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5天门冬煎_外台卷三十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0 天门冬煎_外台卷三十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PAGEREF _Toc256000000 h 1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2 1.原方 PAGEREF _Toc256000002 h 3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3 1.1.组成:天门冬汁1升,生地黄汁2升,生姜汁2合,杏仁5合(去皮尖,研如膏),白蜜8合,牛酥5合,款冬花2两,升麻2两,百部根2两,紫菀2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4两(炙)。 PAGEREF _Toc
2、256000003 h 3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4 1.2.功效:咳嗽喘粗血腥,乳石发冷。 PAGEREF _Toc256000004 h 3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5 1.3.来源:外台卷三十八。 PAGEREF _Toc256000005 h 3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6 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PAGEREF _Toc256000006 h 3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7 2.相似度58%:地黄煎 PAGEREF _Toc256000007 h 3 HYPERL
3、INK l _Toc256000008 2.1.组成:生地黄汁1升半,生姜汁半升,白蜜1升,牛酥半升,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2两半,紫苏子(研令细)2两,甘草(炙,锉)1两半,贝母(去心,炒黄)2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紫菀(去苗土,洗,焙)1两半,竹叶半升。 PAGEREF _Toc256000008 h 3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9 2.2.原方对照:天门冬汁1升,生地黄汁2升,生姜汁2合,杏仁5合(去皮尖,研如膏),白蜜8合,牛酥5合,款冬花2两,升麻2两,百部根2两,紫菀2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4两(炙)。 PAGEREF _Toc25600
4、0009 h 4 HYPERLINK l _Toc256000010 2.3.加:紫苏子、贝母、赤茯苓、竹叶 PAGEREF _Toc256000010 h 4 HYPERLINK l _Toc256000011 2.4.减:天门冬汁、款冬花、升麻、百部根、麻黄 PAGEREF _Toc256000011 h 4 HYPERLINK l _Toc256000012 2.5.功效:上气乏急。 PAGEREF _Toc256000012 h 4 HYPERLINK l _Toc256000013 2.6.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PAGEREF _Toc256000013 h 4 HYPERLIN
5、K l _Toc256000014 3.相似度50%:天门冬煎 PAGEREF _Toc256000014 h 4 HYPERLINK l _Toc256000015 3.1.组成:生天门冬汁1升,橘皮2两,生地黄汁5升,白蜜5合,牛酥3合,白糖5两,杏仁1升(去皮尖),贝母3两,紫菀3两,通草3两,百部根2两,白前2两,甘草(炙)2两,人参2两。 PAGEREF _Toc256000015 h 4 HYPERLINK l _Toc256000016 3.2.原方对照:天门冬汁1升,生地黄汁2升,生姜汁2合,杏仁5合(去皮尖,研如膏),白蜜8合,牛酥5合,款冬花2两,升麻2两,百部根2两,紫菀
6、2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4两(炙)。 PAGEREF _Toc256000016 h 4 HYPERLINK l _Toc256000017 3.3.加:生天门冬汁、橘皮、白糖、贝母、通草、白前、人参 PAGEREF _Toc256000017 h 4 HYPERLINK l _Toc256000018 3.4.减:天门冬汁、生姜汁、款冬花、升麻、麻黄 PAGEREF _Toc256000018 h 4 HYPERLINK l _Toc256000019 3.5.功效:肺热兼咳声不出。 PAGEREF _Toc256000019 h 4 HYPERLINK l _Toc256000020
7、3.6.来源:外台卷十引延年秘录。 PAGEREF _Toc256000020 h 4 HYPERLINK l _Toc256000021 4.相似度50%:生地黄煎 PAGEREF _Toc256000021 h 4 HYPERLINK l _Toc256000022 4.1.组成:生地黄汁5合,生姜汁1合,白蜜2两,麻黄2两(去藕节),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前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PAGEREF _Toc256000022 h 5 HYPERLINK l _Toc256000023 4.2.原方对照:天门冬汁1升,生地黄汁2升,生姜汁2合,杏仁5合(去皮尖,研
8、如膏),白蜜8合,牛酥5合,款冬花2两,升麻2两,百部根2两,紫菀2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4两(炙)。 PAGEREF _Toc256000023 h 5 HYPERLINK l _Toc256000024 4.3.加:白前 PAGEREF _Toc256000024 h 5 HYPERLINK l _Toc256000025 4.4.减:天门冬汁、牛酥、款冬花、升麻、百部根、紫菀 PAGEREF _Toc256000025 h 5 HYPERLINK l _Toc256000026 4.5.功效:心肺暴热,咳嗽不止。 PAGEREF _Toc256000026 h 5 HYPERLINK
