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安全生产_第1页
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安全生产_第2页
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安全生产_第3页
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安全生产_第4页
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安全生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生产粮食安全1、生态问题我国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影响1、水资源短缺:我国农业水资源存在的供求矛盾日益严峻、利用效率低下、节水技术总体水平低、水土资源 流失污染严重、降水量下降、连续干旱以及粮食增长对农业灌溉的需求等问题,对我国农业 与粮食安全存在不利的影响。2、耕地数量减少及耕地质量下滑:城市扩建速度及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农田被征用,而且由于生态的恢复、环境的安 全可能也需要有一部分耕地退出生产,导致我国耕地面积日趋减少,这已成为我国粮食和主 要农产品安全的重大威胁。3、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引发极端天气:由于人类二氧化碳排放过量,导致近年时有发生的极端气候,使得粮食生产出现减产、绝收 等情

2、况。4、生态环境污染从源头上来看,在我国农业及粮食生产过程中,威胁其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 有机污染物污染以及生物污染物污染。2、如何切实有效的保护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首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农田保有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其次是要从农田面积、 质量的法律保护到农田的复耕、开垦以及提高农田质量、减少水土流失、抗拒自然灾害等方 面,探讨粮食安全视角下农田保护的必要性,以及可能采取的对策与措施。以达到全社会、 全民关注农田保护,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让农民自觉地复垦、开垦、保护 好基本农田。在此基础上提高农田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出效益,促进和谐社会健康发展3、农业生产

3、规模经营的难点是什么?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下一个ID见4、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 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1)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吃饭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 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2)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要加强粮食领域 的国际交流合作。(3)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国家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国家粮 食安全,体现了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4)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确保国家粮食安 全,既要落实好粮

4、食生产的扶持政策和建设规划,又要提高全社会的节粮意识。5、粮食安全指的是什么?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概念诠释:“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浊,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 这个概念包括三个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我国粮食安全模式选择与对策:粮食安全模式的选择:“自给自足”与“贸易自由化”引结合。粮食安全的“自给自足”模式是指一国粮食的需求完全通过国内粮食生产来满足,即粮食自给 率为100%。粮食安全的“贸易自由化”模式,是指一国完全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进口 或是国内生产粮食来

5、满足国内需求。也就是说根据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和国内自产价格的高低 来随时调整粮食自给率。只要前者低于后者,就完全通过对外贸易来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粮 食自给率随着价格因素的变化而随时变化。“自给自足”模式过分强调安全目标的重要性,忽视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条件能否具备经济高效 地满足粮食自给的可能性,极有可能造成该国农业整体效率的损失。况且,要维持高度的粮 食自给率,需要对国内粮食生产实行高度保护和强制,这都是不适应WTO规则和为其所不 允许的。而贸易自由化”模式似乎也不可行。因为它过分强调市场和贸易的作用,却忽视了 单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安排粮食生产和贸易会给一国粮食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在现实中, 完

6、全绝对的“自给自足”或“贸易自由化”模式其实并不存在。我国粮食安全模式应该是介于二 者之间的一个均衡模式,即“自给自足与“贸易自由化”相结合。粮食安全线:从理论上讲,国内至少应该维持多大的粮食产量,才算满足粮食安全需求,这需要进行客观 的计算和预测。WTO框架下我国粮食安全对策。(1)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2)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3)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4)调整农业保护政策, 给予农业以符合国际多边协议的有效保护。(5)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以密切注意国际粮 食市场动态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粮食安全与社会效益方面很多,下面可以解

7、释下。如果进行房地产开发确实能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时,可以进行转变,而不必拘泥 于耕地保护的拘囿中。以我国的温州为例,近几年来温州人在全国房地产业的一个重大影响 就是温州购房团。这些温州人结团在全国的大城市购买了很多住房,以此为投资,或进行再 次买卖,或进行出租,对当地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这里且不说这种行为对我国房 地产市场的发展是否有利,单就其原因而言,就是因为那些按照资源配置要求亟待转化为建 设用地的耕地,在土地管理部门的严格控制和审批体制下,仍然作为低价值的耕地被“保护” 起来。这样做的后果百害而无一利。作为耕地,它们的低产值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当地 土地管理部门却拘泥

