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_第1页
火龙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_第2页
火龙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_第3页
火龙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_第4页
火龙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火龙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臣咫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芝麻果、圣果、青龙果等, 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的果用栽培品种,半附生肉质植 物,茎深绿色,粗壮,三棱形有短刺;老茎肉质部老死后,只剩一柱形木质部。火龙果原产中美洲I,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台湾,并于90年代中后期 相继引入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等地。火龙果既可 大田种植,又可盆栽,是集食用、观赏、加工于一体 的新兴水果,颇受消费者欢迎。火龙果易受许多病原 菌的侵染,导致多种病害,这些病害严重影响植株的 生长,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威胁着火龙果的生产。随 着近年来火龙果种植面积的扩大,病害有逐渐加重的 趋势,种植户应注重火龙果病害防治技术措施。一、

2、认真观察火龙果病害现象1、火龙果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棱茎上。茎节出现小 斑点,但斑点不合并成块或片状;茎节出现斑点连接 合并成片状或块状;茎节中的病斑基本连成片状或块 状,颜色变成深褐色,甚至灰白色,并出现少量子实 体;茎节病斑面积扩大,合并成大片块状,甚至出现 腐烂、黄化,病斑干腐形成穿孔,但不造成枯死;在5、化学防治:防治炭疽病、茎枯病和枯萎病可采 用波尔多液,施保克、施保功、甲基托布津、代森锦 锌、多菌灵等,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共23 次。防治软腐病、疱痂病及溃疡病可采用铜大师、络 氨铜、农用链霉素、代森锌等。为了防治病原生产抗病性,尽量采用生物防治和 栽培技术措施、减少农药施用量。病斑

3、处出现大量子实体,茎节完全腐烂、枯死,病斑 侵染整个茎节,导致上部其他茎节黄化、枯死。植株棱边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规那么病斑,上生许多 小黑点。病斑凹陷,并逐渐干枯,最终形成缺口或孔 洞,多发生于中下部茎节。病原:目前有三种病原菌 可引起上述病症,色二抱Diplodia sp.、壳二胞 Ascochyta sp.、茎点霉 Phoma sp.。2、火龙果病害的病症。疮痂病病症:病茎外表出现不规那么的病红色坏死斑或 铁锈坏死斑,略突起。病斑初期直径0. 2cm,后期病斑成片生长形成长215cm,宽25cm的大型病斑, 外表光滑,严重时直接伤害到肉质茎,危及整个植株 生长。该病多发生在植株中部较老节的两

4、棱中间,后 期可见到过度生长的木栓化病斑,幼嫩茎节不发病。疮痂病的植株发病率在50%以上。病原:经初步鉴定 为细菌引起。2)炭疽病病症:病斑初期为紫褐色,直径约为 0.52cm的散生、凹陷小斑;后期扩大为圆形或棱形病斑,继而可连成片造成肉质部干枯,病斑上散生黑 色小点。病原:为炭疽菌Colletotrichumsp.。3)软腐病病症:病斑初期呈水浸状半透明,后期病部呈水渍状,为黏滑软腐状,发出腥臭,并且蔓延 至整个茎节,最后只剩茎中心的木质部。此病多发生 在植株中上部的嫩节,由伤口侵染引起,与虫咬和其 他创伤有关;但对植株的危害严重,常造成发病茎节 腐烂甚至向下和向上蔓延至其他茎节。如果苗期管

5、理 不善,田间土壤湿度过大,发病普遍。病原:为欧文 氏杆菌 Erwiniasp.。4)枯萎病病症:植株茎节失水退绿变黄萎蕉,随 后逐渐干枯,直至整株枯死;枯萎病病症最早出现在 植株中上部的分枝节上,起初是茎节的顶部发病,然 后向下扩展。潮湿情况下,病株上生有粉红色霉层。 病原:初步鉴定为尖胞镰刀菌Fusariumomys-porum Schlecht. o5)茎枯病病症:植株棱茎边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规 那么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凹陷,并逐渐干枯, 最终形成缺刻或孔洞,多发生于中下部茎节。病原: 目前有三种病原菌可引起上述病症,色二抱Diplodia sp.、壳二抱 Ascochyta sp.

