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课堂学分管理信息系统_第1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课堂学分管理信息系统_第2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课堂学分管理信息系统_第3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课堂学分管理信息系统_第4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课堂学分管理信息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40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小组大报告系统名称: 鹿山学院第二课堂学分管理信息系统 班 级: 组 长: 组 员: 指导老师: 日 期: 2013年1月8日星期二 评阅成绩: 教师签名:小组成员任务清单组员任务是否组长小组成员设计成绩评价组 员(姓名)组长对组员的简单评语评 价注:“评价”主要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填写。其中“优”不得超过1名。摘要随着鹿山学院的不断扩大,在管理上就要求快速、高效的管理模式,而目前鹿山学院的第二课堂学分的管理效率低,容易出错,认证审核步骤多又繁琐。本系统是根据上述的问题进行开发的,通过整合现行系统中的重复环节,优化业务流

2、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学分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学分的查询和处理。查询和处理是本系统的主要功能,解决了原手工进行审核和统计学分中的繁琐、易错、易漏的问题,同时,也达到了优化管理模式,准确、高效的学分管理的目的。本课程设计针对鹿山学院现在的第二课堂学分管理上的缺陷,采用Access作为开发技术,VISIO作为辅助绘图工具,创建数据库,从而实现第二课堂学分的高效率管理,本系统提供了第二课堂学分的查询,删除,添加,更新的功能,提供报表,信息存储及处理的能力,使得让第二课堂学分的管理得到简化,高效。通过这个系统能让管理者借助其信息对第二课堂学分进行管理。关键词: 第二课堂学分;输入;查询;输出目录 TO

3、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45497232 第一章 鹿山学院第二课堂学分管理系统规划 PAGEREF _Toc345497232 h 5 HYPERLINK l _Toc345497233 1.1概述 PAGEREF _Toc345497233 h 5 HYPERLINK l _Toc345497234 1.2现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PAGEREF _Toc345497234 h 5 HYPERLINK l _Toc345497235 一现行系统的运作 PAGEREF _Toc345497235 h 5 HYPERLINK l _Toc345497236 二现

4、行系统存在的合理性 PAGEREF _Toc345497236 h 7 HYPERLINK l _Toc345497237 三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PAGEREF _Toc345497237 h 7 HYPERLINK l _Toc345497238 四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影响 PAGEREF _Toc345497238 h 8 HYPERLINK l _Toc345497239 五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本小组的改进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PAGEREF _Toc345497239 h 9 HYPERLINK l _Toc345497240 1.3改进后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PAGEREF _Toc34

5、5497240 h 10 HYPERLINK l _Toc345497241 一管理上的可行性 PAGEREF _Toc345497241 h 10 HYPERLINK l _Toc345497242 二经济上的可行性 PAGEREF _Toc345497242 h 10 HYPERLINK l _Toc345497243 三技术上的可行性 PAGEREF _Toc345497243 h 11 HYPERLINK l _Toc345497244 第二章 鹿山学院第二课堂学分管理系统分析 PAGEREF _Toc345497244 h 12 HYPERLINK l _Toc345497245 2

6、.1组织结构描述与分析 PAGEREF _Toc345497245 h 12 HYPERLINK l _Toc345497246 一组织结构描述 PAGEREF _Toc345497246 h 12 HYPERLINK l _Toc345497247 二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的综合分析 PAGEREF _Toc345497247 h 13 HYPERLINK l _Toc345497248 2.2改进后业务流程的分析 PAGEREF _Toc345497248 h 13 HYPERLINK l _Toc345497249 一改进之后的业务流程图(如图2-2-1) PAGEREF _Toc34549

7、7249 h 13 HYPERLINK l _Toc345497250 2.3改进后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的描述与分析 PAGEREF _Toc345497250 h 15 HYPERLINK l _Toc345497251 一、系统的数据流程描述 PAGEREF _Toc345497251 h 15 HYPERLINK l _Toc345497252 二、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PAGEREF _Toc345497252 h 15 HYPERLINK l _Toc345497253 2.4数据字典 PAGEREF _Toc345497253 h 18 HYPERLINK l _Toc345497254

8、 一外部实体 PAGEREF _Toc345497254 h 18 HYPERLINK l _Toc345497255 二数据存储 PAGEREF _Toc345497255 h 18 HYPERLINK l _Toc345497256 三数据流 PAGEREF _Toc345497256 h 19 HYPERLINK l _Toc345497257 四处理逻辑 PAGEREF _Toc345497257 h 20 HYPERLINK l _Toc345497258 五数据项 PAGEREF _Toc345497258 h 21 HYPERLINK l _Toc345497259 六.数据结构

