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充分做好课前教学准备 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 徐其象 更新时间:2013-9-24 13:44:02 【搞要】课前准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它包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两个方面。教师准备包括:精心备课等六个方面;学生准备包括:用品准备等四个方面。只有师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数学课堂才能是积极主动和科学有效的。在教师的合理正确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关键词】准备、有效。数学是一门抽象而难理解又应用极为广泛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学好整个数学学科的基础,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除了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外,还要看教师成功的课堂教学,向课堂要成绩、要质量、
2、要效率,这是一个执教者的目标,当然,要使执教者的课堂教学获得成功,除了教师本人要有较深的数学知识和熟练的传授数学知识的艺术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前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做课前准备工作。当今社会是一个高科技时代,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数学知识的应用又极其广泛,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掌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学,而且要学好。教好书是我们每个执教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学好书又是我们每个学生理所应当高质量完成的任务,我们做好数学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是迫在眉睫而又十分必要的。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课前准备主要包括:1、教师要做的准备,如温习教案、教学
3、的主要教学流程、调整自己的心绪,准备教具等。2、学生要做的准备,如预习、教材、作业本的待用、准备学具等。在实施有效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必须明确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及其做法。充分认识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1、做好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首先, 课堂是教师教育培养学生最主要的阵地,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数学具有抽象性且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师课前准备劳动的复杂性和辛苦程度。上好小学数学课,课前准备是关键,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和保
4、证。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更为清晰、流程更加了然于心,对课堂教学中必需的教具、学具的运用更加恰当,对教学辅助设施设备的使用更加自如。因此,做好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将更为流畅、简洁、紧凑,对教学时间的调控安排将更加科学合理,不再无谓地浪费时间。 其次,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是建立在学生或多或少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只是这种准备往往是“无意识”的。教师要使学生的这种“无意识”的、比较盲目的课前准备活动,转变为“有意识”的、主动的课前准备,从根本上提高课前准备的质量和水平,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才能更加专注高效,因而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必将得到提高。 2、做好课前准备,是
5、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必须在实践中,经过强化训练,逐渐形成。而且在形成的初期会经历多次反复,然后才能逐步形成习惯,并伴随终身。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习惯成自然。教师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使学生明确学习新知前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坚持不懈地做好课前准备,学生就会形成学习“定势”,由被动的进行课前准备转变为主动进行,这就是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3、做好课前准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需要。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上课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诸多名特教师成功的秘诀中,认真做好课前准备都是其中
6、重要的一点。课前准备看似多余、平常,其实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课前准备能使我们每节课都从容淡定,对每节课都谨慎专注,牢牢确立课堂教学的效益观。长期坚持,水滴石穿,就会帮助我们自己的成长,更快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总之,每一堂数学课,都不能忽视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只有精心地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才可能在上课时胸有成竹地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更有效,师生双方都在课堂中获得提高和发展。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1.教师准备: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认为:数学课要
7、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1)查阅资料。 现在各种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板书设计以及报章杂志上刊登的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是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们所编写或撰写的,这些资料对我们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进行了比较深入透彻的分析、综合和概括,提出了多方面合理的教学建议,设计了科学的教学思路,这些现成的教学经验对我们备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它们,就可以避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也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更合适的教材教法。 我们平时听公开课作的听课记录、自己上课的课后记录,也是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公开课凝结着
8、讲课老师的探索创新的心血,其中的成功与失败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借鉴。因此,我们坚持多查阅资料,多听课学习,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广采博纳,取其精华,择人之善而从之,对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大有益处。(2)精心备课。 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备好课,就必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梳理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备课的直接产物和表现形式是教案。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进行教学的依据,使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并合理地分配课堂的时间。有的教师却不以为然,他们或者是把别人的教学教案“
