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名师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1页
《屈原列传》名师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2页
《屈原列传》名师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3页
《屈原列传》名师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4页
《屈原列传》名师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屈原列传名师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积累与应用 1.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韩城南,另说今山西河津),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发奋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 2.司马迁本着“,”的史识创作了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从编写体例上来说是中国第一部,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人穷则返本 (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4)齐与楚从亲 (5)厚币委质事楚 (6)被发行

2、吟泽畔 (7)举类迩而见义远 (8)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颜色憔悴 B.形容枯槁 C.然终无可奈何 D.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5.指出下表中语句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语句活用类型解释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邪曲之害公也 谗谄之蔽明也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6.下列选项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B.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C.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D.冀幸君之一悟 7.选出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是以见放 B.不凝滞于物 C.方正之不容也 D.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3、 8.请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9.下列关于本文中出现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年轻的苏轼,才华横溢,博闻强志,到京城后声名鹊起。 B.子兰身为楚国公子,生活奢靡,真可谓是怀瑾握瑜之辈。 C.焦裕禄为官一方,为百姓排忧解难,总是能够正道直行。 D.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们少有人是不明就里、爽然自失。 10.有人将有关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蒙冤的经过概述如下: 汉武帝想让李陵为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李陵谢绝,并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武帝赞赏李陵的勇气并答应了他。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

4、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族了李陵家,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在那个“臧获婢妾犹能引决”的时代,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继续完成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 古文观止评论说“史

5、公与屈子,实有同心。”请根据课文屈原列传中的相关内容,概述屈子与司马迁的“同心”之处。 巩固与提高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6、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屈平疾王听之

7、不聪也。 1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怒而疏屈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C.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博闻强记,明于治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等,但上官大夫因想争得楚王的宠幸而嫉妒屈原的才能。 B.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 C.屈原草拟宪令之后,上官大夫就想夺取过来(邀功),但屈原不给。于是上官从此疏远了屈原。 D.屈原作离骚,是因为自己的诚信被怀疑、忠实被诽谤的怨恨引起的。 14.翻译

8、下面句子。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15.第段写国风和小雅的作用是什么? (二)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

9、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

10、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16.关于文意的理解,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都围绕屈原的“位”写。 B.离骚中说“疾”,说“怨”,司马迁认为离骚之作正可见体现出屈原的斗争精神。 C.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因而将他们合写一传。 D.本文以强烈的感情歌颂了屈原卓越超群的才华和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具有评传性。 17.下列关于

11、本文分析理解的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A.本传用了很大的篇幅叙述楚国和齐、秦的关系,从历史的教训来证明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的正确。 B.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直抒胸臆,议中有情,且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C.本文既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又能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和事迹。 D.司马迁推崇屈原两个方面:推崇他的正确政治主张和伟大人格;推崇他在语言艺术上的高深造诣。 18.选文第段中,援引的易中的文字“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是不是可以去掉? 19.请结合屈原列传,简要分析说明本文中所表现出的太史公“发愤著书”的创作思想。 (三)思考

12、与深入 仔细研读课文,完成下面问题。 20.请概括司马迁笔下屈原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 21.文章所拥有的表现力,主要通过语言体现出来。请以“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两句为例,并结合语境,加以赏析。 22.屈原列传与史记中的许多其他传记并不相同,请结合必修教材下册鸿门宴一文,比较二者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拓展与延伸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

13、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

14、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15、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

16、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

17、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谨再拜。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称道。 B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赋:铺述,这里指创作。 C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责:责任。 D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诚:确实,实在。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B屈原放逐,乃

18、赋离骚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近自托于无能之辞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25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重为乡党所笑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地为牢D不足为外人道也 26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B.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C.彼且奚适也D.死生亦大矣 27下列关于选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司马迁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事例,说明受辱者能在逆境中发愤图强,获得成功。 B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身受腐刑却

19、能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临危不惧,在逆境中奋发,真难能可贵。 C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世道盛衰变迁的脉络规律,从而能够成为一家之言。 D.“浮沉”“俯仰”“狂惑”等自贬之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多是因为自己的私心。 28下列针对选文的写作手法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运用铺排把“六受辱”按程度由浅到深依次排开,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精神痛苦,感人至深。 B.作者一口气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斯等著名人物,意

