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 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但是你必需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所以你更得抓紧起来学习,努力奋斗吧!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物理)重要学问点(总结),盼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物理重要学问点总结1 一、磁场 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在四周空间产生磁场,小磁针在该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磁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四周空间的一种特别形态的物质,磁极或电流在自己的四周空间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

2、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二、磁现象的电本质 1.罗兰试验 正电荷随绝缘橡胶圆盘高速旋转,发觉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运动的电荷产生了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 2.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法国学者安培提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安培是最早揭示磁现象的电本质的。 一根未被磁化的铁棒,各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磁场相互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铁棒被磁化后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相同,两端对外显示较强的磁性,形成磁极;留意,当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敲击会失去磁性。 3.磁现象的电本质 运动的电荷(

3、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全部的磁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运动电荷(电流)通过磁场而发生相互作用。 三、磁场的方向 规定:在磁场中任意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亦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四、磁感线 1.磁感线的概念:在磁场中画出一系列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磁场方向全都。 2.磁感线的特点 (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由S极到N极 (2)磁感线是闭合曲线 (3)磁感线不相交 (4)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 3.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 (1)条形磁铁 (2)通电直导线 a

4、.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全都,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 b.其磁感线是内密外疏的同心圆 (3)环形电流磁场 a.安培定则: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的方向全都,伸直的大拇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线的磁感线方向。 b.全部磁感线都通过内部,内密外疏 (4)通电螺线管 a.安培定则:让右手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全都,伸直的大拇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场的磁感线方向; b.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条形磁铁的磁场 五、磁感应强度 1.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的磁场力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通电导线处

5、的磁感应强度。 2.定义式: 3.单位:特斯拉(T),1T=1N/A.m 4.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处磁场方向。 5.物理意义:磁感应强度是反映磁场本身力学性质的物理量,与检验通电直导线的电流强度的大小、导线的长短等因素无关。 6.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规定: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1m2面积上的磁感线条数跟那里的磁感应强度全都。 7.匀强磁场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到处相等的磁场叫匀强磁场 (2)匀强磁场的磁感线是匀称且平行的一组直线。 六、磁通量 1.定义: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2.定义式:=BS(B与S垂直)=BScos(为

6、B与S之间的夹角) 3.单位:韦伯(Wb) 4.物理意义:表示穿过磁场中某个面的磁感线条数。 5.B=/S,所以磁感应强度也叫磁通密度 七、安培力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叫安培力 2.安培力大小 安培力的大小等于电流I、导线长度L、磁感应强度B以及I和B间的夹角的正弦sin的乘积,即 F=BIlsin。 留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强磁场。 3.安培力的方向 安培力的方向可利用左手定则推断 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拇指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安培力方向肯定垂直于B、I所确定的

7、平面,即F肯定和B、I垂直,但B、I不肯定垂直。 高二物理重要学问点总结2 一、电磁波的发觉 1、电磁场理论的核心之一: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在变化的磁场中所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是闭合的(涡旋电场)理解:(1)匀称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电场 (2)非匀称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电场 2、电磁场理论的核心之二: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麦克斯韦假设:变化的电场就像导线中的电流一样,会在空间产生磁场,即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理解:(1)匀称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磁场 (2)非匀称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磁场 3、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恒定的电场不产生磁场 恒定的磁场不产生电场 匀称变化的电场在四周空间产生恒定的磁场 匀称变

8、化的磁场在四周空间产生恒定的电场 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 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 4、电磁场:假如在空间某区域中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那么这个变化的电场就在它四周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在它四周空间产生新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是相互联系着的,形成不行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 5、电磁波: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 6、电磁波的特点: (1)电磁波是横波,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按正弦规律变化,二者相互垂直,均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v=f (3)电磁波具有波的特性 7、赫兹的电火花:赫兹观