9、 PAGEREF _Toc345497259 h 23 HYPERLINK l _Toc345497260 2.5应用工具描述 PAGEREF _Toc345497260 h 24 HYPERLINK l _Toc345497261 2.6建立新系统的逻辑结构 PAGEREF _Toc345497261 h 24 HYPERLINK l _Toc345497262 一改进后系统的功能 PAGEREF _Toc345497262 h 24 HYPERLINK l _Toc345497263 二改进后系统的UC矩阵图体现 PAGEREF _Toc345497263 h 25 HYPERLINK l

10、 _Toc345497264 第三章 鹿山学院第二课堂学分管理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345497264 h 26 HYPERLINK l _Toc345497265 3.1系统设计的目标 PAGEREF _Toc345497265 h 26 HYPERLINK l _Toc345497266 3.2系统功能结构图 PAGEREF _Toc345497266 h 26 HYPERLINK l _Toc345497267 3.3代码设计 PAGEREF _Toc345497267 h 27 HYPERLINK l _Toc345497268 3.4物理配置 PAGEREF _Toc34

11、5497268 h 29 HYPERLINK l _Toc345497269 一.网络服务器要求 PAGEREF _Toc345497269 h 29 HYPERLINK l _Toc345497270 二客户机环境需求 PAGEREF _Toc345497270 h 29 HYPERLINK l _Toc345497271 3.5数据库设计 PAGEREF _Toc345497271 h 30 HYPERLINK l _Toc345497272 一ER图 PAGEREF _Toc345497272 h 30 HYPERLINK l _Toc345497273 二物理模型: PAGEREF _

12、Toc345497273 h 32 HYPERLINK l _Toc345497274 3.6界面设计 PAGEREF _Toc345497274 h 33 HYPERLINK l _Toc345497275 一用户登录 PAGEREF _Toc345497275 h 33 HYPERLINK l _Toc345497276 二学生信息表 PAGEREF _Toc345497276 h 34 HYPERLINK l _Toc345497277 三审核表 PAGEREF _Toc345497277 h 34 HYPERLINK l _Toc345497278 四个人和活动申报表 PAGEREF

13、_Toc345497278 h 34 HYPERLINK l _Toc345497279 五查询 PAGEREF _Toc345497279 h 35 HYPERLINK l _Toc345497280 六.系统维护 PAGEREF _Toc345497280 h 35 HYPERLINK l _Toc345497281 3.7系统安全的设计 PAGEREF _Toc345497281 h 36 HYPERLINK l _Toc345497282 3.8系统设计说明 PAGEREF _Toc345497282 h 37 HYPERLINK l _Toc345497283 第四章 本系统设计的总

14、结、致谢、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45497283 h 38 HYPERLINK l _Toc345497284 4.1总结 PAGEREF _Toc345497284 h 38 HYPERLINK l _Toc345497285 4.2致谢 PAGEREF _Toc345497285 h 38 HYPERLINK l _Toc345497286 4.3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45497286 h 38第一章 鹿山学院第二课堂学分管理系统规划1.1概述目前,学校注重学生的在社会实践、思想道德、公益服务、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等方面单位活动,学生参加课余活动,申请第二课堂学分

15、,经过院团委复核,教务科研部审批后授予学分。我们通过咨询组织部部长、导员、学工部负责人,以及个人的亲身经历,在鹿山学院的第二课堂学分的申请过程中,学生是自己拿着申请表给活动负责人审核盖章,在交到组织部处进行审核,然后给辅导员复核,再给学工部审核确认。其中活动负责人主要负责审核盖章,组织部负责审核后进行手工统计学分,辅导员和学工部负责审核整理汇总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整个第二课堂学分的认证都是手工操作的,而且并没有采用信息系统管理。资料档案的管理还是采用纸质版的,容易出现遗漏的问题。1.2现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过咨询组织部部长、导员、学工部负责人,查阅广西科技大学(筹)鹿山学院学生手册,以及个人

16、的亲身经历,清晰地了解了现行系统的运作流程,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依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本小组的改进思路。一现行系统的运作在初步调查当中我们发现学院在管理第二课堂学分管理上的步骤(如图1-2-1)为:步骤1:填表。每名学生在第二课堂学分申请表中完整填写参与活动的名称、活动时间、申请的项目和申请的分数,交由本班团支书。步骤2:初步审核。团支书对本班同学提交的申请表进行初次审核,发现简单的问题,如错别字,格式要求等,提醒申请学生订正,在纠正错误之后签名确认。步骤3:活动类型判断。团支书对本班学生申请的活动进行判断,判断其是否为系部活动,如果为系部活动则交由系团委学生会组织部审核,否则交由活动相关负

