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散文_第1页
先秦历史散文_第2页
先秦历史散文_第3页
先秦历史散文_第4页
先秦历史散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先秦历史散文1先秦历史散文尚书记言尚书;记事春秋古代史书体例: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尚书即上古之书的意思,是商周时期记言史料的汇编。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共28篇,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商书中的盘庚 。周书中的洛诰、无逸、立政、大诰、多士、多方。古奥典雅,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 2先秦历史散文春秋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记载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历史。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记事虽简而有法,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如隐公元年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春秋笔法:史事的简略

2、记述排比中表现出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诛”、“杀”、“弑” 。3先秦历史散文左传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非解经之作 。作者问题。约成书于战国早期,最后编定者是一位儒家学者。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基本与春秋重合,还有个别战国初年的史料。三家分晋。 思想内容:对奴隶制礼崩乐坏的惋惜之情。;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公室的卑弱和大夫兼并,表现了新旧势力的消长,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趋势;对民本思想的重视 。4先秦历史散文左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

3、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道德评价。 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 。5先秦历史散文左传左传的艺术特点 :精彩细密的叙事。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故事性强。“郑伯克段于鄢”。 战争描写;占卜释梦和神异传闻。个性鲜明的人物 。主要采取随事写人的方法,把主人公放到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场面和对话,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情和心理。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的描写。微婉巧妙的辞令。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 。

4、“文典而美”,“语博而奥”,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典雅从容。 6先秦历史散文国语国语:国别史。全书三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战国早期人根据所掌握的各国史料编订而成。由于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上起周穆王(前976922),下至鲁悼公(前466前429),有些内容与左传相重合。春秋外传之说。 各国“语“在全书所占比例不一,每一国记述事迹各有侧重。 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 7先秦历史散文国语国语叙事、记言特点: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辩诘、应对之辞。其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

5、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记言多于记事,虽也有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但不及左传普遍、完整。许多事件的前因后果及经过都是一笔带过,而把重点放在大段的议论文字上。国语也有情节生动曲折,极富戏剧性的叙事 。晋语前四卷晋献公诸子争位故事。8先秦历史散文国语国语记人特点:国语有时在记叙某一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吴语主要写夫差,越语上主要写勾践,晋语四专写晋文公 。集中篇幅写一人的方式,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但尚未把一个人的事迹有机结合为一篇完整的传记,而仅仅是材料的汇集,是一组各自独立的小故事的组合,而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 9先秦历史散文战国策成书过程:国别史。凡三十三卷,杂记

6、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作者并非一人,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也可能有若干篇是秦汉间人所作,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10先秦历史散文战国策战国策的思想特点 :重士的思想。崇实尚利的观念。重“权藉”、尚“时势”的思想。战国策思想价值在于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士贵耳,王者不贵”的声音,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大量描写策士奔走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令“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重要作用和社会地位,可以说是一部士阶层,尤其是策士阶层行迹的生动写照。11先秦历史散文战国策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宏富辩丽的文风 。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 “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生动、形象的语言。辞令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句式错综变化。文中常常用铺陈、排比及夸张、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寓言故事、佚闻掌故 。叙事写人的高度成就。一系列“士”的形象 。不惜脱离史实,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战国策中,不是史实,出于虚构依托的内容颇多。 苏秦夜读,引锥自刺及慨叹之语。12先秦历史散文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