

49、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0657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中国移动10658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中国移动10659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中国电信10668跨省/全国范围内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具体分配使用情况见附件九。1067备用1068备用106908跨省/全国范围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接入平台具体分配使用情况见附件九。1069(14)备用1069(58)12跨省/全国性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具体分配使用情况见附件九。106998跨省/全国范围内公益性短消息类服务具体分配使用情况见附件九。107备用10800(15)6国际直拨受话付费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10800

50、(69)6国际直拨受话付费业务接入码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080(19)备用108(15)4国际直拨话务员受话付费和国际卡业务号码中国电信108(69)4国际直拨话务员受话付费和国际卡业务号码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其中108868用于宜通电话业务接入码,由中国电信使用109备用1103报警服务台/公众紧急业务呼叫台公安部111(0082)备用111835邮政速递物流专业客户服务号码中国邮政集团公司11184备用111855邮政电话信息服务接入码中国邮政集团公司111(8699)备用112备用113备用1143电话查号业务号码各运营商共用115备用1165运营商业务代码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具

51、体备案使用情况见附件六117备用1185运营商业务代码中国电信具体备案使用情况见附件七1193火警公安部1203急救中心卫生部121145移动短信息名址服务标准验证试验平台接入号码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121175报时号码各运营商共用121195森林防火报警电话号码各地森林防火部门121215天气预报号码气象部门121225高速公路救援电话各地高速公路救援部门1223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号码公安部1235政府公务类业务具体分配情况见附件十124备用1255运营商业务代码中国移动具体备案使用情况见附件八126129备用130132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联通133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电信134

52、(08)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移动13494全球星卫星移动业务网号中国电信135139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移动140144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未核配145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联通146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未核配147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移动148149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未核配150152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移动153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电信154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未核配155156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联通1574TD-SCDMA试验网网号中国移动158159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移动1603省内人工信息服务台接入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和中国联

53、通分别在南北方属地化使用。南方指南方21省,北方指北方10省 * ,下同161015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同步拨号入网接入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61025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异步拨号入网接入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61(0399)备用162备用163005CHINANET互联网全国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163(0105)备用163065基于CHINANET的虚拟专用网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163(0765)备用163665互联网主叫增值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163(6787)备用163885CHINANET互联网省内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163(8999)备用164

54、(07)备用16484ATM网网号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16494帧中继网网号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165备用16500原用于中国联通互联网电话拨号上网业务接入码,现将业务调整,调整时限为2014年底前166备用167备用1680备用168(2,4,6,8)4省内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在南北方属地化使用16814全国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中国电信16834全国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中国电信16854全国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6874全国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689(0、4、5、6、9

55、)5全国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中国电信1689(1、2、3、7、8)5全国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69005互联网电话拨号上网业务接入码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69015互联网电话拨号上网业务接入码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690(29)备用169105校园用户的互连网接入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69115校园用户的互联网接入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69(1215)备用169165电子报税等业务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69(1769)备用169705互联网国际漫游入访业务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用于采用TCPCLEARING协议的入访业务169715互联网国际漫游入访业务

56、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用于采用PPP协议的入访业务169(7299)备用170172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17200原用于中国移动拨号上网卡业务接入码,17201原用于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拨号上网业务接入码,17202原用于中国移动本地拨号上网业务接入码,17255原用于中国移动VPDN业务接入码,17266原用于中国移动WAP业务接入码,17288原用于中国移动统一邮箱业务接入码,现将业务调整,调整时限为2014年底前173178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17300原用于中国电信(原中国卫通)互联网电话拨号上网业务接入码,现将业务调整,调整时限为2014年底前179005IP电话电话卡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1

57、79015IP电话主叫直拨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1790(27)备用179085省内IP电话电话卡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在南北方属地化使用179095省内IP电话主叫直拨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在南北方属地化使用179(14)备用17910原用于中国联通IP电话电话卡业务接入码,17911原用于中国联通IP电话主叫直拨业务接入码,现将业务调整,调整时限为2014年底前179505IP电话电话卡业务接入码中国移动179515IP电话主叫直拨业务接入码中国移动1795(29)备用179605IP电话电话卡业务接入码中国联

58、通(原中国网通)179615IP电话主叫直拨业务接入码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796(27)备用179685省内IP电话电话卡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在南方和北方使用179695省内IP电话主叫直拨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在南方和北方使用179(78)备用17970原用于中国电信(原中国卫通)IP电话电话卡业务接入码,17971用于中国电信(原中国卫通)IP电话主叫直拨业务接入码,现将业务调整,调整时限为2014年底前179905IP电话电话卡业务接入码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179915省内主叫注册接入码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1

59、799(24)备用179955省内IP电话电话卡业务接入码(二次拨号方式)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临时)179965省内IP电话电话卡业务接入码(一次拨号方式)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临时)1799(79)备用18(05)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未核配186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联通187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移动1884TD-SCDMA试验网网号中国移动189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电信1903运营商标识码CIC中国电信CIC冠头的业务接入码用于各基础电信运营商在全国统一提供的话音类业务,如300电话卡业务等。启用CIC冠头的业务接入码应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批。下同1902006本地电话卡智能

60、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1902016校园卡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1903006全国记账卡智能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19(13)备用193原用于中国联通运营商标识码,现将相关业务调整至196,调整时限为2014年底前19404帧中继网网号中国电信用户号码总位长为13位。下同19414ATM网网号中国电信19424ATM网网号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9434帧中继网网号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9444帧中继网网号中国联通19454ATM网网号中国联通194(69)4ATM /帧中继网号未核配195备用195原用于中国移动运营商标识码,现调整至197,调整时限为2014年底前1963运营商标识码CIC中国联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