17、责人审核,确认后再交由系团委学生会组织部审核。步骤4:二次审核。系团委学生会组织部对各班团支书提交的各班第二课堂学分申请表进行审核确认,符合评分标准的申请汇总各年级和各班的第二课堂学分申请表申请结果,形成第二课堂学分认定表交由辅导员审核,否则驳回申请。步骤5:三次审核。辅导员对系团委学生会组织部提交的第二课堂学分认定表审核确认,如审核通过形成第二学分认定表交由学工部,否则驳回申请。步骤6:最终确认。学工部对各系辅导员提交的第二学分认定表进行最终的审核确认,如通过形成第二学分认定表交由各系团委学生会组织部,否则驳回申请。步骤7:结果反馈。系团委学生会组织部通过各班级团支书向学生反馈申请结果。图1

18、-2-1鹿山学院现行第二课堂学分管理信息系统二现行系统存在的合理性(一)信息量决定学院经过十年的发展,学校的规模由小逐步扩大,可以说以前处理的信息量较少,因此运用人工的的审核和计算汇总就可以实现,没有必要引进一个软件进行操作管理,达到了利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终目的,节省了开发软件的资金。(二)审批制度实施层层审批的制度,由于学校所有的活动最初都是由团委发起,因此需要各级的负责人的审核,同时有利于及时的发现错误,相互的监督保证工作的质量与准确度,提高申报结果的真实性和相对公平性(三)统一的评分标准运用统一的评分标准,使操作过程和标准高度统一,消除同一问题因为不同标准造成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减少人为操

19、作的不公平性。三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缺少一个集中管理的平台第二课堂学分申请审核的过程与涉及的人员太多,使得原始资料不断在不同的审核者中流转,文档和资料流通的时间居高不下,信息反馈不能及时地传递,并且原始资料一旦丢失,将无法弥补过失,审核过程将重新进行。(二)缺少先进计算机技术的支持由于学校的规模由小逐步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需要审核的信息不断地增长,完全运用人工的的审核和计算汇总已经不能适应时间发展的需求,人工单纯的对繁杂、沉重、枯燥的信息进行处理,激发信息处理人员烦躁浮动的心情,加大处理过程的失误,文档的丢失,计算的错误。(三)缺少一个查询的功能最终得到的结果单一、零散,无法寻求

20、历史成绩,不能准确地了解到学分的完成情况,令学生不能对第二课堂学分的完成做一个有效合理的计划,浪费取得有效学分的机会,重复争取已经修满的学分。(四)重复单纯的审核过程团支书、辅导员和学工部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并不了解实际的情况,因此对于审批工作并没有实际的作为,无法发现存在的问题,仅只是流程的需要,单纯地走一个过场,但是却因此增加了整个过程的工作量,降低了审批效率,增加了工作时间,拖长的学生取得结果的过程。(五)服务的范围很小第二课堂学分直接反映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但是教师和学校领导并不能从第二课堂学分反映出来的信息中取得相应的信息。学生不能从结果中分析自己发展的现状,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

21、人际关系、技能等方面的能力。目前的业务流程满足不了学生,教师学校领导的需求。(六)业务流程的不完善在对本系及外系举办活动信息核对汇总时,完全由同一个人进行,在审核过程中缺少一个监督的过程,而学工部的审核由于全院的学生太多不能每一条的信息都能了解,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因此,很可能便利审核员作假,出现审核错误,不利于公平公正的实现,有损实行第二课堂学分的目的,有害第二课堂学分制度的发展。四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影响(一)影响数据管理安全现行的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审批流程已经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提高了人工和时间的成本投入,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效益,增加了数据信息发生丢失、遗漏、出错、凌乱的可能性,加大了学生对

22、学校工作的负面情绪。(二)降低学生参与积极性现有的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课外生活的发展情况,但也局限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氛围不浓,导致学生没有特别积极充分地全面去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三)不利于深化学校管理给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决策困难,不利于激励学校发现和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流程,深化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不利于激励学校完善HYPERLINK /view/673434.htm管理制度,促进高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五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本小组的改进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删除冗余过程首先,活动负责人审核自己所组织

23、的活动参与名单,然后交组织部继续审核,两者之间存在重复审核,所以,本系统在流程上将删除活动负责人审核这一环节,减少重复工作。其次,通过调查发现,团支书在审核时,无法获取该学生的活动参与信息,也就无法正确行使自己的职责,往往以流水账的形式进行审核,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在导员审核这一环节上,导员只是根据组织部上报的计算结果和学生参加的活动信息再一次审核,与上一环节重复,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团支书审核和导员审核将在本系统中予以删除,以此来简化业务流程,提高运作效率。(二)纠正错位过程由于系团委学生会组织部在对活动信息核对汇总时,缺少监督者,分散权利和制约的作用。因此,将核对和审核分开有不同的人处

