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镍是新能源电池的关键成分,被视为影响产业未来格局的关键资源。位于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东部的苏拉威西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红土镍矿产区之一。2013年中国新能源材料生产企业G公司在苏拉威西岛建设大型工业园区,从事镍矿开采,将冶炼制成的氢氧化镍钴(MHP),运回中国或出口到欧美国家。2020年初,印尼全面禁止镍矿石出口,只允许出口价值更高的镍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G公司在印尼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技术 B.市场 C.原材料 D.劳动力2.G公司在苏拉威西岛建厂投产遇到的主要困难是()A.受台风威胁 B.劳动力短缺 C.交通不便 D.机械设备缺乏3.印尼禁止镍矿石出口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镍矿资源 B.提高矿产品附加值C减少环境污染 D.印尼镍矿需求量大1980—2016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16年后,中国大幅度放宽城镇落户政策。下表示意2016—2020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年份2016201720182019202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1.2042.3543.3744.3845.4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3558.5259.5860.606389差值/%16.1516.1716.2116.2218.494.1980—2016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城镇就业需求 B.城镇落户政策 C.乡村剩余劳力数量 D.城乡老龄化率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值扩大,对城镇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降低城镇基础设施利用率 B.促进城镇人口合理分布C增加城镇公共服务压力 D.缓解城镇交通拥堵问题在山东平原县粮改菜地区,新菜地都存在土层浅,通透性差,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养分缺乏等不利因素。粮田土质一般较差,耕作层仅15cm左右,连作会导致土壤酸化、盐化和病害蔓延。平原县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蔬菜标准化生产,所产蔬菜口碑享誉京津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平原县连作蔬菜会导致土壤酸化、盐化和病害蔓延,最适宜的改进措施是()A.施用有机肥 B.合理休耕轮作 C.建蔬菜大棚 D.深耕改土7.在平原县粮改菜地区,种植豆科绿肥的意义是()A.改良土壤,形成土壤团粒结构 B.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C.加深耕作层,改善其物理性质 D.保证土壤养分平衡,加速土壤熟化8.平原县蔬菜口碑享誉京津冀,主要得益于()A.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B.蔬菜价格低,性价比高C.标准化生产,蔬菜品质好 D.距京津冀近,运输成本低阿牙克库木湖位于青藏高原库木库里盆地,属高原内流咸水湖,是目前新疆境内面积最大的湖泊,有多条季节性河流流入。近20年来,该湖泊水位上升了7m,面积增加了83%,2023年流域面积达114167km2。下图示意阿牙克库木湖多年平均月降水量、月蒸发量以及月平均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根据上图推测,阿牙克库木湖面积增大的主要时段可能是()A.1~3月 B.4~5月 C.6~9月 D.9~12月10.导致阿牙克库木湖面积扩大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A.降水增多 B.蒸发减少 C.冻土融化 D.冰川融水增加11.与20年前相比,阿牙克库木湖()A.水温大幅降低 B.周边气候变干 C.物种大幅减少 D.盐度大幅降低石香肠构造又称布丁构造,是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强硬岩层因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被分割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下图示意灵山岛白垩系大型布丁构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形成图示石香肠构造的岩层属于()A.沉积岩 B.侵入岩 C.喷出岩 D.变质岩13.灵山岛石香肠构造形成时期()A.联合古陆形成 B.青藏高原形成 C.是铁矿成矿期 D.物种大量灭绝14.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发现石香肠构造出露地表的是()A.华北平原 B.喜马拉雅山脉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下图示意我国P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该日P地的昼长是()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4小时16.P地可能位于()A.郑州附近 B.北京附近 C.银川附近 D.贵阳附近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暖池一般定义为海表温度高于28℃或28.5℃的海域。印太暖池指东印度洋~西太平洋的低纬度水域,该区域海水温度的不均匀升高会对亚洲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图1为印太暖池区空间分布图,图2为某季节该区域大气环流的运动示意图。(1)指出印太暖池在空间分布上的主要特征。(2)指出图示大气环流出现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分析印太暖池对附近区域降水的影响。