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历史与文化_第1页
浙江历史与文化_第2页
浙江历史与文化_第3页
浙江历史与文化_第4页
浙江历史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参考书目:浙江文化简史 作 者:佘德余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读书报告 论浙江宗教文化浙江地处东海之滨,方圆10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在浙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早在10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生存。因此,浙江区域文化包括了史前上古越文化、有文字记载的于越部族和越国文化、秦汉以后的浙江文化三部分,从区域而言,浙江文化史也是一部越文化史。我的家乡舟山坐落在浙江东部海岸线上。春秋时,舟山属越,称“甬东”(甬江

2、之东),又喻称“海中洲”。公元738年(唐二十六年)置县,以境内有翁山而命名为“翁山县”。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更名“昌国县”。“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再次设县,更名“定海县”。“海定则波宁”, 以祈“海波永定”。然而即使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却对浙江的历史文化发展都不甚了解。在拜读了浙江文化简史一书之后,我收获颇丰。浙江文化简史一书共分为十章,首章对浙江文化的含义、沿革及总体特征首次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和论述。其余九章分别从生成环境、经济科技、学术、文学、艺术、教育、宗教、风俗等方面,从文化上进行阐

3、述和论证,最后以浙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作为总结,资料丰富,引证有据。然而作者并不打算让浙江文化简史仅局限于对浙江文化发展的简单梳理和史料的简单汇集,而是竭力要理清其中演进的轨迹,同时探索其中内在规律,挖掘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把很大一部分笔墨花在了对文化的界定、对浙江传统文化特征的概括以及对浙江文化历史渊源和地域背景的解析上。这是本书最强的闪光点。同时,本书采用横向块状结构框架和纵向论述相结合的方法,各章主题鲜明,内容集中,历史演变的进程清晰,具有较丰富的知识性,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本书开端详细介绍了“浙江”一词的种种由来,这让身为浙江人的我顿时感到兴趣浓厚。“浙江

4、”原是河流的名称,其得名,山海经、史记、汉书、越绝书、吴越春秋均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也称“浙江”。而“渐江”一说也有出处,据王国维浙江考,“浙、渐为一”,渐江即浙江。由此可知,“浙江”之名,秦汉以前已有。然“浙江”之得名有四说:一谓浙江上游受婺、衢、歙三江之水,水出两山间,盘回百折,故曰“浙”。(燕肃之说)二谓钱塘江口,浙山正居其中,潮水投山下,折而出,故曰浙,所谓浙山,即赭山。(此为东吴时余姚人虞喜之说)三谓钱塘江之曲在富阳、杭县、萧山三县之间,以袁家浦一带之吵嘴尖向东延伸,形成三折。四谓浙江从太湖来,大势南流,绝钱塘江,复折而东,故曰浙,所谓江,即长江也。(此说为晋灼,清代阮东宗之)

5、由此可见,简简单单的“浙江”二字,仔细探究其前世今生,来源却不简单。纵观全书,其中的第八章浙江的宗教文化一节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与我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有关。众所周知,舟山市内坐落着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普陀山,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至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的存在,致使舟山民众信奉的尤多,而我也不例外。每逢香会或者是佛教中的重大节日,普陀山上总是人潮涌动,全国各地的香客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上山朝拜的教众数不胜数,

6、就我亲身感受而言,不论走到普陀山的哪个角落,总是人头攒动,放眼望去,满满的都是手持梵香,恭敬朝拜的香客。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创立的时间最早,约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至于传入中国的时间,则说法不一,传统的看法认为,东汉明帝时代,佛教传入中国。虽然我自出生起便依风俗信仰佛教,然而我对佛教中的道义经纶等都不甚了解,印象中也只是在各个教中节日时上山朝拜或是听邻里的老人聚在一起诵经念佛。佛教教义有三,其一是“无常无我”,所谓“无常”,即世界万事万物变化无常;“无我”,即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巧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这是佛教一切皆空的哲学是想。教义之二是四谛,谛是真理,分别是:(1)苦谛:佛教的

7、基本出发点,是宣扬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为无边之苦海,人生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等八苦,佛教认为,人生在世,一切皆苦,包括一切感受都是苦,生生死死不断轮回受苦。(2)集谛:是对造成人生痛苦根源的分析。佛教认为,人生苦的原因不在天,也不在社会环境,而是人们自身的“惑”(指贪、嗔、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所致。“惑”、“业”为因,造成生生不息之苦果。(3)灭谛:即熄灭造成烦恼痛苦的原因,达到“涅槃”,也就是死,亦称“解脱”。(4)道谛:即为完美而理想地解脱,达到涅槃寂灭境界的道路和方法,唯有皈依佛门,依据佛理,修持“戒、定、慧”三学,彻底转变世俗欲望和认识