9、看到了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现象.,他还测量出电磁波和光有相同的速度.这样赫兹证明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赫兹在人类历首先捕获到了电磁波。 二、电磁振荡 1.LC回路振荡电流的产生:先给电容器充电,把能以电场能的形式储存在电容器中。 (1)闭合电路,电容器C通过电感线圈L开头放电。由于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的阻碍作用。放电开头瞬时电路中电流为零,磁场能为零,极板上电荷量。随后,电路中电流加大,磁场能加大,电场能削减,直到电容器C两端电压为零。放电结束,电流达到、磁场能最多。 (2)由于电感线圈L中自感电动势的阻碍作用电流不会马上消逝,保持原来电流方向,对电容器反方向充电,磁

10、场能削减,电场能增多。充电流由大到小,充电结束时,电流为零。接着电容器又开头放电,重复(1)、(2)过程,但电流方向与(1)时的电流方向相反。 2、有效的向外放射电磁波的条件:(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由于频率越高,放射电磁波的本事越大。(2)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需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才有可能有效的将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出去。 3.采纳什么手段可以有效的向外界放射电磁波? 改造振荡电路由闭合电路成开放电路 三、电磁波的放射和接受 1、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谐振。 2、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通过转变电容器电

11、容来转变调谐电路的频率。 3、检波: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 四、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 1、电视 简洁地说:电视信号是电视台先把影像信号转变为可以放射的电信号,放射出去后被接收的电信号通过还原,被还原为光的图象重现荧光屏。电子束把一幅图象根据各点的明暗状况,逐点变为强弱不同的信号电流,通过天线把带有图象信号的电磁波放射出去。 2、雷达工作原理 利用放射与接收之间的时间差,计算出物体的距离。 3、手机 在待机状态下,手机不断的放射电磁波,与四周环境交换信息。手机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放射的电磁波特殊强。 五、电磁波谱 1.光的电磁说 (1)麦克斯韦计算出电磁波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说明光

12、具有电磁本质 (2)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 产生气理在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作周期性运动产生 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产生的 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3)光谱观看光谱的仪器,分光镜光谱的分类,产生和特征 2.放射光谱连续光谱产生特征 i由酷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光产生的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组成 ii明线光谱由淡薄气体发光产生的由不连续的一些亮线组成 iii汲取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通过物质后某些波长的光被汲取而产生的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上,由一些不连续的暗线组成的光谱 3、光谱分析: 一种元素,在高温下发出一些特点波长的光,在

13、低温下,也汲取这些波长的光,所以把明线光波中的亮线和汲取光谱中的暗线都称为该种元素的特征谱线,用来进行光谱分析。 4、电磁波与机械波的比较: i共同点: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它们波动的频率都取决于波源的频率;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频率都不变. ii不同点:机械波的传播肯定需要介质,其波速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与波的频率无关.而电磁波本身就是一种物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均为3.0108m/s,在介质中传播时,波速和波长不仅与介质性质有关,还与频率有关. 5、不同电磁波产生的机理 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作周期性的运动产生的.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

14、子外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 伦琴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 射线是原子核受激发产生的. 频率(波长)不同的电磁波表现出作用不同. 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可以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体和进行红外线遥感; 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可用来杀菌和消毒; 伦琴射线有较强的穿透本事,利用其穿透本事与物质的密度有关,进行对人体的透视和检查部件的缺陷; 射线的穿透本事更大,在工业和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探伤,测厚或用刀进行手术. 高二物理重要学问点总结3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

15、=(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Fy=Fsin(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

16、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肯定时,F1与F2的夹角(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始终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转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其次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打算,与合外力方向全都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分,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

17、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其次册P2 6.波速v=s/t=f=/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打算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连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

18、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放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其次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其次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动量:p=mv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

19、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打算 4.动量定理:I=p或Ft=mvtmvop:动量变化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p=0;Ek=0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p=0;0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全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抱负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其次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其

20、次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其次册P47. 九、气体的性质 1.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章运动的猛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匀称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抱负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注: (1)抱负气体的内能与抱负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肯定质量的抱负气体,使用公式时要留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十、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