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非选择题完整版)_第1页
专题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非选择题完整版)_第2页
专题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非选择题完整版)_第3页
专题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非选择题完整版)_第4页
专题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非选择题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本资料由 HYPERLINK /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试题精选从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全国各地100套优秀历史试题,按高考二轮复习各专题顺序分解而成,去除各地重复考试试题,包括129个选择题和75个材料题,试题排版工整合理、精美规范,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转载到其它网站、博客和QQ群交流,一经发现封锁其IP,谢谢合作!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汇总分解、整理:张秋鸿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附:非选择题完整版1(2014福建泉州

2、高中毕业班单科质检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朝丝绸的出口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亚、西亚运到罗马帝国,成了罗马元老院议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罗马的铁制品、玻璃、金银由西向东,流入了汉朝。 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城市)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36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当时的欧洲商人们说,葡萄牙人从里斯本运往果阿的白银几乎全部经澳门进入了中国。 樊树志国史概要(1)据材料一,概述汉代丝绸贸易

3、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6分)(2)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的东西方丝(绸)贸易的途径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的中外知识,分析出现这一不同的国际因素。(6分)【考点】(1)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纺织业(2)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解析】(1)第一问根据材料“ 汉朝丝绸的出口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亚、西亚运到罗马帝国,成了罗马元老院议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概括;第二问从汉朝获得“丝国”的称号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角度回答。(2)材料一反映古代丝绸之路主要是陆路,材料二反映丝绸贸易通过澳门转运,主要在海路。国际因素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有关。【答案】(1)

4、状况:丝绸是重要的出口产品,远销欧洲。(2分)意义:汉朝获得了“丝国”的称号,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4分)(2)不同:海路贸易。因素: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6分)2(2014山东济宁高三期末33)(2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近代自由主义思潮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中,自由主义在欧洲大陆得到迅速传播。自由主义在西方政治思想家那里有很多解释,从抽象的理念角度,自由主要是指个人不受任何约束(法律除外)的发展和人格独立,个人的独立选择等。个人的自由发展既包括经济的自由发展,也包括个性及其他方面的自由发展,并强调这种发展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是不受

5、任何机构或个人的限制和约束的。 材料二 到了18世纪中叶,特别是在英国,随着政治自由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的逐步实现,以及英国工业经济的成长和自由贸易的需要,经济自由被提到日一程上来。 材料三 古典经济学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西欧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它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斯密坚信自然秩序市场的自发作用,他的结论是:政府干预、管制、授予垄断和特需补贴都会误导资本并会减少资本对经济福利的贡献;政府的行为会制约市场从而降低资本积累率和劳动分工程度,并相应降低社会生产水平。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滕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

6、代“自由主义”的内涵是怎样不断拓展的。(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诞生的历史必然性。(6分)(3)据材料三,归纳概括亚当斯密理论主张的核心,并结合史实说明亚当斯密理论的实践结果。(6分)(4)综合以上认识,谈谈亚当斯密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价值。(4分)【考点】(1)启蒙运动;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近代自由主义思潮起源于17

7、世纪的英国自由主要是指个人不受任何约束(法律除外)的发展和人格独立,个人的独立选择等” ,材料二信息“到了18世纪中叶,特别是在英国,随着政治自由理论的发展和成熟经济自由被提到日一程上来” ,概括指出近代“自由主义”的内涵的拓展。(2)根据材料信息“随着政治自由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的逐步实现,以及英国工业经济的成长和自由贸易的需要” 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的国际关系方面进一步补充。(3)根据材料信息“坚信自然秩序市场的自发作用”“政府干预、管制政府的行为会制约市场从而降低资本积累率和劳动分工程度,并相应降低社会生产水平