9、 l _Toc256000027 4.6.来源:圣惠卷四十六。 PAGEREF _Toc256000027 h 5 HYPERLINK l _Toc256000028 5.相似度50%:鹿角胶煎 PAGEREF _Toc256000028 h 5 HYPERLINK l _Toc256000029 5.1.组成:鹿角胶4两(捣碎,炒令黄燥),赤茯苓1两,紫菀1两(去苗土),紫苏子2两(微炒),贝母1两(煨微黄),百合1两(上6味为末),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生地黄汁5合,生姜汁3合,白蜜8两,牛酥5合。 PAGEREF _Toc256000029 h 5 HYPERL
10、INK l _Toc256000030 5.2.原方对照:天门冬汁1升,生地黄汁2升,生姜汁2合,杏仁5合(去皮尖,研如膏),白蜜8合,牛酥5合,款冬花2两,升麻2两,百部根2两,紫菀2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4两(炙)。 PAGEREF _Toc256000030 h 5 HYPERLINK l _Toc256000031 5.3.加:鹿角胶、赤茯苓、紫苏子、贝母、百合 PAGEREF _Toc256000031 h 5 HYPERLINK l _Toc256000032 5.4.减:天门冬汁、款冬花、升麻、百部根、麻黄、甘草 PAGEREF _Toc256000032 h 5 HYPER
11、LINK l _Toc256000033 5.5.功效:久肺气咳嗽。 PAGEREF _Toc256000033 h 5 HYPERLINK l _Toc256000034 5.6.来源:圣惠卷四十四。 PAGEREF _Toc256000034 h 5原方组成:天门冬汁1升,生地黄汁2升,生姜汁2合,杏仁5合(去皮尖,研如膏),白蜜8合,牛酥5合,款冬花2两,升麻2两,百部根2两,紫菀2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4两(炙)。功效:咳嗽喘粗血腥,乳石发冷。来源:外台卷三十八。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相似度58%:地黄煎组成:生地黄汁1升半,生姜汁半升,白蜜1升,牛酥半升,杏仁(汤
12、浸,去皮尖双仁,炒,研)2两半,紫苏子(研令细)2两,甘草(炙,锉)1两半,贝母(去心,炒黄)2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紫菀(去苗土,洗,焙)1两半,竹叶半升。原方对照:天门冬汁1升,生地黄汁2升,生姜汁2合,杏仁5合(去皮尖,研如膏),白蜜8合,牛酥5合,款冬花2两,升麻2两,百部根2两,紫菀2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4两(炙)。加:紫苏子、贝母、赤茯苓、竹叶减:天门冬汁、款冬花、升麻、百部根、麻黄功效:上气乏急。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七。相似度50%:天门冬煎组成:生天门冬汁1升,橘皮2两,生地黄汁5升,白蜜5合,牛酥3合,白糖5两,杏仁1升(去皮尖),贝母3两,紫菀3两,通草3两,百
13、部根2两,白前2两,甘草(炙)2两,人参2两。原方对照:天门冬汁1升,生地黄汁2升,生姜汁2合,杏仁5合(去皮尖,研如膏),白蜜8合,牛酥5合,款冬花2两,升麻2两,百部根2两,紫菀2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4两(炙)。加:生天门冬汁、橘皮、白糖、贝母、通草、白前、人参减:天门冬汁、生姜汁、款冬花、升麻、麻黄功效:肺热兼咳声不出。来源:外台卷十引延年秘录。相似度50%:生地黄煎组成:生地黄汁5合,生姜汁1合,白蜜2两,麻黄2两(去藕节),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前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原方对照:天门冬汁1升,生地黄汁2升,生姜汁2合,杏仁5合(去皮尖,研如膏),白蜜8合,牛酥5合,款冬花2两,升麻2两,百部根2两,紫菀2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4两(炙)。加:白前减:天门冬汁、牛酥、款冬花、升麻、百部根、紫菀功效:心肺暴热,咳嗽不止。来源:圣惠卷四十六。相似度50%:鹿角胶煎组成:鹿角胶4两(捣碎,炒令黄燥),赤茯苓1两,紫菀1两(去苗土),紫苏子2两(微炒),贝母1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玉米种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路径考核试卷
- 文具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发展考核试卷
- 玻璃熔炉耐火材料选择与应用考核试卷
- 海洋生态监测与保护技术研发考核试卷
- 集水窖施工方案
- 湖泊综合治理与水质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 桥梁踏步施工方案
- 护坡砌墙施工方案
- 2025年蜂粮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动门控制器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踝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 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 行政村村委会主任补选主持词
- FZ/T 50009.1-1998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单纤维长度测量法
- 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管理信息系统双语教学课件
-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分布图
- 小学生飞机知识科普课件
- 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
- 德阳巴蜀文化介绍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1 整体与部分 ▏沪教版 (23张PPT)
- 住 用 房 屋 租 金 计 算 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