8、于耕地保护的传统概念上,不能将它们转为更为有效的生产要素投入市 场,难道这不是一种更大的浪费么?我们应该改变长期以来粮食不能进口,否则就是将国家命脉交到别人手里”的想法。我个 人认为这样的想法是有其局限性和狭隘性的。如果说我们能从国际上进口一部分粮食,就相 当于可以进口一部分稀缺的土地资源。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缓 解国内耕地和房地产开发之间的矛盾。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只要我们国家拥有足够的粮食储 备,我们粮食安全是不成问题的。6、粮食的粮食安全未来30年中国粮食安全前瞻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于1995年 提出,到2030年中国由于耕地面

9、积减少等将导致粮食减少20%,如果不考虑膳食结构的改 善,中国将进口相当世界粮食贸易总额的粮食,达2.0-3.69亿吨。7布朗的中国粮食威胁 论敲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的警钟,大量中外学者将研究的焦点对准了中国的粮食安全 问题,对未来中国粮食的产需和进口量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预测。其中大部分结论认为布朗 先生的研究忽视了中国政府经济政策对粮食安全的调节作用,认为未来30年中国不会出现 布朗先生所预测的粮荒状况。世界银行专门进行了关于中国长期粮食安全的课题研究,认为中国在2020年的粮食需求量 约为6.97亿吨贸易原粮(相当于6.08亿吨加工粮食),其中90%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农 业科研、土

10、地和水利发展的投资而在国内生产解决,另外的10%则依靠进口,进口量约为 6000万吨。主要粮食出口国完全可以在不大幅度提价的情况下供应这些粮食。中国科学院陈锡康的研究表明,21世纪前30年中国粮食可实现基本自给。他的预测结果是, 2000年、2020年和2030年中国粮食的产需缺口分别约为1500万吨、3500万吨和5000万 吨,进口依存度依次为3%、5%和8%。中国农业科学院黄季琨通过收入、人口、农业投资、 城市化、市场化以及价格政策等变化的模拟运算表明,中国粮食净进口量从2000年至2010 年大致为4000万吨,2010年和2020年均上升为4700万吨,2030年又下降到3800万吨

11、。 2000、2010、2020和2030年进口依存度分别是8.9%、8.4%、7.2%和 5.5%。中国科学院康 晓光预测,2020年前中国粮食产需缺口将迅速扩大,之后则出现较明显下降。2000、2010、 2020、2030年中国原粮产需缺口分别为0.33亿吨、0.83亿吨、1.38亿吨和0.91亿吨,进口 依存度相应为 6.8%、15.5%、22.6%和 12.9%。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未来30年中国粮食的需求总量将持续增长,国内粮食生产将 难以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产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粮食的进口依存度将继续上升。7、粮食安全“当所有人不再为买不起粮食、无法获得充足、安全而健康的食

12、品而担忧,满足自身膳食需 求并能够自主选择食物,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粮食 安全。”28政府有义务确保所有人具有享有食物的权利。尽管全球粮食产量能够满足人类的温饱所需, 但目前的粮食流通体系无法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营养和热量;超过10亿人仍然处于饥饿状 态,上百万人面临粮食短缺问题29。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接近90亿,粮食生产和供应 体系不仅面临逐渐增加的人口压力,还将遭受着来自其他方面,包括气候变化G、灾害G 及农业补贴、投机、价格波动等问题的负面影响30,31。粮食短缺G不仅危害贫困人群的健康,还会给其谋生手段和生存方式带来影响,随着自然 资源的日渐枯竭,