8、”归纳概括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一方面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随着后来生产社会化趋势的加强,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4)综合以上认识,亚当斯密理论实际上是涉及市场和计划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强调市场的作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国家也要注意宏观调控,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康发展。【答案】(1)拓展:先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精神追求;进而到法律和政治层面的民主自由;再到经济上的自由竞争。(6分)(2)分析:政治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障了公民的自由民主的权利;经济上,英国开始

9、了工业革命,工业资本主义获得了一定发展,资产阶级的竞争力空前增强,迫切要求经济自由;国际关系上,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在世界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6分)(3)核心:强调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发展。(2分) 结果: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如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另一方面也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如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4分)(4)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充分强调市场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国家也要注意宏观调控,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康发展。(4分)3(2014江苏南京、盐城一模23)(13分)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

10、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材料二 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

11、。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材料三 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材料四 文化

12、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4分)(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与材料一中的“第一次全球化”相比,有何显著特点?(4分)(3)材料三反映了当代全球化下,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材料四对全球化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基本认识。(2分)【考点】(1)新航路的开

13、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问题(4)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解析】(1)抓住材料一中关键信息:“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 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它使得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2)结合教材内容归纳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可见跨国公司的资本扩张成为其显著特点。(3)抓住材料三中关键信息:“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金融殖民、技术殖民”“

14、环境危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等归纳当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材料四提出“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即全球化与本土化相融。(4)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答案】(1)动力:建立高效行政机器;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科技的进步。(3分,任答3点)影响:打破世界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具雏形。(1分)(2)推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15、兴起;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3分,任答3点)特点:资本扩张。(1分)(3)问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新殖民主义的出现;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动荡。(2分,任答2点)观点:全球化与本土化相融。(1分)(4)认识: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既要主动融入,又要保持民族性;全球化利弊并存,应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2分)4(2014江苏南京、盐城一模22)(12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都是以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为动力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

16、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世界史近代史(上卷)材料二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孙中山全集第6卷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

17、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请回答:(1)据

18、材料一,概括回答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4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阐述的核心观点,为此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理论创新? (2分)(3)材料三认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各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特点。(2分)【考点】(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早期西学东渐;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3)“师夷长技”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思想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新

19、文化运动(4)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解析】(1)第问抓住材料一中关键信息:“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推动了海外殖民扩张,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同一时期中国的日益衰落,成为西方国家侵略的对象。(2)“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认为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苏俄社会制度基本一致。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体现了对底层民众的关注。(3)“五四”前后的文化倾向在材料三中有明确的介绍,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实例。“五四”前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变,西方科技为我所用;“五四”以后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全

20、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4)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从对西方的态度变化、学习西方的内容深入、学习西方的目的等方面分析。【答案】(1)表现: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西学东渐”) (1分)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3分,任答3点)(2)观点: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苏俄社会制度基本一致。(1分)创新:提出新三民主义。(1分)(3)“五四”以前,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如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2分)“五四”以后,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21、。如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2分)(4)特点: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紧相连。(2分,任答2点)5(2014北京东城高三期末35)(9分)以下是世界近代有关物价上涨的案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案例一 欧洲的物价上涨15世纪,运抵欧洲的东方商品比原价涨了810倍。16世纪,西班牙的物价上涨四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25倍。(1)你如何理解15世纪和16世纪两次物价上涨的不同,并说明两次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6分)【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土耳其垄断东西方通商、“价格革命”【解析】(1)两小问,第一小问抓住时间(15、16世

22、纪)结合所学可知是在新航路开辟前后,开辟前因为土耳其阻碍东西方交通所以导致物以稀为贵,东方商品上涨迅猛,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的结果。影响前者要联系推动新航路开辟,后者则要看到对于封建主义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答案】(1)不同:前者是因为欧亚传统商路受阻,只是来自东方的商品涨价;后者因为从殖民地掠夺的金银大量流入,导致货币贬值,造成了物价的全面上涨。影响:前者使欧洲人渴望另寻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这成为推动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后者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案例二 美国的物价上涨使邦联政府感到棘手的是纸币贬值。在战争期间大陆会议发行过4

