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49张_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49张_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49张_第3页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49张_第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49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选自资治通鉴唐纪魏征欧阳修学习目标翻译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理解鉴古知今、借古讽今的艺术技巧。理清文章论证结构,把握本文“散而不乱”的特点。作者简介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

2、,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生查子)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欧阳修代表作作者简介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3、”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六一居士的由来作者简介 欧阳修不得志时,卖文谋生。遇一李姓员外女飘彩选婿。中彩后,李员外嫌贫爱富,将女儿逐出门外。李小姐是一位义气女子,誓与欧阳修终生为伴。从此,欧阳修便把卖文得来的钱交给妻子掌管。其妻勤俭持家。每天早上只吃豆子稀饭,苦日子熬到皇王开科,妻子取出平日攒下的银子给欧阳修作盘缠。欧阳修问银从何来,其妻说是吃豆子稀饭省下的。后来,欧阳修金榜题名,一步身荣,做了大官,携妻赴任。妻子怕他坐了高官,忘了根本,就在腊月初五给他煮了一顿五种豆子的稀饭。欧阳修一尝,连说:“难吃!难吃!”妻子接着就

4、讲述了过去经历的苦难。欧阳修深感妻贤,他给家中定了个规矩,每年腊月初五吃豆子稀饭。流传到民间,就形成了煮“五豆”的习俗。煮“五豆”的传说解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伶官传序伶伶官伶官传 序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段:五代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史料

5、补充这期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帝王:后唐-庄宗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新五代史伶官传(节选)史料补充李存勖 庄宗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能自己谱曲,直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往往能听到人们唱他谱写的歌,所谓“庄宗亲自谱写”的曲子到处都能见到。他小名叫亚子,当时也有人叫他亚次。他还常常用戏子名字自称,叫自己为李天下。从他继承父业,到统一天下,常常和戏子在庭院排练演戏,伶人因此掌握朝政大权,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正是因为庄

6、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 后唐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发动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朝廷军队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庄宗率兵抵御,被乱箭射死。写作背景 一百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写作背景序,是文体的一种,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也称叙、引

7、、导言、前言之类,主要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可以放在诗文前面,也可放在诗文的后面。赠序是临别赠言,内容多推重、勉励之辞。本文和六国论一样,以散体写史论,通过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纳出道理,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序读读准字音、疏通文意。批注重点文言现象,翻译全文,梳理脉络。预习检测-字音伶官乱者四应锦囊困于所溺仇雠lngnngchuynn预习检测古今异义例词例句古义今义人事所以与其组从事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者的原因与:和;其:他连词,表示因果关系比较两件事情取舍的连词岂非人事哉人的作为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等工作方其系

8、燕父子以组绳索组织或由不多的人员组织成的单位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泛指一般属官做,投身到;处理预习检测词类活用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名词用作状语,夜:在夜里;四,在四方;东:向东函梁君臣之首木匣子,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原庄宗所以得天下名词用作动词,推其根本负而前驱名词用作状语,向前抑本成败之迹名词作动词,考察,探究泣下沾襟动词作名词,泪水预习检测一词多义 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动词,告诉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动词,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动词,报告、禀告独岂独伶人也哉副词,只有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副词,独自相如虽驽,

9、独畏廉将军哉副词,难道预习检测文言句式梁,吾仇也。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为”“于”表被动庄宗受而藏之于庙/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介词结构后置句,“庄宗受而于庙藏之”“以锦囊盛”“方其以组系燕父子”“而以成功告”“夫祸患常于忽微积,而智勇多于所溺困”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省略句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推究

10、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疏通文意第一段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疏通文意第二段译文: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

11、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文中提及历史人物关系图李克用(晋王)李国昌李存勖(唐庄宗)刘仁恭刘守光(燕王)朱温(梁王)朱友贞(后梁末帝)耶律阿保机(契丹首领)借兵,助夺幽州归附背盟交好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仇敌长期交战镇压黄巢起义而受封原名朱邪赤心,后立功,唐朝赐名父子父子父子父子后唐王朝建立者前黄巢部将前幽州将领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疏通文意第三段译文:当庄宗用绳

12、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疏通文意第三段译文: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

13、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译文: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疏通文意第四段活动根据文本大意,梳理行文脉络,制作思维导图,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欧阳修行文脉络第一部分:(1)提出盛衰于人的论点第二部分:(2-3)叙述庄宗得天下,失天下过程,得出“忧

14、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第三部分:(4)通过“其盛”“其衰”的对比 ,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推论(经验教训)。思维导图五代史伶官传序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论据后唐庄宗史实论证例庄宗接受遗命庄宗执行遗命理盛: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衰: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例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文章主旨整体感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立论的依据是什么?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15、,岂非人事哉!(用文中的原句来说)依据: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李存勖思考作者是如何来写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写作目的为何?提示:李存勖在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这几年里,在他身上又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找课文中的话来概括)文本解读23岁908年“与尔三矢”受命继志27岁912年“系燕父子以组”(灭燕)38岁923年“函梁君臣之首”(灭后梁,建后唐)41岁926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李存勖文本解读得天下 15年为什么?失天下 3年文本解读“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16、。文本解读找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的语句。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文本解读找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的语句。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教 训思考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最后一段能否删了?为什么?文本解读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

17、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时代背景:北宋疆域图文本解读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主旨:北宋疆域图李存勖思考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首先,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其次,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借古讽今,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

18、希望北宋统治者励精图治。继承父志灭燕灭梁正面:忧劳可以兴国 宠幸伶人 例证 对比 史论以论带史以史证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论点:盛衰之理,在于人事908912923反面:逸豫可以亡身以古鉴今总结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拓展延伸仁政则兴暴政则亡秦抗秦则兴赂秦则亡六国忧劳则兴逸豫则亡庄宗重贤则兴寡谋则亡项羽思危则兴苟安则亡北宋勤学则兴懒惰则亡我李存勖思考文章说国家盛衰存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点出“岂独伶人也哉”。请同学们再寻找一些事例加以补充说明(历史上国君因“忽微”或“所溺”亡国的史实)。商纣王“好酒淫乐,嬖(壁音)于妇人妲已”,荒淫残暴,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楚怀王贪婪成性,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言于不顾,最后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南唐后主沉迷于诗画歌舞中,不理朝政,最后落得个亡国奴的悲惨命运。夫差纵情于声色犬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