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_第1页
14 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_第2页
14 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_第3页
14 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_第4页
14 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4 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4诗词三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3.大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4.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重点、难点:目标1、2、3学法指导:了解(标题、背景)2. 读背(字音、节奏、情感)3. 理解(字词意义、诗歌内容)4. 品析(炼字、修辞、意境、表现手法等)5. 感悟(情感、哲理、主旨等)6. 写作(写诗歌鉴赏短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解题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

2、等。接着读序言,它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题旨和信息。“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作词的时间和目的。二、朗读感知1.读准节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读通词意。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

3、月宫里美玉做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月色的明媚皎然。三、赏析全词(一)上片:问月追求美好生活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确:起笔突兀)苏轼之问,陡然发之,把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确:(想象奇特)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

4、,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明确:(心情矛盾)既然天上宫阙如此美好,当然会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 (向往明月欲“归去”却又犹豫。)4.如何理解“高处不胜寒”?明确: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因为朝廷中的排挤和中伤,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明确:(热爱生活)的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5、”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二)下片:问人探求人生哲理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明确:(紧承上片)仍然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确:(转入抒情) 好像是对月有怨怼(du)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明确:(胸襟博大) 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确:(美好祝愿) 放达宽慰之语。 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赏析: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只希望他和弟弟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

6、里,也能够共享美好的月光(翻译),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情)。四、深入探究1.词的上下两阕各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明确: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水调歌头中,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明确: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上片末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飞天探月之念、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3.这首词的感情变化如何?明确: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回到现实、自叹自慰积极心态、发出祝福4.词中哪些地方用了联想和想象?词中哪些是实

7、景?哪些是虚景?明确: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虚景:宫阙琼楼玉宇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5.是怎样做到借景抒情的?(PPT)五、随堂练习1.默写。水调歌头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 ,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2.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解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都有即使人各一方,但也能共

8、享美好的月光的意思,这两句都表达了对人的美好的祝愿。3.下列对诗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水调歌头一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高昂乐观,后四句低沉愤懑,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C.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执着的心理。D.水调歌头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六、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的三首诗词。2.这三首诗词,都体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你认为我们

9、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怎么做?请你说说你的看法。行路难(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顾:看。济:渡过。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典故 有何作用运用了姜尚(姜太公)、伊尹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或对从政仍有所期待)。3.诗歌最后两句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

10、时,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_,“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_。白居易(乐天)振作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B)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积聚已久的愤激之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3.“沉舟侧畔千帆过

11、,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这两句诗因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诗人自己。道理: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水调歌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填空。(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

12、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_、一个是_。又恐 何似(2)无眠之人特指的是_“婵娟”指_。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_,_。思念远方亲人的自己 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B)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

13、欢乐。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解析:“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这一表述有误。词人是在醉酒后月下起舞。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

14、人世情怀的过渡?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怨恨。“恨”的内容可能是亲人的离别、人生的孤独等等。(3)“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4)请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4诗词三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

15、体会诗情,背诵诗篇。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3.大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4.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重点、难点:目标1、2、3学法指导:了解(标题、背景)2. 读背(字音、节奏、情感)3. 理解(字词意义、诗歌内容)4. 品析(炼字、修辞、意境、表现手法等)5. 感悟(情感、哲理、主旨等)6. 写作(写诗歌鉴赏短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解题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它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题旨和信息。“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作词的_和_。二、朗读感知1.读准节奏。(文中标记)2.读通词意。(口译)三、赏析全词(随堂

16、批注)(一)上片:问月追求美好生活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确: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确: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明确:4.如何理解“高处不胜寒”?明确: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明确:(二)下片:问人探求人生哲理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明确: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确: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明确: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确:赏析模式: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只希望他和弟弟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美好的月光(翻译),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情)。四、深入探究1.词的上下两阕各主要写

17、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明确:2.水调歌头中,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明确:3.这首词的感情变化如何?明确:4.词中哪些地方用了联想和想象?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明确:实景:虚景:联想:想象:5.是怎样做到借景抒情的?(五、随堂练习1.默写。水调歌头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 ,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2.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下列对诗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水调歌头一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高昂乐观,后四句低沉愤懑,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C.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执着的心理。D.水调歌头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六、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的三首诗词。2.这三首诗词,都体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你认为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怎么做?

19、请你说说你的看法。行路难(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典故 有何作用3.诗歌最后两句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_,“暂凭杯酒长精

20、神”中“长”的意思是_。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积聚已久的愤激之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这两句诗因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水调歌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