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化学 大基本反应练习题_第1页
初中三化学 大基本反应练习题_第2页
初中三化学 大基本反应练习题_第3页
初中三化学 大基本反应练习题_第4页
初中三化学 大基本反应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0 /10初三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练习题列化学反应不能够发生的是()A、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B、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C、金属银与硫酸铜溶液D、金属镁与稀盐酸列不属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的是()A、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B、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C、能和CO2反应D、能和硫酸反应3在A+B=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C和D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B、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C、若10gA和15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为25gD、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0?COB、2HO2H2f+O?fC、3CO+卩02

2、。32Fe+3C0?D、HCl+AgNOs=AgClJ+HNO35如下图所示,X溶液与AgNO、NaCO、323NaSO三种溶液发生反应均生成白色沉24淀。则X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溶液()A、HNO或KNOB、HCl或HSOC、BaCl或CaClD、NaOH或Ca(OH)33242226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l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SOBa(OH)KClB、Cu(NO)NaClKNOC、NaCOKNONHClD、MgSONaNOKCl242323233443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甲乙丙丁20m2020反

3、应袴质矍电2待测3216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C、待测质量一定为4g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生活中若发生火灾时,常用的灭火材料有水、沙子、泡沫灭火器等。用沙子灭火的主要原理是;当空气受SO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含22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0=2CaS0+2C0,X的化学式是2242;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锂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Li+MnO二LiMn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从化学22角度

4、看,与使用汽油的汽车相比其优点(举出一点即可)。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生活中铝制器皿在空气中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薄膜,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甲+乙f丙+丁”转化关系,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方程式:若甲是一种酸,丙是最简单的氧化物: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若甲是碳酸钠溶液,丙是一种白色沉淀: /10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碳/硫噸铜M化钠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碳酸钙、碳酸

5、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2均含有(写离子符号)。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稀硝酸、碳酸钾溶液、稀硫酸、氯化铜中的两种简单混合而成(两种溶液不反应),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Ba(0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2与加入B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2沉淀的质星底U&b液体积加L该溶液由和两溶液混合(填化学式)请写a-b段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问题:BaCl+HSO=2HCl+BaSOI;CuSO+2NaOH=NaSO+Cu(OH)I224

6、44242从反应物的类别分析,是盐与酸的反应,是盐与的反应(;)(2)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和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3)利用KCO溶液和溶液反应,可制取KOH。23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1)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2)下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0g这种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go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忧毕式:so*柯对聆于武芳:曲SAJ.BaB/rni1烦虽井.眦呼f%(3)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

7、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若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验。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请根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利用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据下图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C)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不

8、能发生反应,请注-明“不能”。-阴离子阳离子.OHNO;crsoj.-00匸K溶溶溶溶.Na溶溶濬Ba2不不:Ca2徽溶體不.Ag溜:不不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稀硫酸和氯化钾溶液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小明和小丽对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很感兴趣,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相关性质并对反应后所得物质进行分析和处理。我能写出其中两个不同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完毕,小明和小丽各自将三个反应所得到的物质混合、过滤,得到甲、乙两种无色溶液。小明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试管中溶液呈紫色。则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

9、质是()或小丽对乙溶液进行了探究,发现乙溶液中含有氯化钾、硫酸钾和氢氧化钾。她说:我能设计如下实验,在步骤、中每次用一种无色溶液除去乙溶液中一种物质,且每步均有白色沉淀生成,最后得到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在步骤中进行的操作是,步骤、所加物质分别是f0+AB(填化学式,下同),固体E的成分有氢氧化亚铁是浅绿色。 /10氢氧化亚铁是浅绿色。 /10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2)小军联系到CO与C的反应,认为FeCl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溶液。你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写出步骤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选填“化合”、“分解”、“置换”、“

10、复分解”)反应。实验步骤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填标号)。a.硫酸铜溶液b.氯化钠溶液c硝酸银溶液小军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的颜色产生了兴趣。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氢氧化铁是红褐色,让他自己探究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下面请你和他一起探究。查阅资料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2)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步骤II和步骤III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写出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实验结论】

11、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24认为小军的理由是。摆铁铜施钱吸引请回答:操作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金属B是。操作a的名称是;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反思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_O【实验目的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

12、镁片【实验过程】步骤I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现象;步骤II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步骤III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实验记录】用“V”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一”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右表)。实验现象记录表金屋空气稀硫醯硝酸银溶蔽4-镁7(1)通过步骤I可以得出三种金属中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判断依据是A是非金属,E是金属,B、C、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r*(1)在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在实验室里,反应选择下图中的(选填甲、乙、丙,下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选择下图中的实验。请回忆你和老师共同完成的酸和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并按下列要求进行实验的设计与分析:(1)请你依据下图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实验步賤实验现象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