6、、茎点霉 Phoma sp.。6)溃疡斑病症:初为红色的针尖大小病斑,散生 于茎表皮下,后开展成直径约为0. 51. 5cm的桔红色 斑点,病斑圆形,略突起。该病发生普遍,在徐闻县 城南长乐种植园和湛江经济作物试验场中植株发病率 均在60%以上。病原:目前尚不明确,根据我们初步研究,病原为一种真菌。二、要掌握好火龙果病害发病规律1)品种的选择要慎重。不同火龙果品种抗病性不 同。目前我国栽培的品种主要有珠龙、红仙蜜果1号 和白玉龙。由台湾引进的白肉品种白玉龙发病率普遍 较高;从越南引进的泰国白肉品种白玉龙至今未发现 受到病害侵染。红肉品种(红仙蜜果1号)也有发病 现象。2)易发病节位。老茎节和嫩

7、茎节发病都比拟轻, 中部茎节发病严重,因为中部节位代谢活动没有上部 幼嫩节位活跃,同时表皮层的蜡质层还没有完全形成, 有利于病原菌侵入;老茎的表皮层已经木栓化并且覆 有厚厚的蜡质层,病原菌不易侵染。中部茎节为结果 枝,因此,受害后对产量影响较大。3)水肥条件和耕作措施不当易产生病害。在不 同灌溉条件下,病害的发生有很大差异。采用喷灌的 果园,植株病害发生比拟严重,植株发病率在63. 1% 以上,这是因为喷灌使果园的湿度增大过快,从而有 利于病原菌的大量繁殖。另外,果园里的杂草较多和 长时间不清除,病害发生也比拟严重。4)要注重病原菌数量的消除工作,消除要彻底。 对发病植株的病斑进行剪除并集中销

8、毁,而且用除草 剂清除园内杂草。如果剪除的病残体没有集中销毁, 仍留在株行间,病原菌数量积累,致使病情严重。注 意在育苗时在土表铺上50cm厚的垃圾肥,植株间没有 杂草,在种植地采用高垄种植,植株间也没有杂草, 植株发生病害就少。5)易发生病害的季节和气候。亚热带地区全年的 温度、湿度较高,火龙果病害易发生;夏季气候炎热 病害更易发生。6)病虫害。由于火龙果为野生植物,且驯化未久, 没有特定的病虫害。到现在还未发现致命的虫害。疾 病方面,会因移植或外伤后抵御能力变弱而感染病菌 或病毒,但未曾发现局部或全面流行的传染性疾病。 虫害方面,枝条生长时期嫩芽会被害虫啃食,但由于 植株的嫩芽在极短时间内

9、抽生较多,又生长迅速(每天 可长2厘米以上),害虫啃食的极为有限,不会影响枝 条的生长。三、火龙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一)火龙果病害的防治根据火龙果病害的发生规律,病害控制应以农业防 治为主,注重消灭初侵染菌原,并结合检疫措施,选育 抗病品种,必要时进行药剂防治。具体方法如下:1)注重保护无病区。目前我国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因此应加强检疫工作,严格控制从病区向无病区调种引 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留无病种苗。2)选择优质和抗病强的品种种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火龙果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台湾引进的品种比 泰国品种发病严重。泰国品种可作为抗病亲本,选育出 新的抗病品种;或者转入抗病虫害基因,培育抗病虫

10、害 的新品种。3)注重减少间病源。最主要的是清除病残体,发病 的茎节可结合疏枝剔除,并且将病残体集中带到园外烧 毁或深埋;如发现炭疽病、软腐病和茎枯病的植株应该 立即切除病斑并集中销毁。同时要清除株行间的杂草。 杂草多的园比没有杂草的园植株发病率至少高45%。4)加强水肥管理。要防止漫灌和长期喷灌。漫灌会 使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而死亡;而喷灌使果园的空气 湿度增大,利于病害的发生。杜绝漫灌和长期喷灌是防 止疮痂病和枯萎病的最有效途径,最好是采用滴灌技术; 要起垄栽培,因为起垄栽培既可以防止水淹,又可以促 进根系生长,利于植株健康生长;要施足基肥,适时追 肥,最好施腐熟的有机肥;增施P、K肥,提