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拉尔河干流发源于大兴安岭,全长622km,流域面积5.48×104km2,河道蜿蜒曲折。海拉尔河在呼伦贝尔市以下河段支流极少,在呼伦贝尔市以东上游河段支流众多。下图示意海拉尔河流域地理位置。(1)描述海尔拉河流域地形特征。(2)指出海拉尔河的主要补给方式,并说明春汛形成的原因。(3)指出海拉尔河流域的主要农业类型及农业生产活动易引发的环境问题。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以巴中特色矿产~~石墨为基础,围绕成渝地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配套环节,以三类工业用地为基础,通过产业圈层化发展,打造区域产业配套基地。2024年9月29日上午10时45分,渝昆高铁正式通车,西南地区首次形成成都、重庆、宜宾三个城市之间的350km高铁环线(如下图)。(1)分析巴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围绕成渝地区主导产业配套环节发展的有利条件。(2)简述渝昆高铁通车对城市群边缘城市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3)简述成都和重庆在成渝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高三地理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镍是新能源电池的关键成分,被视为影响产业未来格局的关键资源。位于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东部的苏拉威西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红土镍矿产区之一。2013年中国新能源材料生产企业G公司在苏拉威西岛建设大型工业园区,从事镍矿开采,将冶炼制成的氢氧化镍钴(MHP),运回中国或出口到欧美国家。2020年初,印尼全面禁止镍矿石出口,只允许出口价值更高的镍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G公司在印尼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技术 B.市场 C.原材料 D.劳动力2.G公司在苏拉威西岛建厂投产遇到主要困难是()A受台风威胁 B.劳动力短缺 C.交通不便 D.机械设备缺乏3.印尼禁止镍矿石出口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镍矿资源 B.提高矿产品附加值C减少环境污染 D.印尼镍矿需求量大【答案】1.C2.D3.B【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苏拉威西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红土镍矿产区之一,G公司在此建厂从事镍矿开采及冶炼,靠近原材料产地,可降低原料运输成本等,原材料是主要区位因素,C正确;与中国相比,印尼的经济水平更低,技术落后,A错误;由材料可知,产品运回中国或出口到欧美国家,说明主要市场不在印尼当地,故市场不是在印尼建厂的主要因素,B错误;与原材料相比,劳动力不是G公司的主要区位因素,D错误。故选C。【2题详解】苏拉威西岛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台风难以形成,受台风威胁小,A错误;印尼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不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B错误;苏拉威西岛海运便利,便于产品运回中国或出口到欧美国家,C错误;印尼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当地机械设备制造能力有限,可能缺乏建厂所需的机械设备,这是建厂投产遇到的主要困难,D正确。故选D。【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只允许出口价值更高的镍产品,通过对镍矿石进行加工再出口,能提高矿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这是主要目的,B正确;禁止出口镍矿石并非主要为保护镍矿资源,若为保护资源可限制开采量等,而非单纯禁止出口矿石,A错误;减少环境污染可通过改进开采及冶炼技术等方式,禁止镍矿石出口对减少环境污染不是最主要目的,C错误;若需求量大可限制出口量而非仅禁止出口矿石,D错误。故选B。【点睛】工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成本、原料、交通运输、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及成本、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政策法规等。1980—2016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16年后,中国大幅度放宽城镇落户政策。下表示意2016—2020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年份2016201720182019202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1.2042.3543.3744.3845.4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3558.5259.5860.6063.89差值/%16.1516.1716.2116.2218.494.1980—2016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城镇就业需求 B.城镇落户政策 C.乡村剩余劳力数量 D.城乡老龄化率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值扩大,对城镇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降低城镇基础设施利用率 B.促进城镇人口合理分布C.增加城镇公共服务压力 D.