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流计算过程_第1页
功率流计算过程_第2页
功率流计算过程_第3页
功率流计算过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功率流计算过程主要参考文献:基于有限元的功率流分析方法及实现基于有限元的损伤结构功率流可视化研究PS:此两小论文附后面先采用薄板理论计算单层板结构功率流。板功率流计算公式:X方向:Ixw=2Im( Ftx* u * + F * v*+Fsx* w* + Mx*6 *-Mxy*6x*)Y方向:Iyw=2Im(Fty* u* + F * v*+Fsy* w* - My*6 *x+Myx*6 *y)基于Kirchhoff理论,略去面内的薄膜力,(1)(2)式可以简化成:X方向:Iw =-Im( F* w* + M*6 *-M*6 *)(3)x2sxxyxyxY方向:Iw=-Im( F* w* - M

2、*6 *+M*6 *)(4)y2syyxyxy考虑到剪力相对于弯矩,扭矩小很多,暂时先不考虑。PS:目前这里我不确定横向剪力该怎 么计算。故计算单层板功率流最终表达式暂时为:X 方向:I =-Im(M *6 * -M *。*)(5)x 2 x yxy xY 方向:I =-Im(-M *6 * + M *6 *) y 2y xyx y频域下阻尼系统的动态响应计算(采用模态频率响应分析)时域动力微分方程:M膈)+ C膈)+ K (t) = F(t)采用简谐外激励力F(t) = f (w)ewt,假定有一个简谐形式的解:8=甲u(w)eiwt,代入式,有:u (w)=中f (w )0-w 2 + j

3、w (a + &w 2) + w2对于结构阻尼系统,有 u (w)=叩 f (w )0w 2 + (1 + jg) w20i故响应复值解为8=Tf (w )9w 2 + (1 + jg) w20i(8)(10)板有限元分析图7-2板横截面内的应力分布和内力在板理论中经常用内力,即弯矩、剪力来表示,它们与应力间的关系为M = R zdz Mxxh 2=R zdzy yh2M = jt zdz Q = jt dz-h2x MLQ = dzy-h2yz横向剪力力T 、xz对于均匀材料,横向T跟面内应力b、b、t相比一般小很多。yzx y xy剪应力沿厚度按抛物线变化,在中面处最大,上下两个表面为零。另一个正应力b z跟面内 应力相比也是个小量,可以忽略。内力矩表达式:MmM 1 = 12寸DB8(11)i=1其中D为弹性矩阵,5 .为节点位移。由(10)式求得。PS:吴老师,这里的节点位移能不能用前面(10)式频域下求得的响应复值解代替。? ?!板材料参数弹性模量E=70GMPa,泊松比mu=0.3,密度r=2100kg/m3,结构阻尼比damping=0.005. 板长a=0.7m,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