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致大海》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13.2《致大海》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13.2《致大海》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13.2《致大海》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13.2《致大海》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3.2致大海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致大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把握诗歌的结构,体会其内在情绪的跌宕起伏。2.把握诗歌意象特征,理解大海的象征含义。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2.把握诗歌的结构,体会其内在情绪的跌宕起伏。教学方法1.诵读法。朗读体会诗歌整体基调,把握诗人情感。2.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导语:大海的美是永远也说不尽的,面对辽阔的大海,诗人会情不自禁地放声高歌。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一、简介亚历ft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国伟大的民

2、族诗人、作家,是 19 世纪俄罗斯民族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民族诗人”,高尔基称之为“俄国为学之始祖”。普希金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1811 年进入皇村学校。求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并形成了强烈的自由思想。1814 年 7 月,诗歌致诗友发表在欧洲通报上。1817 年 3 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亚历ft大普希金诗集;7 月,完成诗歌自由颂,造成一定影响。1819 年 7 月,写出诗歌乡村。1820 年 3 月,完成第一部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引起文坛关注。1820 年因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中的反抗倾向激怒沙皇亚历ft大一世,被以政府信使的名义流放

3、到俄国南部。1821 年,完成长诗高加索的俘虏。1824 年又被禁闭在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因普希金的文学声誉将他赦免并召回莫斯科,这一年,完成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828 年,完成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0 年,参加文学报的编辑工作。1833 年 10 月,完成长诗青铜骑士;12 月 30 日,被尼古拉一世任命为宫中低级侍从。1836 年,创办俄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杂志现代人,同年 10 月,完成小说上尉的女儿。1837 年普希金在与法国贵族丹特斯的决斗中被杀害。普希金对俄国文学有着极重要的影响。普希金的每一个创作时期,都成为俄国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4、的里程碑。他将创作扎根于民族生活,使俄国文学逐渐摆脱了从 18 世纪以来对西方文学的模仿,开创了属于本民族的自由发展的文学道路。他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文学之父”。别林斯基曾这样评价普希金:“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击剑一样坚强有力。”高尔基也曾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阳光。”二、写作背景致大海写于 1824 年。早在 1820 年时,年仅 21 岁的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自由民主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

5、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于 1824 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三、诗歌朗读听范读,请同学注意正音、节奏及感情基调的把握。四、品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并思考:本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诗人面对着大海,产生了哪些情绪?明确: “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在你的岸上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我还不能离开这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我的心徒然想要挣脱开,是更强烈的感情把我迷住”

6、“而今哪里能使我奔上坦荡的途径?”“使自由在悲泣中”把握一首诗的情感基调,可以首先从直抒胸臆的词句入手。通过诵读,我们可以筛选出很多直接表现心绪的词句,比如:“忧郁的絮语”“迷惘地徘徊”“令我厌烦的”“我的心徒然想要挣脱开”“而今哪里能使我奔上坦荡的途径?”“强烈的感情把我迷住”“使自由在悲泣中”等等。结合这些词句来看,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应该是低沉的。在面对大海时,内心正激荡着强烈的情感:沉郁、烦闷、愤懑、迷茫、悲伤联系诗作的创作背景,诗人即将再次被迫踏上流放之旅。现实的黑暗让诗人感到厌烦、痛苦,他渴望挣脱这强权的束缚,但前路茫茫,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因此,他“迷惘地徘徊”,“徒然想要挣脱开”。本

7、诗是一首抒情诗,写来到海边和大海告别,找出诗歌中描写与大海告别的小节。明确:诗歌的第 1、2 节和第 14、15 节。3.请同学们分别朗读这两部分,思考:诗人在两部分表达的感情是否一样?明确:不一样。第 1、2 节:忧郁、悲哀、恋恋不舍。第 14、15 节:执着、坚定、顽强不屈。由此可知,本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 小节 诗人与大海告别。(海之恋)第二部分:3-13 小节 诗人面对大海引发的联想。(海之思)第三部分:14-15 小节 诗人誓言绝不忘记大海,要为自由奋斗不息。(海之念)五、分析意象,品味情感1.找出描写“大海”这一意象的词句。思考:在诗人的眼里,大海具有哪些特点?明确:通

