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考题导学+考情探究+解题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4份)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b1339305a461b18ccf341d9b3f88d3/62b1339305a461b18ccf341d9b3f88d31.gif)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考题导学+考情探究+解题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4份)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b1339305a461b18ccf341d9b3f88d3/62b1339305a461b18ccf341d9b3f88d32.gif)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考题导学+考情探究+解题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4份)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b1339305a461b18ccf341d9b3f88d3/62b1339305a461b18ccf341d9b3f88d33.gif)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考题导学+考情探究+解题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4份)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b1339305a461b18ccf341d9b3f88d3/62b1339305a461b18ccf341d9b3f88d34.gif)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考题导学+考情探究+解题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4份)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b1339305a461b18ccf341d9b3f88d3/62b1339305a461b18ccf341d9b3f88d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考题导学+考情探究+解题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4份)课件28张PPT。第2节 小说阅读第1讲 把握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1. 本题考查把握故事情节的能力,可从事件发展和主人公心理变化两方面分析。这篇小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段是第一部分,写鸟笼做成后的反响,是故事的开端。从“你该刮刮脸啦”到“蒙铁尔可真有钱啊!”是第二部分,写巴尔塔萨及其妻子对鸟笼的定价,拒卖鸟笼给老大夫,是故事的发展。从“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到“走了出去”是第三部分,写巴尔塔萨将鸟笼送给彼贝,一分钱也没要,是故事的高潮。从“巴尔塔萨在台
2、球房受到热烈欢迎”到文末是第四部分,写巴尔塔萨送鸟笼后的感受,是故事的结局。从第二段开始,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的心理先后经历了期待、信守、不忍、兴奋与失落的变化。答案:(示例一)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房醉酒。(事件发展脉络)(示例二)期待好价钱,信守与彼贝的约定,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鸟笼,送鸟笼后兴奋与失落交织。(主人公心理变化脉络)2.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蒙铁尔的身份,从原文老大夫的话“蒙铁尔可真有钱啊!”和叙述语言“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两句中可以得知。从蒙铁尔对孩子大喊、揪孩子的头发等细节描写以及蒙铁尔对孩子的愿望、委屈伤心无动于衷,很有钱
3、却拒买鸟笼这些情节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征。答案:蒙铁尔:当地的财主,粗暴,专制,冷酷,吝啬。把握故事情节是小说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考试说明的“分析综合”等级要求“分析作品结构”。就小说而言,主要指分析小说情节结构。参照全国及各省市20082012年的相关命题,小说情节题呈现如下特点:(1)命题角度有二:一是考查情节本身,二是着眼于情节作用。(2)切口小,大都选择关键处的情节,要求联系上下文,对情节作分析。也有考查全篇小说情节脉络的,难度不大。 此外,也可以把情节安排的合理性作为探究题的探究点。 鉴赏人物形象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必考点。高考对人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有两点:一是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二是
4、赏析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整体与局部。所谓整体,就是结合全文,对人物作整体分析或概括。所谓局部,就是结合文中人物的一段对话、一个行动去考查考生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有时可以是对人物的某一方面的分析,如分析人物的外貌或心理特征。 2直接与间接。所谓直接,就是题干直接要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人物形象考查题多以这种形式出现。所谓间接,就是借助文中其他事物,或借对情节的分析或对人物描写的分析来考查人物形象。 3全方位和有重点。所谓全方位,即考查人物形象的三维层面:思想性格、情感世界和典型意义。有时可对这三个层面作全面考查。有重点,就是从上述三维层面上任选一
5、个层面作重点考查。一、把握故事情节的解题方略 (一)“情节概括类”题目1理清小说的结构可以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结构,如面包开端是“妻子夜里醒来发现丈夫不在”,发展是“妻子在厨房发现丈夫偷吃面包”,高潮是“丈夫掩饰自己的行为”,结局是“第二天晚饭妻子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2寻找小说中的线索小说中的线索有事物线索,如面包的线索就是面包;有对比冲突线索,如鲁迅的祝福,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就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线索。还有人物线索、情感变化线索等。3抓住小说中的场面面包也可以从场面入手,第一个是卧室内的场面,第二个是厨房内的对话场面,第三个是第二天晚饭时的场面,抓住这些场面,
6、就能概括出本文的故事情节。(二)“分析作用类”题目分析某个情节在全篇小说中的作用,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二是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三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1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也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如保护人“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这一情节,使玛兰想充当“保护人”的性格的后果得以显示。2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对这一方面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如祝福中祥林嫂的二次改嫁这一情节就有此项作用。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
