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古诗二首 教案+同步练习(7份打包)_第1页
8.古诗二首 教案+同步练习(7份打包)_第2页
8.古诗二首 教案+同步练习(7份打包)_第3页
8.古诗二首 教案+同步练习(7份打包)_第4页
8.古诗二首 教案+同步练习(7份打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8.古诗二首 教案+同步练习(7份打包)8 古诗二首 第二课时教案班级:_课时:_课型:_一、学情分析古诗二首包含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起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二年级学生属于低年级学段,已经认识了七八百字,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进行拼音读物的朗读,初步掌握断句的方法,但语言的品味能力较弱,需要适度地引导。二、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认识“瀑、布”等6个字,会写“照、炉”等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背诵并默写。三、重点难点掌握生

2、字,品析诗句感受瀑布之美,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熟读成诵,感受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特点。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风景欣赏:出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峭壁陡崖飞瀑布,让学生初步了解庐山的瀑布景观。2.揭示课题:出示课题望庐山瀑布,结合庐山瀑布的图片,让学生知道庐山位于江西省,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教师:“望庐山瀑布”中的“望”是什么意思?3.走进: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代表作:行路难蜀道难等。(二)掌握生字1.朗读古诗

3、:指导朗读,借助拼音朗读古诗;圈画出生字;划分朗读节凑。2.朗读欣赏:用不同的方式听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3.我会认:出示要求会认读的字,分别让学生看着读音读,说说这些字的结构,并用这些生字组词。4.生字指导:出示生字,读准字音,明确生字的结构、部首、笔画、音序。出示生字的书写动画,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并跟着动画进行书空练习。生字组词、造句、拓展运用。(1)“照”书写指导:“日”字要写得瘦长,四个点的方向要注意。(2)“炉”书写指导:“火”字旁最后一笔是点,左窄右宽。(3)“烟”书写指导:“火”字旁最后一笔是点。(4)“挂”书写指导:“圭”横画距离匀称,短长交错,左窄右

4、宽。(5)“川”书写指导:三笔分立,间距相等,第一笔是竖撇。(三)品读古诗1.品读古诗:听音频朗读古诗,注意节奏,读出诗韵,并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1)理解诗意: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讲解“香炉”“紫烟”“遥看”“挂前川”的意思,让学生串连字义,说说诗句的意思。(2)感受画面: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及其诗意,结合图片,让学生知道山顶紫烟环绕,是一种朦胧美;山间瀑布悬挂,激流奔腾,共同形成了绚丽壮美的庐山瀑布。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理解诗意: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讲解“飞

5、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的意思,让学会串联字义,说一说诗句的意思。(2)感受画面: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诗句及其诗意,结合图片,让学生感受瀑布是高空直落的,气势磅礴、雄奇瑰丽、壮美阔大。4.体会情感:教师:朗读古诗,想象画面,想一想诗人李白看到雄奇壮美的庐山瀑布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此时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观看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庐山瀑布的雄奇壮美。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壮观、瑰丽这一景象的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5.庐山风景:出示庐山的图片,庐山风光绚丽绝伦,云烟缭绕着奇峰秀岭。让学生说一说对庐山的了解,分享收集的

6、庐山风景照。6.词语积累:(1)出示词语“穷尽山穷水尽”“烟云烟消云散”“层叠层林叠翠”“山川名山大川”,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教师:观察词语,你发现了什么?(2)出示“山水”“变化”“神气”“天地”,让学生填一填。明确:山水山光水色;变化千变万化;神气神清气爽;天地天长地久。(四)课堂小结我的收获:望庐山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瑰丽雄奇,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李白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五)随堂小测1.读拼音,写词语。2.背一背,填一填。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 挂前

7、川 。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 。(六)板书设计(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望庐山瀑布。2.观看视频或查找资料,了解庐山的景色。8 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教案班级:_课时:_课型:_一、学情分析古诗二首包含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二年级学生属于低年级学段,已经认识了七八百字,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进行拼音读物的朗读,初步掌握断句的方法,但语言的品味能力较弱,需要适度地引导。二、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登鹳雀楼,会认“依、尽”等5个生字,重点会写“黄、层”等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

