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雅实验九年级语文一模考_第1页
2015广雅实验九年级语文一模考_第2页
2015广雅实验九年级语文一模考_第3页
2015广雅实验九年级语文一模考_第4页
2015广雅实验九年级语文一模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荔湾广雅实验学校中考一模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阴晦 hu 懊悔 hu 面面相觑 q 惟妙惟肖 xio B.涟漪 y 绮丽 q 风驰电掣 ch 如坐针毡 zhn C.媲美 p 牟取 mu 气冲斗牛 du 人才济济 j D.狭隘 i 提防 d 脍炙人口 zh 鳞次栉比 zh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宽慰 相形见拙 嬉闹 徇情枉法 B.谰语 义愤填膺 诀别 断章取义 C.取谛 通宵达旦 迁徙 再接再厉 D.旁骛 锋芒必露 震撼 销声匿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

2、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明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他仍是教练眼中一个遵规守纪的队员,是西北大学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D.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最新调查表明,我国大约有72%左右的青年人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翠绿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和研究国

3、学。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 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春雨如丝。 A. B. C. D. 6.综合性学习。(5分) 在“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参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基

4、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例句塑料袋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污染环境。 _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

5、1933年解决了核键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_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B.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C.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食之不能尽其材,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E.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 F.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

6、得失,以此自终。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 _,任重而道远。 浮云游子意,_。 天明登前途,_。 门前流水尚能西,_。 _,铁骑绕龙城。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2015 年中国超级贺岁大片Hi,Im China向世界展示了发展中的中国同样有美丽的一面:有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笔下的“_,_。”的江河之美,有杜甫眼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高山之美,有陶渊明心中的“土地平旷,_,_”的乡村之美。 8.根据课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7、。(5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与人期行 (5)晓雾将歇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5分)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

8、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9、。”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 B.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有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D.必以分人 皆以美于徐公 10.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_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_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反映了乡人的目光短浅,同时也反衬了曹刿的关心国事,勇

10、于担当。乙文中邹忌对他人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理智判断,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推己及人。 B.甲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虽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对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体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C.甲文中曹刿经过与鲁庄公讨论战前条件,知道了鲁庄公注意将恩惠遍及民众,忠实于自己的下属,凭借这些赢得了作战取胜的条件。 D.甲乙两文都是臣子提出正确的意见,君主重贤明理,察纳谏言后获成功,体现了君王虚心纳谏的态度,也表明了谋臣献言的智慧。 12、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2题。(5分)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

11、漫。 请分别解释“曲”和“迷津”的意思。(2分) _ 简析“乡泪客中尽”一句中,“尽”字的意蕴。(3分) _ 四、(10小题,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4题。(6分) 科学与艺术,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本来是结合在一起的。大约从16世纪开始,科学进入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科学与艺术就隔膜起来。 分道扬镳使两者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辉煌成就,同时也给两者带来困窘。本来,人的左脑专司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则司形象思维功能和综合功能,二者通过处于中间位置的结合胼胝(pin zh,大脑两半球的底部联合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组织叫胼胝体)而传递信息,交互作用。然而,一些潜入科学深宫或钻入艺术象牙塔而目

12、无旁顾的人,由于思维长期集中在一边的脑半球内进行,便易产生心态失衡,乃至心理畸形。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患有神经过敏症,荷兰伟大的画家梵高则患有抑郁症。 也许是这种绝对分离,使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感到孤寂和厌倦,所以近百年来,许多科学家便涉猎于艺术,而不少艺术家也开始垂青于科学。结果,不仅有益于心灵的健康,而且有助于事业的创新。 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不仅给个体的科学家或艺术家带来福音和成就,而且使科学群体和艺术群体呈现新的前景。正因为如此,当今的一些科学大师、艺术大师都力图推翻科学与艺术之间人为的藩篱,实现两者的大融合。 高科技与艺术各行其道,怎会走到一起?李政道先生的一席话可谓鞭辟入里:“艺术和科

