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学习目标1.知道经互会成立的背景和影响,了解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与苏联的关系。2.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结果、影响等。3.知道东欧剧变的原因、过程及实质。4.了解苏联解体的过程,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5.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新课导入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约七十年的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这标志着列宁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在此之前两年多时间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像多米诺骨牌那样相继垮台。历史发展
2、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世界政治地图上,苏联、东欧这一大片红色已成为旧迹。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经历了怎样的变革?又为什么会最终解体呢? 新课讲解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社会主义国家增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2.“经互会”的建立 (1)背景: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2)建立: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3)影响: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
3、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新课讲解3.苏联模式的推广:苏共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4.中苏关系 (1)中苏建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2)缔结条约: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欧洲联盟 B
4、.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 D.成立国际联盟B 例典例分析新课讲解解析: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建立了经互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故选B项。新课讲解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2)内容 政治方面: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经济方面: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3)结果: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新课讲解2.
5、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 (2)内容: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3)结果: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不足: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一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A.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B.
6、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未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例典例分析新课讲解典例分析新课讲解解析: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但是,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失败告终,故C项符合题意。新课讲解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2)内容: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直到1988年,总体效果仍然不佳。戈尔巴乔夫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引发了苏联的政治分裂 (3)结果:这些措
7、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新课讲解2.东欧剧变 (1)原因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各国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20世纪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全盘否定自身的历史。此后,东欧政局剧烈动荡。 (2)表现: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新课讲解3.苏联解体 (1)催化剂:“八一九事件”。
8、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维护原联盟体制,但不到3天,即宣告失败。这次事件后,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2)苏联解体: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 )A.苏联 B.英国 C.美国 D.法国A例典例分析新课讲解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和苏联的势力不断壮大,成为超级大国,两个国家展开冷战对峙,整个世界处于两极格局下。1991年,苏联解体,这个社会主义超级大国不复存在,故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苏联,故A项符合题意。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1.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发展到多国。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为此,苏联在1949年采取的措施是建立( )A.华沙条约组织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D.经济互助委员会D 当堂小练2.下表是1954和1958年,苏联农业生产状况统计表,下列对该表数据变化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入解析食品质检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ug考试题目及答案大全
- 检视2024年统计学考试解题案例题目及答案
- 动力系统与底盘调节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评估师考试中的判断逻辑和2024年试题答案
- 2025年小学语文考前必读试题及答案
- 审视2024年汽车维修工考试的发展历史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前沿技术探讨试题及答案
- 古代文学史细节考察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驻马店新蔡一高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人工智能融合创新职业技能竞赛(人工智能训练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小儿阑尾炎概要
- 13J933-2体育场地与设施(二)
- 2024年(学习强国)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阿Q正传》(课件)2023-2024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风险管控措施方案(2篇)
- 期末考试-公共财政概论-章节习题
- 2023年水处理BOT合同模板范本
- ()地质填图方法详解
- 医院患者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