13、迫于生计压力,人们开始变卖财产、举家搬迁、寻找工作,想方设法维持 生计。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耕地等自然资源逐渐短缺,粮食生产、流通和分配等问题 日益凸现32。建议本节内容与“生计和自然资源管理”部分结合阅读,以下为这两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关键问题灾害和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气候和极端天气或气候事件的变化将导致干 旱、洪水、热浪、霜冻及其他极端事件的增多。这些将从可用性、可获取性、稳定性和利用 率四个方面威胁粮食安全33。专栏4.1灾害和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可用性、可获取性、稳定性和利用率四个方面影响的 范例可用性:严重干旱导致作物减产或牲畜死亡;而种子和牲畜存栏量的不足又会进

14、一步导致作 物产量或牲畜数量的减少。可获取性:基础设施的损坏会阻碍食物的正常流通;畜产品价格的降低将减少牧民用于购买 粮食的资金。稳定性:气候变化将导致作物减产,影响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引起粮食主产区多年以来的 种植制度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利用率:饮用水不安全(引起慢性腹泻)会阻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资料来源:IFRC(2006)How to conct a food security assessment: a stepby-step guide for National Societies inAfrica.Geneva, Switzerland,有修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15、,受此影响,粮食短缺地区可能遭受更加严重的威胁 34。目前的粮食生产体系十分脆弱,粮食生产所依赖的自然资源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那些容易发生退化、荒漠化G和遭受干旱胁迫G的生态系统,脆弱的生态系统会大 大削弱人们采取必要的预防和防护措施的能力35,尤其是雨养农业区G和农牧区面临着高 风险。灾害可能使一些地区的缺粮局势变得更为严峻。食物缺乏、购买力丧失或食物运输受 阻也有可能成为灾害的后果之一 36。由于作物大量减产、海洋生物资源减少和不安全饮水 引起的腹泻疾患增加,未来急性和慢性营养不良的人群比例也将上升。世界上最贫穷人口的 生存依赖于自然资源,而当地的自然资源对气候非常敏感,因此

16、,当地民众的营养状况受制 于气候变化。此外,营养不良除了给他们的健康带来影响,还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状态和能力, 这将进一步削弱他们适应灾害和气候变化的能力。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工作中加入灾害风险管理G与气候变化适应的技术措施,不但可以提升 受危人群抵御灾害与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G,还可以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系统,同时可以 提升他们降低脆弱性G的人力资源能力。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的10项原则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应用指南专栏4.2粮食安全措施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实现人人享有充足粮食的目标,需要协调预防、宣传、保 障和变革等方面,因此,粮食安全措施是一项综合性的措施。建立粮食短缺地区的预防体

17、系。建立包括信贷和银行等金融、保险系统参与的社会经济安 全网络体系,建立类似保护农业多样性和干旱周期管理等的风险管理措施。构建非强制性的措施体系,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强能力建设,降低粮食短缺地区对气候 变化的脆弱性。例如,建立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并鼓励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及时订正气候预 测信息;建立气象、土地利用、农作物和牲畜等相关行业的数据库;完善银行、信贷和保险 等金融服务。当预防与非强制性措施失效时,需要启动备用的保障性策略作为补救措施。例如,劳动换 取食物或劳动获取酬劳等措施。寻求解决社会歧视和社会矛盾的变革性措施。例如,保障妇女权益,保证女性在农村合作 组织及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储蓄

18、计划向女性倾斜。变革性措施可以巩固以上三类措施的效果。资料来源:Devereux,S.and Sabates-Wheeler, R.(2004)Transformative Social Protection.IDS Working Paper 232(本书更改了各种措施的排列顺序,以重点突出需要关注的预防措施和倡 导措施,以及这两项措施失效时的保障措施。)案例分析:脆弱河滨社区的替代生计39项目实施地:加纳项目实施方:世界宣明会发源于加纳东北部的白沃尔特河流经该国泰勒纳斯纳波丹姆地区的三个社区印都瑞波注鲁 谷和三腾,这些地区不断遭受着干旱和洪水的侵袭,野火和疾病也时有发生。在这些沿岸社 区,