9、移植”到自己的备课本上;或是干脆拿着买来的备课手册走上讲台;或者是“一本通书读到老”,一本教案年年用、次次用。这些应付式的偷工做法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编写教案,既不是课文的抄录,也不是参考资料的凑合,而是对教材和各种教学参考资料进行创造性地加工的成果。数学教学工作本身是创造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每一堂成功的课例都体现了教师新颖的设计创新的结果。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教育对象不同、班级基础不同、要求不同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走出现成教案的圈子。我们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确定讲解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讲清知识性,还要有思想性,把教学与教育结合起来;注意智力因素教育
10、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相结合,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意志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精心设计教法,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编写出切合本班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我们必须适应教改的形势要求,深钻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精心备课,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如备课要求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我们只有紧密围绕做好这三备工作,写出来的教案才是算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讲台的教案。(3)准备教具。 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既能达到直观、形象、简化、明了的目的,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直观教具种类
11、繁多,比如实物、图片、标本、模型、三机(录像机、幻灯机、放音机)、多媒体电脑等。上课需要用到哪些教具,我们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于上课前准备好。如果是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必须在课前检查一下电器是否正常,所要用到的软硬件是否已安装并可正常运行。最好自己先预做一次演示实验,以保证上课演示的成功性和准确性。上课时,教具摆放的位置,演示的时间也要考虑好。这些工作做得充分和细致一点,可以避免因教具准备做得不足而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4)静心想课。 写好教案不等于就能上好课,想课是备课的补充、完善和深化,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如果我们写好教案后在头脑中回忆教案的整个过程,像看了电影后重现一样
12、,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通盘教虑,进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增补、删减等工作。可以说这是对教案的再加工,它会使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结构更严密,条理更清楚。想课,这一步工作对于初步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它们对所讲的教材内容并不是很熟悉,并且是初次编写该课的教案。经过课前静心想课,上课会变得主动、自如、连贯。上课时就容易把精心编写好的教案得以在课堂中体现和实施,避免只限于纸上谈兵的局面。(5)课前侯课。 侯课,也是上好一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我们在上课预备铃响之时准时到达课室门口侯课,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首先,暗示了学生该上课了,
13、使还在课室外游玩的学生赶快进入课室,使课室内的学生赶快回到自己的座位,逐渐稳定情绪,作好上课的准备;其次,起到调节我们自己的情绪的作用,以便在正式上课时以良好的情绪和精神来感染学生;再次,会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有利于学生严于律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养成惜时如金的良好行为习惯。试想,若一个教师在上课铃响过之后才匆匆赶到课室,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转移和惜时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初步踏上讲台的年青教年来说,课前侯课会起到稳定情绪、防止怯场的作用。(6)及时总结。 课后总结,既是当堂课的课后经验总结,是成败的记录,也是下一课的提前准备。我们把每一节课的成功与
14、不足之处及时归纳总结,为以后的课前准备带来宝贵的参考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不断上课,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几年之后,十几年之后,那时我们才会真正称得上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民教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做得越充分、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这一点我们大部分教师在实践中都有所体会。所以,我们上每一堂数学课,都不容忽视以上课前六个方面的准备工作。2.学生准备:要实施有效教学,除做好教师准备工作外,学生的准备也必不可少,它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先决条件。(1)用品准备上课前,必须准备好课本、练习本、笔记本,要削好铅笔,装好圆珠笔,灌满钢笔水等,有时还要准备好圆规等工具。不要等到老师开始讲课了才想到去
15、找东西,这样不仅会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而且还会打乱听课的思路。(2)知识准备一般来说,每个新的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的。实践证明,人们可以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得到新知识。所以,要学好新知识,一方面要复习好前面所学内容,另一方面要预习好新知识。这样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课,效率就会更高。(3)体力准备除了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外,还要合理安排好休息时间,保证每天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并做到早睡早起。夏天要适当午睡,但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即可。应充分利用好课间时间,要到教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做些轻微的身体活动。这样就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听课,效果自然会好。(4)心理准备听课不能带着情绪,不能
16、凭对老师印象的好坏,更不能凭对数学学科有没有兴趣。无论哪一老师上课,都必须认真去听。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位同学要在摸清老师的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去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可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而课前准备是教师上好一节课、学生学好一节课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让良好的习惯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必然会获得良好的效果。俗话说:有备无患。只有师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才能是积极主动和科学有效的。在教师的合理正确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焕发出