11、高植株的抗 病性。化学防治。在必要时火龙果病害可采用如下的化学防 治方法:防治炭疽病、茎枯病和枯萎病可采用波尔多液、 施宝克、施宝功、克菌净、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 代森镜锌、多菌灵可湿性粉和石硫合剂等进行喷雾。 一般每隔15-20天喷一次,共2-3次。繁殖的种苗可 用50mg/L的多菌灵可湿性粉药液浸lOmins,再进行 定植;而繁殖的苗圃可喷波尔多液,一般每隔10T5 天喷一次,共2次。防治疮痂病、软腐病和溃疡斑可用铜大师、络氨铜、琥胶肥酸铜、农用链霉素、代森 天喷一次,共2次。为了防止病原产生抗药性,尽量 采用生物防治和农事操作上的处理,减少农药的使用 量,用药时,做到有针对性用药,

12、采取多种药剂轮换 使用。镂、氯霉素和石硫合剂等进行喷雾,一般每隔10T5(二)火龙果虫害防治1、火龙果幼苗及枝条生长阶段,正是火龙果枝条 生长、营养积累、为开花结果贮备养分的阶段,此时 枝条外皮较薄,柔嫩多汁,蜗牛、姑蝇等软体动物容 易造成危害,啃食嫩枝条,对火龙果枝条生长不利。 因此,此时应防蜗牛、贴蝠等软体动物为害,防治方 法为在树头撒石灰、火灰或用毒饵诱杀。2、在幼苗生长期毛虫喜食嫩枝,特别是嫩芽,假设 此时生长点被吃掉植株就会停止生长。防治方法可在 地上撒播小白菜种子,引诱蝴蝶在小白菜上产卵,使 火龙果嫩芽免于受害。假设毛虫发生严重时,可用杀虫 剂杀除。一般在花芽和新梢抽出3厘米左右开

13、始喷药, 药剂有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加40%乐果各1000 倍液,20%杀灭菊酯或2. 5%漠氟菊酯2000-3000倍 液,50%稻丰散1000倍液。7-10天1次,连喷23 次。3、在花期或着果期会发生蜥虫和金龟子。可用食 蜥蝇等进行生物防治,或用肥皂水以毛笔擦洗去除; 在金龟子繁殖高峰时可用茶子熬淋畦面以驱赶其幼虫 爬出地表,再让鸭子吃食。如有红黄蜘蛛、介壳虫、 毛虫、斜纹盗夜蛾、果蝇、玉米螟等为害,可在花芽 和新梢抽生3厘米时,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 加40%氧化乐果各10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间 隔710天。4、当火龙果果皮转红果实成熟时,果蝇会产卵在 将成熟的果实

14、表皮内,孵化后幼虫取食果肉,导致裂 果、烂果,被害果外表完好,细看有虫孔,手按有汁 液流出,切开果肉已腐烂,有许多蛆虫。防治方法为 冬季或早春松翻园土,减少冬期虫口基数;虫盛发期, 夜间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2000倍液或90 %敌百虫800 倍液加3%5%的红糖喷洒树冠,7天1次,连喷3 次;也可将浸过97%甲基丁香酚加3 %二澳磷溶液(按 95: 5的比例配成)的蔗渣纤维方块(57毫米X 57毫米 X 10毫米)悬挂于树上,每平方米悬挂50块,每月挂 2次,可诱杀雄成虫。果实发育中期可袋套果,以防 止成虫产卵。5、果园以前种过松木,可能白蚁会比拟严重。白 蚁会直接啃断火龙果植株茎干或者蚕食根群,使受伤 组织向上黄化、溃烂。防治白蚁可在根部使用药物灭 除。地下害虫有蜗牛、站蝇、蚂蚁等,它们啃食植株 的嫩枝条。可在果园中放养鸭子吃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