23、2批纸币,总额达19155万美元,此后各州也开始发行纸币。到1783年有11个州共发行了24636万美元的纸币杰斐逊在当时讲到:“1000元的大陆纸币只值硬币1元。” 美国通史(2)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源,并运用所学说明美国为此采取的对策。(3分)【考点】(2)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邦联制、1787年宪法(联邦制)【解析】(2)根据所学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美国联邦制确立的背景,结合所学可知因为邦联制导致分裂倾向;对策结合所学要回答1787年宪法,重点突出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答案】(2)根源:在于邦联制下,各州各行其是,滥发纸币,邦联政府无权管理。对策: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实行

24、联邦制,授予联邦政府包括发行货币在内的政治、经济大权。(3分)6(2014广东肇庆高三期末39)(28分)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城市)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的商品中生丝量最大。而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当时的欧洲商人们说,葡萄牙人从里斯本运往果阿的白银几乎全部经澳门进入了中国。据樊树志国史概要整理材料二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25、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丝银”贸易形成的背景。简要分析“丝银”贸易对中国产生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美元发生变化的原因。(12分)(3)欧元的诞生对区域经济整合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当代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组织?(6分)【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丝织业;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发展(2)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

26、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解析】(1)关键信息:“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城市)里斯本的贸易而论”、“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当时的欧洲商人们说,葡萄牙人从里斯本运往果阿的白银几乎全部经澳门进入了中国。”结合教材知识,从古代中国、西欧国家等两个角度分析,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古代中国丝织业的发展等史实相联系,分析原因;材料二反映的这种贸易带来白银流入中国,因此,第二小问的影响主要是从商业发展的角度分析。(2)依据时间信息,分阶段分析变化的原因。与罗斯福新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等史实相联第分析原因。(3)解答本问关键要理解

27、并能区分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回答三个区域性组织即可,如欧盟、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等。【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欧洲人到达亚洲;葡萄牙在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白银;中国丝纺织业(手工业)发达。(6分)影响: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2)原因:3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调整财政金融政策,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4分,答到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两个要点即可)40年代:美国大发战争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经济霸主地位。(4分)70年代:美国出现经济“滞胀”现象,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贸易出现逆差,贸易保护主义抬

28、头;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欧共体、日本的冲击等。(4分,答对两点即可) (3)组织: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6分,答对3个即可)7(2014重庆万州一模14)(24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代会要卷二十六“城廓”称:“东京车马辐辏,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增繁盛。加以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亿兆无穷。”潘楼街一带“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伟,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娃交易,其中又按地区分别进行各类货物交易。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3卷)材料二 “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

29、;虽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听说明朝大跑马,倾城士女兴飞腾”;“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英商游憩有家园,不许华人闯入门”;“华人游息辟公园,铁作围栏与栅门”。 摘编自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注:“爱皮西地”即ABCD)材料三 伦敦,1600年人口20万,1750年,人口675万(占全国人口的11%)。人口的增长,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也得到发展,伦敦定期货运服务在16世纪2

30、0年代获得较大发展,伦敦还是全国的水陆交通枢纽,伦敦全国干线公路枢纽地位形成于17301750年间,伦敦还是全国的信贷网中心。当18世纪90年代拿破仑侵占阿姆斯特丹后(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了欧洲航运和世界融资的中心,荷兰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打击了处于巅峰的阿姆斯特丹),伦敦开始取代它的位置,发展为世界货币市场中心。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开封集市贸易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市”的变迁情况。(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上海社会生活近代化的主要表现。(4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伦敦

31、经济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因素。(6分)【考点】(1)古代中国的商业宋代城市的繁荣(2)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解析】(1)第一问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亿兆无穷”、“动即千万”、“按地区分别进行各类货物交易”,从商业规模、商品种类、商品交易三方面概括特点。第二问结合书本知识,从时间、空间、政府管理三方面来概括“市”的变迁。(2)第一问抓住关键信息“汽车与电车”、“报馆”、“争购舶来品”、“衣裳时式鬟”、“教堂”、 “跑马”、“公园”等