13、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她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而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道路吗?没有智慧,情感的因素能够取得完美的成果吗?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13.下面对文章的中心论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列举物理学家牛顿和画家梵高的事例,主要说明科学与艺术的绝对分离使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各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必定会带来困窘,并导致严重的后果。 B本文运用了举例子、

14、作比较、作诠释等说明方法,介绍了科学和艺术两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了科学和艺术应该相互结合、共同进步的道理。 牛顿和梵高因为思维长期集中在一边的脑半球内进行,最终产生了心态失衡,乃至心理畸形。 D.最后一段中引用李政道先生的话是为了说明科学和艺术能够重新走向融合的意义。 14.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在人类发展史中,科学与艺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早期结合在一起分道扬镳、各行其是开始重新融合。 大数学家苏步青在数学领域独树一帜,同时,他十分钟爱中国古代文学,且造诣颇深,他便是推翻了科学与艺术之间人为的藩篱,实现了两者的大融合。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不仅有益于科学家、艺术家个体,

15、而且有助于科学群体和艺术群体。 D.“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说明了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科学家是要涉猎与艺术,艺术家也要涉猎与科学,否则就不利于身心健康。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12分) 人生的第二志愿 毕淑敏 人们常常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第一志愿。这些年,随着考试严酷性的不断升级,关于填报志愿的说法,也越来越霸道了那就是。全力以赴关注你的第一志愿。某些大学的录取人员公开宣布,我们是不会录取第二志愿的学生的。因为你的热爱不够专一,录来也学不好的。 高考形势特殊,僧多粥少,对于学校的取舍,旁人不好议论是非。但我以为,如果把高考报志愿的经验推而广之,把第一志愿至

16、上,扩散成人生选择的一大信条,就有商榷的必要了。 人生的选择绝少是唯一的。 听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讲座,谈到男女青年挑选恋爱对象时。他说,如果你在读大学的时候,一眼扫去,本班级上的异姓,有三分之一以上可以成为你的配偶候选人,那么讲到这里,台下发出汹涌的低语声,均说:“那他就是一个神经病!” 美国的心理学家抖抖肩膀说:“喏!那他或她,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这观点有点好玩,也有点耸人听闻,是不是?当然,他指的寻找伴侣,是在大学校园内,智商和背景有大的相仿,并不能波及整个社会,说某个男人觉得与世上三分之一的女人都可成眷属,才属正常。 但这一论点也可以说明,既然结为夫妻这样严重的问题,都不妨有一手或是

17、几手打算,那么,在其他场合的选择,当有更大的弹性。 当孤注一掷地把自己的命运押在某个“唯一”头上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处于自我封闭和焦灼无序的状态。内心流淌的是自卑和虚弱。以为只有这狭窄的途径,才是抵达目的地的独木桥,无法设想在另外的情形下,还有道路尚可通行。 于是每当选择的关头,我们可以看到那么多鸵鸟似的奋不顾身,色厉内荏地跑跳着。到了没有退路的时候,就把小小的脑袋埋入沙丘。他们并不仅仅骗别人,首先的和更重要的,是用这种虚张的气势,为自己打气加力。 可惜世上的事情,不如愿者十有八九。当冰冷的结局出现时,很多人就像遇到雪崩的攀援者,一堕千丈。 此刻,你以前不经意间随手填写的第二志愿,就像保险绳一样

18、,在你下坠的过程中,有力地拽住了你,还你一方风景。第二志愿如同灰姑娘,龟缩在角落里,打扫尘埃,收拾残局,等待那不知何日才能莅临的金马车。其实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守节般的效忠第一志愿,愚蠢不说,更是浪费。 寻找第二志愿的过程,实质上是对自己的一次再发现。除了那最突出最显著的特点之外,我还有什么优长之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间,可否像两位相得益彰的前锋,交互支援?我还有哪些潜藏着的特质,有待发掘和培养?平日疏忽的爱好,也许可在失落中渐渐显影。 第二志愿的考虑和填写,也许比第一志愿更取舍艰难。 不可搪塞第二志愿。它依旧是人生重要的选择,是你面对逆境的备份文件。它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支撑点,它是无惧无