20、在说明“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连这些“王侯将相”也不得不受尽羞辱这一古今一样的道理。这是作者蓄积已久的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内心的强烈感受。 C.第一段中作者拿“猛虎一旦落入槛阱之中也不得不摇尾乞食”作对比,渲染下狱受辱之恐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凄凉,反衬自己忍辱受刑、忍痛著书的坚忍意志。 D.选文第二段先说一般人都怕死,但激于义理者不怕死,这是一层曲折。接着又说自己并非贪生恶死之辈,但又何至于受辱呢?这又是一层曲折。最后才揭开自己“不得已”而苟活的原因。这充分体现了本文在情感的表达上“曲折起伏、欲言又止”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贾生列传 司马迁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

21、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

22、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其辞曰: 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沈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翺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伯夷贪兮,谓盗跖廉;莫邪为顿兮,铅刀为铦。于嗟嚜嚜兮,生之无故!斡弃周鼎兮宝康瓠,腾驾罢牛兮骖蹇驴,骥垂两耳兮服盐车。章甫荐屦兮

23、,渐不可久;嗟苦先生兮,独离此咎!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独堙郁兮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遰兮,夫固自缩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弥融爚以隐处兮,夫岂从螘与蛭螾?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辜也!瞝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之上兮,览德惪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征兮,摇增翮逝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吞舟之鱼!横江湖之鱣鱏兮,固将制於蚁蝼。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鵩”。贾生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其辞曰: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施兮

24、,服集予舍,止于坐隅,貌甚闲暇。异物来集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策言其度。曰“野鸟入处兮,主人将去”。请问于服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菑。淹数之度兮,语予其期。”服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意。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嬗。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句践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云蒸雨降兮,错缪相纷。大专盘物兮,坱轧无垠。天不可与虑兮,道不可与谋。迟数

25、有命兮,恶识其时?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知自私兮,贱彼贵我;通人大观兮,物无不可。贪夫徇财兮,烈士徇名;夸者死权兮,品庶冯生。述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亿变齐同。拘士系俗兮,攌如囚拘;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众人或或兮,好恶积意;真人淡漠兮,独与道息。释知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翺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澹乎若深渊之静,氾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遰葪兮,何足以疑! 后岁余,贾

26、生徵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 29.请结合贾生列传的具体内容,分析说明司马迁将屈原和贾谊合传的原因。

27、 30.任务探究。 若是有导演需要依据屈原列传、贾生列传中的文字,回到历史情境现场,为屈原、贾谊各选择一位演员表演相关历史故事,请依托原文,概括说明挑选演员的各自标准应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字长太史公(历史之父) 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1)“离”通“罹”,遭受; (2)“反”通“返”,返回,追思; (3)“濯”通“浊”,污浊; (4)“从”通“纵”,合纵; (5)“质”通“贽”,见面礼物; (6)“被”通“披”,披散; (7)“见”通“现”,表现; (8)“混”通“浑”,全部 4.C 5. 语句活用类型解释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词用作

28、动词模仿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名词用作动词用丰厚的礼品贿赂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用作动词诋毁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品行不正的小人 谗谄之蔽明也动词用作名词说坏话、献媚的人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名词作状语以外客身份 6.A 7.D 8.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9.B 10.屈原开始被楚怀王委以重任,但因有人嫉妒屈原的才华,因而想抢功于他,屈原没有配合,于是就遭到小人的构陷,被楚怀王疏远。屈原的冤屈与小人的妒贤嫉能紧密相关。司马迁之所以为李陵谏言,是因为有人认为李陵威胁到外戚二师将军李广利在汉廷中的

29、地位,司马迁为李陵谏言,就是想要败坏二师将军李广利的名声,。司马迁触怒汉武帝同样与嫉贤妒能相关。所以,史公与屈原“同心”,同样都有被小人嫉妒的冤屈。 11.(1)疾,怨恨。 (2)伐,自夸。 12.C 13.C 14.译: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译出“疾”、“聪”、“谗”、“谄”、“蔽”、“邪曲”等2分,句子正确通顺1分) 15.将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国风、小雅和离骚作比较,充分表明离骚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文辞含蓄简练,志趣高洁,品行刚正,忠贞爱国情怀熠熠生辉。 16.A 17.C 18.这句话的意思是: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到福气。 不能去掉。因为言下之意是君王被污泥般的小人蒙蔽,君王的“井水”并不清澈,天下人不能得到福气。矛头指向了子兰、郑袖之流,并且与文中其他地方的“清流”与“浊流”之喻相应,让读者易于感知理解。 能去掉。因为用此句容易让人理解为矛盾的主要是楚怀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