缓解城镇交通拥堵问题【答案】4.B5.C【解析】【4题详解】1980-2016年,中国城镇落户政策较为严格,很多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受户籍限制,无法将户口迁入城镇,导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B正确;城镇就业需求、乡村剩余劳力数量和城乡老龄化率均不会导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出现明显差别,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值扩大,意味着有较没有城镇户籍的常住人口在城镇生活工作,这会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利用率,加剧城镇交通拥堵问题,增加城镇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压力,不利于促进城镇人口合理分布,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众多、人户分离现象明显。2016年后,中国大幅度放宽城镇落户政策。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在山东平原县粮改菜地区,新菜地都存在土层浅,通透性差,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养分缺乏等不利因素。粮田土质一般较差,耕作层仅15cm左右,连作会导致土壤酸化、盐化和病害蔓延。平原县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蔬菜标准化生产,所产蔬菜口碑享誉京津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平原县连作蔬菜会导致土壤酸化、盐化和病害蔓延,最适宜的改进措施是()A.施用有机肥 B.合理休耕轮作 C.建蔬菜大棚 D.深耕改土7.在平原县粮改菜地区,种植豆科绿肥的意义是()A.改良土壤,形成土壤团粒结构 B.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C.加深耕作层,改善其物理性质 D.保证土壤养分平衡,加速土壤熟化8.平原县蔬菜口碑享誉京津冀,主要得益于()A.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B.蔬菜价格低,性价比高C.标准化生产,蔬菜品质好 D.距京津冀近,运输成本低【答案】6.B7.B8.C【解析】【6题详解】连作障碍是长期种植同一种作物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包括酸化、盐渍化、病原菌积累等。合理休耕轮作,如蔬菜与豆科作物、禾本科作物轮作,可有效缓解连作障碍,减少单一养分消耗,避免土壤酸化,抑制土传病害,降低病原菌数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土壤健康,B正确;施用有机肥,可提高有机质,但无法根治连作障碍,A错误;建蔬菜大棚,可能加剧盐渍化,因棚内蒸发强,C错误;深耕改土,短期改善通透性,但无法解决连作病害,D错误。故选B。【7题详解】种植豆科绿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元素,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和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B正确;种植豆科绿肥并未加深耕作层,C错误;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是长期效果,但绿肥更直接的作用是肥力提升,A错误;绿肥确实促进熟化,但核心仍是肥力提升,D错误。故选B。【8题详解】标准化生产,如统一品种、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蔬菜品质稳定,符合市场需求,C正确;种植历史悠久,材料未提及,且新菜地为主,A错误;材料强调“口碑”,而非价格优势,B错误;距京津冀近,运输成本低是辅助因素,但核心是品质,D错误。故选C。【点睛】平原县通过休耕轮作缓解连作障碍,豆科绿肥提升土壤肥力,标准化生产保障蔬菜品质,从而在京津冀市场赢得良好口碑。阿牙克库木湖位于青藏高原库木库里盆地,属高原内流咸水湖,是目前新疆境内面积最大的湖泊,有多条季节性河流流入。近20年来,该湖泊水位上升了7m,面积增加了83%,2023年流域面积达1141.67km2。下图示意阿牙克库木湖多年平均月降水量、月蒸发量以及月平均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根据上图推测,阿牙克库木湖面积增大的主要时段可能是()A.1~3月 B.4~5月 C.6~9月 D.9~12月10.导致阿牙克库木湖面积扩大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A.降水增多 B.蒸发减少 C.冻土融化 D.冰川融水增加11.与20年前相比,阿牙克库木湖()A.水温大幅降低 B.周边气候变干 C.物种大幅减少 D.盐度大幅降低【答案】9.C10.D11.D【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阿牙克库木湖为青藏高原内流咸水湖,主要补给方式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读图,该地6-9月气温较高,冰川大量融化补给湖泊,可推测湖泊获得的补给大于支出,水量大幅增加,是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时段,C正确;1-3月该时段气温较低,冰雪融水少,湖泊处于枯水期,湖面面积小且稳定,A错误;4-5月气温有所回升,冰雪融水开始增加,补给量相对不是特别大,不是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时段,B错误;9-12月,气温降低,冰雪融水减少,湖泊面积减小,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阿牙克库木湖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该湖位于青藏高原,周边有大量冰川。近2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使得冰川融水大量增加,成为湖泊水量大幅增加、面积扩大的最主要自然因素,D正确;读图可知,当地降水量稀少,气候干旱,降水增多、冻土融化对湖泊的补给量有限,都不是湖泊水量大幅增加的最主要原因,AC错误;气候变暖,蒸发增加,B错误。故选D。【1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近20年来,该湖泊水位上升了7m,面积增加了83%,2023年流域面积达1141.67km2。