32、,从交通工具、大众传媒、宗教传播、生活娱乐方式、服饰等方面列举表现。第二问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等方面来进行回答即可。(3)第一问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世界货币市场中心”。第二问首先抓住,材料信息“水陆交通枢纽”、“信贷网中心”、“荷兰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然后结合书本知识,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原因。【答案】(1)特点:交易数额大(商业规模较大),商品丰富,种类齐全;商品交易分类分区。(4分)情况: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普遍,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4分)(2)表现:城市交通工具变革,大众传媒出现(近代

33、报馆建立),崇拜西方生活方式(西洋化),西方宗教的传播,民众娱乐方式的多元趋势(世俗化),女装时尚化等。(4分)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较早受西方文明的冲击;近代的生产方式产生较早,西方科技的引入,新的城市社会阶层的出现,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从经济方面来回答也可);思想文化上,新思潮的产生、思想解放运动、新式教育和大众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政治上,国内资产阶级改革革命运动的推动等。(6分)(任意三点)如果学生从地理位置作答也可酌情给分。(3)变化: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货币市场的中心。(2分)因素:交通发达,以伦敦为中心的国内市场发展,信贷业发达;英国对外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

34、市场,英、法、荷相互争夺,荷兰败北,使阿姆斯特丹金融地位下降。(4分)8(2014湖北武昌高三元月调研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图1和图2,提取两项19世纪有关广东地区和英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8201911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单位:人)图一 图二【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工业革命 【解析】根据图一可知当时广东居民迁出呈现增多趋势,具体表现有:到他乡种田的现象消失,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的增多,出国从事工商业的增多。结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回答原因。

35、根据图二可知当时英国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人数增多,从事农业的人数减少。结合工业革命、城市化等角度回答原因。再对照中英城市化的情况,得出启示。【答案】信息1:图一居民迁出逐渐增多;到他乡种田的现象消失;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的增多;出国从事工商业的增多。原因:国门被打开,并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入侵,国内局势动荡;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业、手工业衰落;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等。(4分)信息2: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增多,从事农业的在减少。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去;机器的使用把相当

36、多的劳动力从直接生产中排挤出来,为服务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4分)总结:中国城市化进程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较大;英国则主要受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启示:城市化进程主要受政治、经济活动的影响。(4分)9(2014广东茂名一模38)(25分)妇女从政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封建社会,中国女性处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方面也无法独立,因而缺乏参政意识。由于临时约法中没有男女平权的条文,1912年4月,一批知识女性成立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曾留学日本的唐群英被举为会长。唐随即与议长吴景濂

37、辩论,声言如不赞成女子参政,妇女们便要用武力解决问题。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成立大会上,唐群英痛斥反对女子参政的宋教仁,并打了宋一记耳光。1913年唐群英发表文章批评袁世凯政府,女子参政运动遭到镇压。 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1907年,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中产阶级英国妇女冲击国会,大约60多名妇女被捕。1912年,几百名妇女因为争妇女选举权,被政府置入狱中,她们展开“绝食斗争”,全体绝食。1914年,欧战爆发,妇女专从事于救国运动,感动了长期对抗妇女参政运动的反对派。1918年,英国妇女经过50年的奋斗,终于获得选举权。 任然上世纪初英国女权主叉者争取参政权不惜暴力 材料三 194919

38、59年中国妇女参政状况表时间会议会女性比例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0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9%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3%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妇女缺乏参政意识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4分)(2)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初中英两国妇女争取参政权斗争的共同点。(4分)结合史实分析两国斗争结果不同的原因。(9分)(3)19491959年中国妇女参政状况呈现怎样的趋势?(2分)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政治、经济原因。(6分)【考点】(1)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改革;辛亥革命;工业革命;民国时