7、制造悬念的作用。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设置了悬念。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式,作用是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就中间行文来说有伏笔铺垫式,一般来说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第9车厢写“我”的第一次乘车经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3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山神庙偷听这一情节,是林冲由原来的忍让妥协到被逼反抗的转折点,有力地突出了小说的主题“逼上梁山”。二、鉴赏人物形象的解题方略(一)“直接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征类”题目1从分析人物描写切入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从肖像、神态、
8、典型的动作、行为、个性化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中折射出来,因此,通过分析对人物的各种描写,能够发掘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保护人一文就运用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玛兰这个人物形象。 祝福中描写了祥林嫂三个不同时期的肖像,深刻地展示了祥林嫂苦难的一生,刻画了农村妇女受尽地主的奴役、剥削和封建礼教的摧残、迫害而致死的惨象,并暗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我们阅读记叙文时,读到肖像描写的语句,一定要认真考虑它突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例如宝玉挨打的一段:“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
9、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一个“盖”字胜过千言万语,写出了贾政爱之欲切、恨之欲深的心理。2从分析故事情节切入 鉴赏人物形象,也可以从情节入手,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鉴赏人物性格,离不开表现他们性格的事件。我们可以从人物之间的关系上,亦即从某人与其他人构成的各种事件上去看他们各自的行为,并从他们不同的行为上透视他们的思想感情倾向。要学会在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中把握住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动作、内心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如保护人一文的情节由玛兰与同学的关系、玛兰对神父的帮助、玛兰被揭穿等情节组成,在每个情节中玛兰都有不同的表现,将三个情节贯穿起来,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立体的玛兰。3
10、从分析环境角度切入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环境是小说存在的背景,为小说提供空间和时间范围,也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场所。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社会环境中的复合的因素,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善于从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走向解读人物的思想性格。例如:祝福里在开头、中间、结尾多处运用了环境描写,来烘托祥林嫂这个人物的悲惨命运。4从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小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11、主题是小说作家在描写、叙述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时显示出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要在阅读中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和社会意义,体会的感情倾向。(二)“赏析人或物的形象在文中的作用”类题目1赏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赏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带来的某种启示。也就是从塑造主要人物所反映的主题方面考虑。如祝福,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在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桎梏和毒害下毫无人身自由和生存权利,她挣扎过,也抗争过,最后还是遭到毁灭。应该看到,在祥林嫂的性格中,主导方面还是她恪守“女子从一而终”的夫权
12、思想。 祥林嫂的悲剧意义在于,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压迫祥林嫂的是从夫权、族权到神权,从物质到精神,从阳间世界到阴间世界,从鲁四老爷、四婶到婆婆、大伯甚至还有柳妈和鲁镇的群众都参与的这样一个周密的封建观念大网络。这封建网络决定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也无情地压碎了祥林嫂们的一切努力。塑造祥林嫂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对祥林嫂一生悲惨遭际的描述,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在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绳索捆绑下被吞噬的命运,揭露封建阶级在思想上对劳动妇女的压迫和毒害。2物象的作用如果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作用不外乎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主题等。有时物件反复出现,串起了相关情节,从
13、而成为了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如孕妇和牛中“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一题,首先要找出对“牛”这一物象的描写,然后从与孕妇的关系中发现牛对表现孕妇性格及文章主题的作用,一是共同点,一是反衬。3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到烘托作用。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被诬陷下狱、刺配到沧州后在患难中忽然间遇见的李小二。顺笔交代了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他,使李小二免遭官司,还为他赔了钱财,又接济他路费。这一简短的插叙,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显得合情合理,还反衬陆谦这位“朋友
14、”的奸诈,而且为后文张本。揭示或暗示主题。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次要人物柯瓦连科兄妹,他们是小说中敢作敢为的人物,显示了外来新派人物的力量,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希望。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如初中教材上的小说孔乙己中咸亨酒店的小伙计“我”和祝福中的“我”。课件25张PPT。第2节 小说阅读第2讲 分析环境描写,鉴赏艺术技巧1.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艺术技巧的能力,具体考查对细节描写的分析。孟弗之先生将叠得方整的手帕递给志愿应征的学生擦脸上的雪水,而后又将已是湿布的手帕顶在自己的头上,这些细节都表明孟先生对应征学生的欣赏、爱护、支持、赞扬,并且由衷地高兴。答案:(1)面对洋溢着爱国热情要做志