19、人们通过在河岸种植作物来维持生计,这些河滩地是该区域唯一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其余都是岩石地和不毛之地。2009年,暴雨将布科纳法所区的一个水力发电大坝冲毁,导致加纳北部出现严重的洪涝灾 害,造成作物和公民家庭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蔓延河岸25千米的洪水严重打击了这三个 社区的第一产业。农田被冲刷,当地主要农作物一一玉米也几近绝收。气候变化也正在影响着加纳,破坏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淹没了沿海城市,沃尔特河三角洲附 近的水位出现了下降,而沃尔特河三角洲提供了加纳近80%的电力供应40。预计未来气候 变化对加纳的显著影响仍将继续。虽然温度和降水存在年际波动,但温度变化趋势表明, 2010-2050年

20、,整个加纳都将变暖。世界宣明会实施的“区域社区恢复力项目”提升了长期受灾地区的风险管理能力,使农村家庭 和社区的收入渠道多样化,提高了作物产量,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避免当地农民 的生存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或冲击G。作为世界宣明会灾害风险管理和能力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提升恢复力项目让加纳的农民意 识到,可以利用土壤残留的水分种植作物,降低洪水造成的损失。在洪水消退之后,他们挑 选早熟作物种植在曾经被洪水淹没的土壤中,如西瓜、黄甜瓜和豆类,收获后可以留作口粮 也可以出售弥补家用。在长期发展目标下,该项目具备了灵活性和响应性,所以这种综合性 项目能够产生多重效益:通过出售农产品增加家庭收入

21、,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农民获 得谋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调整种植方案,减小气象灾害对当地农田的破坏,增强当地 农业的恢复力;通过丰富食物的种类,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改善家庭 成员的健康状况。经验和教训: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应该因地制宜,鼓励农户和社区进行技术创新,确保 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获取足够的食物,并保证充足的粮食储备,在满足日 常开销的同时,增加人们的收入,能力建设过程中要特别考虑当地的气候变化;在选择 谋生策略时,应当考虑未来的经济和社会情景,包括气候变化、全球化、移民和环境恶化等 影响。备灾能力和适应能力是决定有效应对生存环境长期动态变化的关键因素。工具和资源

22、更多信息和链接,请参考工具和资源第129页。8、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1、保证粮食产量,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 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经济意义: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 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就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3、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增加粮食生产产量,维护货架粮食安全:中部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是历史上重要的粮

23、食主产区。但是改革开放以 来,为了推进工业城镇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和地位逐年下降。因 此加强中部地区粮食生产保障国家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8)农业生产粮食安全扩展资料:目前世界粮食安全现状:1、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据FAO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的情况分析,美国农业部的报告认为,2009年世界谷物产量 可达到22.16亿吨,而在需求量可能达到21.76亿吨的情况下,供大于需只有4000万吨。2、粮食价格滞留于高位:借助于需求增加和大宗资源价格上升的力量,国际市场粮价最近几年一路扶摇直上。虽然金 融危机的爆发让粮食价格发生“夭折”,但目

24、前仍处于历史高位。3、饥饿人口有增无减:据联合国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全球每天忍受饥饿的人数将达到10.2亿人,扭转了过去 40年中饥饿人口持续减少的趋势,而且这一数字将继续增加。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1、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资本投入: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国提高产量仍有很大潜力,比如有粮仓”之称的乌克 兰,目前的粮食单产还不到美国的一半,拥有大量耕地的俄罗斯粮食单产甚至更低,而巴西 还有4亿多公顷可耕地尚未开发。2、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围绕着农业问题所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必须尽管结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在协 调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相对的让步。3、创建协调性

25、与联动性的国际机制。参考资料:粮食安全-网络9、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九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 品的有效供给。读“20小题1:A小题2:D10、粮食安全问题是怎么产生的试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安康市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次禹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 题。我国是世界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 制约日益增长,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粮食需求呈刚性 增长,粮食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立足我国国情的需 要,也是世界