8、。“无相”(灭众欲)“无作”(灭造作)才能脱离“生灭无常”的人间,获得理想的“解脱”。教义之三是以“十二因缘”为核心的因果报应论和三世两重因果说。因缘即为原因和条件,有“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因缘”,认为众生各依所作善恶因缘,在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中不断循环转化,所谓“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就是因果报应论。三世:即过去世的因,造成现在的果;现在世的因,又造成未来世的果。这是三世两重(阴、阳两界)的因果。佛教经典称为“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集论;“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

9、尼后来的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的汇集。故称“三藏经”,或称“大藏经”、“佛经”、“一切经”。至此,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一个念头,广为国人甚至是世人所熟悉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唐三藏一名的由来,是否与“三藏经”一说挂钩?相信大家可能也会同我一样有此念头。其实不然,待我细细查阅之后发现,三藏法师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并非是书中唐三藏的专称。史上,除了玄奘之外,著名的三藏法师尚有法师、法师、求那跋陀法师、大广智不空法师、菩提灯法师、法师等等。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西游记一书的背景充斥着佛法教义,且唐三藏之所以会走上西天取经之路,也是由于

10、观音所指示的“大乘教法”一说。读罢第八章关于佛教的一些内容,我对佛教的了解可谓更上一层楼。除此之外,据我了解,由于浙江山水优美灵秀,历代名僧乐此,因而营造了为数众多的古刹大寺,彰显了浙江佛教文化深厚积淀和蔚为壮观的气派。南宋宁宗时,朝廷将当时江南地区禅院制定等级,故史有“五山十刹”之称。五山:即杭州径山的兴圣万福寺,灵隐山的灵隐寺,南屏山的净慈寺,明州(今宁波)天童山的景德寺和阿育王山的广利寺;十刹:即杭州中天竺的永祚寺,湖州的万寿寺,江宁的灵谷寺,苏州的报恩光孝寺,奉化的雪窦寺,温州的龙翔寺,福州的雪峰崇圣寺,金华的宝林寺,苏州虎丘的灵岩寺和天台国清寺。五山全在浙江境内,十刹浙江有其六。看起

11、来,佛教在浙江影响颇深。其实,浙江省内的宗教绝不仅仅佛教一支,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也都各具影响,可谓百家争鸣 。说起来,宗教对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民族心理、社会习俗等曾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就浙江而言,人们的宗教信仰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采取兼容并包的胸怀,二是外来宗教进入浙江后迅速本土化、地方化,特别是明清社会,宗教走向世俗化。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形成有个漫长的阶段,其思想渊源有殷周以来的鬼神崇拜和巫术迷信、秦汉时的人间方术信仰和道家哲学。俗话说,得道成仙,道教的根本信仰就是神仙说,鼓吹修道可以成仙,能够长生不死。其信奉的核心是“道”,将“道”神格化。在道教发展

12、的过程中,浙江有很重要的地位。就我所知,金华的黄大仙宫就是道家之地。黄大仙,名号赤松子,金华人。葛洪著的神仙传记载:皇(黄)初平,初起兄弟在金华山(婺州)得道成仙。年15牧羊至金华山,随一高道入洞修炼,40年后道成登真而成仙,号赤松子,俗称黄大仙。从此,赤松子与金华结下了不解之缘,道教在金华生根。当时人在黄初平、初起兄弟修炼成仙叱石成羊处,建赤松观,其规模之大为江南道观之首。是此为道家黄大仙及其赤松观的由来。而基督教传入中国则被认为有三次大的高潮:首次始于唐太宗贞观九年,叙利亚人阿罗本到长安进行基督教派之一的景教传播活动。第二次在元朝,而由于当时的基督教信徒大多是蒙古人和迁居内地的中亚人,汉人

13、信奉者不多,在内地居民中没有牢固的基础,所以随着元朝政权的倾覆,基督教在浙江境内再次中断。明末清初,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清王朝建立后,传教士得到重用,各地开始兴建教堂。然而到了近代,基督教在西方帝国主义的大炮保护下连同鸦片一起输入中国,当时的传教士带着强烈的基督教本位和西方文化的优越感,在政治上往往站在侵略中国的本国政府一边,激起了浙江人民的激烈反对和反抗活动。直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教堂,拨款修复,教堂的活动才陆续恢复。基督教由此继续兴旺发展起来。伊斯兰教在中国叫“回教”、“天方教”、“清真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的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大约在唐初,当时有不少的阿拉伯士兵及商人留居中国,由于信仰伊斯兰教,需要经常做礼拜,就比较集中地住在一起,形成所谓的“番坊”,并在坊中建清真寺。至现在所保留下来的清真寺中,杭州城内的凤凰寺和广州的狮子寺、泉州的麒麟寺、扬州的仙鹤寺并称为我国古代沿海四大清真寺。通过浙江文化简史第八章的详细阅读,我对宗教在浙江的传入、发展和影响有了大致上的了解,也对宗教的种种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而且,通读全书,我了解到:(一)浙江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水文化、智者文化,具有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事善于发挥所长,善于把握行动时机的特长;(二)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