15、愿者的学生,递手帕的行动表现了孟弗之作为老师的嘉许和关爱。(2)学生间的递、接,表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间的忘形与契合。(3)师生间的递、接、还,表现了彬彬有礼的师生在民族大爱的召唤下情感的水乳交融。2. 本题考查景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及其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自然景物往往有烘托人物心情或性格,营造人物活动氛围、暗示作品主题或人物品性等作用。尤其要注意传统意象(景物)的象征暗示性。文中的自然景物主要是雪与腊梅林。雪:一是自然界的雪,二是象征笼罩着的越来越近的外敌入侵的战火。雪由大到停到消融的变化过程,喻示人物关系的和缓,更喻示着救国有望的情结。腊梅林:象征青年们志愿献身保卫祖国的纯洁无瑕、迎难而上的爱国
16、情。答案:(1)深刻寓意: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2)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 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方面。根据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的命题实践来看,环境描写的考查呈现如下特点: 1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 2环境描写题选材的切入口有两种方式:一是切入口较小,一般为一段文字;二是对散见于小说的环境描写文字作综合性考查。
17、3环境描写题题型具有综合性,以下面两种方式呈现:一是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品析作品艺术表达技巧是小说阅读考查不可缺少的内容。考试说明对此分别在“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中作了说明: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小说的表达技巧很广泛,很复杂,可考的技巧很多,如情节结构技巧、环境描写技巧、人物塑造手法等。高考小说考查则是以塑造人物的表达技巧为重点。 小说表达技巧的考查不限于某种手法的判定上,更在于考查这种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效果,因此,它常把手法的判定和表达效果的分析综合起来考查。 小说表达技巧的
18、考查也可分为两个角度:一是整体上赏析,二是局部赏析。就现已考查的情况来看,以局部赏析为主,设题切口小,考查的指向性明确,或描写,或修辞,或分析其作用,或赏析其效果,考生比较容易把握。一、分析环境描写的要点 1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祝福的环境描写是独特的,有祝福的鞭炮声,有阴冷昏暗的雪天。祝福中的祭祀活动本是一种风俗,但当它被用来麻痹劳动人民精神时,就变成了一种封建迷信。这些都暗示了祝福的主题思想。2分析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祝福中有关鲁四老爷书房摆设的描写,壁上挂着陈抟老祖写的朱拓的大“寿”字,案头上摆着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这些摆设,表明其主人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实际上,鲁四老爷正是封建
19、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自觉维护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又如“这是你的战争!”中对腊梅林的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就起了很大的烘托作用。3分析环境对小说氛围的营造鲁迅的药中对坟场的描写:“这一年清明,分外寒冷。”坟地中间是一种“歪歪斜斜”的路,两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半点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还有“一只乌鸦,站在没有叶的树上”,“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些描写不仅为华、夏两个老奶奶活动提供特定的场所,而且给坟场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第9车厢中对大草原、圆月的描写,就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4分析环境对小说情节的推动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的
20、描写,就推动了故事情节一步步走向高潮。二、鉴赏艺术技巧的解题方略对艺术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小说运用最多的是前两种表达方式。1记叙(1)记叙的人称。小说中的记叙人称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如祝福中的“我”,这里的“我”是线索人物,使文章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生动之感;有时,小说中的“我”也是文章的主人公。第三人称,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他”,这一人称叙述,被称为全知视角叙述,它不受限制,灵活自由,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2)记叙的方法:顺序、倒叙、插叙。顺叙:如林黛玉进贾府就运用了顺序
21、的方法,好处就是眉目清晰地介绍了林黛玉的行程;倒叙:祝福就运用了此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设置悬念,吸引兴趣,使小说波澜起伏;插叙:在必修教材中运用比较典型的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当中插叙了林冲救助李小二的事情,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丰富了人物形象,使文章曲折有致,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描写既可以是对环境的描写,也可以是对人物的描写。环境描写上文已经阐述,小说对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法,侧面描写主要用环境烘托和次要人物烘托。(二)常用的表现手法1衬托或渲染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如祝福中关于“祝福”场景的描写
22、。2对比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特点,使形象更鲜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描绘李小二和陆虞候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同样都为林冲的朋友,一忠一奸,对比鲜明。3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某一细节为点,两者结合能反映出人物或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现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装在套子里的人首先抓住别里科夫衣着、行为、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突出特点进行刻画,解释其套子性格,但这只是对主人公的一般性描述,是面的铺写,还不够具体深入;因此独具匠心地把别里科夫放到“恋爱事件”中作集中的画龙点睛的刻画。“点”的渗透使别里科夫的形象骤然立起来了,变得更加鲜明生动。点面结合使别里科夫的形象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23、4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命哲理的小事件、小人物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是小人物,通过这一小人物我们能认识当时的沙俄政府的统治。(三)布局谋篇根据内容所处的位置的不同通常有如下手法:1开头: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总领下文。2过渡:承上启下,领起下文,总结上文3结尾:卒章显志,总结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戛然而止,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四)语言技巧语言技巧包括修辞手法和语言整体风格两个方面。修辞手法指比喻、拟人、排比、借代、夸张、引用、反