24、理,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相互制约的作用。(三)引进先进的技术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建立第二课堂学分网上申报审批平台,实行电子申报,代替了单纯的的人工机械化操作,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缩短信息传递的过程从而减少处理的时间。同时可以全面深入地分析挖掘数据信息,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课堂之外的娱乐生活情况,为未来的美好校园生活的建立提供依据,也为及时发现问题提供途径。(四)整合并优化结构对于信息的反馈,原先是由组织部将汇总得分表交由各班团支书,现在本系统通过建立的信息平台,将信息的反馈这一环节进行整合,使其化整为零,大家可以自己来查询学分申报批准情况。1.3改进后系统的可

25、行性分析一管理上的可行性(一)方便查询处理本系统优化了处理流程,使其在管理上更加趋于合理,管理效率得以提高,而且,也极大地方便了管理者进行数据查询处理等。(二)使用要求低本系统界面简洁,操作容易,只要具备计算机的一些常识,均可方便查询自己所修要的信息,不要求使用者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知识,从而使得使用者界面得以扩大。(三)审核更加合理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校改进处理第二课堂学分的流程,改进学校的管理机制,优化审核结构,符合现代管理技术的要求。(四)管理更加方便目标系统由于很多数据都是通过计算机核对,在管理上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了乱加分的不公平的现象,加强了学校对第二课堂学分的管理。二经济上的可行性(

26、一)开发成本低目标系统开发大致的费用分为人工费用和软硬件费用,然而人工费用,由于该系统的开发并不是和复杂,我们可以利用本校熟悉计算机的学生对该系统进行开发,该费用比请专业人员来开发要低,而软硬件费用就只是一台软件齐全计算机价格,大约2000-3000元之间。(二)优化劳动力分配第二课堂学分的管理涉及到的很多部门,处理起来要经过跨部门,如果单一的运用人工处理的话,工作量会很大,而且很容易出错,而目标系统的开发,首先可以减少人员的配备,使得剩余的劳动力可以配备到其他方面的工作上,实现其他价值。三技术上的可行性(一)开发系统设备要求低本系统可以在WindowsXP、Windows7等操作系统中开发和

27、运行,支持该系统开发和运作的软件有Word、FoxPro、Access、Visio,硬件有586以上的PC机。(二)通信便捷在通信功能方面,我们有无线网络通信和有限网络通信,使得目标系统信息的传输更加方便和快捷。(三)开发人员齐全由于目标系统的开发比较简单,在技术人员的要求上并不是很高,可以利用本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资源进行开发通过对现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发现现行系统仍存在较大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在现行系统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改进,使其可以优化现行系统,加强管理;而且通过对改进后系统的分析,改进后的系统可以针对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使其不断优化。同时,经过可行性分析可以看出,目标

28、系统在开发成本上并不是很高,在一个学校能够支出的范围内,并且其效用不管是在管理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非常高的开发意义,而且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本系统的开发具有可行性的。所以,目标系统可以进行开发。第二章 鹿山学院第二课堂学分管理系统分析2.1组织结构描述与分析一组织结构描述鹿山学院第二课堂学分管理系统改进后的组织结构是经过对原业务流程分析之后制定的。与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管理相关的人员及部门,主要有学校领导、学工部、组织部审核小组和评定小组,其中,通过将组织部一分为二,将审核和评定分开,对于有些人员的弄虚作假起到了很好地监督作用,同时也可以裁减冗余,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节省了成本开支。本系统的组织机构

29、如图2-1-1所示。图2-1-1 现行组织结构图二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的综合分析(一)学院分管副院长全面负责第二课堂学分业务管理,具体业务有提出第二课堂学分制度的总体规划、把握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审批学工部制定的第二课堂学分制度,通过查阅第二课堂学分的评定结果,了解学生课余学习生活情况,调整学生素质拓展方面的工作计划。 (二)学生工作部团委老师制定第二课堂制度的具体计划和评分标准、管理第二课堂学分实施的具体业务,通过最终的审核掌握第二课堂学分活动的开展和评定工作的情况。(三)团委学生会组织部部长把握审核小组和评定小组的工作质量,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工作人员和内容,指导评定工作的进行。(