湖泊面积增大,水量大幅增加,而盐分增加相对较少,盐度会大幅降低,D正确;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呈上升趋势,湖泊水温不会大幅降低,A错误;湖泊面积扩大,水域面积增加,会使周边空气湿度增加,气候会变得相对湿润,B错误;湖泊面积扩大,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生物提供了更多栖息地和水资源,物种可能会增加,C错误。故选D。【点睛】阿牙克库木湖,青藏高原的最北端,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之间内陆流域的一个大型不冻咸水湖及向东一大片盐滩。水源来自周缘祁漫塔格山和东昆仑山的许多间歇河。南部的明布拉克意为“千泉”。大片沼泽地分布在东部的依协克帕提淡水湖周围。石香肠构造又称布丁构造,是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强硬岩层因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被分割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下图示意灵山岛白垩系大型布丁构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形成图示石香肠构造的岩层属于()A.沉积岩 B.侵入岩 C.喷出岩 D.变质岩13.灵山岛石香肠构造形成时期()A.联合古陆形成 B.青藏高原形成 C.是铁矿成矿期 D.物种大量灭绝14.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发现石香肠构造出露地表的是()A.华北平原 B.喜马拉雅山脉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12.A13.D14.B【解析】【1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石香肠构造是软弱岩层受压,强硬岩层被拉断形成的。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不同性质的岩层在受力时,会出现上述软弱岩层塑性流动、强硬岩层被拉断的情况,所以形成图示石香肠构造的岩层有可能是沉积岩,A正确;变质岩是原岩在高温、高压等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冷凝形成的岩石、结构致密,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等特征,都没有这种层状被拉伸断裂的构造,排除BCD。故选A。【1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构造形成于白垩系,白垩纪末期发生了物种大量灭绝事件,被称为白垩-古近纪灭绝事件,所以灵山岛石香肠构造形成时期可能物种大量灭绝,D正确;联合古陆形成于晚古生代时期,世界上重要的铁矿成矿期主要在太古代、元古代,早于白垩纪,AC错误;青藏高原形成于新生代,晚于白垩纪,B错误。故选D。【14题详解】石香肠构造出露地表需要经历地壳抬升等过程,使地下的岩层出露。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强烈隆起形成的高大山脉,在强烈的构造运动中,地下的各种地质构造包括石香肠构造有可能被抬升出露地表,B正确;华北平原是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地势平坦,地壳相对稳定,很难使地下的石香肠构造出露,A错误;塔里木盆地是相对稳定的内陆盆地,地壳运动相对不活跃,石香肠构造不易出露,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也是河流冲积形成,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地壳运动不强烈,石香肠构造出露地表的可能性小,D错误。故选B。【点睛】香肠构造又称石香肠构造,是指变形期间,当较强的岩层伸展和拉长时,可能分隔成一些岩块或形成被狭窄的“颈”分离开的透镜状或枕状构造。下图示意我国P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该日P地的昼长是()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4小时16.P地可能位于()A郑州附近 B.北京附近 C.银川附近 D.贵阳附近【答案】15.C16.A【解析】【15题详解】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日P地太阳从正东日出,正午太阳在正南,正西日落,说明该日P地昼长与夜长相等,且昼夜平分,所以昼长时间是12小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据上题分析得知该日P地昼夜平分,判断此日应为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据图示可知当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5°,由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差),可知55°=90°-当地纬度,结合正午太阳朝正南可知当地位于35°N,四个地区中只有郑州纬度最接近35°N,北京、银川、贵阳均远离35°N,在二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不可能是55°,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直射赤道时,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太阳正东升,正西落。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暖池一般定义为海表温度高于28℃或28.5℃的海域。印太暖池指东印度洋~西太平洋的低纬度水域,该区域海水温度的不均匀升高会对亚洲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图1为印太暖池区空间分布图,图2为某季节该区域大气环流的运动示意图。(1)指出印太暖池在空间分布上的主要特征。(2)指出图示大气环流出现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分析印太暖池对附近区域降水的影响。【答案】(1)印太暖池主要分布在东印度洋至西太平洋的低纬度海域,大致在南北纬20°之间,沿赤道附近向东两延伸范围较广。(2)季节:北半球夏季。