24、问、反复等,一般针对欣赏具体语句的技巧;语言风格指平实、清新、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口语化等。课件14张PPT。第2节 小说阅读第3讲 概括小说的主题此题考查对小说主题的分析和把握的能力。一条小小的河流成为了生命的禁区,让只是想下河洗涤身上战灰的战士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篇小说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控诉了残酷的战争,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答案:小说通过双方战士下河洗涤身上的战灰却要付出生命作为代价的描述,控诉了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以此呼唤和平和幸福的生活。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是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
25、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理解小说的主题。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这个考点屡有考查,主要的题型有: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或小说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读了这篇小说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探究这篇小说的可能有的多种主题。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归纳小说的主题呢?一、概括作品主题的途径1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主题。作品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情节。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的发展过程,了解情节的前后关联,把握情
26、节发展中的冲突,有利于我们理解主题。2从人物形象角度看主题。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这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方法。弄清楚小说描写了什么样的人,这个(些)人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灵魂深处的思想状态。3从环境描写角度看主题。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了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人物的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背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人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方面、从社会大背景方面去寻找到环境对人物、对情节的作用,也可以借助解释等。二、主题
27、概括常用术语1歌颂、赞扬、宏扬什么;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5.表达了什么情感。三、语言表达一般模式1概括主题。小说通过情节,刻画了形象,表现了/批判了/颂扬了现象/性格/情感/思考。其中第一个省略号处为文章主要情节内容的一句话概括(谁,做了什么事情),第二个省略号处为小说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的特点,第三个省略号部分为借助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所表达出的对社会生活本质性的思考和感悟(人们普遍应对什么现象持有什么态度,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如孔乙己:通过对断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写(情节),刻画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形
28、象),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主题)。 2探究复杂多义的小说主题;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分点回答,并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生活加以阐述。课件15张PPT。第2节 小说阅读第4讲 探 究本题考查探究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探究人物形象只要结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这些人物在行文中的重要作用,回答分析时,只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即可。根据题意,首先应明确表述观点,然后据相关情节、结构、手法等要素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条概述理由。答案:(示例)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 “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之;“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观点二: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我”是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征不明显;“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 探究题作为体现新课标、新高考特色的一种新题型,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的亮点。无论是在散文探究题还是小说探究题的命制上都比较成熟,探究意味强,而且特色鲜明。 1关于探究的考点说明有三,命题的重点放在第一点上,即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命题题型多为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部年终报告开创新局面引领新风尚
- 手工艺行业卫生卫生控制
- 2025-2030全球电子后视镜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联合收割机皮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3D 打印陶瓷丝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睡眠盒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IP65工业显示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机器人用立体摄像头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不锈钢面板安装显示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全液压解耦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提高金刚砂地坪施工一次合格率
- 【历史】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产业园区招商合作协议书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盾构标准化施工手册
- 天然气脱硫完整版本
- 中欧班列课件
- 光伏十林业可行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