17、勃勃生机课前准备有效课堂的源泉一、问题提出中国教育报2010年4月7日刊载了现阶段课堂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一文,提出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需注意处理五种关系,其中第二条就是要贴近学情与“以学定教”的问题。指出影响和决定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但让教学贴近学情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最为缺失的,这到致了教学不了解学生需求的现象。教学贴近学情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合理及教学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贴近学生的思维状态。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有“以学定教”的思想,让教学贴近学情,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不同的教学观产生不同的有效教学观,行为主义的教学观、认知主义的教学观、人本主义的教学观
18、都对“有效”做出了自己解释。我们从操作的层面把有效教学界定为:教师在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方面获得成功的教学行为。它包括教的有效性和学的有效性及其交互作用,核心是效能与发展。就是说,有效的教学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达成教学目标的高效率、优效果、强效益。 要实施有效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需要三个要求: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要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
19、式,即教师要采用适于学生实际的教学流程与教法。 教师如何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教师、学生的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二、做好课前准备必要性美国实证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用科学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学习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联结学说,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1)准备律;(2)练习律;(3)效果律。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个性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中提出:教学时间不再是单纯地理解为45分钟,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也不全在课堂45分钟,还应包括课前用大量时间查找资料,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20、这一学习环节。空间上,课堂也不单纯是教室,而是教室与社会大教育资源的结合。学科教学知识(PCK)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斯坦福在学教授舒尔曼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其核心内涵在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形式,突出对学生的理解,强调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上,缺少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缺少对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的设计,无论如何都是失败的。 理论研究讲究理性的分析与思辩;实践研究注重知性的体验。教育是实践,课堂教学更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应重视师生双方的教学体验。而教学体验来源于教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源于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与传统教学相比,基
21、于学生体验的教学更注重学习者的深入参与,并突出强调学习主体自我的感悟与发现,使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自然地交织在一起,达成认知变化与情感变化的统一,从而促成其先前体验和经验系统的变化发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在直接参与之中。学生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就有什么的内化效果,思想准备得充分,学习就变得积极主动,各种感官就能统一到学习过程中来;思想上准备得不足,甚至缺少准备必将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内化的效果。三、做好课前准备的几个方面在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下,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前准备是
22、教学过程的开始。调整好课前准备与有效教学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大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性。1.教师的课前准备(1)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期望。只有充分熟悉、了解、掌握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才能有信心有目的的实施一定的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对目标的设定与认识的准确度与课堂所取得的效果成正比,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活动设计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2)对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宽度的把握。实际上,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结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教材结构,教学结构, ,这些结构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驾驭,既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解构,又要针对实际教学进行整合重构。新课程标准强调对教材的“
23、整合与开发”,其实质是强调教师在使用教材时的“再次开发”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同伴的互助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的集体备课也必将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更深理解与把握。(3)对学生学习程度与状况的了解。课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已知与未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运用知识能力。具体可分解为四个步骤:导学案的编写要符合学情(即为第一次备课);教师对学生导学案批阅后的第二次备课(教学策略调整);上节课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总结,是否仍留有问题,即为上节课的第三次备课;采取恰当的学生问题的收集方式,如导学案的批阅、小组组长的汇报、与学生的交流等,进一步了解学情。(4)教师要有起点和发展意识。根据学生现