26、各国关注的焦点。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一、粮食安全的内涵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1974年11月于罗马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 问题。1983年4月,国际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即:粮 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都能买得到又能买起人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概念做出了第三次表述:让所有的人在 任何时候都享受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从上可见,粮食安全的内涵是不 断发展的,由数量安全到质量安全,由国家粮食安全到家庭粮食安全,由营养安全深化到可 持续安全。20余年以

27、来,这个概念一定处于调整之中,但是最基本的内容仍是保证全世界 的人都有权利得到起码的营养。这种解释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是时候都能获得足够安全和富 有营养的粮食。包括要作到确保可供、获得、利用和稳定等方面都没有风险。(一)粮食安全含义它包括三个含义: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即不仅要供应足够的粮食,还要保证所 供应的粮食安全、卫生,满足人们生存和健康的基本需要;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与长 期性,即保障粮食供应在任何时候都是充足、卫生的,满足人们的长期需要;三是保障人们 的购买力,即人们不仅能够买得到而且买得起其生存和健康所需的基本食品。粮食安全的主 要内容包括: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粮食生产按

28、市场需求稳定发展、适量进出口粮食、解决 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受充足的粮食。(二)粮食安全衡量指标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主要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粮食产量 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项指标。概括地说是5个“不低于”: (1)不低于95%的粮食自给率。国际上一般通用的标准是:一国自给签90%为可以接受的 安全水平;一国自给率95%为基本上实现了自给。1996年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的粮食问 题白皮书把我国的粮食自给率确定为95%以上。近些年,国际市场粮食贸易量大体为2300 -2400亿公斤,我国的粮食自给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

29、会挤占2个百分点的世界粮食市 场份额。(2)不低18%的粮食储备率。联合国粮农组织长期观察,年未粮食储备和商业库存 占年度总消费量(简称库存消费比)17-18%定为粮食最低安全水平。(3)年人均占有量不 低于400公斤。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看:人均占有粮食高于400公斤,粮食安全有保 障,有时会出现结构性、地区性剩余;在350-400公斤之间,是紧平衡;低于350公斤, 容易发生粮食危机。我国还把产区人均储粮3个月、销区人均储粮6个月作为各地区粮食安 全的一个标准。(4)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6亿亩,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长, 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一人一亩,才能保障粮食生产面积。(5)粮

30、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5亿亩。 近几年粮食产量证明,仅管连续5年全国粮食增产增收,粮食产量基本保持在5000亿公斤 水平,平均亩产达到320公斤。但产量增长受制约因素较多,单产再提高难度相对较难,播 种面积必须保证在16亿亩左右,才能保障粮食的自给率。此外,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满足和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食物需求,才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也是衡量粮食是否安全 的指标内容。(三)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特征粮食作为特殊商品,具有5个特征:1、粮食供给的价格性大,粮食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粮食是特殊商品,与一般商品的供求规 律不同。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是: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但人们对粮 食

31、的消费需求则是刚性且基本稳定的,价格再变化,需求都是一个常量。从供给看,价格对 粮食产出的影响很大,粮价高了,农民就会多种粮;价格低了,农民就会少种粮,收益是农 民种粮的参照系数。粮食多了,价格就会下降,“谷贼伤农”,就会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粮食过少,价格就会上升,“米贵伤民”,则会加重居民和缺粮农民的经济承受力,另一方面 又刺激农民种粮的兴趣,又导致价格下降的走势。这种规律决定了粮食既不能多,又不能少, 而粮食生产的特点恰恰不是多就是少。2、粮食生产的周期性和波动性交织,调控难度大。粮食生产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就是粮食价格变化带来的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