19、悔的屏障,它是一个终结和起跑的双重底线。 或许有人以为,有了第二志愿第三志愿人就易颓败。这是一个谬论。亡命之徒不可取,它使人铤而走险,一旦失利,便是绝望与死寂。不妨想想杂技演员。有了保险绳的时候,他们的表演会无后顾之忧,更精妙绝伦。 在填写第一志愿的时候,把其后的每一份志愿也都认真地考虑,这是人生不屈不挠的法门之一。 15.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现在的高考形势是某些大学只会录取第一志愿的学生。 B.男女青年在挑选恋爱对象时若觉得异性中有三分之一可成为配偶是不正常的心理。 C.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命运压在某个“唯一”上,这样我们会处于自我封闭和焦灼无序的状态。 D.第二

20、志愿是你面对逆境的备份文件,就像保险丝一样让你无后顾之忧。 16.试分析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_ _ 17.文章最后一段说“在填写第一志愿的时候,把其后的每一份志愿也都认真地考虑,这是人生不屈不挠的法门之一”,请运用文中的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22分) 不可知的偶然 格 非 1980年夏天,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毫无意外地,我落榜了化学和物理都没有超过40分。 HYPERLINK /a/ydks/ydhz/67172.html h 母亲决意让我去当木匠。 当时木匠还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职业。我们当地有很多有名的木匠,但我母亲请不到

21、,她请了家里的一个亲戚。这个木匠因自己是有手艺的,觉得自己特别牛,很是凶悍。他对我母亲说,这个孩子笨手笨脚的,不严厉是学不出来的,我要是打他你会舍得吗?母亲只得说,你打吧。我很不喜欢这个跷着腿坐在大椅上的人我和他无冤无仇,他为什么要打我?我就对母亲说,我要考大学,而且要考重点大学。母亲睁大了眼睛说,孩子,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你连门都没有摸到呢。你要是考上大学,我们都要笑死了。 就在我灰了心,要去当木匠学徒的时候,一位镇上姓翟的小学老师,敲开了我家的门。他与我非亲非故,素不相识。我至今仍然不知他是如何寻访到我们村的。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夜已经很深,大家都睡了,他戴着草帽,站在门外,把我母亲吓了一

22、跳。他见了我劈头就说,你想不想读谏壁中学?那是我们当地最好的中学。我当然是很愿意的。他说他可以把我引荐给那里他的一位朋友。 当我拿着翟老师的亲笔信到了谏壁中学,他的那位朋友却告诉我,语文、数学必须拿到60分,不然无法进入补习班。他说,让我看看你的高考成绩单。 在决定命运的时候,我的脑子还算比较清醒。我知道我的成绩根本不能进入这个补习班,我也知道无论如何不能够把口袋里的成绩单给他看,于是我说,我把成绩单弄丢了。 “你可以去丹徒县文教局查一查,把分数抄回来。”他说完,给了我一个地址。 县文教局在镇江,青云门六号。在马路边上,我只要随便跳上一辆公共汽车,就可以回家,永远做一个木匠的学徒。可是如果我去

23、镇江的文教局呢?事情结果是一样的,我还是会得到一张一模一样的成绩单,还是无法进入谏壁中学,还是要返回家乡,做一个学徒,为我的师傅递上热毛巾,听任他大骂。 我徘徊了两个小时。镇江对我而言,是一座陌生的大城市,它实在太远了,我从来没有去过那里。我其实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不会轻易冒险,不会去做我觉得非分的事情。我觉得我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要回家的。我根本没有去过镇江,而且去了也不知道县文教局在哪里。这些都是我无法逾越的困难。但那一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鬼使神差地登上了前去镇江的过路车子。 到了县文教局,正好是下班时间,传达室老头儿冷冷地说,现在下班了,你不能进去。 我想也罢,我进去又有什么用呢?在我