24、有的知识与技能,把握好教学的起点,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以不断获得新的成功体验和“不满足感”。 因此,教师的课前准备必须以学生准备程度为基点,对学生相关背景知识的预测与了解,是决定授课内容与授课深度的重要指标。因此,课前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的认知空白创设问题情境,在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设置一个高于目前认知能力的问题,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之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状态,促使学生为了达到新的“知识结构平衡”,不得不去寻找新的理论和知识点,以弥补这种不稳定的状态。可见,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自己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较高的设置问题的能力
25、,这就需要教师熟悉教学内容,熟悉教学内容所隐含的思想方法及这种思想方法的来龙去脉 。首先问题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其次从思维的角度来说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同时问题设计的难度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得不同的学生尽量愿意提出自己的见解。(5)设计教学流程与教法。课堂教学是课堂活动的教学,课堂活动包括师生交流、展示、探究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如如何组织交流展示?或采取学生先展示教师再作深入,即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继续下去,达到深化数学思维的目的;或采取几个学生一起完成同一个内容,形成对比,思维碰撞,达到优化数学思维的目的;或采用错误展现,让学生去发现,以引起注意,达到净化数学思
26、维的目的;或采用规范、优秀做法赏析,让学生学习,培养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或采用小组讨论,互相借鉴,以异求同,达成共识等等。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会说”、“说的精彩”。真正落实“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课堂改革目标。但所有方法的使用都必需建立在了解学生思维活动的前提下才能运用自如,才能真正把学生活动落到实处,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展现提高的效果(课堂上主要是展现,而不是讲授)。这样可实现教师组织下的学生思维资源的共赏,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展示可放在课前、课中上黑板展示或作课堂上的口头表达等。教师的教学风格应该是具有个性化的、独特的,每一节课都应该在原有的
27、基础上的适度改进,以适应学生准备程度的不断发展、变化和个性化的需要。(6)有关教学辅助的准备。教学辅助包括多媒体课件、电教器材、flashcards、数学教具、学生课堂所需要的实物等,这些辅助手段的利用是语言教学中有效的辅助与补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2.学生的课前准备(1)精神、心理、情感准备是课前准备的思想基础,只有建立在稳定、自信并有良好学习动力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2)知识准备:包括预习课本、翻阅资料、完成学案、提出疑问、以及小组能解决的问题和小组不能解决须提交的问题等,学生课前准备充分可以使学生上课时更快的进入角色,带着问题进行
28、学习,更有益于学生对不懂知识的理解。(3)学习用具准备:如有关背景资料、自制学具、实验材料等准备。3.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首先,教师课前要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纸质的导学案(预习提纲)。导学案要重在一个“导”字,它是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其中 “导” 是目的,是关键,导学案内容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以帮助学生学习方便为根本出发点,为学生自主学习铺垫子、搭梯子。导学案编制必须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主体性”和“探究性”三大原则,要确保容量、难度适当,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导学案一般由学习目标、重点
29、难点、知识链接、学习过程、自学检测、目标反思几部分构成。同时,教师课前要对学生明确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提出要观察、搜集的材料,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等。四、做好课前准备的价值做好课前准备,能让教师能养成调查研究、贴近学情、“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学习惯,从而使教学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更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效益。从而能培养出一支教育思想端正、科研素养良好、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学习习惯(1)能够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参与课堂变为可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信心;(2)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能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体验知识(包括科学实
30、验)探究的全过程,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为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学到许多知识,发现许多问题,感悟到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搜集、处理信息等实践能力得到培养;(3)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但要把课上的时间交给学生,而且要把课前准备的空间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4)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能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每天要面对这不同时间出现的课堂40分钟,但怎样在这40分钟里,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发挥其自身才智所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情绪高涨、
31、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真正使40分钟的能与量得以充分体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在努力探索的问题。一、把握前提,增添动力,点面结合真正干好一件事情,要的是浓厚的兴趣、敏锐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和愉悦的心情。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要让他们在40分钟之内提高学习效率,不仅要靠教师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授课方法,重要的是如何提高他们在枯燥和单调的书本中索求知识的动力,而这种动力的给与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老师。1宽严相济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根据注意力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我们可以把注意力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任
