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二上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二上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二上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二上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二上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测试题命题:高二语文组 审题:高二语文组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绿色消费是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一个概念。那么,什么是绿色消费?目前国际上关于绿色消费的定义约有30多种,大多指的是要求提供绿色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我国消费者协会提出的几个层次的绿色消费中,第一个就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的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由此可见,人们关注的绿色消费主要是消费质量,是消费对象的绿色、消费效果的绿色、也包括消费过程的绿色。

2、概括起来说,绿色消费是一种新的理性消费模式,是科学消费的重要内涵之一。绿色消费概念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可持续危机而提出来的。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与人类的消费方式密不可分。马克思认为,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生产的起点;消费不但实现生产,而且反过来促进生产,同时也影响交换和分配。消费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人类要摆脱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必须从改变导致对自身生存环境破坏的消费模式开始。于是,绿色消费概念应运而生。绿色消费不仅是消费无污染、质量好、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更是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发展绿色消费,优化消费结构,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要,而且可以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

3、结构的升级优化,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而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又能够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改变消费观念,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自觉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消费,必须从消费的主体消费者开始。绿色消费行为来源于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绿色消费的实现离不开绿色消费意识的确立。消费者应不断学习有关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的知识,正确理解绿色消费的内涵,充分认识到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的。绿色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符合人的健康需要,绿色消费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生命健康,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4、,使人的生活消费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推行绿色消费,首先要有绿色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因此,突破绿色产品的供给约束是普及绿色消费的前提。企业是产品的生产者和营销者。面对绿色消费的兴起,企业应该由传统生产向绿色生产转型,及时改变技术攻关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绿色产品的开发,在原材料采购以及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保管和运输等方面坚持绿色标准,加强对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控制,为消费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产品。培育和促进绿色消费,政府责无旁贷。应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推进绿色消费发展。将绿色产业列入国家支持性产业政策范围进行扶持,增加对绿色产业的投资,提高企业的科研与开发能力,促进绿色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鼓励投

5、资绿色企业,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设备;完善绿色奖励政策,使绿色企业享有减免税、优惠贷款等优惠政策。扩大绿色生产,应该实行多产业、多领域齐头并进的政策。赋予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以浓重的“绿色”,逐步实现制造业生产的清洁化和农业生产的无污染化。基础设施、建筑业、商业、现代服务业等,也应当逐步实现“绿色”发展。(摘编自什么是绿色消费)材料二:陋习往往与不良的传统消费观念相关,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因素中,所谓非理性消费也在此列。革除陋习不仅要靠法律强制,而且要靠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绿色消费是党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消费者选择绿

6、色产品或服务。有学者运用排除法对非绿色商品进行了类型化列举;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使用来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原料的商品;生产中涉及对动物进行残酷或不必要剥夺的商品;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利影响的商品。显然,滥食野生动物与这些排除要素完全吻合。又如,使用高污染高排放的汽车、没有合理回收措施的一次性用品、不自觉实行垃圾分类、浪费能源资源等各种不良消费行为,尽管有些并非法律所禁止,但本质上都属于陋习之列。革除陋习最关键的是引入绿色消费的理念和机制。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绿色GDP考核、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等绿色发展道路,重点都是放在经济领域并侧重生产环节。实践证明,作为短板

7、的消费领域问题不解决,绿色发展就落不到实处。特别是某些人长久以来形成的消费陋习已到了非革除不可的时候。绿色消费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结合起来,使公众的消费权益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高度地融为一体,同时也为绿色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必将得到公众的积极响应。(摘编自周珂绿色消费助力除陋习)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就是绿色消费,它不仅关注消费对象绿色,还关注消费的过程与效果的绿色,追求消费的质量。B. 绿色消费的概念,是人们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可持续危机提出来的,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与消费关系原理。C. 绿色消费能够为绿色发展提供

8、动力,既有利于保障人民健康,提高生活水平,也能够使生活消费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 绿色消费对消费者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消费者具备超前的意识、不断学习的能力、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高的认识水平。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的消费方式影响着自身的健康安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积极行动。B. 消费能够实现和促进生产,因此生产与消费要想形成良性循环,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还需要优化消费结构。C. 培育和促进绿色消费,不仅要培养消费者的绿色意识,还要突破绿色产品的供给约束,加强政府的管理、扶持。D. 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

9、,人们就会自觉改变不良的传统消费观念,杜绝非理性消费,革除陋习。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绿色消费”范畴的一项是( )A. 购买环保电池B. 尽量使用一次性的餐具C. 不吃野生、珍稀动物D. 尽量购买耐用品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绿色消费”下一个简要定义。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高速公路上的森林意大利卡尔维诺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

10、,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杉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公园里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小米开

11、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

12、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廊中露头的月亮:“真美”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胶合板,柴火烧得很快。“森林里!”小孩说。“什么森林?”“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既然这么简单,何况柴火又用完了,效仿孩子们还是值得的。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

13、,朝高速公路走去。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告诉,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那个晚上,阿斯托弗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便骑车去巡查。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刹住车:“喂!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

14、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后就一溜烟跑掉了。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6. 下列

15、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米开尔从童话书中获得灵感,做出去森林里砍柴的决定,这一细节十分符合其儿童的身份,也使情节展开合理化。B. 小孩们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并看到树枝的形状像牙膏、脸、乳酪等,遍布的树叶是字母,表明孩子们极富想象力和他们的天真可爱。C. “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这幅画面看似滑稽,但实则蕴含着作者对马可瓦多的同情。D. “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这两处描写,表现了马可瓦多躲过警察巡查后侥幸但依旧沉重的心情。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