30、四)学分审核组根据活动参与名单对申报人员的信息予以核对,对于不符合申报标准的予以驳回。2.2改进后业务流程的回顾与分析(五)学分评定组根据学生工作部制定的活动评分标准,对审核小组核对后的信息予以评分,并进行学分汇总,制定本学期汇总学分表,然后报学生工作部予以审核。2.2改进后业务流程的分析一改进之后的业务流程图(如图2-2-1)改进之后的业务流程,不但从管理上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优化了业务流程结构,提高了运作效率,同时,也避免出现工作重复的发生;在技术上,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引用,提高了审核管理的效率以及信息的处理能力。改进后的业务流程主要有如下内容:步骤1:信息录入。学生登录学分申报系统,将自己

31、需要申报的信息录入。步骤2:信息核对。组织部评审小组根据活动参与名单,对学分申报人申报的信息予以核对。步骤3:学分评定及汇总。组织部评定小组根据审核小组的审核表以及学工部的活动评分标准,对申报人申报的学分予以评定,并进行评定学分汇总,得出汇总学分表。步骤4:再次审核。评定小组将其汇总的学分汇总表交由学工部审核,审核通过的计入统计汇总表,并及时更新历年学分汇总表;不通过的予以驳回。步骤5:查询处理。查询者可根据必要的信息,对所要查询的内容从历年学分汇总表中查找信息。图2-2-1鹿山学院改进后第二课堂学分管理信息系统2.3改进后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的描述与分析一、系统的数据流程描述本系统主要分为两个处

32、理功能模块,分别是本系和外系学生参与活动信息合并处理模块和活动信息合并后的学分处理模块。系统之所分为这两个模块,好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本系和外系学生参与活动信息合并处理模块包括了对学生参与活动信息进行准确的核对,这样为下一步学分的计算提供了准确信息,减少了因核对而造成的计算失误。其次是当计算出来的学分与学生预计的不同时,方便学生去寻找学分计算错误的原因。二、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一)顶层数据流程:第二课堂学分的管理涉及到的部门一共有本系组织部、外系组织部(除了本系外的其它系组织部)和学工部。他们的分工为本系组织部和外系组织部负责的是信息的核对,学工部则是负责对处理后的信息进行审核。其最后面向的用

33、户为学生、老师和校领导。图2-3-1所示。P0:图2-3-1(二)第一层数据流程:首先本系和外系组织部提供他们举办活动的学生参与名单,对学生申报的个人参与活动信息进行处理与合并,其次是对合并后的活动信息进行学分上的处理,期间学工部起到对最后学分处理的结果,进行审核的作用。最后是将审核完的学分信息通过查询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老师和校领导。图2-3-2所示P1图2-3-2(三)第二层数据流程图1.本系和外系学生参与活动信息合并处理模块:首先是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参与的活动,提供个人参与活动信息,本系和外系组织部根据他们举办活动的参与名单,对学生提出申报第二课堂学分的个人参与活动信息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

34、进行信息的合并。如图2-3-3所示P11:图2-3-32. 活动信息合并后的学分处理模块:首先是将本系和外系参与的活动的合并信息通过活动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和计算,其次将计算出来的本学期第二课堂学分汇总信息交给学工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与历年的学分进行学分统计,得出一份统计汇总表,最后同学、老师和校领导通过查询条件,就可以进行查询。 如图2-3-4所示P12图2-3-4说明:在2.3数据流程分析中顶层数据流“1、2、3、4、5、6、7、8、9”与分层的相应的数据流的含义相同。2.4数据字典一外部实体编号S1名称学工部管理人员简述学工部管理人员进行学分的认证和管理输入的数据流学生个人信息表、本系

35、举办活动参与名单、外系举办活动的参与名单输出的数据流学生学分汇总表、认证审核合格表编号S2名称学生简述凡是参加课堂外活动的学生输入的数据流个人活动参与活动信息表、学分申请表输出的数据流个人学分汇总表二数据存储数据存储编号F1数据存储名称本系和非本系活动合并表简述学生可以根据此申请单上的内容参加学分申请数据存储组成活动所属系别+参加的活动日期+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的类别关键字活动所属系别相关联的处理P11、P12、P13数据存储编号F2数据存储名称活动评分标准简述根据所参加活动的类别和参加的时长给予一定的学分标准数据存储组成活动类别+活动总分+活动课时+分值关键字活动类别相关联的处理P21、

36、P22数据存储编号F3数据存储名称历年学分汇总表简述根据每年参加活动所得的学分汇总起来数据存储组成活动时间+活动名称+活动类别+活动所得分值+总分值关键字活动时间相关联的处理P23数据存储编号F4数据存储名称统计汇总表简述本次认定中总共得到的学分数据存储组成活动时间+活动名称+活动类别+活动所得的学分+总分值关键字总分值相关联的处理P23、P24三数据流数据流编号D01-01数据流名称个人活动参加活动申请表简述学生参加活动后在申请第二课堂学分的申请表数据流来源学生数据流去向本系和外系举办活动的合并数据项组成姓名+系别+班级+学号+活动名称+活动时间+活动类别数据流编号D02-01数据流名称系部