32、带来生产的不 确定性。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加剧了粮食生产的波动性。粮食储备可以调剂丰歉余缺, 但储备过多又会增加费用,储备过少又不足以抵御风险,是个两难选择。尤其是贫困地区, 往往既缺粮,又缺钱,政府调控能力十分薄弱。粮食政策是系统工程,生产、流通、储备、 补贴等要统筹考虑。3、粮食问题具有放大”效应。粮食是必须品,供需紧张,就可能引发大的波动,带来连锁 反应。20世纪80年代未(1987年一1988年)和90年代初期(1993年一1995年)的两次 严重的通货膨胀,都与粮食供给出问题、粮价大幅上涨有关,二者相互推波助澜,国家不得 不进行收缩性的宏观调控。2003年“非典”期间,国内粮价引

33、起波动,进入秋收时节,各地 纷纷出现快速攀升迹象,中国粮价出现6年以来的首次上扬,平均涨幅达到20%左右。2006 年随着国际粮食偏紧,价格再次波动上扬。迄今,粮食价格每年以10%的涨幅上涨,低粮价 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4、粮食问题具有“羊群”效应。我国有3亿多农户,9亿多农民,生产的同构性强。居民消 费也有从众心理,买涨不买落。生产也跟风,消费也跟风,一哄而上,一哄而下,要么增幅 很大,要么减幅很大,导致粮食控制的难度大,成本高。5、粮食政策具有“滞后”效应。粮食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农户经营规模小,调控具有滞 后性。问题出来了,才研究政策,往往是亡羊补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政策先后

34、 进行了五次调整。今年政策明年才能见效。因此,处理粮食问题要未雨绸缪,短期政策与长 效机制相结合。二、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视仓廪盈实 为盛世景象。汉武帝时的“太仓之禀陈陈相因”曾被史家称颂。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昔中描 写了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是一番美妙的景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成功地解决了亿万人民温饱问题,实现了农产 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用世界不足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近 21%的人口的辉煌成就。2004年起,中央相继发出了五个中央

35、一号文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 惠农支农措施。如取消农业四税”(农业税、林特产品税、牧业税和屠宰税)政策,实行农 业“四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农业和农民得到 “休养生息”,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每年减负约1250亿元;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财 政综合补贴与财政专项补贴相结合,管理逐渐规范的农业政策补贴体系。2007年农民直接 享受财政支农投入过700亿元,2008年达到1100亿元。实施并建立了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 增长机制。如实施对粮(油)大县奖励政策,对稻谷、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对粮 食主产区转移支付力度等,这些政策和机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36、。全国粮食连续五 年丰收,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亿公斤。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同步增长,粮食生产由恢复 发展到稳定发展。同时,完善粮食省、市、县长负责制,强化各级政府在粮食生产和粮食安 全方面的责任,完善并建立中央和地方储备粮及成品粮储备机制,粮食库存安全系数达20% 以上,粮食总量基本实现自给,粮食安全基本得到保障。粮食安全水平仅次加拿大、法国、 美国、澳大利亚四个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粮食是一个弱势产业,本身受生长周期、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制约,靠天吃饭” 的因素依然存在。从需求上看,我国今后二至三十年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和粮食需求呈 刚性增长趋势不可逆转,世界粮食偏紧,形势严峻,对

37、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保证自 给;从生产上看,耕进减少,基本生产面积难以控制;科技落后,单产产量难以提高;经济 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不大;从客观上看,一部分贫 困和失业人口短期难以消除,大部分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工业转化用粮增加形成供 需矛盾,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一)需求要素: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势态就国内而言,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五个不变的发展趋势决定的:一是全国人口总数量庞大,基 数高,每年增长10%。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现有人口 13亿多,到2020年将预计达到16亿 人口,每年口粮净增100亿斤。二是人口城市化率不

38、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到十一五末人 口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0%以上。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商品粮每年增加100亿斤以上。三是 居民生活结构进一步改善不会改变,消费食物的多样化优质化趋势将加剧食品的消费数量越 来越大。四是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会改变,继续大规 模退耕还林、还牧、还草、湿地保护,这必然需要增加退耕还林补助和食物供应。五是畜牧 业作为发展的战略不会改变,由此对饲料用粮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饲 料用粮需求总量达到1870亿公斤,占粮食总消费量36%,2020年将达到2355亿公斤,占 总消费量41%。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对粮食和主要食物需求不