32、何意志努力就能实现的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自学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工作或学习中,如果只凭无意注意去完成,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一遇困难或干扰,注意力就会分散,使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下去。相反,如果只凭有意注意去完成,也会感到难于持久,因为长时间紧张的意志努力容易使人精神疲倦而注意力松懈。那么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注意力集中的保证,而良好的学习环境来自于老师的责任感。我只要发现不守纪律的现象,坚决制止。不然受影响的不只它一个,会是几个,还可能波及整堂课,甚至养成不良风气影响其它课的正常学习。平时注意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相互管理的能力。除了对不良现象严肃批评外,关键在于不给调皮
33、学生留有捣乱机会。当遇到要有违反纪录的现象产生时,一般采用回答问题的方式把不良的现象消灭在萌芽之中。纪律是严明的,但是课堂气氛是活跃宽松的,鼓励大胆思考判断表达独自见解,课上发言积极,在热烈的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师生平等,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保护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学习,为他们设置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及时表扬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来启发引导学生,会学习,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超越了学习范围,暂留课下思考讨论,再利用自习时间分析讨论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于作业问题,学生是处于被动状态下不得
34、不完成。为了让他变被动为主动的,愿意去做的一件事情,往往采取让学生自己确定今天应该完成那些作业。这样使学生产生一种责任感,带着愉快的心情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若遇到易混淆的知识时,利用平等的语言去交流信息。如:“你看我的想法对吗?”这种语言的运用可激活学生的探讨兴趣,学生很想与老师辩论一番。这种交流是平等的,多向的,全方位的。2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首先要全身心投入,去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使他们迸发学习的激情,在老师的点拨下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我在一次我们和我一文时,我邀请学生一起做游戏,一双筷子与一捆筷子的力量。在游戏中,同学们懂得了团结的力量,也急于去
35、探讨我们和我的关系。这样便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3点面结合是提高整体学习效果的好方法人的智商差别不大,对待差生首先让他们看到与同龄之间的差距,帮他们分析差的原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帮他们寻找学习的方法。其次,找时间补习,要抓重点,抓关键,使他们在短时间内缩小差距,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重新认识自己,发现我们也能学会,克服自卑心理。第三,时刻不放松对它的教育,不可再掉队,真正从差生中解脱出来,同时让他们知道大家相信他们,使他们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转化这类学生对面向学生影响很大。对于高材生,时刻帮他们寻找追赶的目标,不骄不躁,不满足于现状,使他们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并时常为他们准备
36、点不容易“吃的小菜”。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认识。二、灵活运用教材,全身心投入教学干任何事情,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方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教学更是如此。要投入到教材中,把握教材的内容,对教材充分理解,全方位认识,明确大纲要求,大胆地根据教育对象改动教材顺序,灵活教学,从学生听课的神态、发言得到反馈信息,果断选用各种教学方法,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如字词认读。在高声朗读每篇课文的基础上,强调“不动笔墨不看书”。对于掌握不准的字词、课文有关的注释和词语表等,以查字典、抄写词语、在课本上做眉批和注音等方式,达到在特定语境中进行音、形、义的辨认。例如翻阅到该单元中“钦差大臣”一词时,同学们指出其中“差”字有
37、四种读音,并联系“差强人意”一词的读法及含义,既预习了课文,又复习了知识。三、重视集体影响与重点关注的课堂效果不论什么样的学生当他融于集体、融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时,会比他独自面对老师的辅导接受起知识来要扎实、快得多。当他独自面对老师无环节的教育指点时,往往会因为环境、条件的不适应,造成心理紧张,使得思维僵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不好。所以尽量不给个别学生补习,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集体的积极主动热情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与家长密切配合多沟通,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避免无效劳动。总之,课堂40分钟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以及调动学生热情积极
38、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的有效方法途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效课堂”就是老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有效的学习。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一、做好课前准备,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深挖教材,吃透教参,以课后题为牵引,依次准备好要教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什么,确立一两个训练点。然后针对学情精心处理教材,杜绝片面追求课堂知识的大容量、拒绝机械的照搬教材和教参的内容与设计。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的迁移来掌握新知识,还准备好相关的知识链接,拓宽知识面。然
39、后设计好“导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自学,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课堂上,仅仅是解疑答难,从而避免了无用功,节省了时间,达到了高效。 二、合理安排时间,构建高效型课堂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是一种涉及全体师生的 HYPERLINK /html/shijianbaogao/index.html t _blank 实践活动, 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课一般由学、讲、练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5分钟。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精练。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
40、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三、教学得法,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高效课堂应该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这“四实”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志。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以教学理论作指导,我努力践行这四实,舍弃了许多华而不实的环节,力争节节直奔重点。经过自己的不断 HYPERLINK /html/shijianbaogao/index.html t _blank 实践,熟练地运用朗读的有效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每节课的设计中总是把学生学