24、打算掉头离开的时候,有人叫住了我:小鬼,你有什么事? 我看见两个人,一男一女,往外面走。我说我的高考成绩单丢了,能不能帮我补一下? 男的说,下班了,明天吧。 女的则说,我们还是帮他补办一下吧,反正也不耽误时间。 他们把我带回办公室,帮我查找档案,又问我办这样的成绩单,有什么用处。 我沉默了一下,突然说:“我的成绩单没有丢。” “那你来这里干什么?”他们显然有些生气了。 我于是讲了高考的落榜,讲了自己很想去谏壁中学补习,但是没有达到他们要求的分数线。我说我一定要读这个补习班,去考大学。 那个女的说,这怎么行?男的不吭气儿,他抽着烟,盘算了好一会儿。他让我出去等回话。十分钟后,他说,唉,帮你办了。

25、 我那时很小,15岁,穿的衣服很破旧。大概他是因此萌生了帮助之心。 他们问我需要多少分,我说语文70分,数学80分。说完了很后悔,因为这个分数已经可以考上大学了。我又把分数改过来了,语文68分,数学70分。写完了之后要盖章,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公章突然找不到了。 他们翻遍了抽屉,打开又合上。这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可能是最紧张的时候。没有章不就完了吗?事实上公章就在手边,大概是当时大家都太紧张了吧。 女的盖完了章,轻轻说了一句:“苟富贵,勿相忘。”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那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美丽的女性。我的感激出于如下理由:她竟然还会假设我将来会有出息。 我似乎没有说什么感激的话,拿着成绩单

26、,飞跑着离开了。等回到家的时候,我一天都没有吃饭,整个人都要虚脱了。 第二年我再次参加高考,开始了在大学的求学之路。 对我而言,生活实在是太奥妙了,它是由无数的偶然构成的。你永远无法想象,会有什么人出现,前来帮助你。我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相信生活是一成不变的呢? 18.本文以“不可知的偶然”为题,有何作用?(4分)_ 19.根据文意概括对于“我”而言,哪些人或事是“不可知的偶然”:(6分) 地点 我的处境 人员 事件 镇上 我高考落榜 姓翟的小学老师 (1) 文教局 我打算掉头就走 (2) (3) _ _ 20.赏析文中加点的词语和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事情结果是一样的,我还是会得到一

27、张一模一样的成绩单,还是无法进入谏壁中学,还是要返回家乡,做一个学徒,为我的师傅递上热毛巾,听任他大骂。 _ _ (2)我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相信生活是一成不变的呢? _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道“男的不吭气儿,他抽着烟,盘算了好一会儿”,他到底在盘算什么呢?请用第一人称写出他当时的心理。(4分) _ 22.故事情节出现很多“偶然”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举例简要分析。(4分) _ 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 23.按要求作文。(60分) 请以“走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2015荔湾广雅实验学校中考一模试题答案 D

28、(A. 面面相觑 q B. 涟漪 y C. 气冲斗牛 du ) B(A.相形见绌 C. 取缔 D锋芒毕露) B(A 项,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变为宽敞明亮。也形容原来不明白,一下子领悟了。在句中与主语“马路”不搭配,不合语境。B项,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C项,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句中用以形容“老师眼中的学生”,适用对象不当。D项,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句中用以形容“两地学生”,感情色彩不当。) C(A.重复啰嗦;B.缺主语;D.搭配不当,“加快”与“规模”搭配不当) 5.C 6.(1)示例: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汽车的广泛利用可以方便人们出行,也可以成为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冰箱、空调可以使人们生活更舒适,也可以破坏臭氧层。互联网的使用可以开阔视野,快速获取信息,也可以使人沉溺于虚拟世界难以自拔。 (2)科幻小说能给科学家很多启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科幻小说为科学的启蒙和文明的传播做出了贡献。科幻小说能激发科学的灵感,促进他们把幻想变成现实。 7.(1)B F(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C.何处无竹柏?D.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E独怆然而涕下) 贤者能勿丧耳 士不可以不弘毅 落日故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