8、古诗,理解并背诵古诗,体会诗境和道理。三、重点难点掌握生字,理解古诗内容,感知古诗意境。熟读成诵,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欣赏古楼:出示鹳雀楼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鹳雀楼的同时,知道鹳雀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化名楼。2.揭示课题:出示课题:登鹳雀楼唐王之涣明确:鹳雀楼在山西省永济市,因有鹳雀栖息而得名。教师:同学们,请问“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请用“登”字组词造句。3.走近:王之涣,字季凌,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善于描写边塞风光。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掌握生字1.朗读古诗:指导朗读,借助拼音朗读古诗;圈画出生字;划分朗读节奏。2.朗读欣赏

9、:用不同的方式听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3.我会认:出示要求会认读的字,分别让学生看着读音读,说说这些生字的结构,并用这些生字组词。4.生字指导:出示生字,读准字音,明确生字的结构、部首、笔画、音序。出示生字的书写动画,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并跟着动画进行书空练习。(1)“依”书写指导:撇、捺要舒展,左窄右宽。(3)“尽”书写指导:撇、捺要舒展,两点在一条线上。(4)“黄”书写指导:中间是“由”不是“田”。(5)“层”书写指导:“云”两横上短下长,上窄下宽。生字组词、造句、拓展运用。(三)体会意境1.品读古诗:听音频朗读古诗,注意节奏,读出诗韵,并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2.

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感知诗意: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让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这样的场景会给人怎样的感觉?讲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并让学生想象:黄河水是怎样流入大海的?(2)体会意境: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句及其诗意,附上鹳雀楼视野宽广辽远、黄河气势磅礴、壮丽、壮观的画面图片,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体会意境。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感知诗意: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讲解“欲”“穷”“千里目”“更”“一”的意思,让学生思考:是不是只登上一层楼就可以看见更广阔的风景了?那么这里的“一”表示什么意思?串联字义,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体

11、会意境: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及其诗意,结合视频让学生理解:再上一层楼看见的景象和之前楼下所见的景象有什么区别?(3)读诗悟理:教师:为了看见更多更广阔的风光就要登上更高的楼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的。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呢?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精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4.联系生活:教师:我们该怎样把诗中蕴含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呢?预设:如果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那就要博览群书、不断学习。如果想保持优秀的成绩,那就要戒骄戒躁、坚持努力学习。如果想_,那就要_。5.知识拓展:出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即使取得好成绩还要努力;也比喻虽然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

12、步努力。6.熟读成诵:出示登鹳雀楼,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熟读成诵。(四)课堂小结我的收获:登鹳雀楼描写落日西沉时,鹳雀楼下黄河滚滚而来、奔涌澎湃、流归大海的景象。诗的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句把道理融入诗歌中,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五)随堂小测1.填一填。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_白日_依山尽,_黄河_入海流。_欲穷千里目_,_更上一层楼_。(六)板书设计(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登鹳雀楼。2.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鹳雀楼的景观。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8 古诗二首 学案8 古诗二首

13、第一课时学案班级: 姓名: 成绩:_一、学习目标1.认读生字词,重点会写“楼、依”等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背诵古诗,体会诗境和道理。二、学习重难点掌握生字,理解古诗内容,感知古诗意境。熟读成诵,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三、知识构建1.说一说:初次在课堂上看到鹳雀楼,你有何感受?2.我会读。读对了画“”,读错了画“”。欲望( ) 穷凶极恶( ) 瀑布( )白布( ) 遥远( ) 山川( )1.课题:登_2.:(朝代)_(诗人)3.代表作:_4.有感情地朗读登鹳雀楼,让爸爸妈妈评评分。四、知识训练1.读拼音,写汉字。m qu y wngd lu jn tucng c2.把生字抄写一遍

14、。1.比一比,再组词。尽( ) 层( ) 依( )尺( ) 云( ) 衣( )楼( ) 炉( ) 烟( )数( ) 护( ) 因( )1.将古诗填写完整。登鹳雀楼王之涣_依山尽,_入海流。_,_。2.根据古诗内容填空。这首古诗的是_代诗人_。古诗描写了落日西沉、黄河奔腾咆哮、流入海的场景。古诗后两句告诉我们_的道理。参考答案知识构建1.略。2.略。1.鹳雀楼2.唐 王之涣3.凉州词知识训练1.麻雀 欲望 大楼 尽头 层次2.略。1.尽头 尺子;层次 白云;依然 衣服;大楼 数学;火炉 保护;烟花 因为1.白日 黄河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2.唐 王之涣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第 3 页语文(人民教育