41、习的感悟与朗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读体现悟,悟促进读,好词佳句名篇加以背诵。设计多种朗读的形式,有开火车读、指名读、引读、师生共读、齐读、小组读、分行读等,背诵也是采用这些方式并配以奖励措施,激励学生积累,这样做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四、评价措施公平公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 HYPERLINK /html/shijianbaogao/index.html t _blank 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公正评价学生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学习的评价标
42、准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有个人之间的竞争也有小组之间的竞争,采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或小组评价与全员评价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总之,推行“高效课堂”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 HYPERLINK /html/shijianbaogao/index.html t _blank 实践。希望通过探讨和 HYPERLINK /html/shijianbaogao/index.html t _blank 实践,能以有限的
43、投入收获无限的成果。让学生在快乐和兴趣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新课程的实施,其宗旨就在于转变学习方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关键在教师和课堂。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就成为课程改革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尤其是在课程内容和课标都发生较大变化的现实情况下,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普遍遇到的一个现象就是教师要求增加课时,强调教学内容讲不完。我想,要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改革如果最终不能影响到课堂的改变,这样的改革就是令人
44、怀疑的。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可是课堂上我们的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还和从前一样,“旧瓶装新酒”,那说明改革是失败的。以上这些认识也正是我今天选择这个话题和大家进行交流的原因。从概念的角度讲,与有效教学相对的应该是无效教学,但是,说一堂课任何效果都没有,似乎又欠科学,所以我赞同某些学者用“低效教学”作为与有效教学相对的概念。英国学者布里奇斯古默波特在著作里列举了低效教学的表现:1、不能维持课堂纪律;2、不能正确对待学生;3、不能取得预期课堂效果;4、没有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5、没有有效地传授学科知识;6、没有合理采纳他人的意见。从这几种表现来看,涵盖了多个方面,有的是从教学状态来评价的,有的是从
45、教学行为来评价的,有的是从教学效果来评价的,有的是从教学准备来评价的,是如今人们对低效教学判断的主要依据。下面从我个人的理解出发做一下解读。教师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与课堂纪律有直接关系,任务都无法完成,有效就更无从谈起了。所以说,课堂秩序好坏与教学效果也有着紧密地联系。但在这个问题上要有一个辩证的尺度,混乱的课堂是低效的,安静的课堂就一定是有效的吗?不一定。有时候学生之间在讨论问题、探究答案的时候,课堂也是不安静的,然而就是在这不安静中,学生之间有了碰撞和交流,对问题的思考有了深化和提升,这恰恰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有效的;反之,课堂是鸦雀无声的,而学生的思维机器是停滞的,这却恰恰又是低效的
46、。所以,仅仅以课堂状态作为判断标准是不科学的。但是如果一位教师的课堂始终并长期是失控状态下的混乱,那么毫无疑问他的教学不可能是有效的。因为学生对你的教学缺乏兴趣,注意力完全在别的事情上,说明你的教学存在严重问题。不能正确对待学生,是指教师教学行为带来的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比如,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尊重,居高临下缺乏亲和力的教态等等,都容易造成学生反感,从反感教师本人进而反感你所教的课。不能取得预期课堂效果,是因为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在教学过程安排、课堂管理等方面令学生不适应,使得教学意图得不到实现。有些老师缺乏钻研精神,备课不认真,课前准备不足,常常在课堂上被学生问住,“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7、有些教师一本教案教一辈子,不注意更新知识;这些都会使学生对教师缺乏信任,你讲的东西他也不注意听了。掌握学科知识和传授学科知识是两码事,掌握学科知识只是有效教学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你所掌握的知识让学生也掌握了。陈景润搞研究可以是顶级的,但教学却不行。有些老师也一样,知识功底比较深厚,但学生总是反映听不明白,因为他缺乏对学生的研究和思考,没有把如何学会纳入备课思考的范畴之内,一句话怎样说能简洁明了,一道题怎样安排思考的步骤能思路更清晰,这些都没有考虑,课堂上说个不停,学生却听不出个重点,效果能好吗?为什么强调“合理”采纳?我理解,是指在团队合作中不能合理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或者一概不听,或者
48、全盘接受,造成课堂教学低效。如有些公开教学。以上是国外学者对低效教学表现的观点,应该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洋理论”。在当前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下,观察我们基础教育现状,低效教学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三维目标的割裂。新课程标准从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提出教学中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无疑是正确的。它是期望通过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形成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常常在教学中看到将三维目标割裂的现象。一种现象是有些教师“穿新鞋走老路”,教案都是原来的,照旧是重视知识目标,唯恐遗漏哪个知识点,面面俱到,甚至教材顺序调整了,以前在这个章
49、节中涉及的知识点调整到后面去了,他讲到这里还是照讲不误,结果最后是课时不够。而对能力目标(过程、方法)则完全忽略,“只讲是什么和怎么样,偏偏不讲为什么”。另有一些教师则片面强调能力培养,忽视基础知识的强化和训练。讲文言文,上来就是小组讨论,然后出代表翻译课文,分析人物,应有的字词基础完全不涉及。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体现这一维目标,总要在课堂上来点思想教育,似乎没有它三维目标就没完成,结果变成了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之外的孤立、机械、生硬的“贴标签”式的教育,不仅是空洞、苍白的教育,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我觉得,三维目标是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的,是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关注的,不一定非要在课
50、堂上说出来。在训练中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的意识、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热爱科学的精神,这就是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里面的。教学活动的形式化。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其实质是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以教师为中心,而要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质疑。这是个理念,绝不是一种模式。然而,在教学中似乎一说合作探究就是分组讨论,显然已经成为一种模式,表面上是在“参与”“活动”,但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激活,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由表面的“自主”演变成”自流”合作
