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_第1页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_第2页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_第3页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_第4页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把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沟通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预备: 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调皮连续画出这张纸的1/4。 二、启

2、发思索 1、引导同学观看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同学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学问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同学回答道,不行的由于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争论详细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索 笑笑比调皮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用了纸的1/2、调皮用了纸的1/4,所以依据题意笑笑比调皮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当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连续解题。 四、小结 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

3、练 折纸 教学反思: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看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假如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在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利用已有的认知基础,提高估算意识和分析概括的力量。 4.在探究过程中体验胜利的喜悦,激发乐观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爱好,。 教学重点: 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究过程。 教具学具: 多媒体

4、课件、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沟通 二、复习引入 师:老师伸出一个手指头,可以用什么数表示?两个手指头呢?假如要把这两个数合并起来,算式怎么写?(板书:1+2=3) 师:接下来老师还是伸出一个手指头,除了1以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生:1/5。(师:谁明白他意思?他是怎么想的?)两个手指头呢?(板书:1/5 2/5) 师:大家能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三、新课教学 (一)同分母分数 1.设疑。 师:假如把这两个分数也合并起来,结果是多少?确定吗?可我上二班级的女儿不这样认为?她认为是3/10(板书),而且她振振有词地找到了理由,你们和我一起做一做,左手用1个手指表示1/

5、5,右手用两个手指头表示2/5,合起来3/10。 2.解惑。 师:毕竟谁的对?请说明理由。 师:谁来解释一下我女儿的问题出在哪儿? 师:对,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关注单位“1”。实际上我们得到的不是3个1/10,而是3个1/5,所以结果等于3/5。(板书) 3.明理。 师:这个例子说明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我们应当留意什么? 引导同学明白它们的分数单位没有发生变化,相加的只是分数单位的个数。 师:1+2=3与1/5+2/5=3/5有联系吗?想一想它们的算理一样吗? 师:对,它们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计数单位发生了变化而已。 4.应用。 师:有了这种熟悉,这两个题目肯定不成问题,谁能快速说出答

6、案?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在计算8/9-5/9时,你想到了哪个算式?你能用8-5=3解释这个算式吗? 5.总结。 师:观看一下我们做过的几个题目,有什么显着的特点?(板书:同分母) 师:你能总结出计算这类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吗?(课件) 6.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化讨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二)异分母分数 1.承上启下。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得数:3/6和3/9,我们还应当对它们作进一步的处理,谁能明白老师的意图?对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引导同学约分。 师:约分后得到两个最简分数1/2和1/3,(板书)假如只让大

7、家找它们的不同之处,你能找到哪些? 引导同学找出它们的意义、大小、分数单位、分母不相同(板书:异分母)等。 2.提出问题。 师:假如老师要把这两个意义不同、大小不同,分数单位也不相同的异分母分数也合并起来,我想除少数同学以外,绝大多数同学肯定感到犯难,实话实说,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师:假如老师允许你们改写这个算式,而且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直到你会做为止,你想怎么改? 3.明确方向。 师:从我们听取这些想法中,我发觉一个共同的倾向,把它改成分母一样的算式就简洁了,我们从这些同学的想法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4.转化学习。 师:是呀!我们可不行以在不转变这两个分数大小的状况下,把它们的分母统一起来吗?

8、请大家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1)同学尝试,老师巡察。 (2)板书讲解。 (3)课件展现。 师: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用同样大小的两个圆分别表示出1/2和1/3,为什么这两个分数的分子不能直接相加呢? 师:即使我们简洁的把这两份合在一起,我们也不能精确的说出它毕竟占了这个圆的几分之几,因此,只有通过通分的方法,把这两个分数细化为3/6和2/6,从而得出它们的结果是5/6。 (4)归纳方法。 师:假如让你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你预备怎么归纳? (三)总结方法并介绍数学文化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是以什么作为基础的?我们又是用什么

9、方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呢?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又是以什么作为基础的呢? 师:实际上,我们是用层层转化的思想,把新学问转化成已知的旧学问来学习的,转化是学习数学学习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使新学问更为简洁易懂,你们现在觉得分数加减法简洁吗? 师:让你们不行思议的是,这个简洁的学问曾令欧洲人非常头痛,德语有句古老的谚语:掉进分数里去了。就是指说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况。这句话是怎样产生的呢?(课件) 师:今日,我们走进了分数的世界,却并没有“掉进分数里去”,轻而易举的学会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由于我们勤于思索、擅长总结,把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老师的观点是:只要情愿思索,方法总会有的。还是

10、那句广告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假如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解决分数问题,你们会“掉进分数里去”吗? 四、巩固练习 1.算一算。 2.选一选。 3.比一比。 4.填一填。 五、拓展提高 师:课前沟通时,我们谈到了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我们回过头再来看一看。想一想,有没有方法让三个儿子在不破坏规定的前提下继承到父亲的遗产呢?这方法还真有。(课件) 师:现在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其实,这位农夫在设计遗嘱时,是把18作为单位“1”,而他只留下了17头牛,是18头牛的17/18,而三兄弟的分牛的份额17/18刚才一样,只不过在分年是我们要以18作为单位“1”,没不是用17作为单位“1”。 六、总结全课 分数