8、过诵读和筛选,我们可以找出如下描写“大海”的语句:“自由的元素”“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骄傲的美闪烁壮观”“喧声呼唤”“沉郁的吐诉”“喑哑的声音”“黄昏时分的幽静”“任性的脾气”“若汹涌起来,无法克服”“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深沉”“有力”“阴郁”“倔强”诗人并没有仅将大海当作自然景物描摹,“大海”拥有了人的性格、人的品质。它是自由的、美丽的,它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诗人对人格化了的“大海”抱有什么感情呢?请再读文本,体会其中的情感。明确:诗歌的开头,诗人在向大海告别,“自由”二字奠定了“大海”象征意蕴的基础,也成为大海与诗人之间亲密情感关联的源头所在。接着诗人运用了第二人称来

9、称呼大海,可以看出,这是诗人与大海的对话。他两次运用“最后一次了”,第一次从视觉的角度,“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第二次从听觉角度,“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喧声呼唤”。反复的吟咏慨叹,表达对大海的依恋不舍之情。大海像一位老朋友,对诗人的告别表达着恋恋深情。此刻的诗人和“大海”,好像一对心意相通的挚友,因此诗人才把自己内心的苦痛向朋友倾吐。诗人对大海的倾诉,实则是与自己内心的对话。诗歌中间的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大海”热烈的爱,并向“大海”倾诉着自己的烦恼。4.普希金笔下的“大海”有何象征意义呢明确:大海是诗人内心激烈情感的具象化。大海的澎湃汹涌,是诗人沉郁、愤懑心情的写照。诗人对大海的倾诉,实则是

10、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大海是自由、勇敢、热烈、倔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的象征。诗人通过表达对人格化的大海的赞美与渴望,抒发了自己即使身处桎梏与束缚,依然不放弃追求自由与正义的决心与信念。5.“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这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中的“石岸”又有何象征意义?石岸:是黑暗现实的象征。它是拘禁诗人的无边的囚牢,它使诗人向往自由的夙愿无法实现。小结:诗人借由大海这一意象来展示自己的性格。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对大海强烈的依恋、热爱、赞美和向往就是诗人追求自由精神的强烈愿望。致大海这首诗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是诗人作品中广为传诵的名篇。它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

11、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从那时起,但凡在海岸上彷徨的人,在那浅浅的小船和空旷的黄沙之间,借着心、目光和耳朵他会听到,普希金诗句像金屑那样洋洋洒洒”智利聂鲁达“大海是一个象征,普希金是一个象征,他高举着自由的火把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前程。”王立中普希金逝世的时候,当时的俄国新闻界写道:俄国诗歌的太阳陨落了!普希金是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力量的象征,在面对冷酷而阴险的亚历ft大一世的时候,普希金体现了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光芒四射的高贵和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不可侵犯的尊严。“在这个残酷的时代里,只有普希金的响亮辽阔的歌声在奴役和苦难的ft谷里鸣响着:这个歌声继承了过去的时

12、代,用勇敢的声音充实了今天的日子,并且把它的声音送向那遥远的未来!”赫尔岑五、习题讲解1.致大海中的“你”指的是谁?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向“你”告别?明确:“你”指大海,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在诗人看来,大海就是他的朋友。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而宁静,“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骄傲的美闪烁壮观”,仿佛是友人忧郁的絮语;而波涛汹涌时,惊涛骇浪,有如“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大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使得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相通,所以诗人才会将“大海”当成自己可以倾诉的知己,从而与它深情地话别。2.诗人面对大海为

13、什么感到悲伤痛苦?明确:诗人还不能离开囚禁他的地方,到海外去,去寻求自由的生活。诗人现在是不自由的,但是他非常渴望自由。因此,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诗人为未能逃脱监禁而悲伤痛苦。致大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品味诗歌语言的深意,理解诗人对现实和自我的思考,感受诗人在重重束缚下迸发出的斗争激情。1.正确理解诗人提及拿破仑、拜伦的用意。2.学习本诗的艺术特色。教学方法1.诵读法。朗读体会诗歌整体基调,把握诗人情感。2.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复习回顾:普希金的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以大海为知音