51、探究有名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经历了探究的步骤,这种活动其实是低效的。预设和生成冲突。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没有预设的教学就像一篇没有中心的文章,缺乏目的性,也缺少接近目标的科学步骤和有效环节;但课堂是动态的,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是贯穿在教学过程始终的,没有生成就会使学生处在被动思维状态中。所以解决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当前有些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冲突的现象,表现之一就是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的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灵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
52、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表现之二则是生成过多,一方面,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另一方面,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选择背后的无选择。这个问题集中体现在高三复习阶段。新课程增加了选修模块,每个学科都有数目不等的必选模块,而这些模块在高考中要求学生只选一个,这样就带来一个新问题,很多学生在高二修习的过程中每个模块都认真学了,可是在高三复习阶段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为自己确定了一个模块,对另外模块就不复习了。其实这种选择是有道理的,因为讲求实效。但我们老师的教学却仍然在关
53、照所有模块,讲每个模块时都只有部分学生在听,对另外的学生来说就是在浪费时间。在高三这么紧张的复习时间里,每天却有这么多的时间白白浪费了。我们增设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可是在高三复习的课堂上学生却处在没有选择的无奈之中。上面我们分别列举了低效教学的部分表现,那么,造成这些表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一)传统课堂教学思想的影响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新旧教育理念在继承与碰撞中不断更新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思想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其实我国传统教学中也不乏民主色彩,但是,由于传统教学以授受式为主,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不注重学生个性体验等一些明显的弊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垄断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
54、,教代替了学,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存储知识;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教学就等同于教书,学生的学习就等同于读书,教师惟教材、惟教案至上,学生对书本知识绝对遵从。这些影响即使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依旧普遍存在着。新课程理念内化成教师的教育思想不是短时期就能够做到的,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机制来推动教师主动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新课程的实施,才能真正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操作层面对有效教学内涵理解上的偏差近些年来,学者们在有效教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些共识,但是在操作层面上,对有效教学的内涵的理解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偏差。这
55、种偏差最主要体现的就是以经济学中“投入产出”的观点简单地类比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与经济活动虽然都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但却是不同领域的活动,彼此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济活动说到底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所遵循的规律是经济活动规律,最终体现的是物化的结果,而且这种结果往往是在短时间内所能见到的。而教学活动则不同,它的对象是人,它的效果往往是抽象的而且难以量化的,具有滞后性、隐性、生成性的特点,如果只看即时性的、显性的、预设性的效果,就只能去看哪些形式化的量化的东西了。其对策无非是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遵循教育规律,确立科学的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1、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基础性
56、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与统一。基础性目标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发展性目标是指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培养情感为重点的人文素质。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就是要把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2、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科学有效。实施新课程,一个主要目的就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谓转变的落脚点主要在三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即使学生“爱学”;二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让学生“会学”;三是发展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即让学生“善学”。那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策略的着眼点也应在此三方面。3 、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学习状态的良好和谐。(1) 师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2) 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被激活,教师有没有对学生形成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门门铃的课程设计
- 电子配料称课程设计
- 电子类教改项目研究报告
- 2024餐饮加盟合同书版范本
- 2024存量房居间的买卖合同
- 《盈盛C产品介绍》课件
- 2024银行委托贷款合同范本
- plc简易喷泉设计课程设计
- tcpip编程课程设计
- php课程设计文档总结
- 智能医疗装备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DB13-T 5927-2024 地热资源开发监测技术规范
- 野外安全应急预案
- EPC模式造价管理思路
- 气胸的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 某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情况汇报材料
- 森林公园年度卫生保洁投标方案(技术标)
- JJF 1184-2024热电偶检定炉温度场测试技术规范
- 果园的合理规划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 智能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字孪生在船舶运维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