39、断增长。毫无疑问,随着粮食 和主要食物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越发沉重。综上所需,据预测,到 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公斤,粮食总需求量达到5250亿公斤,到2020年 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总需求量达到5725亿公斤。从国际而言,全球粮食偏紧已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粮食分布不均,严 重粮食短缺的国家有39个,其中24个在非洲,9个在亚洲,5个在拉丁美洲。据联合国粮 农组织统计,世界上长期食物营养不足人口有8.5亿多人,其中发展中国家8.2亿人,转型 国家2500人,发达国家900万人,目前非洲大陆、西亚的大部分地区很多人都处在饥饿之 中,而

40、且世界的可耕土地越来越少,今后世界粮食供求矛盾仍将是令人关注的大问题。据测 算,全球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00亿公斤,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1000 亿公斤,年均增长0.5%。目前,世界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随着能源紧 缺、油价高位运行,能源与食品争粮矛盾日益突出,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供求紧张。我国 粮食虽然基本处于自给安全状态,自给率保持在85%以上,但品种结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稻谷、大豆存在一定产需缺口,每年需500亿公斤左右。也就是说,一方面国际粮食需求在 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我国粮食安全仍靠一定的国际市场保障需求。我国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 内个别粮油品种供

41、给不足的难度增大。中国加入WTO,粮食生产和市场也受到冲击和挑战。 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人少地多,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无 论数量、质量和价格,都有明显优势。我国受农业大国人口制约,规模化程度低,技术条件 限制,短期内提高种植面积、降低生产成本可能性不大,降低流通环节费用开支也存在较大 难度,价格下降空间小,进口逐年增多,生产和市场受到冲击和挑战。尤其是按WTO农产 品政策放开,国外优质低成本粮的涌入,供给能力增长,国内粮食将因成本高而缺乏竞争力, 从而导致农民种粮收益下降,在利益驱动下,减少种植面积,粮食生产能力将会受到严重影 响。(二)供给因素:多种因素制约供给能

42、力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缺陷:1、耕地少,基本生产面积保障不足。在农业和粮食科技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之前,粮食的 种植面积仍然是粮食总量不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的总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 人均耕地只有1.38亩,仅占世界人均耕地40%,全国有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低于国际公 认的人均0.8亩警戒线,三分之一的省(区)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受干旱、陡坡、瘠薄、 洪涝、盐碱等多种因素影响,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约占三分之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 的快速发展,对耕地占用还会继续加剧。我国耕地规模与国外一些国家简直无法相比:澳大 利亚人均耕地120公顷、加拿大110公顷、美国57公顷、法国

43、18公顷、阿根廷17公顷、 俄罗斯14.5公顷。还不可忽视的是,土地沙化、土壤退化、三废”污染等问题,近几年仍 以几百万亩的数量减少,不断减缩的耕地面积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2、水资源短缺,干旱威胁严重。我国是世界上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约2200 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而且分布 极不平衡,水土资源不匹配。我国水资源多分布在南方,长江以北的地方一般都缺水,华北、 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总产量53%,商品粮占全国的66%,这些粮食主产区都严重缺 水。同时,我国北方干旱严重,引起耕地沙漠化,耕地不断减少,水资源短缺。此外

44、,近年 来,我国自然灾害严重,不利气象因素较多,北方地区降水持续时间偏少,干旱化趋势严重。 今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是加重趋势,会给农业生产带 来诸多不利影响,将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缺水和干旱成为粮食主产区生产 和增产的制约因素。3、水资源污染严重。据统计,全国有1200条河流中,有850条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利用 污水灌溉农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受到污染。环境和水资源污染降低了我国粮食农产品的 质量,污染又加重了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脆弱,旱涝频发,影响粮食生产的增长,降低了粮食的有效供给能力。(三)客观因素:贫困、失业及自然灾害频发。1、退耕还林还草