39、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启蒙运动;维新思想(3)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954年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解析】(1)分析材料,材料中有“因而缺乏参政意识”这句话,因此,这句话前面的,就是其原因,“中国女性处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说的是文化原因,材料只是说价值取向,没有具体的说出什么价值,因此要将之具体化,就是其原因了;“经济方面也无法独立”是经济原因,也要将具体表现答出。(2)第一问材料一有“知识女性”、材料二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中产阶级英国妇女”,可知都是由有知识的女性领导的;材料一有“妇女们便要用武力解决问题”

40、,材料二有“全体绝食”,可知方式上比较激烈。第二问,则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分析中英两国的不同,政治上可分析中国北洋军阀依然是封建势力的代表,而英国是实行民主政治了;经济上分析中英两国的妇女经济地位不同,从工业发达对妇女就业的影响来分析;文化上分析妇女受教育程度不同来及民主思想传播不同来分析。(3)第一问由材料总结可知是上升的;第二问,政治上要答出保护妇女权益的制度,经济上要反映经济地位的提高的表现。【答案】(1)原因:妇女深受男尊女卑的封建纲常毒害;妇女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4分)(2)共同:都由先进的知识女性领导;都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斗争方式。(4分) 原因:民主化程度不同:

41、英国经过三次议会改革,民主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妇女参政;中国受封建专制传统的影响,北洋军阀甚至不少革命派都反对妇女参政。工业化程度不同:英国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妇女人量外出工作,经济地位提高;中国小农经济影响了近代工业发展,妇女外出工作较少,经济地位不高。民主思想传播程度和妇女受教育程度不同:英国的启蒙思想传播时间长范围广,妇女受教育较为普及:中国受封建思想影响,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不够广泛,妇女受教育人数较少。(9分)(3)趋势:妇女参政比例逐步上升。(2分) 原因:政治:1954年宪法的颁布和人民代表人会制度的建立,为妇女参政提供保障。经济: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妇女走上上作岗位,经济地

42、位提高。(6分)10(2014广东茂名一模39)(27分)美国柯达公司130多年的兴衰史,见证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柯达公司发展大事记 1879年,美国人乔治伊士曼为自己的干版涂片机器申请专利。 1883年,伊士曼发明胶卷。 1888年,第一台可拍摄100张相片的柯达相机问世,伊士曼设计了:“您只需按一下按钮,其余的我们来做”的广告词刊登在杂志、报纸上,该广告很快便家喻户晓。 1898年,柯达在英国成立子公司,成为跨国集团公司。 1919年,伊士曼设立了分红,每位员工都可获得高于工资的奖金。他还将其拥有的三分之一公司股票赠与其员工,再后来他开始履行

43、建立退休金、人寿保险和工伤保险的计划。 1929年,推出第一盘为有声电影设计的彩色胶片。 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 1963年,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的历史瞬间被柯达相机拍下。 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时用柯达立体摄像机拍下“人类一大步”。同年,柯达因开发供电视使用的快速彩色胶片冲洗而获艾美奖。 1986年,设计制造了全球第一部140万像素影像感应嚣,该技术被美国航天局用于探索火星。 1998年,柯达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全行业合资计划”,柯达与厦门、汕头等6家国有胶卷企业进行合资合作。 2012年,由于在传统胶片市场的巨额投资,转向数码市场的步

44、伐缓慢,巨额亏损使柯达向法院提交破产保护文件。请回答:(1)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柯达公司迅速崛起的原因。(6分)(2)伊士曼在企业管理方面十分重视改善员工福利待遇,对此你如何评价?(4分)从1930年的统计数据看,柯达公司在该行业中处于什么地位。(2分)(3)请概括柯达与中国政府签订“全行业合资计划”的背景。(6分)(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柯达公司为人类文化事业作出的贡献。(6分)有人说“柯达成也胶卷,败也胶卷”,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考点】(1)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