37、内举办的活动单简述系部内所有举办的活动汇总数据流来源系部的组织部数据流去向系部和外系举办的活动合并数据项组成学号+姓名+活动名称+活动日期+活动类别数据流编号D02-02数据流名称外系所有举办的活动单简述外系内所有举办的活动汇总数据流来源外系数据流去向系部和外系举办的活动合并数据项组成学号+姓名+系别+活动名称+活动日期+活动类别数据流编号D01-02数据流名称学生个人学分信息简述审核学生的学分申请表后汇总的信息数据流来源合并后的学分处理数据流去向学生数据项组成审核通过的活动+申请学分数据流编号D01-03数据流名称班级学生学分信息表简述审核后班级的学分情况数据流来源合并后的学分处理数据流去向

38、老师数据项组成姓名+班级+活动名称+活动申请学分数据流编号D03-01数据流名称各系学生学分信息表简述审核后的各系的学分情况数据流来源合并后的学分处理数据流去向校领导数据项组成系别+班级+活动名称+活动申请学分数据流编号D03-02数据流名称待审核学生信息表简述正在等待审核的活动信息数据流来源合并后的学分处理数据流去向学工部数据项组成系别+专业班级+活动名称+活动申请学分数据流编号D03-03数据流名称审核后的学生信息表简述已经审核后的活动信息数据流来源学工部数据流去向合并后的学分处理数据项组成系别+专业班级+活动名称+活动申请学分四处理逻辑处理逻辑编号P13处理逻辑名称系部和非系部活动信息汇

39、总简述把系部和非系部举办的活动进行汇总输入的数据流系部举办的活动信息、非系部举办的活动信息处理描述根据系部和非系部举办的活动信息进行汇总输出的数据流系部和非系部活动信息汇总表处理逻辑编号P21处理逻辑名称本学期第二课堂学分汇总简述把本学期的第二课堂学分进行汇总输入的数据流活动评分标准、系部和非系部活动信息处理描述按照活动标准和活动的信息给学生进行加分审核,再把本学期的每个学生的第二课堂学分进行汇总。输出的数据流本学期的第二课堂学分汇总表处理逻辑编号P22处理逻辑名称本学期第二课堂学分审核简述把申请的第二课堂学分进行审核输入的数据流本学期第二课堂学分汇总表、历年的学分汇总表处理描述根据本学期的学

40、分汇总表和历年的学分汇总表进行审核。输出的数据流审核通过表处理逻辑编号P23处理逻辑名称学分统计简述把审核通的申请表进行学分的统计输入的数据流审核通过表、历年学分汇总表处理描述根据审核通过表和历年学分汇总表进行统计输出的数据流统计汇总表、历年学分汇总表处理逻辑编号P24处理逻辑名称查询简述通过查询可以了解到学生参加的活动信息,所得到学分输入的数据流统计汇总表处理描述通过不同的条件,可以查询到相应的信息输出的数据流查询结果表五数据项数据项编号I01-01数据项名称申报人别名姓名简述申报人姓名类型及宽度文本型,6位取值范围“1”“6”数据项编号I01-02数据项名称学号别名学号简述学生在学校的编码

41、,由入学年份及入学成绩排名组成类型及宽度文本型,8位取值范围“入学年份+0001”“9999”数据项编号I01-03数据项名称班别别名班级简述学生所在专业、入学时间及排序类型及宽度文本型,7位取值范围“专业+入学年份后两位+1”“9”数据项编号I01-04数据项名称系别别名管理系简述本专业所属的系部类型及宽度文本型,6位取值范围数据项编号I02-01数据项名称活动时间别名活动时间简述活动的开始时间类型及宽度日期型,8位取值范围数据项编号I02-02数据项名称活动名称别名活动名称简述活动的名称类型及宽度文本型取值范围数据项编号I02-03数据项名称活动类别别名活动类别简述活动所属的性质说明活动类

42、别分为社会实践、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公共服务与社会工作、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类型及宽度文本型取值范围数据项编号I02-04数据项名称活动负责人别名活动负责人简述组织活动负责人姓名类型及宽度文本型,6位取值范围数据项编号I03-01数据项名称计分标准别名计分标准简述对一项活动的评分准则说明参加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7天,每次0.1分,总共0.3分。参加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相关活动累计20小时以上,每小时0.02分,总共0.4分。参加公共服务与社会工作等公益活动累计40小时(或40次)以上,每小时0.01分,总共0.4分。参加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活动,每次按照1学时计,每学时0.062