14、,以自由为宗旨,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感情凝重深沉而富于变化,格调雄浑奔放而激动人心。大致说来,致大海的诗情变化展现了“海之恋、海之思、海之念”这“三步曲”。一、课文朗读,整体把握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诗歌的第 8 至第 13 小节,并找一找诗人在迷茫之中,由大海而想起了谁?二、精读诗歌,深入探究1.诗人在迷茫之中,由大海而想起了谁?明确:想起了拿破仑和拜伦。资料补充: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于 1804 年12 月 2 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对内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

15、序。对外他曾率军打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于 1814 年退位,随后被流放至厄尔巴岛。1815 年建立百日王朝后再度战败于滑铁卢后被流放。1821 年 5 月 5 日,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雨果悲惨世界)拿破仑入侵俄国在

16、客观上将法国大革命所宣扬的反封建的民主自由思想带入了沉睡的俄罗斯,唤起了俄罗斯民族意识的觉醒,激起了俄国一代年青知识分子反抗沙皇专制暴政的革命热情。普希金在诗作拿破仑中这样评价拿破仑:“奇异的命运已告终结,伟大的人物明星殒灭”,“人民的憎恨已熄灭,而不朽之光却在闪烁。”诗中提到的“另一个天才”,指的是英国诗人拜伦。1824 年,普希金把致大海寄给一位朋友时曾说:“奉上悼念上帝的奴仆拜伦的短诗一首。”由此可见,诗中所推崇的“另一个天才”正是拜伦,普希金创作这首诗也有悼念拜伦之意。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伟大的民主主义诗人。19 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创作的思想核心是自由与正义。他与压迫和奴

17、役人民的社会势不两立,曾骄傲地宣称“我可以独自兀立人间,但绝不把我自由的思想换取一座王位。”在他看来,为自由而献身无比美好,他的诗中写道:“啊,自由,你在牢狱里才最灿烂。”对自由的热忱使他成为一个自由使者,他曾不顾个人安危支持欧洲弱小民族的民主主义运动。他先后到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在争取自由斗争的一线,忘我地支持被奴役者。1823年秋天,拜伦曾率领自己召募的一支军队,乘自己出资武装的一艘战舰,远征巴尔干,声援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并亲任远征军统帅。拜伦劳心竭力,最后病死在战争前线的阵地上,鞠躬尽瘁,为自由而献身。普希金用哪些语言描写拿破仑、拜伦?并透露了对他们怎祥的评价?明确

18、:诗人是这样描述他的,“风暴之声”“我们心灵的另一个主宰”“使自由在悲泣中”“他把自己的桂冠留给世上”,并且将大海与拜伦联系起来,“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他是你形象的反映”。诗人对拜伦为自由而献身的精神充满了崇敬之情,拜伦的离世让诗人感到无限哀伤。普希金为何在诗歌中想起拿破仑和拜伦呢?明确:是因为诗人与他们之间有着相似之处。相似之处 情感与作用拜伦与普希金 有着同样的精神追求,都用手中的笔来引导人们走向自由。 赞美拜伦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拿破仑与普希金 有着同样的人生境遇追寻自由,却身陷囹圄。 拿破仑虽身受困境,但仍不灭追求的精神,时刻激励诗人不能放弃信仰。4.诗歌中拿破仑、拜伦和“大海”

19、之间共同之处是什么呢?明确:他们都有着不屈不挠的自由精神。拿破仑追求自由,领导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当时的封建统治,虽然仍为反动势力打败,放逐于小岛上,但仍不能动摇他寻求自由的决心。拜伦虽然一个是诗人,但他是一个永远追求自由的战士,他以志愿军的身份参与希腊反封建革命,虽然不幸牺牲,但他的精神永存。从这一点上说他们与大海的自由奔放,冲破一切障碍的精神相似。诗中“大海”、拜伦和拿破仑都是自由的象征。在诗歌 11、12 段中,诗人对“大海”说道:“噢,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他将大海与拜伦并置类比:“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的”,“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他像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

