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第3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时训练川教版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3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时训练川教版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3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时训练川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第 15 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基础夯实练|原创题 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新中国“走自己研制的道路”的第一个成果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D.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建成 改编题 2017 年 6 月,在北京召开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吴燕生透露,中国航天员会在 2030 年前后登月。追溯历史, 20 世纪

2、70 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C.釉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原创题 每个人都会有追求。有一个人,他从小遭受饥饿的侵袭,长大后,他立志为解决饥饿问题而奋斗。几 TOC o 1-5 h z 十年的追求,几十年的奋斗,他终于可以说,我为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是()A.邓稼先B .李四光C.毛泽东 D .袁隆平4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我国处于()A.抗美援朝时期B .“文化大革命”前C.“文化大革命”期间 D .改革开放新时期5我国实施“863”计划的根本目的是()A.培养现代化人才B.增强综合国

3、力C.推动世界科技的发展D.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完善了教育立法实施了 “希望工程”A.B .C.D .7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描述了20 世纪 30 年代刘长春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凄惨景象。从刘长春一个人孤零零地参加奥运会比赛到中国成功举办2008 年北京奥运会,发生这一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人民生活的改善B.交通运输的发展C.对外交流的增多D.综合国力的增强8. 2017 安顺“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就业制度的变化.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

4、建立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力提升练| 原创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生建设】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正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曾经说过,我们一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 高。”(1)为解决材料一中“没有多少工业”的问题,我国实施了哪项针对性措施?针对“科学水平都不高”的情况,在 国防科技和航天科技领域我国实施了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措施,请分别写出这两个领域里出现的第一个成就。【当今辉煌】材料二 过去五年,中国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2万公里(截

5、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 2.2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在一路领跑中,中国高铁不仅成为百姓的出行首选,更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和 新时代的中国地标。2017年6月26日新民晚报高铁:中国名片(2)材料二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在于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升华感悟】(3)通过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与地方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见下图)。20世纪90年代初,使用了近 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材料二201

6、4年中国人均存款数统计表省市 项目北京上海浙江四川全国 位次12317储蓄(元)112 292.4287 720.0253 402.1127 955.45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在那个时期要用粮票才能买东西。20世纪90年代初,粮票退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人均储蓄存款的情况,与材料一相比说明了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哪两种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这些现象的产生给我们的启示。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参考答案.A 解析 解答时,我们要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自己研制”“第一个”进行分

7、析,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对核的研究突破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的成功让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建成等成为可能。故选 A 项。 D 解析 抓住“同一领域”和“ 20 世纪 70 年代”思考,题干所说的领域属于航天领域, 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故 D 项符合题意。 D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与农业的粮食问题有关。结合所学可知,袁隆平进行了籼型杂交水稻的研究,让水稻的产量成倍增加,为世界%M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故选 D项。 B 解析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 年, 而抗美援朝是在 1950 年 1953 年

8、, “文化大革命”是在1966年 1976年,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所以按照时间范围分析,答案是 B项。 B 解析 我国实施“863”计划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综合国力的强大。 A 项是直接目的,C项是间接作用,D项是手段,均排除。. C 解析我国目前只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没有普及高等教育,错误,排除含的选项。故答案为C项。 D A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故选A 项。 (1) “一五”计划。国防: 1964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航天: 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 言之有理即可 )(1) 因为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粮食供应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