45、球化趋势(4)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1)概括材料1898年以前的内容,“为自己的干版涂片机器申请专利”、“ 发明胶卷”可知重视发明专利;“该广告很快便家喻户晓”可知重之视广告;“成为跨国集团公司”,可知实行跨国经营。(2)要回答评价方面的内容,要指出其性质,所以要指出是生产关系调整,然后指出对员工的作用及对以后产生的深远影响。其地位则从“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结合时间,此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则指出其垄断地位即可。(3)从时间上分析,我国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一内容要答出,材料是“国有胶卷企业”

46、,因此国企改革要答出。(4)第一问,“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的历史瞬间被柯达相机拍下”,可总结出为史学研究提供大量宝贵的第一手影像资料;“柯达因开发供电视使用的快速彩色胶片冲洗而获艾美奖”,可总结出推动影视摄影艺术的发展;“该技术被美国航天局用于探索火星”可知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第二问,要分别指出其成败之处。【答案】(1)原因:重视发明专利;注重广告宣传;实行跨国经营。(6分)(2)评价:这是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调整;缓和劳资矛盾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企业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共4分,答出2点即可)地位:垄断。(2分)(3)背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国

47、有企业止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6分)(4)贡献:推动影视摄影艺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为史学研究提供大量宝贵的第一手影像资料。(6分) 理解:柯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因为胶卷方面的多项发明而全球领先,但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因为在胶卷的巨额投资而耽误了向数码市场的转型。(3分,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11(2014四川广元一模14)(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钱穆英国通史材料二 王斯德世界通史“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 英国出口商品额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1851 年为1

48、/4,1861 年为1/3,1871 年达到了3/5。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四1832年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1842年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1870-1907年颁布7项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学生提供食品和医疗保障1875-1909年先后有5个住房法出台,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和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材料五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

49、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历史教学20122(1)简述材料一、二、三

50、所反映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2)概括材料二、三所反映的英国经济的特点。(4分)(3)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英国制度建设的认识。(6分)(4)评述材料五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10分)(要求:在材料中的任选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评分标准:观点2分,史实至少2例4分,史实的作用或影响4分)【考点】(1)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发展(2)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发展(3)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发展(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典力学【解析】(1)联系: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农业人口的下降

51、,材料二体现了英国工业品出口比例的上升,材料三体现了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首先,从时间点和变化上可知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接着,分析得出人口涌入城市带来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工业品出口增加,工业品出口增加带来对外贸易的繁荣,本题可解。(2)依据材料可知英国在经济上工业化完成,对外贸易发展、依赖国际市场等特点。(3)从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政治对经济反作用角度作答。(4)首先明确观点,或认同,或反对。接着以事实证明观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论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答案】(1)联系: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农业人口涌向城市。(2

52、分)为满足工业革命和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的需要,英国进口商品以原材料和食品为主,出口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且额度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逐年增加。(2分)工业化导致英国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分)(2)特点:工业化水平高;依赖世界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4分)(3)认识: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政府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通过社会立法,提高劳动者报酬、给予劳动者必要的社会保障。(2分)社会立法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缓和了社会矛盾化解了社会冲突。(2分)成为西方各国体制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但离实现社会公正公平还有差距(2分) (4)观点(2分)史实4分(至

53、少两例)+ 作用4分观点一:掠夺在前,发展在后,掠夺促进了西方崛起黑奴贸易给欧洲带来巨额财富,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给欧洲带去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料,促使欧洲经济产生重大变革;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广阔市场;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为欧洲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地等)观点二: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政治: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思想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英国17世纪就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了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他如美国、德国、法国皆可)经济: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