43、5分,总共1.4分。参加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活动,每次按1学时计,每学时0.0625分,总共1.5分。类型及宽度文本型取值范围数据项编号I04-01数据项名称已修学分别名已修学分简述申报人过去已经修得的学分类型及宽度数值型,5位取值范围“0.000”“4.000”数据项编号I04-02数据项名称待修学分别名待修学分简述申报人尚未修满的学分类型及宽度数值型,5位取值范围“0.000”“4.000”六.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编号DS01-01数据结构名称学生个人信息简述学生的姓名,所在班级、系别数据结构组成I01-01+I01-02+I01-03+I01-04数据结构编号DS01-02数据结构名称活动信息

44、简述有关活动的时间、名称、类别、负责人数据结构组成I02-01+I02-02+I02-03+I02-04数据结构编号DS02-01数据结构名称本系及外系举办活动参与名单简述对本院各系所举行活动的汇总数据结构组成DS01-01+DS01-02数据结构编号DS03-01数据结构名称历年学分汇总表简述对学生学分汇总的处理数据结构组成DS01-01+DS01-02+I04-01+I04-022.5应用工具描述下图是针对学生申报内容进行审核,并得出审核结果,判别申报人是否参与申报的活动。针对数据流程图中的P11、P12、P22,分析对学生申报内容进行的审核结果。首先,申报人的申报信息经过本系及外系的审核

45、,得出审核结果,通过的申报的内容将进入下一处理环节,而为通过的内容将被驳回;其次,在学工部的处理环节中,针对上一环节的核对结果进行二次审核,审核通过的井进行学分计算,而未通过的将被驳回。该阶段的决策分析如图2-5-1所示。图2-5-1 学分管理认证决策2.6建立新系统的逻辑结构一改进后系统的功能改进后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基础数据管理、认证审核、综合查询、系统维护四大部分。(一)基础数据管理该功能主要是实现对学生信息和活动信息的管理。学生通过利用计算机录入自己的申报信息,同时,管理者也可以将学生的个人信息、活动信息、评分标准以及学分汇总表录入其中,使其在查询时可以从里面调出相应信息,而不是去翻找

46、记录。(二)认证审核该功能主要是为组织部和学工部提供,通过该功能,使用者可以轻松了解到自己有哪些信息是需要处理的,哪些是已经处理完的,同时,也可以查看被自己驳回的内容(即审核不合格的申报信息)。(三)综合查询该功能主要包括查询学分和查询认证内容。此功能可以满足学生对于已修学分,待修学分查询,以此来规划自己今后应该多参加哪一类的活动;也可以满足老师对于学生的学分状况来了解,分析学生应该参加什么类别的活动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校领导可以根据查询结果,了解学院组织的活动项目,并根据学生所修类别的差异,合理调节活动项目,以便学生全面发展。(四)系统维护本功能包括数据备份、系统恢复、修改密码

47、。此功能主要是防止系统崩溃,数据丢失,通过备份数据,我们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即使数据丢失或系统在使用时出现崩溃,我们也可以进行系统维护,将备份的信息重新导入系统。二改进后系统的UC矩阵图体现鹿山学院第二课堂学分管理系统依据UC矩阵可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基础数据管理、审核处理、查询处理、数据维护四个子系统。如图2-6-1所示图2-6-1 UC矩阵图第三章 鹿山学院第二课堂学分管理系统设计3.1系统设计的目标一查询统计学分信息通过简单的操作,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查询并统计学生第二课堂学分信息。二审核标准规范化实现从学分的申报到审核结束的过程中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工程,从而减少人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所

48、造成的纷争,同时奠定了公共监督的基础。三系统自动化方便用户操作,通过无纸化和网络化的方式降低时间成本,减少了人工的支出,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3.2系统功能结构图改进后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基础数据管理、认证审核、综合查询、系统维护四大部分(如图3-2-1)。一基础数据管理该功能主要是实现对学生信息和活动信息的管理。学生通过利用计算机录入自己的申报信息,同时,管理者也可以将学生的个人信息、活动信息、评分标准以及学分汇总表录入其中,使其在查询时可以从里面调出相应信息,而不是去翻找记录。二认证审核该功能主要是为组织部和学工部提供,通过该功能,使用者可以轻松了解到自