16、头作者通过排比和一系列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寒冷来势汹汹、无孔不入,给人以强大的压迫感。B. 马可瓦多一家人在寒冷中呼出的气息像各种云雾,既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也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反映沉重的生活,堪称“含泪的笑”。C. 卡尔维诺十分注重小说细节的前后呼应,比如警察阿斯托弗是近视眼却不敢戴眼镜这一细节,对于后文情节的展开就是至关重要的。D. 本文开篇从全知视角出发,单一叙事角度贯穿始终,为我们讲述了马可瓦多的一次幸运的经历,其形式与主旨与卓别林的许多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8. 小说多次提到“寒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卡尔维诺的作品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

17、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四世祖安,尝从岳飞军中有功。嘉定十年,金人犯裹阳,父宗政时为赵方将,被檄援枣阳,临阵尝父子相失,珙望敌骑中有素袍白马者,曰:“吾父也。”急麾骑军突阵,遂脱宗政。以功补进勇副尉。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金人遁,以功升下班祗应。十四年,入谒制置使赵方,一见奇之,辟光化尉。丁父忧,制置使起复之,珙辞,讫葬趣就职,又辞。二年,授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一时暂黄州驻扎,朝辞,上曰:“卿名将之子,忠勤体

18、国,功绩昭著。”珙对曰:“此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与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帝问恢复,对曰:“愿陛下宽民力,蓄人材,以俟机会。”帝问和议,对曰:“臣介胄之士,当言战,不当言和。”赐赍甚厚。兼知光州,又兼知黄州。三年,珙至黄,增埤浚隍,搜访军实。边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居之,厚加赈贷。制拜宁武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四川制置使陈隆之与副使彭大雅不协,交章于朝。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驰书责之,隆之、大雅得书大惭。大元兵至三川,珙下令应出戍主兵官,不许失弃寸土。权开州梁栋乏粮,请还司,珙曰:“是弃城也。”栋至夔州,使高达斩其首以徇

19、,由是诸将禀令惟谨。珙以身镇江陵,珙奏:“裹、蜀荡析,士无所归,蜀士聚于公安,襄士聚于郢渚。臣作公安、南阳两书院,以没入田庐隶之,使有所教养。”请帝题其榜赐焉。病遂革,乞休致,授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致仕,终于江陵府治,时九月戊午也。是月朔,大星陨于境内,声如雷。讣至,帝震悼辍朝,赙银绢各千,特赠少师,三赠至太师,封吉国公,谥忠襄。(中学联盟节选自宋书孟珙传)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A. 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B. 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

20、士惊服宗政命珙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C 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D. 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被檄”在本文中是用檄文晓谕的意思。B. 制置使,军事统帅,主要负责部署边防军务,控制地方秩序。宋初不常置,南渡后,因与金作战,设置渐多,一般由秩高望重者来担任。C. 嘉定是宋宁

21、宗的第四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D. 朔,是古人用来标志日期的词语,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古人还用“望”“晦”来标记日期,分别是指农历每月十五和最后一天。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珙身为人子,谨遵孝道。从军时父子离散,他率骑兵冲入敌阵帮助孟宗政脱险,后来父亲去世,他为父守丧,一再拒绝上级的任命。B. 孟珙身为将领,作战有方。能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深得军士叹服和朝廷的重用,后来皇帝也给予他高度的评价。C. 孟珙身居要职,宽严有度。对因私事而争斗的官员只是当面斥责而己,让他们知羞醒悟。对擅离职

22、守的手下则严刑处罚。D. 孟珙为官一方,关心士人。襄、蜀两地动荡不安,士人无处安身,他就在公安、南阳建造两座书院,使士人有地方受教育。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丁父忧,制置使起复之,珙辞,讫葬趣就职,又辞。(2)边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居之,厚加赈贷。14. 文中孟珙与皇上的一番对话,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品格和见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雨中再赋海山楼陈与义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注作者曾登过海山楼,写过登海山楼一诗。

23、陈与义:南宋爱国诗人,后期诗风雄浑沉郁。单父台,指宓子贱琴台。孔丘的学生宓子贱,曾作单父宰,鸣琴而治,政绩斐然,后人思之,因名其弹琴之高台日琴台。杜甫昔游诗说“昔者与高李,晚登是时仓廪实,洞达寰区开。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描写唐玄宗时的盛世景象。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出危楼临海耸峙的壮观景象,楼借海势,大海的壮阔更衬托出海山楼之雄峻。B. 颈联中“还”却”的运用使诗句富于起伏顿挫,抒写了诗人报国无门、回天无力的悲愤之情。C. 尾联化用杜甫诗句,同是登高望远,今昔情势迥异,诗人怀古伤今,将感情推向高潮。D. 诗人遥望海山楼,抒发家国之

24、感、时局之忧,全诗章法谨严,气象雄浑,格调豪迈雄放16. 有人认为本诗颔联颇为精妙,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其精妙之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_,_ 。”(2)春江花月夜中“_,_,”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引起了诗人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3)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25、成下面小题。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 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在海外圈粉无数。人民日报微博曾评论:“李子柒的视频不着一个英文字,却圈了无数国外粉。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箪食一瓢饮,到底是真实生活或精心 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中式生活之美,在赏心悦目之际让人愿意接近。无声胜有声,李子柒的样本意义,绝不应被忽视。无论怎样的文化,想要让别人理解,必先打动人。”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

26、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海外传播。如何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 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 ,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荣获 表演 交融 自怨自艾B. 荣获 演绎 交流 孤芳自赏C. 荣膺 演绎 交融 孤芳自赏D. 荣膺 表演 交流 自怨自艾19.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文化输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B.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C. 还有几位“大师”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