45、的推进,客观上加剧了粮食需求矛盾。根据林业部门的规划,2006年全国 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467公顷,涉及数亿人口。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巨大工程,既缩 减了粮食播种面积,又增加了粮食需求供给,许多山区农户所退山坡耕地原是口粮田且无他 经济来源,需要以退耕还林补助粮当作口粮,2004年改补现金后,因粮价上涨,所补现金 买不够所需的粮食,口粮出现了缺口。有的补助年限已到,但退耕后的经济林、生态林大部 分还处于幼苗状态,停止补粮后,将影响退耕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西部地区,粮源不 足,运粮成本高。还必须考虑退耕后不反弹的成果巩固。2、贫困和失业人口。全国有332个贫困县,3000万农村人口没有解

46、决温饱,城市还有700 多万的失业人口,解决这部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造成这部 分人难以脱贫有多种客观因素,有的缺乏生存条件,有的是劳动力丧失,有的是身体残疾造 成的社会弱势群体。按照粮食安全的概念,要保证人人有饭吃,这是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注意 解决的问题。(1)贫困地区大部分存在粮食库存和储备严重不足。许多贫困县无县级储备。(2)地方政府调控能力薄弱。(3)市场发育不健全。难以满足群众起码的购粮需求。(4) 粮价过高,交通不畅,运输困难,费用成本过大。据调查,贫困地区每公斤粮食运输费用比 较发达地区在0.2元以上。(5)加工能力薄弱,主要靠有私人小作坊进行加工,从数量

47、和质 量上都难以保障粮食安全。3、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差,土地贫脊,旱灾、冰灾、雪灾、 地震、洪灾时有发生。2007年2月湖南雪灾,涉及17个省区,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和粮食的 减产。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震灾严重有四个省市,国家动用中央储备粮30亿斤,解 决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2009年春北方小麦主产区出现大面积旱灾,也给粮食生产带来一 定影响。自然灾害的频发,客观上有不可抗拒的原因,但也暴露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业 投入不足的问题,都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4、种粮比较效益低。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 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

48、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特别是主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呈现 结构性紧缺,粮食生产出现副业化”趋势。一些地方倡导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大力调 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黄姜、烤烟、魔芋、油料、棉花、中药材、桑、果树等经济作物。据 农业部门以西部贫困地区统计,2005年水稻、小麦和玉米上涨幅度达17-19%,2006年一2008 年仍以6-10%幅度增长,农民每亩种粮实际受益320元一390元。而种植经济作物则受益大 都在500-1000元,有的甚至更多。农村劳动力由2002年日平均20元,到2008年40元左 右。进城务

49、工和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效益明显偏低,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促使粮食 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三、建立并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面对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和风险,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就必须根据我国 的国情、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粮食安全的特征,建立有效地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一)稳定基本农田,保障生产基地。耕地是粮源之基,保证足够的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该是确保国家粮 食安全的根本。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 田保有量不低于15.6亿亩。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非建设占用耕地的管理, 切实遏制耕地过快减少的势头。不断

50、优化耕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加大土地 整理复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要继续建设现代化商品粮基地,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基 地。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河流污染,引导农户科学 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提高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减少对耕地和水资 源的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和改善粮食产地环境。(二)健全市场体系,保障有效供给。发挥粮食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能够高效、灵活、低成本地保证粮食供应。 要尽快建立以国家粮食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众多的分布全国城乡的集贸 市场为基础,粮食期货流通为先导的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品种结构性矛盾,区域 性粮食供需矛盾,活跃粮食市场,确保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快改善落后地区粮 食物流通道,改造和建设产销区流入流出大型跨区域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实现物流配送。 要规范市场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和管理;建立市场信用制度,强化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的行 业自我管理和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严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格产品质量检疫检验制度, 严格整治假冒伪劣非法交易行为,严格实行产品无污染包装和标签制,切实加强对粮食市场 的监督检查。(三)完善储备体系,增强宏观调控。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是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