49、己有哪些信息是需要处理的,哪些是已经处理完的,同时,也可以查看被自己驳回的内容(即审核不合格的申报信息)。三综合查询该功能主要包括查询学分和查询认证内容。此功能可以满足学生对于已修学分,待修学分查询,以此来规划自己今后应该多参加哪一类的活动;也可以满足老师对于学生的学分状况来了解,分析学生应该参加什么类别的活动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校领导可以根据查询结果,了解学院组织的活动项目,并根据学生所修类别的差异,合理调节活动项目,以便学生全面发展。四系统维护本功能包括数据备份、系统恢复、修改密码。此功能主要是防止系统崩溃,数据丢失,通过备份数据,我们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即使数据丢失或系统

50、在使用时出现崩溃,我们也可以进行系统维护,将备份的信息重新导入系统。图3-2-1鹿山学院改进后第二课堂学分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3.3代码设计表名称字段代码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大小必填字段输入法索引学生个人信息表XH学号(主键)文本8是关闭有(无重复)XM姓名文本6开启BJ班级(外键)文本7是关闭XB系别文本6开启个人活动参加活动申请表XH学号(主键)文本8是关闭有(无重复)XM姓名文本6开启BJ班级文本7是关闭XB系别文本6开启HDMC活动名称(外键)文本是开启HDSJ活动时间日期8HDLX活动类型文本关闭活动信息表HDMC活动名称(主键)文本是开启HDSJ活动时间日期8HDLX活动类型文本

51、关闭FZR活动负责人文本6关闭系部内举办的活动名单XH学号(主键)文本8是关闭有(无重复)XM姓名文本6开启HDMC活动名称文本是开启HDSJ活动时间日期8HDLX活动类型文本关闭外系所举办的活动名单XH学号(外键)文本8是关闭有(无重复)XM姓名文本6开启XB系别(主键)文本6开启HDMC活动名称文本是开启HDSJ活动时间日期8关闭HDLX活动类型文本关闭本系和非本系活动合并表XB系别(外键)文本6开启HDMC活动名称文本是开启HDSJ活动时间日期8HDLX活动类型文本关闭学生个人学分信息XH学号(主键)文本8是关闭有(无重复)XM姓名文本6开启SHTGDHD审核通过的活动文本开启SQXF申

52、请学分(外键)数字单精度型班级学生学分信息表XM姓名文本6开启BJ班级文本7是关闭HDMC活动名称文本是开启SQXF申请学分(主键)数字单精度型各系学生学分信息表XB系别(主键)文本6开启BJ班级文本7是关闭HDMC活动名称文本是开启SQXF申请学分(主键)数字单精度型历年学分汇总表XH学号(主键)文本8是关闭有(无重复)XM姓名文本6开启BJ班级文本7是关闭XB系别文本6开启HDMC活动名称文本是开启HDSJ活动时间日期8HDLX活动类型文本关闭FZR活动负责人文本6关闭YXXF已修学分(外键)数字单精度型DXXF待修学分数字单精度型3.4物理配置一.网络服务器要求(一)操作系统:Micro

53、soft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需要安装SP3)或更高版本;(二)服务器软件: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IIS)5.1(三)网络协议:TCP/IP 协议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Access 2003。 二客户机环境需求(一)硬件要求: 1.Intel X86 处理器及其兼容系统,要求CPU类型为Pentium III 700MHz 以上处理器 2.内存:128MB以上 3.硬盘:200MB以上的自由空间4.能打印A4幅面的打印机1台,A4纸若干5.16口的HUG(不间断电源)(二)软件环境: 1.操作系统

54、:Microsoft Windows 98/2000以上, 推荐使用Microsoft Windows xp 2.网络协议:TCP/IP 协议3.5数据库设计一ER图图3-5-1 个人活动信息表图3-5-2 本系举办活动参与名单图3-5-3 外系举办活动参与名单图3-5-4活动评价标准图3-5-5 用户类型图3-5-6 统计汇总表二物理模型:学生个人信息表:(学号、姓名、专业、性别、活动名称、系别、活动时间、活动类别)本系举办活动参与名单:(学号、姓名、专业、性别、活动名称、系别、活动时间、活动类别、活动时长、活动负责部门)外系举办活动参与名单:(学号、姓名、专业、性别、活动名称、系别、活动时间、活动类别、活动时长、活动负责部门)评分标准:(活动类别、活动总分、活动分值)用户类型:(教师、学生、校领导)统计汇总表:(姓名、学号、系别、活动负责人、活动名称、活动时间、活动类型、专业、已修学分、待修学分)3.6界面设计一用户登录 设计说明:根据当前用户名和用户密码,如果用户填入的用户名和密码符合,则能进入该系统,如密码错误,则弹出错误提示框。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密码。界面如图所示:图3-6-1 用户登录二学生信息表 设计说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填入相应的信息,如学号、姓名、班级界面如图所示:图3-6-2 学生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