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轮复习 化学基础操作 作业_第1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 化学基础操作 作业_第2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 化学基础操作 作业_第3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 化学基础操作 作业_第4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 化学基础操作 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基础操作1.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2.测定补血剂(含、维生素C等)中铁元素含量的前期处理:将样品研磨后,取1.000g样品粉末加入5mL稀硝酸溶解后过滤,将滤液配制成250.00mL溶液。上述处理过程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A. B. C. D. 3.有关下列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萃取操作中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B.蒸馏时若选择球形冷凝管,冷凝效果更好C.渗析使用的半透膜是一种离子交换膜D.可

2、用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pH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先装好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先用双手捂紧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后加热D.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不相通时打开活塞5.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气体溶液A .稀盐酸B .稀氨水C .稀D .饱和溶液A.AB.BC.CD.D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

3、速率偏高C.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D.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7.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仪器不合理的是( )ABC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量取15.00mL NaOH溶液溶解吸收含的尾气8.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萃取时,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旋塞,先将水层放出B.做焰色试验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C.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D.可用溶液和稀区分和9.用下列买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能完成相

4、应实验的是( )选项实验器材相应实验A烧杯、玻璃棒、蒸发皿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B烧杯、胶头滴管、电子天平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NaCl溶液C烧杯、胶头滴管、分液漏斗用溴水和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的NalD烧杯、玻璃棒、滤纸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10.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20 mL量筒量取15 mL酒精,加水5 mL,配制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C.从海带中提取碘应在坩埚中灼烧海带并用玻璃棒搅拌D.实验室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其操作是用天平称15.2 g绿矾,放入小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到500 mL容量瓶中,洗涤、稀释、定容、摇匀11.“侯

5、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为,。若实验室根据此原理制备少量的,实验主要包括制取和生成分离制取四个步骤。下列实验选用的主要仪器或主要步骤错误的是( )A.制取氨气,可选用仪器B.分离,可选用仪器C.制取,可选用仪器D.制取时,应先在仪器中通入再加入氨水12.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装置目的验证非金属性:实验室制备氨气选项CD装置目的粗铜精炼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13.下列试剂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氢氟酸存放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稀硫酸用铝制的容器盛放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磨口塞的试剂瓶中14.完成下列实验,所用仪器或操作合理的

6、是( )AB检验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C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15.下列实验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还原CuO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再熄灭酒精灯B探究的可燃性先检验的纯度,确认纯净后,再点燃C分解制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从水槽中拿出导气管D用萃取碘水中的碘静置后,先将上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A.AB.BC.CD.D16.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B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

7、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C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D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1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溶液中不可能含B将铝箔置于火焰上灼烧铝箔胀大并有熔融物滴落铝箔灼烧生成氧化铝C将几滴饱和溶液滴入一烧杯的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生成了胶体D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18.苯甲酸乙酯是难溶于

8、冷水的无色液体,沸点为213,常用于配制香精和人造精油,也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控制温度为6570在环己烷中进行制备,反应原理为。已知:环己烷的沸点为80.7,可与乙醇和水形成共沸物,共沸点为6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最好采用水浴加热,且冷却水应从b口流出B.分水器的作用是提高产物产率,当分水器中水层过高时,要及时放出水层C.环己烷的作用是在较低温度下带出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正向进行D.反应完全后可直接将圆底烧瓶中溶液进行分液、萃取以得粗产品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阅读文献抓住“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凝结”等关键词句。砒烟上飞固态物质受

9、热变成气态物质:凝结气态物质凝华成固态物质。蒸馏用于分离两种或多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根据液体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A项错误;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受热直接变成气态物质,气态物质遇冷凝华为固态物质,即砒霜样品受热使有效成分三氧化二砷变成蒸气(升华),降温,蒸气凝华成固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砒霜的目的,B项正确;干馏是指煤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砒霜提纯过程中有效成分没有发生变化,C项错误:萃取是指用萃取剂将一种物质从其溶液中提取出来的过程,如用苯或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D项错误。2.答案:C解析:测定补血剂(含、维生素C等)中铁元素含量的前期处理:将样品研磨后

10、,取1.000g样品粉末加入5mL稀硝酸溶解后过滤,将滤液配制成250.00mL溶液;过程中涉及到A的过滤、B的研钵、D的250.00mL容量瓶,但没有涉及C的灼烧固体物质,故选:C。3.答案:A解析:萃取操作中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防止溶液漏出或喷出,A项正确。球形冷凝管斜放时会存留较多馏分,其主要用于冷凝回流,蒸馏时一般选用直形冷凝管,B项错误。半透膜只允许小分子、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是对溶液里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能力的高分子膜,故半透膜不是离子交换膜,C项错误。NaClO溶液具有漂白性,能使pH试纸褪色,因此不能用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pH,D项错误。4.答案:

11、C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涉及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可燃性气体验纯、分液操作。应该在装药品之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错误;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该先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再用双手捂紧试管,观察现象,B错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需先通一段时间氢气,将装置内空气排净后再加热,防止氢气不纯而发生爆炸,C正确;分液时,使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使内外压强一致,再旋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液体顺利流下,D错误。5.答案:B解析:与稀盐酸不反应,且在稀盐酸中的溶解度较小,向圆底烧瓶中挤入少量稀盐酸,不能造成圆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不能形成喷泉,A项错误;HCl能与稀氨水反应,且HCl极易溶于水,向圆底烧瓶中挤入

12、少量稀氨水会造成圆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能形成喷泉,B项正确;NO与稀硫酸不反应,且在稀硫酸中溶解度非常小,向圆底烧瓶中挤入稀硫酸,不能造成圆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不能形成喷泉,C项错误;不与反应,且在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向圆底烧瓶中挤入饱和溶液,不能造成圆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不能形成喷泉,D项错误。6.答案:B解析:A项,钾、钠、镁等活泼金属在高温下都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故它们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正确;B项,若先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混合并计时,则两者发生反应,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在未达到设定温度前反应速率慢而使测得的反应速率偏低,错误;C项,根据蒸馏操作过程知,正确;D

13、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离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正确。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涉及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滴定管的使用、溶解操作、尾气处理装置的选择。夹紧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上口加水至浸没漏斗下端管口,再加入少量水至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后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水柱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A正确;量取一定体积NaOH溶液需要用碱式滴定管,图中为酸式滴定管,B不正确;溶解操作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加速固体溶解,C正确;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ClO,该装置可用于吸收并防止液体倒吸,D正确。8.答案

14、:A解析:分离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因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在下层,故水层应从上口倒出,A项错误;做焰色试验前,铂丝应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目的是防止其他离子产生干扰,B项正确;乙醇、苯等有机物易挥发,遇明火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C项正确;加入硝酸银得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的是NaCl,加入硝酸银得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溶解的是,加入硝酸银得不到沉淀的是,D项正确。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蒸发结晶、配制溶液、萃取、过滤等操作所需实验仪器的选择。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操作,除烧杯、玻璃棒和蒸发皿外,还需使用酒精灯

15、等仪器,A不符合题意;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 的氯化钠溶液,除烧杯、胶头滴管、电子天平外,还需使用一定规格的容量瓶、玻璃棒等仪器,B不符合题意;用溴水和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时,应先向NaI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再加入萃取碘单质后分液,需使用的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和分液漏斗,C符合题意;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时,涉及过滤操作,除烧杯、玻璃棒、滤纸外,还需使用漏斗,D不符合题意。10.答案:BC11.答案:D解析:实验室常用加热与,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用此方法时需要选用仪器,故选项A正确;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需要过滤,需要选用仪器,故选项B正确;制取的方法是

16、加热,使其分解,可选用仪器,故选项C正确;制取时,是将生成的氨气和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应先在仪器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以增大在溶液中的溶解量,故选项D错误。12.答案:A解析: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原理,由装置中反应,可得酸性,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知非金属性,A项正确;实验室用和共热制备氨气时,为防止反应中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项错误;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精铜作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C项错误;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D项错误。13.答案:BCD解析:14.答案:C解析

17、:本题考查实验操作及实验仪器的选择,涉及氯化铵的分解、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可吸收氨气,湿润的酚酞试纸不能用于检验氯化氢,碱石灰可吸收氯化氢,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不能用于检验氨气,A项错误;右侧试管内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从右侧试管的支管口处排出,不能使右侧试管内气体压强增大从而将硫酸亚铁溶液沿导管压入左侧试管中,达不到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的目的,B项错误;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碎泡沫塑料起保温作用,减少热量散失,环形玻璃搅拌棒用于使酸碱充分混合、反应,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C项正确;中和滴定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否则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D项错误。

18、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停止通氢气,以防铜再次被氧化,A项错误;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为了防止气体不纯而发生爆炸,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确认纯净后再点燃,B项正确;分解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为防止倒吸,应先从水槽中拿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C项错误;用萃取碘水中的碘,静置后,应先将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项错误。16.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础,并要求考生能根据发生的化学反应预测实验现象,综合性较强。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乙烯,乙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烯被氧化为,被还原为,溶液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不会分层,A错误;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故可观察到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B正确;向盛有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