11、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 从同学原有学问阅历动身,引导同学通过主动探究、合作沟通的方式把握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2、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归纳、概括和表述的力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 使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到探究胜利的喜悦。 教学重点: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的带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了解同学的学习阅历 1、我们已学过了哪些分数加减法?(板书:分数加减法) (同学回答:同分母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1减真分数) 2、依据你的学习阅历想一想:接下去我们还会讨论哪些分数加减法? (

12、同学叙述,老师调控) 设计意图:同学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把握了同分母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通过复习旧知引新,激活了同学的学问储备,促使同学饶有爱好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3、今日我们就来讨论带分数的加减法。(补充课题:带分数加减法) 二、讨论算法,探究算理 1、 你能举几个带分数吗?这几个数能组成哪些加减法算式? (同学举例,老师板演,留意分类。黑板上应有一道同分母的加法、一道同分母减法、一道异分母加法、与一道异分母减法) 2、请大家从这四题中选一道加法与一道减法进行计算,边算边思索下列两个问题 (1)是怎样计算带分数加减法的? (2)能找到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老师巡察,让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

13、 设计意图:给同学充分自由的空间让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充分调动了同学已有的学习阅历。 3、组织同学争论: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让同学说清晰算法与算理,对板演的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得出优化的方法;留意发觉有没有“将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的方法消失,如有的话,也可集体熟悉、辨析一下这样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这个提倡和促进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环节,全部的同学都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虚心的倾听别人的学习阅历中有了针对自己针对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的收获,而老师充分参加活动,做活动中同学们的支持者、参加者。 4、 那么你觉得带分数加减法应当怎样进行计算呢?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

14、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设计意图:培育同学严密的规律思维力量和归纳总结力量及语言表达力量。 三、巩固算理,娴熟算法 1、计算。 2、生活应用。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概念,发觉和弥补教学中的遗漏和不足,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四、小结 学了今日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五、课后延长(机动)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4 新课标指出: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仆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在教学中只有确立了同学的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促使同学的自主学习过程。分数除法简洁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学校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激发同学主动乐观地参加学习

15、的全过程,力戒传统教学中烦琐的分析和教条的死记,引导同学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我作了以下的一些教学尝试: 一、从生活入手学数学。 一开头,我就转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同学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同学介绍本班的状况,引发同学参加的乐观性,使同学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同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关注过程,让同学获得亲身体验。 为让同学熟悉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有意不作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同学发觉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发觉规律。从而让同学真实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

16、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究其缘由,主要是老师教学存在偏差。老师喜爱重关键词语琐碎地分析,喜爱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的规律推理,虽分析得头头是道,但简单走两个极端,或者把同学原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同学当作学者,对原来不行理解的,仍做深化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铺张了珍贵的课堂时间。教学中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同学通过争论沟通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分,从而增加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省去了

17、很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力量。 在计算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舞同学对同一个问题乐观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同学思维,引导同学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的探究力量和创新精神。另外,转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让同学死记硬背,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1”;“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让同学亲身实践体验,让同学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力量,为同学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预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是以同学学习的组织者,关心者,促进者消失在他们的面前。这样不仅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潜

18、能,培育同学的探究力量,而且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同学学的轻松,老师教的欢乐。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分数乘法式题的教学,教者有意支配了一道带分数乘法的式子题,旨在进一步提高同学的计算力量。但这节课在诸多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了教者的本意,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是一节特别胜利的数学课,本人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转变了单纯的学问传授者的身份 在本节课中,老师乐观创设了有利于同学自主学习的环境:“猜一猜,”真是这个“猜一猜”点燃了同学思维的火化,开放了同学思维的空间。教者并没有直接告知同学如何去计算,不只是单纯的进行 学问灌输,不再是用原有的“老师中心”的做法,已经站到了同学的中

19、间,从同学的阅历动身组织同学的学习,为同学供应了更多的进展机会。 2、提倡共性化的学问生成方式 新课程实施旨在扭转“学问传授”为特征的局面,把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为重要的着眼点,以敬重同学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共性化为基本信条、新课程要求在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本案例中,教者不再仅仅是“教教材”,当问题消失后,不再是教者面对学问的独白,并没有告知同学如何去做,而是让同学先“猜一猜”,说说自己的想法。当同学提出不同的见解后,又乐观引导同学对有价值的“阅历、见解”深化进行探究,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已经超出了个人化行为,成为群体合作行为,与同学建立了真正的对话关系,

20、超越自己个体的有限视界,填平“学问权威”与“无知者”之间的鸿沟。这一切有助于同学共性化的学问生成,更有助于同学形成“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世界。 3、把握生成,与境俱进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节课都有生成,只是老师有没有留意吧了。”在本案例中,教者能做到“与境俱进”,能在预设“猜一猜”的基础上,抓住生成,准时敏捷处理具有“生成 价值”的问题与回答,就话答话,“与境具进”,准时引导同学针对 提出的话题绽开探讨。整个教学布满灵动、才智、活力,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开放”与“敏捷”,充分促进同学自主和富有共性化、制造性地学习。 课改大潮轰轰烈烈,涤荡着每一个角落。当前的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我想本案例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6 一、数形结合的思想 由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同学理解起来不是很简单,所以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中观重要了纵观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也有着不同的层次,例如分数乘法(一)和分数乘法(二)中是利用详细的实物图形,关心同学从详细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分数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