理由:赤道低压带位于10°N附近,南半球信风带跨越赤道影响北半球低纬度地区,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3)20°S-10°N海域水温升高,导致洋面上气温高于暖池的南北两侧,暖池上空空气受热上升,降水增加;南北两侧空气下沉,在其南侧30°S地区加剧下沉,气候更为干旱;北侧20°N地区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解析】【分析】本题以印太暖池区空间分布为背景材料,涉及印太暖池环流的形成和对气候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1示信息可知,印太暖池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域。结合纬度信息可知,大致在南北纬20°之间,沿赤道附近向东两延伸范围较广。【小问2详解】据图2所知,赤道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低压北移至北纬12°—20°之间,这时南半球低纬环流中的东南信风带会北移跨越赤道,影响北半球的低纬地区,说明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都存在北移现象,是北半球的夏季。【小问3详解】据图2分析,20°S—10°N受印太暖池影响,海域水温升高,即暖池水温高于南北两侧的海面,导致暖池上方空气膨胀上升,水汽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降水增加。印太暖池南北两侧水温、气温较低,空气下沉,降水少。在印太暖池南侧30°S地区,受低纬环流和印太暖池环流的双重影响,气流下沉加剧,降水减少,气候更加干旱。印太暖池北侧20°N地区受印太暖池环流影响,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拉尔河干流发源于大兴安岭,全长622km,流域面积5.48×104km2,河道蜿蜒曲折。海拉尔河在呼伦贝尔市以下河段支流极少,在呼伦贝尔市以东上游河段支流众多。下图示意海拉尔河流域地理位置。(1)描述海尔拉河流域地形特征。(2)指出海拉尔河的主要补给方式,并说明春汛形成的原因。(3)指出海拉尔河流域的主要农业类型及农业生产活动易引发的环境问题。【答案】(1)以山地、高原地形为主;东部为山地,西部为平坦的高原。(2)主要补给方式: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降水补给。春汛形成的原因:上游山区冬季降雪量大,纬度高、海拔高,积雪厚;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融水量大。(3)上游为林区,主要为林业;下游为草原,主要为畜牧业或者种植业;上游地区易引发水土流失,下游地区易导致土地沙化。【解析】【分析】本题以海拉尔河流域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情境,设置3小题,涉及地形特征、河流补给、农业类型及农业生产引发的环境问题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联系材料可知,海拉尔河干流发源于大兴安岭,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内蒙古高原,注入呼伦湖。故流域内以高原、山地为主;东侧为河源区,主要是山地地形(大兴安岭),西部为高原(内蒙古高原)。【小问2详解】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降雪较多,春季气温回升,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同时夏季受季风影响,有降水补给,所以主要补给方式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降水补给。上游山区位于大兴安岭,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雪量大;由于所处纬度高、海拔高,冬季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积雪量大;到了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回升快,大量的积雪迅速融化,形成大量地表径流汇入河流,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形成春汛。【小问3详解】根据流域不同区域的地形和植被等自然条件可知,上游为山区,是林区,主要农业类型为林业;下游为草原地区,主要农业类型为畜牧业,部分地区可能发展种植业。上游山区过度砍伐森林等,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等外力作用下,易引发水土流失;下游草原地区,若过度放牧或者不合理开垦发展种植业,会破坏草原植被,导致土地裸露,在风力等作用下,易导致土地沙化。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以巴中特色矿产~~石墨为基础,围绕成渝地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配套环节,以三类工业用地为基础,通过产业圈层化发展,打造区域产业配套基地。2024年9月29日上午10时45分,渝昆高铁正式通车,西南地区首次形成成都、重庆、宜宾三个城市之间的350km高铁环线(如下图)。(1)分析巴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围绕成渝地区主导产业配套环节发展的有利条件。(2)简述渝昆高铁通车对城市群边缘城市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3)简述成都和重庆在成渝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答案】(1)拥有特色矿产石墨,原料基础较好:距离成渝地区较近,使于产业对接和产品运输;以三类T业用地为基础,土地资源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成渝地区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发展良好,配套需求大,市场广阔。(2)加强边缘城市与核心城市的联系,便于人才和技术交流,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市场范围利于边缘城市的产品销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