15、出版社统编版 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8 古诗二首 作业8 古诗二首课后作业(一)班级:_ 姓名:_ 难易度:一、读拼音,写词语。y cng y zhojn tu hung hy rn pn qing二、按要求完成。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鹳雀楼(lu lu) 黄河(hung hun)穷尽(jn jn) 依山(y y)2.比一比,再组词。依( ) 尽( ) 楼( )衣( ) 尺( ) 搂( )3.形近字组词。庐( ) 瀑( )芦( ) 暴( )摇( ) 挂( )遥( ) 蛙( )三、判断题。(1)“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比喻手法,把银河比作瀑布。( )(2)“遥看瀑布

16、挂前川”的“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3)“飞流直下三千尺”,词语“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1.白日依山尽( )A.太阳B.白天2.白日依山尽( )A.尽力B.消失3.欲穷千里目( )A.贫穷B.尽,极4.欲穷千里目( )A.眼睛能够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B.眼睛能够看到一千里远的地方五、按课文内容填空。登鹳雀楼中,诗人看到的景物景物,分别是_、 _、_、_。 等景物。六、中国还有其它著名的古楼,你能写写吗?一、一层 依照 尽头 黄河 依然 贫穷二、1.lu hung jn y略。3.庐山 芦苇;瀑

17、布 暴动;摇摆 遥远;牵挂 青蛙三、 四、A B B A五、白日 群山 黄河六、略。第 3 页 共 3 页8 古诗二首第二课时学案班级: 姓名: 成绩:_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背诵并默写。二、学习中难得掌握生字,品析诗句感受瀑布之美,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熟读成诵,感受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特点。三、知识构建1.练习书写以下生字。楼 依 尽 黄 层 照 炉 烟 挂 川2.李白是 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诗多豪迈奔放,被称为“ ”。3.望庐山瀑布运用 _、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 瀑布的雄伟壮丽、瑰丽雄奇,抒发了诗人对的热爱之

18、情。1.朗读望庐山瀑布,你感受到了什么?四、知识训练1.读拼音,写词语。1.把故事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望庐山瀑布日照_生紫_,遥看瀑布_。_,_。(1)“三千尺”是( )A.虚数,指瀑布很高B.指瀑布有三千尺(2)这首诗可以用来描绘( )处的美景。A. B.1.根据不同的语境填写诗句。(1)当你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而来,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2)当我看到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快地歌唱,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参考答案知识构建1.略。2.唐 诗仙3.比喻 夸张 庐山 大自然1.略。知识训练1.日照 楼层 烟火 山川 香炉 照明1.香炉 烟 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1)

19、A (2)A1.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2.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第 3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8 古诗二首 作业8 古诗二首课后作业(二)班级:_ 姓名:_ 难易度:瀑布(p p) 遥看(yo ro)香炉(l n) 前川(chun cun)遥( ) 川( ) 挂(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1.疑是银河落九天()A.疑问 B.怀疑2.疑是银河落九天()A.第九天 B.高高的天空3.日照香炉生紫烟()A.被太阳照成紫色的云烟B.紫色的烟4.白日依山尽( )A.太阳 B.白天 C.白色的太阳5.欲穷千里目( )A.贫穷 B.没有 C.尽,极6

20、.白日依山尽( )A.尽力 B.消失 C.尽头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黄河落九天。1.“三千尺”是( )A.虚数,指瀑布很高B.指瀑布有三千尺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黄河落九天”。是诗人( )A.看见的B.想象的五、课外阅读。小鹿的玫瑰花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儿。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

21、,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一阵微风吹来,说:“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小鹿高兴地笑了,说:“原来我栽的玫瑰是红色的,它们很美丽,还散发着香味。谢谢你们告诉了我。”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小鹿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请概括。2.第三自然段中“一天、一周、一个月 小

22、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改成“几个月过去了, 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可以吗?为什么?一、p yo l chun二、略。三、B B A A C B四、1.A 2.B五、1. 高兴 失望 高兴2.强调时间过得慢,突出小鹿急切的心情。一、用“”画出 正 确的读音。z c二、组词。四、读古诗,并完成练习。第 3 页 共 3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8 古诗二首 作业8 古诗二首课后作业(三)班级:_ 姓名:_ 难易度:楼 尽 川 炉 照jn lu l zho chun二、说说下列诗句什么意思。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欲穷千里目( )A.想要B.需要(2)欲穷千里目( )A.贫穷B.尽2.古诗后面两句想告诉我们什么?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1)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2)想要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