20、在这里,“大海”的形象和拜伦的形象重合了。联系前文将拿破仑和拜伦都称为“我们心灵的主宰”,说明诗中“大海”、拜伦和拿破仑作为“三位一体”的意象,同时成为了“自由”的象征。5. 诗人由大海而想起拿破仑和拜伦,这反映了诗人哪几方面的思想感情呢?明确:诗人在拿破仑和拜伦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他们,一方面表明他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他们的结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小结:在诗歌的最后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忧郁”和“迷惘地徘徊”,并把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借ft岩、海湾、光和影、浪花带到“寂静的荒原”,

21、即第二次流放的地方。诗人的心灵由“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诗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三、理清情感脉络四、艺术手法与特色1.象征手法如诗歌借大海的形象表达自由的精神。2.拟人手法这首诗将大海人格化,诗人多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如将“波光”写成“容光”等等。3.强烈浓厚的抒情气氛直接抒情与借景抒情相结合。如第三节“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直抒胸臆。又借助“石岸”“峭壁”等景物来抒发情感。4.诗风浪漫诗情奔放,风格豪迈,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和追求。5.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本诗四行或五行一节,结构工整。全诗从告别“大海”写起,又结束于告别,结构上完整而严谨。同时,两次告别的情感又有所不同。

22、诗歌的开头,诗人的内心是苦闷而迷茫的。而当诗人注视着辽阔自由、深沉有力、骄傲倔强的大海,想起了具有大海的精神的两位英雄人物为自由而献身的伟绩,不禁振作了精神,重新获得了力量。结尾处的告别,不再有彷徨和哀伤,而是充满了继续斗争的激情。首尾呼应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同时又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结构美。总体上,普希金的这首政治抒情诗,运用了“哀歌”的创作体裁。“哀歌”是源自于古希腊的一种古老的诗歌体裁。内容上为“哀伤之歌”,聚焦于诗人的内心,抒发伤感之情;结构上讲究格式和韵律;技巧上则多用譬喻,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具象化。著名作品包括托马斯格雷的墓畔哀歌、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等。普希金对哀歌这一体裁

23、情有独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哀歌。他没有拘囿于哀歌原有的形式和主题,而是将个人悲喜、生命哲理、人生追求等等各种感情融于其中,极大的丰富和发扬了这一诗歌体裁。致大海就是一首出色的哀歌,注重押韵,和谐整齐,读来抑扬顿挫,形式的铿锵有力和情感的激情勃发相得益彰。果戈理普评价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就会立刻想到俄罗斯民族诗人。事实上,在我们的民族诗人中,没有一个及得上他,而且没有一个人能更适宜于被称为民族诗人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精神,俄罗斯的语言,反映得这样的纯洁,这样的净美,有如突出的光学玻璃上面所反映出来的风景。”课文小结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

24、。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旨归,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体现了诗歌的结构美、情感美和艺术手法之美。置身于博大的自然之中,常让人感觉自身的渺小与无力。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相比,确实只是一倏忽,一须臾。但是,人的精神追求却可以是博大的、永恒不灭的。无论是普希金毅然挥别大海的坚定,还是苏轼尽享清风明月的洒脱,都是人类超越自我的局限、直抵精神永存的伟大光辉。他们用精魂写下的诗篇,是留给我们的精神宝藏。拓展阅读读一读舒婷的致大海,她笔下的大海有何含义呢?致大海舒婷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还由海风日夜日夜地呢喃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都被海涛秘密秘密地埋葬有过咒骂,有过悲伤有过赞美,有过荣光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呵,大海就算你的波涛能把记忆涤平还有些贝壳撒在ft坡上如夏夜的星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呵,生活固然你已断送无数纯洁的梦也还有些勇敢的人如暴风雨中疾飞的海燕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冷夜的ft岩死一般严峻从海岸到f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