54、本主义萌芽;荷兰、英国等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或垄断性贸易公司)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科技:文艺复兴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是西方崛起的精神因素。12(2014广东汕头高三期末38)(29分)历法与节日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臣(指汤若望)自大西洋八万里航行东来,阐扬天主圣教为本,前朝(明朝)故帝,令修历法。修历所用书籍,测量天象仪器,由西洋来者甚多。(1644年)摘编自天主教来华传教士汤若望上清廷奏疏宁可使中夏(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1664年)反对西学的顽固派杨光先弹劾汤若望之言论材料

55、二 辛亥鼎革后,民国纪元,改用泰西历法(阳历),一以趋世界之大同,一以新国人之耳目,意至善也。陈振先送旧历文(1929年12月31日大公报)材料三 而民间于祖宗忌辰、自己生日,均必不肯改易,且亦与政体无关。况蜒人于潮水,农夫之于根植,尤有绝大关系,必不敢忘也。1930年1月7日盛京时报材料四 2005年,美国纽约州开始将中国农历的大年初一定为全州的法定节日。与此同时,“中国式”圣诞节也在中国悄然兴起,与之相关的生意非常红火,但中国并不是一个宗教国家。中国的圣诞节也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摘编自华盛顿邮报等(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你从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6分)(2)辛亥革命后,阳

56、历成为法定历法。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6分)(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述)(3)材料三对改行阳历持何态度?(1分)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民间仍然使用旧历(农历)的合理性。(6分)(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两方面简要分析近年来“美式春节”和“中式圣诞”现象出现的原因。(10分)【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早期西学东渐(2)辛亥革命;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3)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

57、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中美关系正常化;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1)“自大西洋八万里航行东来”这走的是新航路,故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前朝”可知朝代更替,“阐扬天主圣教”可知天主教传播,“令修历法”可知修历,“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可知排外。(2)“阳历”只是新事物的一个代表,而时间是辛亥革命后,因此要回答辛亥革命后新事物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同时也要回答“阳历”成为法定历法的特定原因;普遍原因是西方文化的传播;特定的原因,则是用阳历取代旧历,体现一种去旧布新,铲除封建宣传共和的思想;同时便于与世界交流。(3)第一问先

58、总结态度,可知是不赞成的;“而民间于祖宗忌辰、自己生日,均必不肯改易”可知是旧历适合传统习俗的需要;“且亦与政体无关”可知无关政体;“况蜒人于潮水,农夫之于根植,尤有绝大关系,必不敢忘也”可知适合农耕经济的需要,然后回答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即可。(4)国内原因可从从政治保障、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中美关系来组织答案;国际上可从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多元文化并存等方面组织答案。【答案】(1)信息:新航路开辟;西方传教士来中国(或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传教士修订新历法;早期西学东渐(或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传入中国);顽固守旧官员盲目排外;明清朝代更迭。(每点2分,任答3点得满分6分。不拘泥于参考答

59、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背景: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阳历取代旧历,彰显共和精神;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历法认同趋于西化。(2分)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用阳历便于与国际接轨。(2分)文化上:西式文化冲击近代中国(西风东渐),颁行阳历以迎合世界潮流。(2分)(每个方面任答1点得2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3)态度:反对(或不支持)。(1分)合理性:政治上:旧历迎合宗族社会的需求;政府在无关政体方面可向民间社会作适当的妥协与退让。(2分)经济上:旧历适合农耕经济的需要。(2分)思想上:民族传统与习俗在现代化进程中应

60、予保留。(2分)(每个方面任答1点得2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4)国内原因:政治上:民主法治的完善为假日经济繁荣提供制度保障;经济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促进中西文化相互交流;文化上:双百方针恢复促进思想解放;外交上:中美关系正常化增进相互交流;国际原因:政治上: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上: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促进各国文明融合;文化上:全球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改革开放、中美关系正常化和经济全球化为必答点,每点2分,共6分。其他方面任答1点得2分,但总得分不能超过满分10分)13(2014广东广州高三期末38)(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