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分析_第1页
中风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分析_第2页
中风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分析_第3页
中风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风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中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98例中风病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影像学诊断,利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分析、归纳,总结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灶大孝数目及有无中线移位、破入脑室等影像改变有相关关系;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堵塞的部位、大孝数目等改变有相关关系。结论:中风的影像学诊断内容可以成为中医临床辨证诊断的微观、量化指标和重要参考,中风病的中医临床辨证诊断的证候要素与影像学改变可能有一对一的相关关系。【关键词】中风中医辨证影像学计算机横断体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

2、相关性中风病属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急性脑病,临床上主要有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中医临床辨证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1993年公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那么?将中经络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气虚血瘀及阴虚风动5型,将中脏腑分为肝火上扰清窍、痰湿蒙塞心神、痰热内闭心窍及元气败脱4型。t和ri对中风病的检出率极高,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孝性质以及是否对中线构造形成压迫而造成中线移位,脑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情况。特别是t扫描对急性脑出血的检查已成为该病诊断的必要手段。正是基于影像检查的广泛应用和直观反映,也使我们对中风病有了更加深化的认识。假

3、如能分析出中风辨证分型与影像学的相关关系,对于进步中医临床辨证程度将是很好的辅助手段。中医辨证论治微观化也是中医现代化的途径之一。笔者在临床影像诊断工作中,结合患者中医临床辨证特点和影像学改变,并参考文献记载,对二者的相关性做了一些归纳、总结,试图明确二者的相关关系,以期对中风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1病例情况笔者搜集了20222022年我院住院的中风病例198例,其中缺血性中风112例,出血性中风86例,所有病例均于急性期在本院行头部t平扫。扫描设备为ge公司prspeedai螺旋t机;部分病例于不同病期行ri检查,设备为seens公司0.35t开放式核磁共振机。2归纳分析2.1出血性

4、中风辨证分型与影像学的关系2.2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与影像学的关系可以看出,小面积梗死以中经络为主,大面积梗死以中脏腑为主。痰、热、瘀是发生大面积梗死的根底,多发病灶常夹有肝风、肝火,单发者多以气虚或瘀血为主。2.3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证与影像学关系的比拟研究中风分出血性与缺血性是近几十年的事,而其中医辨证分型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否可以通过影像学来讨论缺血与出血的不同机理或微观变化,在机理或微观变化的根底上建立与辨证分型的联络,近十几年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化。分析说明,中经络组脑出血例数明显少于脑梗死,与中脏腑组对照有明显差异;中脏腑组脑出血多于脑梗死,且出血量30l,梗死也以大面

5、积多见,仅以腔隙性状态为表现者少见。中经络以梗死性、小片状、低密度影像学改变为主,中脏腑以出血性、大片状、高密度影像学改变为主。3小结与展望文献研究说明,近些年在中风辨证的微观化及量化标准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讨论,但也存在一些缺乏之处。出血性中风多表现为中脏腑,缺血性中风多表现为中经络,病灶在脑干多表现为中脏腑。但没有得出出血性中风及脑干受损时以何种详细证型为主,可以讨论并研究其是以肝火、痰湿、痰热还是元气败脱为主要病理因素。不同病灶部位与辨证分型有很肯定的相关性。如脑梗死情况下,气虚血瘀证和风痰瘀血证的相关病灶分别在内囊膝部及放射冠和内囊后肢及放射冠。但由于样本量不大,未能很好地得出病灶部位与

6、辨证分型的点对点关系的标准,两者是否有直接关系也未能定论。可以通过大样本的研究在此方面做一些讨论,也可讨论不同病灶组合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出血性中风中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型与阴虚风动型以大片病灶为主,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以小片病灶为主,气虚血瘀型及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型以多发病灶为主。脑梗死也有相关的研究,但都未能根据这些影像学指标直接诊断中风病某一证候,可通过结合上述病性、病位及其他各种指标,做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辨证分型提供根据。中医证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临床所见中风病在几天甚至是几个小时内就可发生明确的演变。危重病人可以很快从闭证转变为脱证,气虚血瘀证也可转为痰湿蒙塞心神证。因此,中风病各证候类型与影像学指标的相关研究必须考虑病程因素,而对此方面的研究却未见报道。所以,可以从对急性期、缓解期和好转期的动态研究及其与证型的相关性,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另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风证、炽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为中风病的6大根本证候,并确定了比拟严格的量化标准,可依此讨论各证候及其组合与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参考文献】2周庆芳,刘华,许存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