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案语文版_第1页
202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案语文版_第2页
202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案语文版_第3页
202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案语文版_第4页
202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案语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2 课 为人民服务【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懂得“ 完全;鸿毛、兴盛、寄托、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等词语;懂得文中含义深的语句;2才能目标: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阐述问题的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使同学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训练,树 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学要点】重点:懂得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难点:在阅读中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科学、社会、人生等的有益启示;【教学步骤】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我们今日媒体大力宣扬的一个主题思想是什么?(三个代表)“ 三个 2 始终代表中国 代表” 详细的说就是: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

2、生产力的进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在半个多世纪前 毛泽东的那篇演讲说的也是这样 一个道理,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为人民服务 这篇 课文;二、创设情境,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 2张思德生平 3写作背景 三、讲说明疑,巩固提高;要求先标明自然段,解决字词问题;默读,快速浏览全文;请同学朗读 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摸索,毛泽东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毛泽东从张思德之死,深刻地论述了“ 生与死这一人生的重大主题”;1需要把握的字的读音鸿毛( hng 李鼎铭( d ng m ng 送葬( zng 哀悼会( do 2词语积存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精兵简政:五湖

3、四海:死得其所:哀思:送葬:寄托:;兴盛:哀悼:3课文整体感知:这篇演讲词环绕“ 为人民服务” 这一主题讲了哪些内容?归纳各段的内容 读懂 文章每段内容,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篇,进而领悟作者的思路 第 1 段:我们的队伍是完全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 一员;第 2 段:张思德是“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仍要重;第 3 段: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第 4 段: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 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削减不必要的牺牲;第 5 段:号召大家哀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四、归纳总结,检测达标;见课后习题;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

4、确目标;复习上一课时学问导入;二、创设情境,自主学习;齐读课文,逐段分析内容 全文是环围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分五层表达出来的;1 节),提出我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宗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为人 第一层(第 民的利益工作的;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根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 要完全、完全;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别的目的,不管在什么时 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当是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益;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课文用“ 革命”点明“ 我们这个队伍” 的性质,用“ 为着解放人民的”“ 完全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5、点明我们这个队伍的任务;第三句话指出张思德同志生前参与了革命队伍,而且是“ 完全” “ 完全” 地为人民服务;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亲密的一句话;(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完全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勾画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同学大都会勾画出完全” 和“ 完全” 两个词语;“ 完全” 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 “ 完全”就是做究竟的意思,不达到目的决不休止;只有做到完全、完全地为人民服务,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3)老师小结:这段话点明白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

6、宗旨;(4)齐读;其次层(第 2 节 ,讲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着重指出“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仍重”;其次层讲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仍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仍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就比泰山仍重,虽死犹生; 这里毛泽东通过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其次节的中心句是“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这一句跟下面三句是总(起 分(述 关系;这样说可以启发革命的同志分清人生的不同意义,从而充分确定张思德同志生前的功绩;探讨其次部分(其次自然段)(1)读课文,勾画这段的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

7、意义有不同;)(2)老师引导:作者环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然后详细讲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终,确定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仍重;)(3)懂得司马迁的话;(可在懂得句子含义之前,抓住“ 固”、“ 或” 和“ 于” 几个词语来懂得;“ 固”原来;“ 或” ,有的;“ 于” ,表示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同学说说句子的意思,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仍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仍要轻;)(4)谈一谈生活当中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可让同学先组内沟通一下,然后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在班内沟通;如董存 瑞、雷锋、孔繁森、赖宁 )(5)老师小结:这段话主要

8、讲了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及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3 节 ,讲我们应当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第三层(第 学习第三部分(第 3 自然段);(1)默读,摸索:这部分是环绕哪几句话来论述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 肯定会兴盛起来; )(2)懂得复杂句子的意思;)(投影出示:由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 我们就照你的办;指名读、齐读;每句话讲的是什么?(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判;其次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讲,凡是“ 说得对”、“ 对人民有好处”,不管是谁的批判和看法,我们都会接受、照办; )读这段话,留意句

9、中三组关联词语;(3)结合本段意内容,谈一谈党的队伍日益壮大的缘由;第四层(第 4 节 ,进一步提出,为人民服务有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就是要解 放全民族;第四层讲要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士气,不怕牺牲,相互爱惜;革命队 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 为人民服务;既然目标一 致,就没有理由不搞好团结;团结的人越多越好,由于只有人民才是制造世界历史 的动力;只要坚决地信任人民,紧紧地依靠人民,就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什么 样的敌人都能打败;为了人民的利益要不怕牺牲,这种牺牲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英勇地挺身而出,毫不徘徊地献出自己 的生命,视

10、死如归;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削减不必要的牺牲;为了做到这一点,毛 泽东同志提出三个“ 相互”,充分表达了革命队伍内应有的同志友谊;本段可以分四小层;第一小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仍要团结更多的人;其次小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果、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士气,不要灰心;第三小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 死得其所”;二是要防止不必要的牺牲;第四小层:革命队伍的人要相互关怀、爱惜、帮忙;学习第四都分(第四自然段);(1)指读,摸索: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完全地为人民服务;)(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当怎

11、样做?(“ 不怕困难”、“ 不怕牺牲” 、“ 相互爱惜”)(3)抓住“ 死得其所”,正确懂得“ 不怕牺牲”;(这“ 里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英勇地挺身而出,毫不徘徊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削减不必要的牺牲,不要由于莽撞、蛮干造成原来可以防止的牺牲;)第五层(第 5 节 ,联系当时为张思德开哀悼会的实际,提出开哀悼会的意义,不仅是寄托哀思,更重要的是团结人民;第五层讲开哀悼会的目的;开哀悼会是为了寄托哀思,对死者表示怀念、哀悼;开哀悼会仍由于死者是为人民服务的,值得人们沉痛地怀念他;这样的人虽然死了,但他们永久活在人们心中;本文在讲演终止时仍回到哀

12、悼张思德“ 完全”“ 完全”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紧扣讲话中心,又进一步表达了对张思德同志的哀悼之情;学习第五部分(第 5 自然段);自读课文,摸索:我们要为什么人开哀悼会?开哀悼会的意义是什么?(这部分内容较简洁,可让同学自学之后,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三、讲说明疑,巩固提高;(1)第三、四段的中心句;(2)张思德的死为什么比泰山仍重?(3)为什么要开哀悼会?明确: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过奉献的人,同时开哀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4) 由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假如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判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

13、们就改正;你说的方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几句话的启示;明确: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判;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热的伴侣,仍是平日相处时有冲突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判都要听得进去;只要 是正确的批判和看法,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说明白衡量是与 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小结: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查找论据;1论据:作者在第 2 段第一引用了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的一句话“ 人固有 一死 ” 把它作为道理论据来赞誉张思德的死;接着有举出张思德的事例作为事 实论据,指出张思德是“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仍要重;为了充分说明这一点,作者又在第 3 段举出了李鼎铭精兵简政的建议被接受这一事实作为 2又一个事实论据,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使文章很 有说服力;3论证方法: a、引用; b、对比; c、例证;对比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鸿毛仍轻;例 就比泰山仍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证法 -精兵简政;4段落关系:层次清晰,逐层深化;(结合五个观点分析)5在找出了本文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后,大家一起来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